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心的表达
- 1
-
-
作者
胡承放
-
机构
安徽绩溪县
-
出处
《语文知识》
1999年第7期16-17,共2页
-
文摘
中心表达有几种方法:一是举出具体材料来证明。“1979年9月28日,建国门立交桥竣工通车;1980年8月20日,东直门立交桥竣工通车;同年9月20日,东四北十条立交桥竣工通车;翌日,德胜门立交桥建成;9月30日,安定门立交桥建成;12月22日,当时全国最大的立交桥——西直门立交桥建成。”(《北京立交桥》)连用六个材料证明北京造立交桥又快又多这一中心意思。
-
关键词
立交桥
中心意思
表达
体材料
证明
野生动物
建成
北京
安定
方法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习《白毛女》的反复艺术手法
- 2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7年第8期4-5,共2页
-
文摘
《白毛女》第一幕第一场杨家父女唱词、念白中较多地运用了反复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杨家的欢乐气氛,强化了父女不同的心理要求,有效地塑造了他们的形象,值得深入学习揣摩。
-
关键词
杨白劳
《白毛女》
反复手法
艺术手法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注开放式结尾
- 3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初中生必读》
2002年第3期19-20,共2页
-
文摘
开放式结尾力求给读者留下问号,留有更多思考余地,让读者回味无穷,唤起想象和联想,从而受到深刻启发,留下强烈印象。“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刘邦在鸿门宴上,竭力陪小心,说好话,送厚礼,知道内奸时无动于衷;可一回驻地。
-
关键词
开放式结尾
玛蒂尔德
路瓦栽
曹无伤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律诗的特殊对仗
- 4
-
-
作者
胡承放
-
机构
安徽
-
出处
《初中生必读》
2004年第10期14-15,共2页
-
文摘
律诗对仗多有讲究。最普通的学们的诗歌素养;学会欣赏律诗表现形式上的对仗美,并应用于作文之中会有很大帮情况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了解工对的特殊要求和种类,对增加同助。
-
关键词
作文
素养
求和
对仗
情况
要求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增加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点·总、分论点·关系
- 5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初中生必读》
2002年第Z2期25-26,共2页
-
文摘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与主宰,是议论的起点和终点,是取舍、组织材料的根本依据,它决定着文章的成败优劣和思想价值。因此,论点要真实,合乎客观事物道理和发展规律;要深刻,用高度政治洞察力。
-
关键词
分论点
总论点
议论文
根本依据
思想价值
发展规律
组织材料
客观事物
灵魂
文章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同义词配合使用的修辞功能及类型
- 6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语文月刊》
1998年第5期18-18,共1页
-
文摘
中学语文里的同义词在一个句子里配合使用的现象并非少见,它使句子更加鲜明活泼,感情更加丰富细腻。我们可以从修辞功能和组合类型角度分析这种用法,来培养提高同学们的审美和遣词造句能力。它的修辞功能主要有下面一些。1.巧易词语,避免雷同乏味。"那忘掉自己的危难,却铭记着他人的艰辛,只为人民的幸福去忘我战斗的人,才是勇士,真正的勇士。"(《记忆》)易"危难"为"艰辛",词语错综有变化,句子活泼不呆板,增强了语言感染力。
-
关键词
修辞功能
同义词
配合使用
中学语文
句子
组合类型
造句能力
培养提高
词语
角度分析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再说“复用”
- 7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初中生必读》
2004年第3期41-42,共2页
-
文摘
小文《“复用”琐说》(刊《初中生必读》2003年7、8期)说了为什么要复用、言、行、情的复用和复用的位置。其实复用有如春天里的花朵,多彩又多姿。下面再说复用的形式和效果。
-
关键词
复用
修辞
结构形式
语法
中学
语文
基础知识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复用”琐说
- 8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初中生必读》
2003年第7期21-22,共2页
-
文摘
“复用”这种值得重视的艺术手法,特点在于刻意将相同的字词、短语、句子、段落或情节等重复一遍甚至几遍,力求在内容和结构上获得独特的审美价值,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复用最常用在短语中。短语通常情况是各项共有的字词在第一项中出现,以后的承前省略,但有时故意反复使用共同的字词,这主要是因为:
-
关键词
“复用”
艺术手法
审美价值
短语
音节
修辞功用
语文
-
分类号
G633.30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阅读须揣摩
- 9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初中生必读》
2002年第Z1期28-29,共2页
-
文摘
叶圣陶说,阅读一篇文章,“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这话说出了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多思考,勤揣摩,来深透认识课文内容和结构,真正明白作者情感和意图。
-
关键词
于勒
父亲
揣摩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暗示: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
- 10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初中生必读》
2002年第11期17-18,共2页
-
文摘
《绝唱》里写演出之前,明湖居大戏园子“里面已经坐的满满的了……老残……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白妞还没出场演唱,但戏园里已是万头攒聚,焦急地等待她演唱的盛况,这就暗示了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艺和艺术魅力。
-
关键词
描写对象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句式及其修辞效果
- 11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初中生必读》
2002年第6期13-14,共2页
-
文摘
写作严肃的作者,也往往是严格的修辞者。他们常常花时间选择最恰到好处的句式来最充分地表达情意,提高语言修辞效果,增强实际交际功能。先看下面例子。例1:“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
-
关键词
修辞效果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复用”琐说
- 12
-
-
作者
胡承放
-
出处
《初中生必读》
2003年第Z1期21-22,共2页
-
文摘
“复用”这种值得重视的艺术手法,特点在于刻意将相同的字词、短语、句子、段落或情节等重复一遍甚至几遍,力求在内容和结构上获得独特的审美价值,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复用最常用在短语中。短语通常情况是各项共有的字词在第一项中出现,以后的承前省略,但有时故意反复使用共同的字词,这主要是因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