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8年中国城市臭氧浓度时空聚集变化规律 被引量:43
1
作者 周明卫 康平 +2 位作者 汪可可 张小玲 胡成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63-1974,共12页
为揭示中国O3浓度的时空格局及聚集变化规律,通过对2016~2018年全国338个城市1144个监测站点的O3浓度观测数据,使用空间插值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8年全国O3浓度(第90百分位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1... 为揭示中国O3浓度的时空格局及聚集变化规律,通过对2016~2018年全国338个城市1144个监测站点的O3浓度观测数据,使用空间插值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8年全国O3浓度(第90百分位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141.54μg/m^3上升到2018年的153.21μg/m^3),污染态势逐年加重,且华北及长江中下游等人口稠密地区O3浓度最高,O3浓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聚集性和相似性规律,且聚集性逐年增强,O3浓度的年聚集区主要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异,高高值聚集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城市占比22.19%~29.59%),低低值聚集区则主要集中在南方(城市占比15.98%~22.19%),此外,O3浓度高高值聚集区与低低值聚集区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以顺时针周期性变化为主:3a来,春季集聚区分布与年集聚情况相同,夏季高高值,低低值聚集区逐渐向西扩大聚集范围,秋季则顺时针转变为东高西低的分异情况,随后高高值(低低值)聚集区沿顺时针方向南(北)移动,到冬季则转变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空间自相关 聚集变化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四川盆地Pm2.5 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邓中慈 康平 +3 位作者 胡成媛 张小玲 邓中仁 邹雨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4-1337,共4页
利用四川盆地18个城市2015—2017年一次气态前体物(SO 2、NO 2、CO)和气象因子(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等)分析四川盆地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15—2017年四川盆地Pm2.5浓度逐年降低。污染高值... 利用四川盆地18个城市2015—2017年一次气态前体物(SO 2、NO 2、CO)和气象因子(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等)分析四川盆地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15—2017年四川盆地Pm2.5浓度逐年降低。污染高值区(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60μg/m 3)主要分布在自贡市和内江市及其周边地区。同时,四川盆地Pm2.5质量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83.00μg/m 3)>春季(46.53μg/m 3)>秋季(38.81μg/m 3)>夏季(30.59μg/m 3)。基于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发现,四川盆地18个城市中影响Pm2.5浓度的主导影响因子包括SO 2、NO 2、CO、温度、气压和相对湿度,主要是一次气态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四川盆地 广义相加模型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基于GAM模型的四川盆地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胡成媛 康平 +6 位作者 吴锴 张小玲 王式功 王紫潇 欧阳正午 曾胜兰 向卫国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9-820,共12页
为研究四川盆地臭氧(O_3)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对四川盆地18个城市2015—2016年国控环境监测站点和气象台站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四川盆地O_3污染愈发严重,高值污染区呈扩张态势,污染区主要位于盆地西部成都... 为研究四川盆地臭氧(O_3)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对四川盆地18个城市2015—2016年国控环境监测站点和气象台站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四川盆地O_3污染愈发严重,高值污染区呈扩张态势,污染区主要位于盆地西部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内江一带和以广安为中心的周边区域.O_3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110.70±41.52)μg·m^(-3)>春季(95.24±41.23)μg·m^(-3)>秋季(67.58±39.55)μg·m^(-3)>冬季(47.17±41.15)μg·m^(-3).基于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发现O_3浓度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间均呈非线性关系,其中日照时数、相对湿度以及气温对四川盆地O_3浓度影响较大,而风速、气压以及降水量对O_3浓度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构建GAM模型对四川盆地18个城市O_3污染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识别,并对2017年O_3浓度进行预测和检验,结果显示GAM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四川盆地各城市O_3浓度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四川盆地 时空分布 气象因子 GAM模型 预测
原文传递
2014—2017年四川盆地与京津冀地区冬季空气停滞特征及大气质量改善评估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欧阳正午 廖婷婷 +7 位作者 陈科艺 罗浩林 陈智海 胡成媛 桂柯 吴佳奇 刘星辉 吴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53-2361,共9页
对2014-2017年四川盆地和京津冀地区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在原有全球空气停滞日判别标准基础上发展出本地化空气停滞指数阈值,并以提高两个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目的建立模型,计算各城市空气停滞发生时PM2.5污染上... 对2014-2017年四川盆地和京津冀地区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在原有全球空气停滞日判别标准基础上发展出本地化空气停滞指数阈值,并以提高两个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目的建立模型,计算各城市空气停滞发生时PM2.5污染上限浓度参考值.本研究得出,四川盆地和京津冀地区本地化空气停滞日判别标准分别为地面风速< 2.5 m·s^-1、边界层高度< 500 m和地面风速< 3 m·s^-1、边界层高度< 300 m.四川盆地冬季空气停滞发生频率四周高,中心小,空气停滞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西部高于东部;京津冀中部和南部空气停滞频率发生高,空气停滞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南北差异.四川盆地以成都为中心城市群及京津冀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高污染排放强度和高空气停滞频率导致重污染事件的频发.本文对我国两个冬季重污染高发的区域进行深入研究,更为客观、量化地评估4年来区域空气质量实际改善程度并初步建立空气质量目标管理模型,以期为区域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停滞 PM2.5 京津冀地区 四川盆地 大气质量改善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