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倍全长HBV基因组克隆转染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强 苏怀彬 +4 位作者 梁盼盼 袁作为 张文露 黄爱龙 胡接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构建pneo-CH9/3091真核表达质粒,并建立其稳定表达的HepG2细胞系。方法质粒pCH9/3091包含HBV1.1倍体和CMV启动子,将PCR扩增出的带有新霉素(neo)抗性的基因片段插入pCH9/3091构建成重组质粒pneo-CH9/3091。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验证... 目的构建pneo-CH9/3091真核表达质粒,并建立其稳定表达的HepG2细胞系。方法质粒pCH9/3091包含HBV1.1倍体和CMV启动子,将PCR扩增出的带有新霉素(neo)抗性的基因片段插入pCH9/3091构建成重组质粒pneo-CH9/3091。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验证正确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入人肝癌细胞HepG2。G418筛选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得单克隆细胞培养上清液的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PCR检测细胞上清液的病毒颗粒,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BV核心蛋白(HBcAg)的表达,以及Southern blot检测细胞内核心颗粒HBV DNA的复制情况。结果有3株细胞系培养上清HBsAg和HBeAg检测呈现阳性,且HBV C区片段可通过PCR扩增出来,West-ern bot结果提示只有细胞株HepG2-H7可以表达HBV核心蛋白。Southern blot结果说明此细胞株基因组中有HBV基因组的稳定整合,并且能在细胞内检测出HBV DNA复制中间体。结论成功构建1株HBV稳定整合细胞株HepG2-H7,能持续产生HBV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HEPG2细胞 稳定细胞株
下载PDF
结构特异性核酸酶FEN1对HBV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潘万龙 方岩 +5 位作者 许舸 单雪峰 徐蕾 陈可 黄爱龙 胡接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25-1928,共4页
目的探索宿主因子FEN1对HBV复制过程的影响。方法构建FEN1过表达慢病毒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转染293F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EN1蛋白表达。将该质粒转染HBV复制稳定细胞系,设立慢病毒包装改造质粒pLenti6/V5-D-TOPO和不转染质粒的细胞... 目的探索宿主因子FEN1对HBV复制过程的影响。方法构建FEN1过表达慢病毒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转染293F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EN1蛋白表达。将该质粒转染HBV复制稳定细胞系,设立慢病毒包装改造质粒pLenti6/V5-D-TOPO和不转染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ELISA检测细胞上清,South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HBV DNA。结果初筛阳性克隆提取质粒酶切鉴定,于FEN1及线性载体质粒大小处出现明亮单一条带,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插入正确,Western blot检测FEN1蛋白表达量为对照的2~3倍。FEN1过表达质粒转染HBV复制稳定细胞株,细胞上清ELISA检测HBsAg抗原呈阳性,D(450)值为(1.982±0.032);细胞内提取病毒DNA行Real-time PCR,绝对定量拷贝数为1.18×109,Southern blot检测亦表明HBV复制水平明显上调。结论结构特异性核酸酶FEN1能够明显促进HBV DNA复制,是体内一种重要的病毒复制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瓣核酸内切酶类 慢病毒载体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复制
下载PDF
HIV跨膜蛋白gp41和gp36原核表达及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袁作为 帅光泽 +2 位作者 张君 胡接力 郑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281-2285,共5页
目的构建HIV跨膜蛋白gp41和gp36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HIV抗原,为HIV快速诊断和蛋白疫苗研究提供材料基础。方法用PCR方法对HIV-1包膜蛋白gp41和HIV-2包膜蛋白gp36基因序列进行全长、截短扩增,分别或以融合表达方式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 目的构建HIV跨膜蛋白gp41和gp36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HIV抗原,为HIV快速诊断和蛋白疫苗研究提供材料基础。方法用PCR方法对HIV-1包膜蛋白gp41和HIV-2包膜蛋白gp36基因序列进行全长、截短扩增,分别或以融合表达方式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pET32a(+)及pGST-MOLUC,重组质粒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并经Ni-NAT或谷胱甘肽-Sepharose-4B层析柱亲和纯化HIV跨膜糖蛋白抗原,对获得的纯化抗原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利用HIV抗原制备ELISA检测试剂盒,并分析HIV临床样本。结果成功构建了HIV包膜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HIV包膜蛋白;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证实表达纯化的HIV跨膜蛋白gp41(aa.538~718)、gp36(aa.533~764)以及gp41-gp36均能和HIV阳性血清反应;ELISA试剂盒检测临床样本显示,特异性达95%以上,灵敏度达100%。结论获得了有生物学活性的HIV截短包膜蛋白,并可用于HIV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包膜蛋白gp41 HIV-2包膜蛋白gp36 重组 抗原性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体外HBV复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崔静 胡接力 +3 位作者 张文露 王媛媛 李毅 黄爱龙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建立化学发光法检测体外HBV复制水平的方法,研究其灵敏度和稳定性。方法:用HBV DNA重组质粒pCH9转染到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中,5d后收集细胞并抽提其HBV复制中间体DNA,转印后以地高辛标记HBV DNA为探针进行杂交,用化学发光法检... 目的:建立化学发光法检测体外HBV复制水平的方法,研究其灵敏度和稳定性。方法:用HBV DNA重组质粒pCH9转染到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中,5d后收集细胞并抽提其HBV复制中间体DNA,转印后以地高辛标记HBV DNA为探针进行杂交,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杂交结果,同时进行探针灵敏度的检测。结果:转染后HepG2和Huh7细胞提取HBV DNA中检测出较强的复制中间体的信号,分别为松散环状DNA(rcDNA),双链线性DNA(dslDNA),单链DNA(ssDNA),探针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1pg,接近同位素法检测的灵敏度。整个实验重复3次获得同样结果。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化学发光法检测体外HBV复制水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 化学发光法 复制
下载PDF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樊萍 杨竹 +4 位作者 胡接力 崔静 汤雄文 王露颖 甘胜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2-127,共6页
为构建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苷激酶(HSV1TK)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HSV1TK,鉴定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以pORF-HSV1TK为模板,PCR扩增的目的基因HSV1TK片段与pMD18-T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克隆pMD18-T/HSV1TK。再双酶切出HSV1TK片... 为构建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苷激酶(HSV1TK)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HSV1TK,鉴定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以pORF-HSV1TK为模板,PCR扩增的目的基因HSV1TK片段与pMD18-T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克隆pMD18-T/HSV1TK。再双酶切出HSV1TK片段,插入pcDNA3.1-EGFP多克隆位点,构建pcDNA3.1-EGFP/HSV1TK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测序鉴定[1]。分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方法检测脂质体介导pcDNA3.1-EGFP/HSV1TK在卵巢癌细胞SKOV3的表达;分别用MTT法和光镜检测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1TK/GCV)系统对SKOV3体外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结果表明,重组载体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报道的HSV1TK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RT-PCR结果表明HSV1TK基因能在SKOV3内有效表达。MTT和光镜结果显示转染HSV1TK基因的SKOV3细胞,加入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处理后对其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HSV1TK能在SKOV3细胞中稳定表达,且HSV1TK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体外有强大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 胸苷激酶/丙氧鸟苷 真核表达载体 旁观者效应 卵巢癌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P7蛋白体外原核表达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可 胡接力 +5 位作者 张文露 王增产 汤华 黄爱龙 蔡雪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扩增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P7蛋白基因,克隆到多个原核表达系统,观察P7蛋白在体外表达的情况,获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CVP7重组蛋白。方法:设计扩增全长HCVP7基因片段的特异引物,以H/FL质粒DNA(含HCV1acDNA全长序列)为... 目的:扩增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P7蛋白基因,克隆到多个原核表达系统,观察P7蛋白在体外表达的情况,获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CVP7重组蛋白。方法:设计扩增全长HCVP7基因片段的特异引物,以H/FL质粒DNA(含HCV1acDNA全长序列)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全长HCV P7基因,定向克隆到pQE30、pGEX 4T-2、pET32a(+)3种不同类型的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后包含HCVP7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表达型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或SG13009(PREP4),并做异丙基硫化-β-D-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HCV P7蛋白原核表达的情况。结论:获得可溶性的重组蛋白GST-HCVP7和Trx-HCVP7,为进一步研究P7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P7蛋白 原核表达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DNA聚合酶对病毒复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罗英英 胡接力 +2 位作者 陈江燕 黄荣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3-144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聚合酶(polymerase,pol)复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的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不依赖酶切和连接的克隆(restriction digestion and ligation-independent cloning,RLIC)方法和HBV聚合酶反式互...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聚合酶(polymerase,pol)复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的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不依赖酶切和连接的克隆(restriction digestion and ligation-independent cloning,RLIC)方法和HBV聚合酶反式互补技术表达并检测A、B、C、D 4种基因型聚合酶复制HBV DNA的情况。结果:(1)反式互补技术可使A、B、C、D型HBV重新获得表达,HBV DNA量分别为A=(63.03±8.03)×105 copies/μl,B=(23.23±3.53)×105 copies/μl,C=(17.63±1.25)×105 copies/μl,D=(75.73±9.43)×105 copies/μl。(2)HBV不同基因型聚合酶之间复制HBV能力存在差异,F(4,10)=91.88,P=0.000。(3)A型和D型聚合酶复制HBV能力强于B型和C型聚合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0.001,P(A,C)=0.001,P(B,D)=0.001,P(C,D)=0.001。结论:HBV不同基因型聚合酶之间复制HBV能力存在差异;为深入研究不同基因型在地理分布、所致疾病严重性等方面提供了有用信息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 聚合酶 乙型肝炎病毒DNA
下载PDF
含临床病毒株聚合酶逆转录酶区的乙肝病毒DNA稳定复制细胞系的构建
8
作者 向明确 蔡雪飞 +2 位作者 张文露 黄爱龙 胡接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构建含有临床病毒株聚合酶逆转录酶(RT)区的乙肝病毒(HBV)DNA稳定复制细胞系。方法采用巢式PCR从患者血清扩增HBV DNA片段,利用片段置换反应将该片段克隆到HBV DNA复制载体,并在该载体上引入新霉素抗性基因,在确认该重组DNA体外可... 目的构建含有临床病毒株聚合酶逆转录酶(RT)区的乙肝病毒(HBV)DNA稳定复制细胞系。方法采用巢式PCR从患者血清扩增HBV DNA片段,利用片段置换反应将该片段克隆到HBV DNA复制载体,并在该载体上引入新霉素抗性基因,在确认该重组DNA体外可复制后,将其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采用real-time PCR结合ELISA及Southern blot检测初筛和鉴定HBV DNA稳定复制细胞系。结果从患者血清扩增出的HBV DNA片段nt55~1654被成功置换到HBV复制质粒pLL相应区域,得到质粒p11;新霉素抗性基因表达片段被克隆到p11中HBV DNA下游,获得质粒p11-neo,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p11-neo可支持体外复制;p11-neo转染HepG2后,经筛选鉴定,获得了可支持HBV DNA稳定复制的细胞系3-10。结论建立了含有临床病毒株聚合酶RT区的HBV DNA稳定复制细胞系,real-time PCR结合ELISA有助于HBV DNA稳定复制细胞系的快速初筛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 复制 稳定细胞系
下载PDF
TALE-TFs构建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9
作者 王媛媛 苏攀柯 +1 位作者 黄爱龙 胡接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079-2083,共5页
目的在传统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经济有效且易于操作的类转录激活效应子转录因子(TALE-TFs)的构建和功能检测方案。方法采用基于PCR的Golden gate克隆法分别尝试构建类转录激活效应物(TALEs)的六聚体、五聚体、四聚体和三聚体,比较构建... 目的在传统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经济有效且易于操作的类转录激活效应子转录因子(TALE-TFs)的构建和功能检测方案。方法采用基于PCR的Golden gate克隆法分别尝试构建类转录激活效应物(TALEs)的六聚体、五聚体、四聚体和三聚体,比较构建结果,选择最优效果方案进行TALE-TFs的构建。采用片段置换反应(FSR)构建了含有TALE-TFs结合片段的RFP质粒pminCMV,并与TALE-TFs进行共转染,观察红色荧光验证TALE-TFs的转录活性。结果 TALEs中所含的串联重复模块越少,获得的构建产物越多。共转染时,TALE-TFs使得pminCMV成功启动表达。结论该研究为不同条件下实验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利用含有TALE-TF结合片段和红色荧光的质粒建立了快捷直观的转录活性验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转录激活效应物 质粒构建 转录 转染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剪辑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罗英英 黄爱龙 胡接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5-909,共5页
CRISPR/Cas9基因剪辑技术源于细菌及古细菌CRISPR介导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通过引导RNA与靶DNA PAM序列特异性识别,引发Cas9核酸酶定点切割互补双链DNA,在基因剪辑方面具有制备简单、剪辑位点特异性高及易于同时剪辑多个基因位点等优势... CRISPR/Cas9基因剪辑技术源于细菌及古细菌CRISPR介导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通过引导RNA与靶DNA PAM序列特异性识别,引发Cas9核酸酶定点切割互补双链DNA,在基因剪辑方面具有制备简单、剪辑位点特异性高及易于同时剪辑多个基因位点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剪辑。本文主要从CRISPR/Cas9技术作用原理和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用及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 基因剪辑 乙型肝炎病毒 共价闭合环状DNA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乙肝病毒基因型及载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琦 曾爱中 +3 位作者 秦波 赵耀 胡接力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29-832,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精确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分型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genotyping and quantitative PCR,GQ-PCR)对收集的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分型并定量...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精确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分型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genotyping and quantitative PCR,GQ-PCR)对收集的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分型并定量。结果:152株血清标本成功分型148株(97.37%),其中B基因型109例(男88例、女21例)[定量值范围4-12 log10copies/ml、均值和标准差(7.94±1.44)log10copies/ml]、C基因型10例(男6例、女4例)[定量值范围5~10 log10copies/ml、均值和标准差(8.12±1.64)log10copies/ml]、基因B+C混合型29例(男24例、女5例)[定量值范围4~10 log10copies/ml、均值和标准差(7.45±1.59)log10copies/ml]。检出率分别为73.65%(男74.58%、女70.00%)、6.76%(男5.08%、女13.30%)、19.59%(男20.34%、女16.70%)。结论:重庆地区HBV优势基因型以B型和B+C混合型为主,与前几年相比较,C型有下降趋势。基因型的分布与性别无关(P〉0.05)。HBV载量在B、C型及B+C混合型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荧光分型定量PCR(GQ-PCR)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能够同时准确的对临床标本进行HBV基因分型及定量检测,并有望替代传统的基因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体外培养细胞内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荣 陈江燕 +2 位作者 胡接力 罗英英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培养细胞内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的检测方法。方法:Southern blot检测HBV复制中间体,以确认HepAD38、HepG2.2.15和P+P-细胞是否支持HBV复制;用Hir...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培养细胞内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的检测方法。方法:Southern blot检测HBV复制中间体,以确认HepAD38、HepG2.2.15和P+P-细胞是否支持HBV复制;用Hirt法分别提取细胞内的去蛋白DNA(protein-free DNA,PF DNA),经加热变性处理,EcoRⅠ酶切,然后用Southern blot检测HBV cccDNA;用同样方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的HepAD38细胞内cccDNA,观察培养时间对cccDNA积累量的影响。结果:用Southern blot可在HepAD38、HepG2.2.15和P+P-细胞中检测到HBV复制中间体;Hirt法提取物经变性和酶切处理,可有效地将cccDNA与其他形式HBV DNA区分开;HepAD38、HepG2.2.15和P+P-细胞内均可检测到HBV cccDNA;HepAD38细胞在铺满后继续培养的时间较长时,其细胞内cccDNA的量较多。结论:成功建立了体外培养细胞内HBV cccDNA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Hirt提取法和地高辛探针Southern blot方法,能可靠、准确地检测HBV cc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共价闭合环状DNA SOUTHERN BLOT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肝癌细胞ADAR1的表达模式及HBV复制抑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怡敏 袁琳 +4 位作者 杨生永 胡接力 黄爱龙 涂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336-1342,共7页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和Ⅱ型干扰素(IFN-γ)在肝癌细胞中诱导ADAR1(P110和P150)的表达模式及对HBV复制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IFN-α(0、200、500、1 000、2 000 U/mL)、IFN-β(0、200、1 000 U/mL)和IFN-γ(0、200、1 000 ...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和Ⅱ型干扰素(IFN-γ)在肝癌细胞中诱导ADAR1(P110和P150)的表达模式及对HBV复制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IFN-α(0、200、500、1 000、2 000 U/mL)、IFN-β(0、200、1 000 U/mL)和IFN-γ(0、200、1 000 U/mL)分别处理肝癌细胞(Huh7和HepG2),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肝癌细胞中IFN作用后ADAR1的表达变化;Huh7细胞瞬时转染HBV复制型质粒,IFN-α作用后,Southern blot分析HBV DNA复制中间体水平。结果Ⅰ型IFN(IFN-α、IFN-β)作用Huh7和HepG2细胞后,ADAR1 P110蛋白水平增加(P<0.05),同时ADAR1 P15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ADAR1 P150的表达呈现IFN浓度依赖性;Ⅱ型IFN(IFN-γ)作用Huh7和HepG2细胞后,ADAR1 P110和P150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IFN-α明显抑制Huh7细胞中HBV复制(P<0.05),与浓度梯度呈负相关。结论Ⅰ型IFN可诱导肝癌细胞中ADAR1 P150表达,IFN-α抑制Huh7细胞中HBV复制,其作用可能与ADAR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ADAR1 肝癌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一种构建HBV聚合酶特定位点多种突变的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亚 杨柳青 +2 位作者 张文露 黄爱龙 胡接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1-775,共5页
核苷(酸)类似物[neocleot(s)ide analogues,NUCs]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过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耐药的产生。耐药的产生与HBV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区特定位点突变具有直接关系。现有的体外... 核苷(酸)类似物[neocleot(s)ide analogues,NUCs]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过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耐药的产生。耐药的产生与HBV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区特定位点突变具有直接关系。现有的体外表型分析方法存在固有的限制。本文提出一种构建HBV聚合酶特定位点多种突变的新方法,即位点特异性随机突变,通过一轮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在RT区特定位点引入多种突变形式,再结合golden-gate克隆法以及片段替换反应(fragment substitution reaction,FSR)将包含不同突变的DNA片段克隆到相应载体中以进行下一步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构建了阿德福韦(adefovir,ADV)耐药位点rt181和rt236位点的多种突变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生物工程方法 核苷类似物 耐药 HBV聚合酶
下载PDF
DHX15在HBV复制中的意义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柳青 魏霞飞 +4 位作者 甘春杨 袁怡 沈静 黄爱龙 胡接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筛选DEx D/H-box家族中可能影响HBV增强子或核心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基因,初步研究DHX15对HBV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DEx D/H-box家族基因到表达质粒PCH9,并构建由HBV增强子和核心启动子驱动的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core-Rluc;分... 目的:筛选DEx D/H-box家族中可能影响HBV增强子或核心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基因,初步研究DHX15对HBV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DEx D/H-box家族基因到表达质粒PCH9,并构建由HBV增强子和核心启动子驱动的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core-Rluc;分别将各种DDX表达质粒与pcore-Rluc共转染HepG2细胞,筛选影响Rluc荧光素酶活性的DDX家族成员。在HepG2细胞中共转染HBV1.3倍体质粒和DHX15表达质粒,通过Western blot检测DHX15在细胞中的表达,用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检测过表达DHX15对细胞中HBV复制水平和转录水平的影响。构建HBV增强子与核心启动子截短突变体,确定DHX15在HBV增强子或核心启动子上的作用区域。结果:成功构建30种DEx D/H-box家族基因克隆;筛选出对HBV增强子/核心启动子有明显影响的基因DHX15(P=0.042);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DHX15能促进HBV DNA的复制水平;并且能上调HBV RNA转录水平;成功构建HBV核心启动子截短突变体,发现DHX15促进HBV的复制是通过增强子实现的(t=8.292,P=0.001;t=5.215,P=0.006)。结论:过表达DHX15可通过影响HBV增强子的活性从而促进HB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DDX家族 DHX15 启动子 增强子
下载PDF
抑制HBV核心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化合物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瑜雪 魏霞飞 +3 位作者 李杰 崔静 王瑜伟 胡接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92-1203,共12页
目的构建靶向核心启动子转录的稳定细胞系,筛选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转录的药物。方法利用HepG2细胞,以重组慢病毒的方式构建由HBV核心启动子驱动的Gaussia荧光素酶稳定表达细胞系(HepG2-Pcore-Gluc)。通过检测荧光... 目的构建靶向核心启动子转录的稳定细胞系,筛选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转录的药物。方法利用HepG2细胞,以重组慢病毒的方式构建由HBV核心启动子驱动的Gaussia荧光素酶稳定表达细胞系(HepG2-Pcore-Gluc)。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来反映核心启动子的活性变化情况。在HBV复制细胞模型中,通过Southern blot、荧光定量PCR等进一步评估经多轮筛选得到的化合物对HBV RNA、HBV DNA的影响。结果利用HepG2-Pcore-Gluc细胞模型筛选1450种小分子化合物,第1轮筛选到41种化合物,能影响荧光素酶活性2倍以上。将这41种化合物进行第2轮剂量依赖性测试,得到2种化合物:逆转素(Reversine)、SCH58261。进一步验证发现:Reversine在瞬时转染HBV1.3倍体的HepG2和HepG2.2.15细胞中,能够有效降低HBV RNA、HBV DNA以及HBeAg、HBsAg的水平。结论建立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抗乙肝药物筛选细胞模型(HepG2-Pcore-Gluc),利用该模型筛选到一种新型分子Reversine,该分子可以通过抑制HBV核心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来抑制HBV RNA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素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启动子 细胞模型 药物筛选
下载PDF
HBV DNA环化结构在体外的复制表达水平优于HBV线性结构的表达质粒
17
作者 马其欢 杜茜 +3 位作者 龚旭阳 胡接力 黄爱龙 蔡雪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89,共5页
为了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环化结构与HBV线性结构的表达质粒在体外复制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3种含有HBV全长DNA的表达质粒与自连环化的HBV DNA分别转染Huh7细胞.5 d后收集转染处理过的Huh7细胞和细胞上清,从感染... 为了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环化结构与HBV线性结构的表达质粒在体外复制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3种含有HBV全长DNA的表达质粒与自连环化的HBV DNA分别转染Huh7细胞.5 d后收集转染处理过的Huh7细胞和细胞上清,从感染细胞中抽提纯化HBV复制中间体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并将细胞培养上清进行ELISA分析.结果显示,HBV DNA通过环化后转染Huh7细胞,可高效地进行转录和复制表达,且优于质粒转染的效果.证明在细胞中,HBV DNA环状结构的复制表达能力优于HBV线性结构的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DNA环化 复制中间体
下载PDF
NR6A1在HepG2细胞中抑制HBV转录与复制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魏强 魏霞飞 +3 位作者 甘春杨 张文露 黄爱龙 胡接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筛选核受体家族中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增强子或核心启动子转录活性有影响的基因,初步研究生殖细胞核因子(germ cell nuclear factor,NR6A1)对HBV转录与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带有核受体家族基因的表达质粒,与海... 目的:筛选核受体家族中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增强子或核心启动子转录活性有影响的基因,初步研究生殖细胞核因子(germ cell nuclear factor,NR6A1)对HBV转录与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带有核受体家族基因的表达质粒,与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core-Rluc共转染,转染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筛选对增强子或核心启动子转录活性有影响的核受体基因。然后在Hep G2细胞中共转染HBV1.3倍体质粒与NR6A1表达质粒;通过Southern blot检测细胞内复制的HBV DNA;Northern blot检测HBV RNA的转录情况。结果:筛选出对HBV增强子/核心启动子有明显影响的基因NR6A1,其作用与对照组(空载和pcore-Rluc共转染)相比,Rluc活性下降约80%,对照组为1.000±0.319,NR6A1组为0.198±0.009(P=0.000)。NR6A1过表达时,BCP(核心启动子,PCH9-1744-Rluc)实验组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0.504±0.023)较对照组(空载和PCH9-1744-Rluc共转染,1.000±0.099)下降约50%(t=6.534,P=0.0226),BCP(核心启动子)+EnhⅡ(PCH9-1636-Rluc)实验组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0.089±0.002)比对照组(空载和PCH9-1636-Rluc共转染,1.000±0.042)下降约92%(t=31.59,P=0.001)。NR6A1N(NR6A1DBD+Hinge)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相对于阳性对照组(NR6A1和pcore-Rluc共转染,1.150±0.141)无统计学差异,其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为(1.000±0.170)(P>0.05)。NR6A1C(NR6A1LBD+Hinge)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相对于阳性对照组(NR6A1和pcore-Rluc共转染,1.150±0.141)无统计学差异,其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为(1.160±0.078)(P>0.05)。结论:过表达NR6A1通过抑制核心启动子和增强子II的活性能够显著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核受体 生殖细胞核因子(NR6A1) 启动子 增强子
下载PDF
RNA编辑酶ADAR1在Huh7.5.1细胞中抑制HCV复制的研究
19
作者 袁琳 杨生永 +5 位作者 胡接力 段晓琼 林温育 黄爱龙 涂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0-645,共6页
目的:探究干扰素在Huh7.5.1细胞中对RNA编辑酶(adenosine deaminases acting on RNA 1,ADAR1)表达的影响,以及ADAR1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干扰素(IFN-α,30 IU/m L)刺激Huh7.5.1细胞后,利用real-t... 目的:探究干扰素在Huh7.5.1细胞中对RNA编辑酶(adenosine deaminases acting on RNA 1,ADAR1)表达的影响,以及ADAR1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干扰素(IFN-α,30 IU/m L)刺激Huh7.5.1细胞后,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HCV以一定滴度(0.2 MOI)感染Huh7.5.1细胞,观察IFN-α对HCV复制的影响;利用si RNA降低ADAR1表达,过表达质粒(ADAR1 p110和p150)增加ADAR1表达,并进一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ADAR1稳定敲除细胞株,明确ADAR1与HCV的复制关系。结果:IFN-α诱导Huh7.5.1细胞ADAR1 p150表达(48 h:t=10.400,P=0.007;72 h:t=19.390,P=0.002),而不影响ADAR1 p110表达(48 h:t=0.806,P=0.472;72 h:t=1.929,P=0.133),同时IFN-α可显著抑制HCV复制(48 h:t=10.170,P=0.001;72 h:t=35.810,P=0.000)。ADAR1 p110和p150过表达48 h后,HCV病毒核酸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P=0.004,P=0.015);ADAR1 si RNA干扰后,HCV复制增加了2倍以上,差异显著(t=13.530,P=0.000);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掉Huh7.5.1中的ADAR1后,HCV复制也明显增加(t=5.259,P=0.023);ADAR1干扰后IFN-α仍然存在对HCV明显的抑制作用(t=9.146,P=0.001)。结论:IFN诱导蛋白ADAR1可以抑制HCV复制,且ADAR1部分介导了IFN-α对HCV复制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RNA腺苷脱氨酶(ADAR1) Huh7.5.1细胞 干扰素
下载PDF
CRISPR-Cas9系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相关研究
20
作者 邓万燕 孟田 +5 位作者 钱克莉 蔡雪飞 邓海君 胡接力 黄爱龙 龙泉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4-1521,共8页
目的:探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核酸酶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ssociated protein-9 nuclease,CRISPR-Cas9)技术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作用。方法:通过生物... 目的:探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核酸酶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ssociated protein-9 nuclease,CRISPR-Cas9)技术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获得12条靶向HBV基因组不同区域的sg RNA(single-guide RNA,sg RNA)并分别构建psp Cas9-sg RNA质粒,与HBV1.3倍体复制质粒共转染至Hep G2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筛选能够有效抑制HBV复制的sg RNA,并使用Southern blot验证获得的sg RNA功能;使用最新报道的重组共价闭合环状DNA(recombinant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rccc DNA)模型评估CRISPRCas9对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 DNA)的抑制水平,并通过克隆测序检测rccc DNA的突变状况;对C57小鼠进行尾静脉高压水动力注射(hydrodynamic injection,HDI)rccc DNA质粒与psp Cas9-sg RNA,检测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及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 Ag)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RISPR-Cas9处理后肝脏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HBc Ag)水平,在动物水平评估CRISPR-Cas9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所筛选的靶向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聚合酶编码区以及衣壳蛋白编码区的sg RNA5及sg RNA9能有效抑制细胞中HBV复制,分别使细胞复制模型中rc DNA降低至对照组的(43.64±4.66)%(P=0.000)和(44.86±2.25)%(P=0.000);在r CCCDNA细胞模型中证实2组sg RNA分别使ccc DNA降低至对照组的(29.39±3.18)%(P=0.000)及(26.83±1.76)%(P=0.000);CRISPR-Cas9系统主要使rccc DNA的靶点区域发生以短片段缺失为主的突变,突变率位50%~60%。CRISPR-Cas9系统能够有效降低HBV水动力小鼠模型血清HBs Ag(sg RNA5:P=0.000;sg RNA9:P=0.001)及HBe Ag浓度(sg RNA5:P=0.000;sg RNA9:P=0.000);小鼠血清HBV D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约1个lg值(sg RNA5:P=0.000;sg RNA9:P=0.001),肝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ISPR-Cas9系统能够降低组织HBc Ag表达。结论: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在细胞水平及动物模型中发挥抗HBV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病毒策略并为HBV感染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成簇的 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核酸酶9技术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