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远期并发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怀建 沈惠良 +1 位作者 冯明利 雍宜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评价采用三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远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年~2001年,采用距下、距舟和跟骰三关节融合术治疗12例跟骨骨折并发症患者,均行Ollier足外侧切口,其中2例行腓骨肌腱松解术,1例行胫神经减压和移位术。本组男... 目的 评价采用三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远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年~2001年,采用距下、距舟和跟骰三关节融合术治疗12例跟骨骨折并发症患者,均行Ollier足外侧切口,其中2例行腓骨肌腱松解术,1例行胫神经减压和移位术。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29~64岁。于骨折后5~22个月,平均18个月,出现疼痛、畸形等并发症。术前后足功能评分、腓骨远端至跟骨中心距离、Bohler角、患足与正常足距骨前倾角之差和跟骨高度分别为40.00±5.22分、0.41±0、03cm、12.00±3.40°、17.00±3.32°和4.12±0.35cm。结果 术后获随访3~13年,平均7年。术后后足功能评分、腓骨远端至跟骨中心距离、Bohler角、患足与正常足距骨前倾角之差和跟骨高度分别为75.00±6.46分、0.73±0.02cm、31.00±5、6l°、9.00±3.15°和6.75±0.62cm,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跟骨骨折并发后足疼痛和畸形,进行病因评估及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极其重要的;恢复后跟高度和跟骨的解剖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并发症 关节融合术 评价
下载PDF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胡怀建 沈惠良 +1 位作者 刘利民 冯明利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33例(4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SandersⅡ型23足,Ⅲ型15足,Ⅳ型2足。手术切口均为跟部外侧扩大改良切口。术后进行Maryland足部评分,测量术前和术后Bhler角度、跟骨高度。结... 目的探讨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33例(4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SandersⅡ型23足,Ⅲ型15足,Ⅳ型2足。手术切口均为跟部外侧扩大改良切口。术后进行Maryland足部评分,测量术前和术后Bhler角度、跟骨高度。结果33例中,有29例达到解剖复位。术后3个月,Bhler角恢复到正常的85%;术后Maryland评分:23足SandersⅡ型为77~92分,15足SandersⅢ型为70~87分,2足SandersⅣ型为46和68分。17例(20足)优秀,11例(13足)良好,4例(6足)一般,1例(1足)差。术后3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结论术前全面的骨折评估、优秀的手术技术是保证关节内跟骨骨折疗效的关键,感染除患者自身危险因素外,与手术时机、止血带时间、手术技术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DHS和DCS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怀建 雍宜民 沈惠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DHS术 DCS术 感染 骨骼手术
下载PDF
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怀建 刘利民 +1 位作者 沈惠良 王玮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Zimmer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用小切口置入钢板(MIPPO);另一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Zimmer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用小切口置入钢板(MIPPO);另一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门诊复查,参照Mazur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MIPPO组平均手术时间(70.0±10.2)min;平均出血量(60.0±20.1)ml;X线片显示平均骨愈合时间(4.5±1.8)个月。切开组平均手术时间(100.0±18.3)min,平均出血量(150.0±38.2)ml;平均骨愈合时间(6.5±2.7)个月。MIPPO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以及Mazur标准评分优于切开组(P<0.05)。2组总体优良率为82%。结论 Zimmer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愈合快,体现了生物学固定的优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锁定钛板和近端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怀建 刘利民 沈惠良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943-944,共2页
老年人常发生肱骨近端骨折,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有明显相关性,约占老年人全身骨折的1/3。对于此类骨折,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及多种内科合并症的患者的治疗依然存在很大争论[1,2]。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roxima... 老年人常发生肱骨近端骨折,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有明显相关性,约占老年人全身骨折的1/3。对于此类骨折,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及多种内科合并症的患者的治疗依然存在很大争论[1,2]。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钛板固定及髓内钉(proximal humeral intramedullary nail,PHIN)内固定术治疗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并进行了随访,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固定术治疗 钛板固定 髓内钉 疗效分析 老年性骨质疏松 internal 骨折患者
下载PDF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怀建 雍宜民 冯明利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是骨科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和生物材料的不断提高,采用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方法,可以在体外成功地培养出关节软骨组织,并在动物实验中可修复关节软骨.现将近年来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 骨缺损 骨科 细胞培养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胡怀建 雍宜民 沈惠良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用组织工程的方法 ,将新生关节软骨细胞先在高分子聚乳酸材料上进行体外培养 ,然后移植于关节软骨缺损处 ,以达到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目的。方法 取新生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于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支架上。将 16只兔的 32个膝关... 目的 用组织工程的方法 ,将新生关节软骨细胞先在高分子聚乳酸材料上进行体外培养 ,然后移植于关节软骨缺损处 ,以达到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目的。方法 取新生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于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支架上。将 16只兔的 32个膝关节股骨髁处人工造成一 4m m× 6 m m大小缺损 ,并随机分为二组。 组 10只兔 ,2 0个关节缺损 ,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修复。 组 6只兔 ,左膝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体修复 ,表面覆盖单层软骨细胞 ;右膝仅用高分子聚乳酸材料修复。术后分别于 4、8、12、2 4周取标本进行大体、光镜、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结果评估。结果 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体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且为透明软骨。新生软骨组织胶原定型为 型胶原。结论 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体移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院前院内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救治 被引量:13
8
作者 班宇侠 舒艳 +3 位作者 刘利民 万立东 王玮 胡怀建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903-904,共2页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急救新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对比研究院前院内联动、院内多学科创伤急救一体化救治的新模式治疗的116例创伤患者和到院后再行院内分诊、多科会诊、分科诊治的传统模式治疗的86例创伤患者,比较两种不同...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急救新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对比研究院前院内联动、院内多学科创伤急救一体化救治的新模式治疗的116例创伤患者和到院后再行院内分诊、多科会诊、分科诊治的传统模式治疗的86例创伤患者,比较两种不同模式的急诊手术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新模式的急诊手术前时间和住院时间为(58±29)min及(28±15)d,传统模式为(125±60)min及(40±19)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一体化急救新模式比到院后院内分诊的传统模式大大缩短了急诊反应时间,提高了创伤后黄金1h的利用率,有利于急诊抢救和术前准备,为院内成功救治赢得了时间与机会,提示建立院前院内联动机制是可行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救 无缝衔接 院前 院内
下载PDF
InterTAN和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武京伟 刘利民 +1 位作者 高志华 胡怀建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8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TriGen InterTAN hip fracture nailing system,InterTAN)和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在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 目的探讨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TriGen InterTAN hip fracture nailing system,InterTAN)和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在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9例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I组(InterTAN内固定治疗,27例)和L组(LCP内固定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愈合情况、髋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I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液量均低于L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L组(P<0.05)。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L组(P<0.05)。I组患者髋关节优良率高于L组,分别为96.00%和68.97%(P<0.05)。I组和L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6.00%和89.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和L组在内固定松动、深静脉血栓形成、膝关节僵硬、骨折愈合延迟、畸形愈合、股骨头坏死、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在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相对LCP可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和愈合,提高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 粉碎性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骨折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强 刘利民 +1 位作者 沈惠良 胡怀建 《齐鲁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538-539,54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锁定钢板系统(LISS或LCP)治疗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类为B1型骨折),分为髓内钉全部取出或保...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锁定钢板系统(LISS或LCP)治疗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类为B1型骨折),分为髓内钉全部取出或保留髓内钉主钉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7例病人骨折均顺利愈合,并恢复行走功能。结论使用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骨折,尤其对于原有粗隆间骨折未完全愈合的病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术中应保留原有的短重建髓内钉主钉,髓内钉侧骨折可以用单层和(或)双层皮质的锁定螺钉固定,必要时可辅助钛缆加强固定的稳定性,治疗结果是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假体周围骨折 锁定钢板
下载PDF
外科实习前强化训练的实施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宝东 胡怀建 +1 位作者 李进 牛佳玲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年第1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强化训练 医学生 外科 实习
下载PDF
点种法同种异体兔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义泉 雍宜民 +1 位作者 胡怀建 沈惠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将 30只新西兰纯种兔共 60个膝关节随机分为 3组 :软骨块点种法移植组、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 2、4、1 2、2 4周取标本行大体、光镜、电镜的组织学动态观察 ,并同时对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质量评估 ,观察... 将 30只新西兰纯种兔共 60个膝关节随机分为 3组 :软骨块点种法移植组、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 2、4、1 2、2 4周取标本行大体、光镜、电镜的组织学动态观察 ,并同时对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质量评估 ,观察点种法软骨移植术修复透明软骨的效果。结果显示 :2种点种法移植组均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 ,而对照组缺损区仅为纤维组织填充 ,并且点种法移植组兔各期平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提示 :点种法软骨移植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 ,尤其适用于大面积软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种法植物术 同种异体软骨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点种法移植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13
作者 陈义泉 沈惠良 +1 位作者 雍宜民 胡怀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371-4374,共4页
背景:生物性的重建虽能达到修复缺损,重建关节面的目的,但功能上难以与正常软骨一致。应用可降解的聚合物把移植的软骨细胞包埋起来进行移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透明软骨。目的:观察以同种异体兔软骨细胞胶原包埋后,点种法移植软骨细... 背景:生物性的重建虽能达到修复缺损,重建关节面的目的,但功能上难以与正常软骨一致。应用可降解的聚合物把移植的软骨细胞包埋起来进行移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透明软骨。目的:观察以同种异体兔软骨细胞胶原包埋后,点种法移植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新西兰纯种兔制备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后分为3组:分别进行胶原包埋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单纯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和仅在大面积软骨缺损的软骨下钻孔。结果与结论:术后2,4,12,24周观察组织学动态变化,发现胶原包埋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组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而软骨细胞点种法组和单纯软骨下骨钻孔组缺损区仅为纤维组织填充,并且胶原包埋软骨细胞点种法移植组兔各期平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得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1)。说明胶原包埋点种法软骨细胞移植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尤其适用于大面积软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包埋 点种法:软骨下骨钻孔 关节软骨缺损 移植 修复
下载PDF
浅谈型材二次开发自动套料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怀建 林伟 +2 位作者 钟克焱 刘平革 胡鹏鹏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6年第6期22-24,38,共4页
通过分析^([1])船厂现有型材下料出图模式和对TRIBON M3运用pytho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写适合船厂生产模式的型材自动高效利用的排板软件。本研究通过对TRIBON软件的数据库信息抽取,运用数列组合方法,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能力,自动型材... 通过分析^([1])船厂现有型材下料出图模式和对TRIBON M3运用pytho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写适合船厂生产模式的型材自动高效利用的排板软件。本研究通过对TRIBON软件的数据库信息抽取,运用数列组合方法,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能力,自动型材套料和生成排版图,自动生成材料清单,从而达到提高设计效率和材料利用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BON系统 二次开发 型材套料 型材
下载PDF
船舶三维数控弯板的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平革 胡怀建 +3 位作者 程利民 朱书峰 夏文婷 燕彬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6年第4期27-29,33,共4页
以数控弯板发展的现状为例,分析发展的过程所带来的利弊,阐述改进的意义,引出投入生产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 改进意义 研究方向 生产应用
下载PDF
日本电磁线技术的发展
16
作者 Katsuhiko Ueda 胡怀建 《电线电缆》 1991年第3期14-19,共6页
日本对电磁线的需求,每年在以4%增长。漆包线中,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用量在减少,而聚氨酯、聚酯及聚酯亚胺漆的用量在不断增加。着重介绍了微细漆包线,聚酯漆包线,聚酯亚胺漆包线,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自粘性漆包线,陶瓷线等品种的发展及应... 日本对电磁线的需求,每年在以4%增长。漆包线中,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用量在减少,而聚氨酯、聚酯及聚酯亚胺漆的用量在不断增加。着重介绍了微细漆包线,聚酯漆包线,聚酯亚胺漆包线,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自粘性漆包线,陶瓷线等品种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同时也述及日本电磁线的标准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日本 绕组线
下载PDF
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怀建 雍宜民 +1 位作者 常棣芳 沈惠良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8-72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病例的手术治疗 ,探讨创伤后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法。 方法  19例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 ,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17~6 2岁 ,平均 33岁。平均手术时间为创伤后 9个月。术前采用May... 目的 通过对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病例的手术治疗 ,探讨创伤后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法。 方法  19例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 ,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17~6 2岁 ,平均 33岁。平均手术时间为创伤后 9个月。术前采用Mayo评分法进行评分。除 2例外均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行关节清理术和关节囊松解术。术后功能锻炼 4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为 34个月。 结果 所有患者肘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 5 7°提高至术后的 98°(P <0 .0 5 )。评分由术前的 5 5分增加到 78分 (P <0 .0 5 )。 16例 (84.2 % )患者肘关节功能得到了改善。 结论 术前全面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创伤 功能恢复 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外科临床教学师资梯队的建设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怀建 姜文华 +2 位作者 刘宝东 蔡伟 牛嘉玲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8-680,共3页
关键词 外科临床教学 教学师资 临床教学质量 外科基本操作 教学水平 手术基本功 外科教学 理论授课 实习带教
原文传递
优化外科临床教学模式 加强外科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怀建 姜文华 +1 位作者 牛佳玲 李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S1期319-321,共3页
关键词 外科 临床教学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建议 被引量:118
20
作者 姜保国 张殿英 +32 位作者 付中国 王天兵 徐海林 薛峰 陈建海 党育 张培训 杨明 沈惠良 曹光磊 胡怀建 刘利民 王光林 张晖 刘雷 杨天府 方跃 黄富国 王钢 杨运平 任高宏 陈滨 吴新宝 王满宜 曹奇勇 高志强 李庭 朱仕文 杨明辉 黄强 吴宏华 孙林 刘亚波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医生最常遇到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主要好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前者主要是由于运动或交通的高能量损伤所致,并常常合并软骨和韧带损伤;后者则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通常低能量的损伤即可导致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医生最常遇到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主要好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前者主要是由于运动或交通的高能量损伤所致,并常常合并软骨和韧带损伤;后者则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通常低能量的损伤即可导致骨折,且骨折严重程度不一,手法复位后出现复位丢失的几率较大.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代表,桡骨远端骨折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课题共在全国5家大学附属医院收集到完整随访资料的骨折患者2338例,其中桡骨远端骨折186例,占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高能量损伤 治疗 大学附属医院 老年患者 骨科医生 青年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