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胃癌的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朝晖 龚芝舵 +4 位作者 方晓明 姚宁 方旭东 洪宇 胡扶农 《腹部外科》 2005年第6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发病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2月~2004年10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残胃癌6例,进展期残胃癌22例,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7%和18.4%.行根治性切除15例,非根治性切除9例,两者术后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发病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2月~2004年10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残胃癌6例,进展期残胃癌22例,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7%和18.4%.行根治性切除15例,非根治性切除9例,两者术后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5.7%和71.4%、14.3%.结论手术方式应视首次胃重建方式的不同,遵守个体化原则,合理的选择切除范围.施行根治性切除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残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残胃癌的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2
作者 姜朝晖 龚芝舵 +4 位作者 方晓明 姚宁 方旭东 洪宇 胡扶农 《东南国防医药》 2005年第5期336-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发病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2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发病特点、手术治疗及疗效。结果残胃癌患者因胃溃疡行初次手术后至发病时间明显短于因十二指肠溃疡手术者(14.2年比20.9年,P&...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发病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2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发病特点、手术治疗及疗效。结果残胃癌患者因胃溃疡行初次手术后至发病时间明显短于因十二指肠溃疡手术者(14.2年比20.9年,P<0.05)。残胃癌好发于小弯缝合部(14/28,50%)。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因初发手术不同而有差别,同时伴有较高的多脏器受累。随访23例,早期残胃癌6例,进展期残胃癌17例,其中4例剖腹探查。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7%和18.4%,P<0.01。根治性切除14例与非根治性切除7例比较,两者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5.7%和71.4%、0%。结论残胃癌患者定期胃镜检查,合理的根治手术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洪宇 鲁明良 +1 位作者 胡扶农 于鹏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9期1228-1228,共1页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外科治疗 结肠传输试验 饮食结构 便秘患者 大便次数 主要表现 功能紊乱
下载PDF
高频肛肠治疗仪微创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扶农 鲁明良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6年第7期47-50,共4页
为探索高效低并发症、易操作又经济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治疗方法,将265例重度环状混合痔分为微创治疗组143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根治性治疗,微创组利用高频肛肠治疗仪对组织细胞的热透射作用,对环状混合痔进行... 为探索高效低并发症、易操作又经济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治疗方法,将265例重度环状混合痔分为微创治疗组143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根治性治疗,微创组利用高频肛肠治疗仪对组织细胞的热透射作用,对环状混合痔进行分步微创处理。结果显示,环状混合痔实行微创方法治疗,不仅术程短,术中无痛苦,而且恢复快,医疗费用低。对两组病例术后疼痛、出血、水肿脱出及便秘、复发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微创组除术后水肿脱出明显外,其余各项均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利用高频肛肠治疗仪对环状混合痔进行微创治疗,对肛管的屏障性组织破坏少,根治性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高频肛肠治疗仪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盆腔热灌注化疗对大肠癌根治性治疗的影响及意义
5
作者 鲁明良 林富林 +4 位作者 何瑾 洪宇 胡扶农 张士铭 骆波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1年第6期9-13,共5页
为研究盆腔不同温度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的疗效及其预防术后早期肿瘤局部复发的作用,本研究将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74例直肠癌患者分成3组,即单纯灌注组(低渗常温灌注,简称单灌组,60例)、温化灌注组(低渗温热灌注化疗,简称... 为研究盆腔不同温度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的疗效及其预防术后早期肿瘤局部复发的作用,本研究将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74例直肠癌患者分成3组,即单纯灌注组(低渗常温灌注,简称单灌组,60例)、温化灌注组(低渗温热灌注化疗,简称温化组,57例)和热化灌注组(低渗高热灌注化疗,简称热化组,57例),其中温化组和热化组统称为温热组。单灌组用常温(24℃~27℃)无菌蒸馏水进行盆腔灌注;温热组将5氟尿嘧啶(5FU)2.0g和顺铂(DDP)80mg稀释加温后进行盆腔灌注。测定并对比各组手术前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和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含量,以及术前及盆腔灌注后腹水中CEA的含量。结果显示,单灌组盆腔灌注后腹水CEA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而温热组术后腹水CE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热化组术后CEA含量明显低于温化组(P〈0.01)。单灌组术后血清CEA、CA199、TSGF3项指标回升幅度较温热组明显(P〈0.01),而温化组与热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中行盆腔低渗热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相关肿瘤指标含量,清除、杀灭术中脱落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早期局部复发,近期疗效肯定,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盆腔 热灌注 化疗
原文传递
肽核酸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蔡国军 鲁明良 +5 位作者 张士铭 胡扶农 林富林 洪宇 骆波 杨铁军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9年第5期9-12,共4页
研究肽核酸(PNA)对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索大肠癌治疗新方法。(1)检测不同浓度PNA对大肠癌LS-174T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2)应用脂质体Lipfectamine^TM介导不同浓度PNA-DNA杂交混合物转... 研究肽核酸(PNA)对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索大肠癌治疗新方法。(1)检测不同浓度PNA对大肠癌LS-174T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2)应用脂质体Lipfectamine^TM介导不同浓度PNA-DNA杂交混合物转染LS-174T细胞,观察细胞克隆生长抑制结果,确定PNA对细胞生长的最佳抑制剂量;(3)选用最佳抑制剂量PNA转染LS-174T细胞、Lipfectamine^TM组和空白对照组,并观察其克隆形成率、细胞形态及群体生长差异。结果显示:(1)不同浓度PNA对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与PNA浓度呈正相关;(2)细胞克隆形成抑制实验中PNA对LS-174T细胞最佳抑制浓度为200nmol/L;(3)PNA实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脂质体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PNA抑制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对大肠癌LS-174T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为大肠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肽核酸 端粒酶 转染
原文传递
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对急性炎性外痔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鲁明良 林富林 +3 位作者 胡扶农 洪宇 张士铭 骆波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1年第3期44-45,共2页
为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缓解炎性外痔水肿和疼痛症状的效果,将188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治疗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连用7d。对照组采用1:5000PP液坐浴,每天2次,外涂马... 为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缓解炎性外痔水肿和疼痛症状的效果,将188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治疗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连用7d。对照组采用1:5000PP液坐浴,每天2次,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连用7d。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疼痛和病情轻重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炎性外痔的临床治愈率为53.2%,显效率为38.3%,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分别为30.9%、36.2%和6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门疼痛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金玄痔科熏洗散对炎性外痔患者的肛门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能改善炎性外痔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也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外痔 金玄痔科熏洗散 熏洗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5例诊治分析
8
作者 洪宇 鲁明良 +1 位作者 胡扶农 姜朝晖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90~2004年收治的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术前经X线及胃镜检查及活检仅确诊3例,余12例误诊.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胃切除术10例,全胃切除术2例,姑息性切...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90~2004年收治的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术前经X线及胃镜检查及活检仅确诊3例,余12例误诊.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胃切除术10例,全胃切除术2例,姑息性切除术3例.术后均辅以CHOP方案化疗.随访率80%,全组5年生存率50%.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为胃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恶性淋巴瘤 诊断 外科治疗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诊治分析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根治性胃切除术 姑息性切除术 CHOP方案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