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分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
作者 胡星新 刘立岷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0期970-975,共6页
临床会出现少数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相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单纯用传统的突出髓核直接机械压迫刺激神经根的理论不能解释这种反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髓核的突出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出现受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脊... 临床会出现少数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相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单纯用传统的突出髓核直接机械压迫刺激神经根的理论不能解释这种反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髓核的突出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出现受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脊神经根的间接性机械压迫与神经根牵张效应为主要因素,而反常症状体征的产生往往与突出的髓核自身位置的迁移、神经系统对信息的传递以及髓核与硬膜囊或神经根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此外,突出的髓核组织所继发的局部微循环、炎症改变,相应节段的骨质增生退变和腰椎应力姿势改变诱发此类反常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多样性的症状体征。同时,一些患者还存在神经或椎体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并可能出现影像学检查上的误诊或漏诊。突出髓核对硬膜囊以及周围神经根之间的确切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继发的局部病理生理、生物力学改变,病变责任节段的确定以及如何克服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体征和症状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脊柱侧凸患者心肺功能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星新 陵廷贤 +3 位作者 周帮健 强喆 安永刚 刘立岷 《脊柱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 评估高寒缺氧环境对脊柱侧凸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海拔地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1例,并选取同时期来自平原地区的其他特征(年龄、性别、侧凸角、后凸角)相似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1... 目的 评估高寒缺氧环境对脊柱侧凸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海拔地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1例,并选取同时期来自平原地区的其他特征(年龄、性别、侧凸角、后凸角)相似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1例作配对研究.收集并分析62例患者术前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术前肺功能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结果 高海拔地区脊柱侧凸患者心脏彩超结果中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房内径(left atrial internal diameter,LAID)、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LVID)、右房内径(right atrial internal diameter,RAID)以及肺功能检查中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率(FEVl/FVC%)大小与平原地区脊柱侧凸患者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脊柱侧凸患者的右室内径(righ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RVI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实测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脊柱侧凸患者的心肺功能总体上无明显差异,在进行术前评估、准备和围手术期处理上,高海拔地区脊柱侧凸患者与平原地区脊柱侧凸患者相比并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脊柱侧凸 心脏功能试验 呼吸功能试验 高海拔 手术期间
下载PDF
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强喆 宋跃明 +3 位作者 刘立岷 杨曦 胡星新 陵廷贤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1例,女15例;年龄52-78(平...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1例,女15例;年龄52-78(平均64.1)岁。术前全脊柱X线片示腰椎Cobb’s角11°-26°(平均16.4°),腰椎前凸角12°-46°(平均27.3°),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和功能情况。手术方式为选择性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比较术前和术后随访的躯干平衡矫正及ODI改善等情况。结果随访12-39(平均20)个月,术前Cobb’s角平均(16.4±3.8)°,术后随访Cobb’s角平均(6.9±2.2)°,矫正率为58%;腰椎前凸角由术前平均(27.3±7.9)°矫正至末次随访平均(33.5±5.9)°;冠状面失平衡术前平均(11.2±4.5)mm,术后平均(5.2±2.3)mm;矢状面失平衡术前平均(11.7±6.0)mm,术后平均(6.0±2.3)mm;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ODI明显下降,改善率为83.1%,其中19例优,6例良,1例可。术后所有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9%,所有患者未发现钉棒松动或断裂等情况。结论对于Cobb’s角〈30°且躯干失平衡较小的患者,行选择性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脊柱侧凸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椎管狭窄
原文传递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特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星新 宋跃明 +4 位作者 刘立岷 陵廷贤 周帮健 强喆 周春光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在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查下腰1-腰4椎体和髋关节区域骨密度的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骨科住院的所有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术前全脊柱正... 目的总结并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在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查下腰1-腰4椎体和髋关节区域骨密度的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骨科住院的所有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术前全脊柱正侧位片和DEXA检查结果,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以及腰1-腰4各个椎体骨密度、腰1-腰4整体区域骨密度、T值评分和腰椎骨质测量结果以及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股骨干、股骨颈总体骨密度、T值评分和左侧股骨颈骨质测量结果等参数。结果总共纳入38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67.4±8.2)岁,通过DEXA骨密度测量腰椎结果为骨质疏松9例(23.7%),测量左侧股骨颈结果为骨质疏松11例(28.9%),腰椎总体骨质情况与股骨颈总体骨质情况检查结果相符者23例(60.5%)。在腰椎中,腰4区域骨密度>腰3区域骨密度>腰1-腰4总体区域骨密度>腰2区域骨密度>腰1区域骨密度,腰1-腰4椎体骨密度依次呈现阶梯样升高,腰4椎体骨密度显著大于腰1椎体骨密度;在髋关节中,股骨干区域骨密度>股骨颈总体区域骨密度>股骨颈区域骨密度>大粗隆区域骨密度>Ward三角区域骨密度,股骨干区域骨密度显著大于Ward三角区域骨密度,而在整个DEXA检查中,腰1-腰4区域总体骨密度和T值评分均比左侧股骨颈区域骨密度和T值评分要大。结论腰椎整体骨密度呈现虚假升高趋势,而腰1椎体骨密度更能准确反映腰椎的骨密度,相对整个腰椎来说,髋关节骨密度受骨关节炎、骨赘的影响较小,其结果更具有诊断和监测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 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法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一对孪生姐妹同患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星新 刘立岷 +2 位作者 宋跃明 强喆 陵廷贤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299-1301,共3页
1病例介绍 患者1女,14岁10个月,足月剖宫产出生,为双胞胎中姐姐。2年前患者父母无意中发现患者姿势异常,胸背部畸形,未引起特别重视;1年前患者久站、久坐常感胸背部疼痛不适,未作特殊治疗;现自感胸背部畸形加重遂于2014年6月25日来我... 1病例介绍 患者1女,14岁10个月,足月剖宫产出生,为双胞胎中姐姐。2年前患者父母无意中发现患者姿势异常,胸背部畸形,未引起特别重视;1年前患者久站、久坐常感胸背部疼痛不适,未作特殊治疗;现自感胸背部畸形加重遂于2014年6月25日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胞胎 特发性脊柱侧凸 基因遗传
原文传递
单发型胸椎骨纤维结构不良一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星新 刘立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73-1573,共1页
骨纤维结构不良(fi 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好发于骨盆、股骨近端、胫骨、肋骨和颅骨,累及脊柱者少见。2012年5月我们收治1例单发型胸椎FD患者,经手术治疗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于1年... 骨纤维结构不良(fi 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好发于骨盆、股骨近端、胫骨、肋骨和颅骨,累及脊柱者少见。2012年5月我们收治1例单发型胸椎FD患者,经手术治疗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背部持续性疼痛,疼痛从背部向前胸部放射,夜晚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型骨纤维结构不良 胸椎 骨肿瘤
原文传递
脊柱骨纤维结构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星新 刘立岷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453-1457,共5页
骨纤维结构不良(FD)是一种良性骨病,最常发生在四肢骨骼,而发生在脊柱部位的极少见。脊柱FD与其他部位骨骼的FD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上有许多不同,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针对其导致椎体骨质破坏或脊柱不稳定以及继发的脊髓神... 骨纤维结构不良(FD)是一种良性骨病,最常发生在四肢骨骼,而发生在脊柱部位的极少见。脊柱FD与其他部位骨骼的FD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上有许多不同,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针对其导致椎体骨质破坏或脊柱不稳定以及继发的脊髓神经损害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该文特就脊柱FD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纤维结构不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前路松解体内牵引技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陵廷贤 刘立岷 +5 位作者 宋跃明 周春光 杨曦 胡星新 强喆 周帮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92-1098,共7页
目的探讨前路松解体内牵引技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3月共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均经前路松解、后路生长棒体内撑开并二期后路固定融合治疗。男11例,女15例;年龄14~25岁... 目的探讨前路松解体内牵引技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3月共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均经前路松解、后路生长棒体内撑开并二期后路固定融合治疗。男11例,女15例;年龄14~25岁,平均19.6岁。病程3~24年,平均13.6年。均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按Lenke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Ⅳ型13例、Ⅴ型1例、Ⅵ型2例。其中顶椎位于T6 1例、T7 3例、T8 7例、T9 13例、T10 2例。前路松解节段平均4个,14例患者行2次撑开,后路融合节段平均14个。分别测量术前、融合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主弯Cobb角、顶椎偏移(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冠状面平衡(C7 plumb line-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采用简体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SRS-22)量表评价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结果总手术时间平均592.7 min,总出血量平均1 311.2 m L,住院费用(14.7±1.4)×104元,第1次撑开术后冠状面主弯Cobb角(55.7±16.5)°,第1次撑开术后TK(43.2±16.2)°。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8年。1例出现撑开术后短暂呼吸困难症状,1例撑开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均经积极处理后症状消失;1例融合术后6个月出现融合末端螺钉松动及假关节形成,翻修后恢复良好。术后均无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融合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主弯Cobb角、TK和AVT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以上指标融合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时间点C7PL-CSVL和S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评分,其中功能/活动度(4.32±0.42)分、精神健康(4.54±0.58)分、自我形象/外观(3.97±0.76)分、疼痛(4.09±0.64)分、治疗满意度(4.03±0.83)分。结论前路松解体内牵引技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可获得良好矫形效果,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及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 前路松解 体内牵引 后路融合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退变性腰椎侧凸六种工况运动下的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仕炼 胡星新 +1 位作者 杨曦 刘立岷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099-1105,共7页
目的完整建立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全腰椎节段的三维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其侧凸节段的生物力学改变。方法选取一例DLS患者的L1-5节段CT平扫数据,导入MIMICS 15、Solid Works、Hyper Mes... 目的完整建立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全腰椎节段的三维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其侧凸节段的生物力学改变。方法选取一例DLS患者的L1-5节段CT平扫数据,导入MIMICS 15、Solid Works、Hyper Mesh等软件中进行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5对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对各种结构赋予不同的材料属性及边界加载条件来模拟人体实际情况。结果所建成的三维模型总计856 154个单元、232 850个节点,包括精细重建的各个椎体、椎间盘组织、各种韧带以及关节突软骨等组织结构。在加载负荷和扭矩下,全腰椎节段活动范围减小,在4个椎间盘的应力分布情况中,呈现L2/3节段椎间盘(3.320 MPa)>L4/5节段椎间盘(0.783 MPa)>L3/4节段椎间盘(0.551 MPa)>L1/2节段椎间盘(0.462 MPa);在椎体的应力分布情况中,L5椎体(34.0 MPa)>L4椎体(33.6 MPa)>L3椎体(30.0 MPa)>L1椎体(23.3 MPa)>L2椎体(22.4 MPa)。结论 DLS患者腰椎六自由度活动范围下降,侧凸腰椎局部应力分布异常,顶椎体及顶椎间盘的反常应力改变可能是DLS发生或进展的生物力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 全腰椎节段 三维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