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削定位支承裂纹的形成原因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俊生 叶健熠 +2 位作者 夏谦 崔旋 胡敬原 《轴承》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52,共6页
介绍了轴承零件磨削过程中因磨削定位支承导致的裂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由于轴承零件磨削时的定位特性,导致磨削定位支承与轴承零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摩擦磨损出现在磨削定位支承与轴承零件的接触区,在组织应力和机械应力的叠加作用... 介绍了轴承零件磨削过程中因磨削定位支承导致的裂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由于轴承零件磨削时的定位特性,导致磨削定位支承与轴承零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摩擦磨损出现在磨削定位支承与轴承零件的接触区,在组织应力和机械应力的叠加作用下产生裂纹。另外,指出了磨削定位支承裂纹常见的产生位置,并对其形貌特征进行了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磨削 支承 裂纹 滚动摩擦磨损 磁粉检测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试验故障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振强 杨兵华 +2 位作者 赵洋 胡敬原 白阳 《轴承》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2-55,共4页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性能及寿命试验需求,设计了试验方案。并通过调试发现试验机运行时温度及振动较大。利用故障树分析,基于试验轴承高转速、高温及特殊结构形式的特点,对试验机转接段设计进行了改进,有效降低了试验期间轴承...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性能及寿命试验需求,设计了试验方案。并通过调试发现试验机运行时温度及振动较大。利用故障树分析,基于试验轴承高转速、高温及特殊结构形式的特点,对试验机转接段设计进行了改进,有效降低了试验期间轴承的噪声及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轴承 试验机 故障 试验方案
下载PDF
精密主轴轴承成品检查装配流程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范雨晴 马莹 +1 位作者 胡敬原 宁晋 《轴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27,共3页
介绍了精密主轴轴承的成检装配流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改进精密主轴轴承的成检装配流程,提高了轴承质量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精密主轴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成检 装配
下载PDF
混合陶瓷圆柱滚子轴承的设计
4
作者 范雨晴 马莹 +2 位作者 孙东 宁晋 胡敬原 《轴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1,共3页
为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极限转速和使用寿命,通过结构改进和优化设计,开发出了2种混合陶瓷圆柱滚子轴承。通过极限转速和寿命试验对比可知,均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陶瓷圆柱滚子 极限转速 寿命
下载PDF
精密交叉圆柱滚子轴承成品检查装配流程改进
5
作者 胡敬原 范雨晴 +2 位作者 谢亚东 王礼强 李培培 《轴承》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36,共4页
针对原精密交叉圆柱滚子轴承成检装配流程合套率、生产效率、装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制作专用工装精确测量内圈滚道尺寸,定制更多的外径分组规值,通过控制零件精度保证成品轴承旋转精度的改进措施,提高了轴承使用性能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滚动轴承 交叉圆柱滚子轴承 装配 合格率 生产效率
下载PDF
影响交叉圆柱滚子轴承重复定位精度的常见因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昆平 范雨晴 +2 位作者 胡敬原 赵洋 冯毅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1-64,共4页
介绍了3类常见的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结构,从轴承设计、加工工艺及安装维护等方面列举了影响交叉圆柱滚子轴承重复定位精度的常见因素:隔离块结构、轴承刚度、滚子圆周总间隙、塞子与塞子孔配合间隙、轴承使用方式、毛刺、滚道角度、圆锥... 介绍了3类常见的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结构,从轴承设计、加工工艺及安装维护等方面列举了影响交叉圆柱滚子轴承重复定位精度的常见因素:隔离块结构、轴承刚度、滚子圆周总间隙、塞子与塞子孔配合间隙、轴承使用方式、毛刺、滚道角度、圆锥销与圆锥销孔接触区域、分体式结构两外径或两内径尺寸相互差、配合尺寸、安装、润滑,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交叉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定位精度 结构设计 工艺 安装 维护
下载PDF
光伏行业多线切割机用弧形导轨轴承装配工艺改进
7
作者 范雨晴 胡敬原 +2 位作者 李登科 韩哲 曾凡军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46,56,共4页
针对原光伏行业多线切割机用弧形导轨轴承实际使用中轴向、径向跳动超差,往复摆动存在卡滞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将磨工工艺中第1外圈和第2外圈相连接平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要求由不大于0.010 mm改为不大于0.003 mm;要求第1外圈和内... 针对原光伏行业多线切割机用弧形导轨轴承实际使用中轴向、径向跳动超差,往复摆动存在卡滞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将磨工工艺中第1外圈和第2外圈相连接平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要求由不大于0.010 mm改为不大于0.003 mm;要求第1外圈和内圈装配后的高度差ΔH不大于0.03 mm,且轴承合套后通过塞规调整工序尽量消除ΔH;检测轴承径向游隙和旋转精度合格后,将第1外圈和第2外圈做为整体进行后工序的加工;定制更多的滚子直径规值。改进方案有效提高了装配精度及合套率,且轴承轴向、径向跳动合格,往复摆动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弧形导轨轴承 工艺参数 装配 游隙
下载PDF
推力盘类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改进
8
作者 贾玉鑫 孙艳平 +2 位作者 王姗姗 王秉楠 胡敬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102,共4页
某型号推力盘球(圆锥)轴承直径较大,在渗碳淬火热处理过程中存在表面软点、翘曲变形超差等问题,导致产品返修或报废。针对这种现象,对推力盘工件表面产生软点,翘曲变形超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提高表面碳浓度、提高二次淬火温... 某型号推力盘球(圆锥)轴承直径较大,在渗碳淬火热处理过程中存在表面软点、翘曲变形超差等问题,导致产品返修或报废。针对这种现象,对推力盘工件表面产生软点,翘曲变形超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提高表面碳浓度、提高二次淬火温度、增加冷处理、改进热处理工装等措施。工艺改进后,推力盘工件表面屈氏体组织合格,硬度控制在58~63 HRC之间,翘曲变形控制在0.8 mm以内,解决了表面软点现象,控制了翘曲变形,提高了该类型产品的一次交检合格率,满足了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盘 渗碳淬火 冷处理 变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