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
1
作者 胡文凯 徐晓敏 +4 位作者 蒋鑫 沃佳美雪 贾素霞 刘树民 卢芳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7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多层次关联网络图。动物实验中,通过灌胃给予小鼠92.7 g/(kg·d)白鲜皮,7 d后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脏组织蛋白激酶B1(AKT1)、IL-6、TNF-α、肿瘤蛋白p53(TP53)、胱天蛋白酶3(CASP3)、IL-1β的m RNA表达。应用分子对接验证潜在毒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筛选共得到白鲜皮化学成分14个,预测靶点244个;与肝损伤的交集靶点202个。GO生物过程分析主要涉及基因表达正向调控、凋亡过程的负向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癌症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TNF、IL-17等信号通路等。病理片结果显示,给予白鲜皮后,HE染色小鼠肝组织中可见重度出血,较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核碎裂或溶解;Masson染色显示肝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油红O染色结果有大量脂滴生成。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血清AST、ALT、ALP、LDH及肝脏MDA、TNF-α、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5),肝脏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qRT-PCR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相关m 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子对接显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3个白鲜皮的潜在毒性成分与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靶点结合性、亲和力良好。结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柠檬苦素可能是白鲜皮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潜在毒性成分,白鲜皮可能是通过改变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等蛋白的表达,影响能量代谢、细胞分化、炎症、氧化应激及免疫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肝脏,导致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急性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关联网络图 分子对接 体内实验 黄柏酮 白鲜碱 梣酮 柠檬苦素
下载PDF
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in与椎间融合器Cage在退行性腰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胡文凯 王文军 姚女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2-835,共4页
[目的]评价B-twin与Cage两种不同融合器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从2004年6月~2007年12月应用Cage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共112例,B-twin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共79例,随机从两组病例中各抽取30例,分成两组,分析... [目的]评价B-twin与Cage两种不同融合器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从2004年6月~2007年12月应用Cage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共112例,B-twin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共79例,随机从两组病例中各抽取30例,分成两组,分析2组病人术后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等有无差别。[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及椎间高度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但B-twin治疗组创伤小,恢复较快,费用较高;Cage组减压充分、费用较低,但创伤大且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Btwin技术和Cage技术是两种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源性疾病的椎间融合技术,各有其优点,都具有其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椎间融合 应用评价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超超临界机组过热器动态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文凯 方彦军 +1 位作者 李鑫 熊扬恒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32,共5页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过热器MISO动态模型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将遗传算子改进为排序保优选择、非均匀线性交叉和高斯变异,引入均匀设计方法构造初始种群,采用Sigmoid函数适应性调整交叉和变异概率,以...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过热器MISO动态模型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将遗传算子改进为排序保优选择、非均匀线性交叉和高斯变异,引入均匀设计方法构造初始种群,采用Sigmoid函数适应性调整交叉和变异概率,以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精度和运算速度。对海门电厂超超临界机组运行数据进行参数辨识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改进遗传算法具有较好的运算性能,预测的输出变化与主蒸汽温度实际变化基本一致,能够反映高温过热器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过热器 主蒸汽温度 遗传算法 模型参数辨识
下载PDF
椎间融合器B-Twin联合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轻度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文凯 王文军 蔡斌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4-16,52,共4页
目的探讨将B-Twin椎间融合器与MED技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新型脊柱外固定技术联合应用于轻度腰椎滑脱症的微创外科治疗,研究手术技术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27例轻度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微创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复位固定... 目的探讨将B-Twin椎间融合器与MED技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新型脊柱外固定技术联合应用于轻度腰椎滑脱症的微创外科治疗,研究手术技术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27例轻度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微创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复位固定、MED镜下减压、B-Twin植骨椎间融合术,其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18-58岁,平均36岁。按Meyerding分型法Ⅰ度滑脱17例、Ⅱ度10例。其中L4滑脱9例、L518例;腰椎滑脱伴峡部不连21例,伴有椎管狭窄15例,20例患者伴有相应节段椎间盘突出。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腰痛,单侧或双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病程2个月-20年,平均45个月。术前均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行椎间高度、滑移程度和椎体稳定程度的测量。结果手术时间130-260min,平均160min;术中出血量80-300ml,平均150ml;MED减压切口缝合一针,均一期愈合。单枚B-Twin置入19例,双枚置入8例。术后住院时间7-18d,平均12d。未发现伤口及针道感染、神经功能损伤、B-Twin移位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激惹症状,两周后症状消退。腰椎滑脱完全复位23例,4例由Ⅱ度滑脱转变为Ⅰ度滑脱。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根据Nakai评分标准,27例患者中优19例,良5例,可2例,差1例。全部病例随访6-13个月(平均9个月)。半年后复查X片示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椎间高度维持无塌陷,B-Twin周围无线透亮带,植骨已大部分融合。结论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固定复位、内窥镜下椎管减压、B-Twin植骨椎间融合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减压复位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用于治疗轻度腰椎滑脱症具有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WIN 脊柱外固定 椎间盘镜 腰椎滑脱 椎体间融合
下载PDF
颈髓磁共振T2高信号改变对脊髓型颈椎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文凯 王文军 +1 位作者 王少波 钟炯彪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颈髓MRIT2高信号的改变能否预测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53例CSM患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OP虬)18例,病程2个月~11年,平均25.7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手术前后疗... 目的探讨颈髓MRIT2高信号的改变能否预测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53例CSM患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OP虬)18例,病程2个月~11年,平均25.7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手术前后疗效与MRI进行对比,观察脊髓内r12高信号的不同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1年,平均6月。术前病程长、MRIT2加权像长节段高信号患者往往病情重,预后较差(P〈0.05);多数病程短、单节段高信号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颈髓MRIT2高信号对CSM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MRIT2高信号 预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腰椎椎弓根螺钉位置不佳所致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6
作者 胡文凯 朱一平 +1 位作者 姚女兆 蔡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7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因椎弓根置钉位置不佳所致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减压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217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2例术后出现... 【目的】分析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因椎弓根置钉位置不佳所致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减压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217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2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患者的58枚椎弓根钉进行术后CT扫描,分析其螺钉位置不佳的原因。【结果】112例患者中共有14枚螺钉位置不佳,挤压神经。均为最上位螺钉穿破椎弓根骨壁,其中9例穿破内侧壁,3例挤爆椎弓根,2例穿破下壁,并均造成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经对严重挤压神经根的螺钉拔出、重新置钉等再次处理,症状绝大部分逐渐消失。【结论】腰椎手术减压范围局限及腰椎先天畸形、退变等导致椎弓根局部解剖变异是置钉位置不佳的主要原因,全面掌握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技术特点,注意个体化置钉,才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学 腰椎/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骨螺丝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胡文凯 羊明智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0期33-34,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的37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37例患者均得到良好复位,神经功能... 目的分析和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的37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37例患者均得到良好复位,神经功能得到恢复,除A级中的1例外,A级中的另2例及B级、C级、D级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均达到1~3级。结论前路手术能够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髓神经功能及脊柱序列,有助于脊柱的重建及稳定性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胸腰段 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纠正退变性颈椎不稳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胡文凯 王湘江 王文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8期2729-2731,共3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颈椎不稳在脊髓型颈椎病(CS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CSM合并颈椎失稳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 目的:探讨退变性颈椎不稳在脊髓型颈椎病(CS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CSM合并颈椎失稳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定1个节段6例,2个节段9例,3个节段3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于C3~C4和C4~C5,偶见于C5~C6和C6~C7;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9个月,患者术后疗效评价(JOA)评分均比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恢复颈椎生理弧度的效果对颈椎不稳的改善效果而言,融合笼(钛网)植骨植入术优于自体髂骨植入术(P<0.05)。结论:退变性颈椎不稳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而是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力学状态改变,常和CSM伴随发生并加重;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植骨融合术能够纠正颈椎不稳,恢复颈椎序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颈椎不稳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腓总神经瘫痪的手术治疗
9
作者 胡文凯 方松青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探讨腓总神经损伤性瘫痪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寻求影响其效果的相关因素。手术治疗组18例,术前平均瘫痪计分4.5分(4~5分),术前时间间隔平均14月(2~32月)。手术方法为腓骨头水平区神经外... 目的 探讨腓总神经损伤性瘫痪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寻求影响其效果的相关因素。手术治疗组18例,术前平均瘫痪计分4.5分(4~5分),术前时间间隔平均14月(2~32月)。手术方法为腓骨头水平区神经外减压术。非手术治疗组,瘫痪计分4分或5分的病例13例。两组病例进行同期疗效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8月(12~38月)。手术组术后平均瘫痪计分1.2分(1~4分);非手术组平均瘫痪计分由4.4分降至3.2分(1~5分)。两组恢复率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Fisher检验)。结论 腓总神经损伤性瘫痪在有限时间的非手术治疗不恢复者,减压手术可助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痪 计分 非手术治疗 腓总神经损伤 术前 减压手术 疗效评估 目的 检验 时间间隔
下载PDF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重建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文军 王麓山 +3 位作者 胡文凯 刘利乐 姚女兆 王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694-1696,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用于重建T5~L5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新方法。[方法]12例(19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进行椎体扩张,使用PAMMA作为填充物重建骨折椎体,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VAS法)的变化与Cobb's... [目的]介绍一种用于重建T5~L5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新方法。[方法]12例(19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进行椎体扩张,使用PAMMA作为填充物重建骨折椎体,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VAS法)的变化与Cobb's角的变化。[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2~8个月,平均6个月,无1例死亡,1例出现椎管内渗漏,无神经缺失症状,均达到疼痛缓解,手术前后Cobb's角有显著差异。[结论]Sky方法具有满意的止痛效果,还能较好的纠正后突畸形,有效恢复并保持椎体高度。而且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文军 陆凌云 +3 位作者 宋西正 胡文凯 王麓山 刘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导向下,经皮穿刺分别置入4枚Schanz椎弓根钉进入伤椎上下椎体,安放自行研制的外固定复位器并进行三维矫形,透...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导向下,经皮穿刺分别置入4枚Schanz椎弓根钉进入伤椎上下椎体,安放自行研制的外固定复位器并进行三维矫形,透视下复位满意后,用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自固化磷酸钙CPC)行伤椎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组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0min;平均失血量为70ml;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或CPC3.5ml,术后1周X线片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19mm恢复至35mm;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矫正到平均4.5°。术后CT发现椎体后缘少量渗漏2例,椎间隙骨水泥渗漏2例,均无临床症状。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7个月。患者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丢失,相邻节段椎间隙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创伤小,出血量少,疗效满意,伤椎非融合性固定既能有效地防止矫正度的丢失又能避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 椎弓根钉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重建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文军 曹盛俊 +2 位作者 刘利乐 胡文凯 姚女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32-734,共3页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网植骨重建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加前路内固定治疗83例严重胸腰椎结核,术后正规抗痨治疗,对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并发...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网植骨重建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加前路内固定治疗83例严重胸腰椎结核,术后正规抗痨治疗,对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患者术后疼痛消除,23例伴瘫痪者1例FrankelA级无恢复,其余均有明显恢复;无1例出现感染和复发,结核治愈率100%;术后3个月时骨性融合率40%,6个月时90%,9个月时达100%。45例伴后凸畸形者Cobb角平均矫正30.6°,随访时无明显丢失。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加节段固定器治疗严重胸腰椎结核具有减压彻底、重建可靠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钛网 植骨 融合
下载PDF
脊柱外固定器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文军 宋西正 +5 位作者 王麓山 刘洪 刘利乐 姚女兆 胡文凯 晏怡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41-746,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器(percutaneous external transpedicle fixation,PETF)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单节段骨折35例,双节段骨折8例。均应用新...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器(percutaneous external transpedicle fixation,PETF)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单节段骨折35例,双节段骨折8例。均应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对伤椎进行体外复位固定,并联合应用内窥镜技术实行椎管微创减压,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abro plasty,PVP)用骨水泥固化伤椎19例,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24例。随访观察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上下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的比值)、后凸角及椎管狭窄率的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时按照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发生,19例行PVP的患者拆除外固定的时间平均为3.74±0.76周,24例骨融合拆除外固定的时间平均在10.4±2.29周,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20个月,7例出现外固定器钉孔感染,2例出现螺钉松动,均经相应处理或拆除外固定后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平均恢复至94.5%±6.44%,较术前的58.56%±6.08%明显改善(P<0.01);后凸角由术前的平均29.00°±6.20°恢复至术后的平均4.51°±3.18°(P<0.01);椎管狭窄率由术前的34.20%±8.62%改善至术后的平均7.54%±3.79%(P<0.01);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6个月时平均提高1.27±0.58级。结论:脊柱外固定器结合内窥镜下减压技术能实现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体外复位固定和微创减压,既减少了手术创伤又达到了伤椎非椎间融合性固定的目的,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一种有效组合微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固定器 内窥镜 做创 胸腰椎骨折 非融合同定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U形钛板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文军 全必春 +2 位作者 刘利乐 胡文凯 姚女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u形钛板同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4年11月间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U形钛板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26例,其中,持续性下腰痛20例,伴有下肢放射痛12例,回顾性分...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u形钛板同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4年11月间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U形钛板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26例,其中,持续性下腰痛20例,伴有下肢放射痛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结果:术中无大血管破裂、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病例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9例术后3~7d出现腹胀不适,1例出现逆行射精。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6个月以后均达骨性融合,随访1年无结核病灶复发,无钛板折断、拔钉、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U形钛板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是一种简便易行且稳定性可靠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跨钛板 腰骶椎 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
下载PDF
椎板回植成形法手术治疗椎管内原发肿瘤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文军 曹盛俊 +2 位作者 姚女兆 刘利乐 胡文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464-466,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椎板回植成形术式,评价其在治疗椎管内原发肿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20例胸腰椎管内原发肿瘤患者行肿瘤摘除椎板回植成形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27.8个月,2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腰背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 目的:介绍一种椎板回植成形术式,评价其在治疗椎管内原发肿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20例胸腰椎管内原发肿瘤患者行肿瘤摘除椎板回植成形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27.8个月,2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腰背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均消失,效果满意,无继发性椎管狭窄发生。结论:椎板回植成形术治疗椎管内肿瘤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恢复椎管完整性,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肿瘤 椎板回植 治疗
下载PDF
甲钴胺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羊明智 彭立军 胡文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2期5741-5748,共8页
背景: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动物体内后对脊髓损伤的恢复效果非常有限。甲钴胺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损伤的常见药物,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甲钴胺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 背景: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动物体内后对脊髓损伤的恢复效果非常有限。甲钴胺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损伤的常见药物,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甲钴胺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观察分化后的细胞增殖和生长情况。方法:取大鼠胫腓骨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四五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以25,50,100mg/L的甲钴胺进行诱导分化24,48和72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特异性标志物Nestin和NSE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甲钴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大部分细胞变成神经元样细胞。与对照组比较,甲钴胺诱导后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不同剂量甲钴胺诱导48h后,Nestin和NSE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上调,其中100mg/L组表达上调最明显;100mg/L甲钴胺诱导24,48和72h后,Nestin和NSE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上调,其中72h表达上调最明显。说明甲钴胺可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100mg/L为甲钴胺的较佳诱导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甲钴胺 诱导 分化 神经巢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基于动态机理分析的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中间点温度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彦军 李鑫 +2 位作者 胡文凯 熊扬恒 阚伟民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44,共4页
以东方锅炉厂制造的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直流锅炉为研究对象,从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出发,建立了中间点温度控制的非线性集总参数动态模型。使用小偏差法求解,得到直流锅炉在某一稳定工况附近变动时中间点温度变化量关于给水变化量、给煤... 以东方锅炉厂制造的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直流锅炉为研究对象,从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出发,建立了中间点温度控制的非线性集总参数动态模型。使用小偏差法求解,得到直流锅炉在某一稳定工况附近变动时中间点温度变化量关于给水变化量、给煤变化量的传递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000MW机组 锅炉 中间点温度 给水 给煤 控制模型
下载PDF
胸腔镜下病灶清除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胸椎结核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文军 姚女兆 +2 位作者 胡文凯 刘利乐 陆凌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43-743,748,共2页
由于胸腔镜技术较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机体康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脊柱疾病手术的应用逐渐增多.我科从2003年1月起应用该技术治疗胸椎结核12例,获得了一些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胸椎结核 重建治疗 脊柱稳定性 病灶清除 胸腔镜下 手术创伤 胸腔镜技术 常规开胸 术后疼痛 机体康复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植骨联合脊柱外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西正 王文军 +3 位作者 王东 尹知训 胡文凯 王程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0期791-792,共2页
胸腰椎骨折的传统手术治疗主要是前路、前外侧入路、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跨节段融合、脊柱活动度丢失。为减少创伤、保留脊柱活动度,我院研制了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和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自2005年2月至2... 胸腰椎骨折的传统手术治疗主要是前路、前外侧入路、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跨节段融合、脊柱活动度丢失。为减少创伤、保留脊柱活动度,我院研制了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和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自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应用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联合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实现了微创非融合性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移植 外固定器
下载PDF
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常见问题与对策(附570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文军 王麓山 +1 位作者 胡文凯 姚女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779-1781,共3页
[目的]分析内窥镜下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常见的并发症并探讨对策。[方法]对5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资料明确诊断且具有手术指征采用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其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结果]570例... [目的]分析内窥镜下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常见的并发症并探讨对策。[方法]对5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资料明确诊断且具有手术指征采用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其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结果]570例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6例,包括损伤椎体前方大血管、神经症状加重、脑脊液漏、感染等近期并发症和复发、腰椎失稳等远期并发症。术后神经症状加重5例,占19.1%,复发8例,占30.7%。主要与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与否、影像学资料阅读能力高低、术者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内窥镜下后路髓核摘除术是外科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优良方法,术后神经症状加重和复发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提高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能力是顺利开展该技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内窥镜下 腰椎间盘突出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