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庆县2001至2005年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和繁殖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元利 杨再学 胡支先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进一步摸清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2005年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2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计算捕获率及鼠种组成,并解剖观... 目的进一步摸清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2005年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2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计算捕获率及鼠种组成,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获取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有关数据。结果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9.97%。对其种群性比、雌鼠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的季节变化及种群数量消长动态作了系统分析,5年平均捕获率为4.06%,平均怀孕率为26.97%,平均胎仔数为5.14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66,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2.40%,每年4-5月和8-9月出现2次繁殖高峰,5-6月和10-12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结论黑线姬鼠是该县监测和防制的主要对象,每年3和8月为最佳策略性防制时期,化学防制仍是农田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发生动态 繁殖特性
下载PDF
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效果初报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再学 郭永旺 +5 位作者 金星 刘晋 郑元利 李大庆 潘开忠 胡支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4期301-306,共6页
通过2010~2011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设置TBS围栏3个,捕获鼠类12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4种,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吻合。每个TBS围栏平均捕... 通过2010~2011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设置TBS围栏3个,捕获鼠类12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4种,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吻合。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数为24.80只,前2~3个月的捕鼠数明显多于后5~6个月的捕鼠数。对玉米地、水稻田害鼠的控制效果为53.13%。TBS技术在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并可用于开展鼠种普查和鼠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技术 农田害鼠 控制效果 作用
下载PDF
余庆县2006~2010年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动规律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元利 杨再学 胡支先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1-13,共3页
为进一步探讨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动规律,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对贵州省余庆县2006~2010年捕获的701只黑线姬鼠(雌鼠327只,雄鼠374只)分析表明:黑线姬鼠种群总性比为0.87,不同年龄组种群性比存在一定差异。亚... 为进一步探讨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动规律,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对贵州省余庆县2006~2010年捕获的701只黑线姬鼠(雌鼠327只,雄鼠374只)分析表明:黑线姬鼠种群总性比为0.87,不同年龄组种群性比存在一定差异。亚成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均可参与繁殖,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睾丸下降率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的主体,平均怀孕率为43.01%,平均胎仔数为5.11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9298,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5.44%,均显著高于总体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不同年龄组 繁殖规律
下载PDF
余庆县农区鼠种组成及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15
4
作者 郑元利 杨再学 胡支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5期429-433,共5页
对贵州省余庆县1986~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余庆县农区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共7种。其中,褐家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4.83%;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 对贵州省余庆县1986~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余庆县农区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共7种。其中,褐家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4.83%;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分别占总鼠数的95.84%、87.43%,平均占总鼠数的92.10%,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不同年度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每年在5~6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情监测 种群组成 种群数量 变化规律 余庆县
下载PDF
余庆县1986~2008年褐家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郑元利 杨再学 胡支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4期294-297,共4页
通过对贵州省余庆县1986~2008年褐家鼠种群动态和繁殖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褐家鼠主要分布于住宅区。是余庆县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5.14%。研究期间住宅区共捕获褐家鼠504只,种群总性比(♀/♂)0.98,平均捕... 通过对贵州省余庆县1986~2008年褐家鼠种群动态和繁殖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褐家鼠主要分布于住宅区。是余庆县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5.14%。研究期间住宅区共捕获褐家鼠504只,种群总性比(♀/♂)0.98,平均捕获率1.53%,平均怀孕率20.40%,平均胎仔数7.33只,平均繁殖指数0.74,平均睾丸下降率27.95%。褐家鼠全年均可繁殖,每年在3月、6月、11月出现3个数量高峰期,在2~3月和10~11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期。因此,每年3月和10月为最佳防治时期,毒饵站灭鼠技术是目前防治褐家鼠最好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同时还比较了国内其他地区褐家鼠种群动态和繁殖特征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家鼠 种群动态 繁殖特征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不同类型毒饵站灭鼠对比试验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元利 杨再学 +3 位作者 李大庆 胡支先 潘开忠 文西明 《植物医生》 2009年第2期27-29,共3页
对不同类型毒饵站投放0.01%溴敌隆毒饵防治住宅区和农田区鼠类试验表明,农田区投放毒饵3d后,PVC管毒饵站、竹筒毒饵站、矿泉水瓶毒饵站无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9.75%~15.40%,有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1.00%~7.00%,综合平均取食率为5.38%~9.5... 对不同类型毒饵站投放0.01%溴敌隆毒饵防治住宅区和农田区鼠类试验表明,农田区投放毒饵3d后,PVC管毒饵站、竹筒毒饵站、矿泉水瓶毒饵站无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9.75%~15.40%,有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1.00%~7.00%,综合平均取食率为5.38%~9.58%;住宅区无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6.35%~10.30%,有选择性摄食取食率为2.20%~4.20%,综合平均取食率为4.55%~7.25%。投饵15d后,住宅区和农田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67%~80.00%和60.00%~100.00%,均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防治效果,说明这3种毒饵站可在农区灭鼠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饵站 灭鼠 适口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果袋对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大庆 夏忠敏 +4 位作者 杨再学 秦治勇 郑元利 胡支先 邵昌余 《耕作与栽培》 2014年第1期14-15,共2页
为了提高枇杷产量,生产精品枇杷,于2013年4-5月在贵州省余庆县进行了枇杷不同果袋套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大五星品种果实套袋后果实橙黄色、茸毛多、果锈少,未套袋(CK)的果实橙红色、茸毛少、果锈多,果袋外黄内白、外黄内黑、外... 为了提高枇杷产量,生产精品枇杷,于2013年4-5月在贵州省余庆县进行了枇杷不同果袋套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大五星品种果实套袋后果实橙黄色、茸毛多、果锈少,未套袋(CK)的果实橙红色、茸毛少、果锈多,果袋外黄内白、外黄内黑、外黄内黄的平均单果重与未套袋(CK)的平均单果重43.00 g相比,分别增加11.54 g、11.19g、7.22g,耒套袋的日灼率11.50%、鸟食率9.5%、裂果率11.2%、农药残留抑制率1.60%,套袋处理的日灼率0、鸟食率0、裂果率1.9%~2.2%、农药残留抑制率0.枇杷采用套袋技术,可提高果实品质,防止日灼和鸟害,降低裂果率,减少果实农药残留和大气污染.综合各因素分析,建议在贵州省枇杷种植区推广应用外黄内白或外黄内黑的双层果袋套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大五星 套袋 果实品质
下载PDF
2005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种群特点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元利 杨再学 胡支先 《地方病通报》 2006年第5期7-10,共4页
目的 进一步摸清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科学数据。方法 2005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两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进行分类鉴定、... 目的 进一步摸清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科学数据。方法 2005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两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测量外部形态,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获取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有关数据。结果 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占农田害鼠总数的80.39%,全年共解剖标本250只(雌鼠113只,雄鼠137只),平均捕获率为5.56%,种群性比为0.82,年平均怀孕率为25.66%,平均胎仔数为5.3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2.77%,平均繁殖指数为0.6240,在4—5月和8~9月出现两个种群繁殖高峰期,5—6和10—12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期。不同年龄组之间怀孕率和睾丸下降率差异极显著(χ^2=21.01,P〈0.01;χ^2=83.38,P〈0.01),种群的繁殖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结论 黑线姬鼠是余庆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3月和8月为最佳策略性防治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 发生特点 繁殖 余庆县 贵州省
下载PDF
余庆县2006年农区鼠害监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元利 杨再学 胡支先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7期47-49,共3页
2006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三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测量外部形态,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结果表明:余庆县鼠种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共7种,其中,褐家鼠为住宅... 2006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三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测量外部形态,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结果表明:余庆县鼠种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共7种,其中,褐家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71.43%;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分别占总鼠数的93.41%、51.02%,平均占74.47%,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黑线姬鼠、褐家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全年共解剖黑线姬鼠245只(雌鼠115只,雄鼠130只),平均捕获率为5.21%,种群性比为0.88,年平均怀孕率为24.35%,平均胎仔数为5.25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6.38%,平均繁殖指数为0.6000,在4~5月和8~9月出现2个种群繁殖高峰期,5~6月和10~12月出现2个种群数量高峰期;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之间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种群的繁殖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情监测 发生特点 黑线姬鼠 生态特征 贵州余庆
下载PDF
水稻主要病虫草鼠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再学 李大庆 +1 位作者 胡支先 郑元利 《植物医生》 2001年第4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杂草 发生 防治 模式
下载PDF
5%克百威缓释颗粒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大庆 文西明 +3 位作者 潘开忠 胡支先 郑元利 夏忠敏 《植物医生》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百威缓释颗粒剂 防治 稻飞虱 田间药效试验
下载PDF
余庆县植保科技成果及研究论文的分析和评价
12
作者 秦治勇 杨再学 +3 位作者 李大庆 郑元利 胡支先 潘开忠 《植物医生》 2012年第2期43-46,共4页
对1989—2011年贵州省余庆县植保植检站科技人员获得的51项省、市(地区)、县科技进步奖和全国、省农业丰收奖以及在国内27种刊物上公开发表的150篇科技论文及其引文进行分析,回顾和总结余庆县植物保护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特点,找出研究热点... 对1989—2011年贵州省余庆县植保植检站科技人员获得的51项省、市(地区)、县科技进步奖和全国、省农业丰收奖以及在国内27种刊物上公开发表的150篇科技论文及其引文进行分析,回顾和总结余庆县植物保护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特点,找出研究热点,进一步拓宽研究内容和范围,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成果 文献 引文 评价
下载PDF
余庆县斑潜蝇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初探
13
作者 李大庆 杨再学 +1 位作者 潘开忠 胡支先 《植物医生》 2001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斑潜蝇 发生种类 危害情况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余庆县斑潜蝇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大庆 杨再学 +1 位作者 潘开忠 胡支先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6期50-51,共2页
通过 1996— 1999年调查研究表明 :在余庆县发生的检疫害虫有美洲斑潜蝇加南美斑潜蝇两种 ,危害植物达 2 7种 ,发生程度因作物和季节而异 ,3月中旬始见 ,4月中旬~ 5月中旬为第 1个危害高峰期 ,7月分因高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8月中旬~ ... 通过 1996— 1999年调查研究表明 :在余庆县发生的检疫害虫有美洲斑潜蝇加南美斑潜蝇两种 ,危害植物达 2 7种 ,发生程度因作物和季节而异 ,3月中旬始见 ,4月中旬~ 5月中旬为第 1个危害高峰期 ,7月分因高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8月中旬~ 9月中旬为第 2个危害高峰期。根据其发生特点 ,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 ,实施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潜蝇 发生特点 综合治理 余庆县
下载PDF
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组划分标准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再学 郑元利 +1 位作者 胡支先 金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对 1999~ 2 0 0 0年贵州省余庆县捕获的黑线姬鼠 2 94只、其中雌鼠 15 0只 ,雄鼠 14 4只 ,采用臼齿法划分种群年龄 ,将种群划分为幼年组 (Ⅰ )、亚成年组 (Ⅱ )、年成Ⅰ组 (Ⅲ )、成年Ⅱ组 (Ⅳ )、老年组 (Ⅴ ) 5个年龄组 ,对比不同年... 对 1999~ 2 0 0 0年贵州省余庆县捕获的黑线姬鼠 2 94只、其中雌鼠 15 0只 ,雄鼠 14 4只 ,采用臼齿法划分种群年龄 ,将种群划分为幼年组 (Ⅰ )、亚成年组 (Ⅱ )、年成Ⅰ组 (Ⅲ )、成年Ⅱ组 (Ⅳ )、老年组 (Ⅴ ) 5个年龄组 ,对比不同年龄组体重、体长、尾长的变化 ,把臼齿法划分年龄转化为生长指标体重、体长、尾长法划分种群年龄 ,对各种年龄划分指标划分的年龄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证实 :以体重、体长划分年龄组拟合概率分别为 94 5 6 %和 87 0 7%。体重、体长可用于黑线姬鼠的年龄鉴定 ,使其种群年龄划分方法更简易而且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 年龄鉴定 繁殖力 划分标准 贵州 臼齿法 比较分析 生长指标
下载PDF
贵州省余庆县1986至2001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再学 郑元利 胡支先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摸清贵州省余庆县鼠种及优势种 ,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为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86~ 2 0 0 1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 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 ,收集鼠类标本 ,分类鉴定 ,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 余庆县家... 目的 摸清贵州省余庆县鼠种及优势种 ,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为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86~ 2 0 0 1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 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 ,收集鼠类标本 ,分类鉴定 ,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 余庆县家栖鼠和农田鼠种有 8种 ,褐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 ,占总捕鼠数的 83 .97% ;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优势种 ,占总捕鼠数的 95 .16 %。家栖鼠类在每年 3、10月出现两个数量高峰 ,农田鼠类在每年 5~ 6月和 10~ 11月出现两个数量高峰。结论 黑线姬鼠、褐家鼠是我县监测和防制的主要对象 ,每年 3月和 8月为防制的关键时期 ,化学防治是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余庆县 鼠情监测 鼠种 优势种 防制 种群动态 农田害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