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M和5M液晶显示器对不同分辨率乳腺体模图影像显示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晓欣 顾雅佳 +5 位作者 吴斌 李瑞敏 张云燕 刘芮 汤洁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13年第2期166-169,17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分辨率乳腺机获得的专用模体测试结果,评估3M与5M医用专业显示器对乳腺影像显示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70μm和100μm分辨率乳腺机分别拍摄对比度细节乳腺摄影(CDMAM)。由4名放射诊断医师和2名技师在标准和放大显示模式下,评... 目的比较不同分辨率乳腺机获得的专用模体测试结果,评估3M与5M医用专业显示器对乳腺影像显示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70μm和100μm分辨率乳腺机分别拍摄对比度细节乳腺摄影(CDMAM)。由4名放射诊断医师和2名技师在标准和放大显示模式下,评估2种显示器所能显示的最小圆盘直径(Di)与厚度(Ci,th),并计算出影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2种显示器及2种显示模式的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在使用100μm分辨率乳腺影像数据时,无论是标准显示模式还是放大显示模式,2种显示器的影像细节显示能力相仿(P>0.05);使用70μm分辨率乳腺影像数据时,在标准显示模式下,5M显示器可识别最小直径为(0.130±0.000)mm,小于3M显示器的(0.155±0.012)mm(P=0.004)。5M显示器的IQFinv值显著高于3M显示器(P=0.036)。在放大显示模式下,3M与5M显示器的可识别最小直径相同[(0.125±0.012)mm],5M显示器的IQFinv值高于3M显示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哪种分辨率图像与显示器组合,在放大模式下阅片的影像质量均优于标准模式(P=0.010)。结论 70μm分辨率数据配备5M显示器可获得高质量图像,利用阅读时的放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3M显示器对各种细节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器 分辨率 乳腺 模型 影像质量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3M和5M显示器对不同分辨率乳腺影像图中微钙化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晓欣 顾雅佳 +4 位作者 吴斌 李瑞敏 彭卫军 毛健 郑晓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以往3M与5M显示器对乳腺微钙化识读的研究,都是在低分辨率乳腺X线数据情况下完成的。本文通过使用高、低两种分辨率的乳腺影像图来比较3M与5M医用专业显示器对乳腺微钙化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低两种分辨率的乳腺影... 背景与目的:以往3M与5M显示器对乳腺微钙化识读的研究,都是在低分辨率乳腺X线数据情况下完成的。本文通过使用高、低两种分辨率的乳腺影像图来比较3M与5M医用专业显示器对乳腺微钙化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低两种分辨率的乳腺影像各60例(病理证实为癌30例,乳腺病钙盐沉积30例)。由1名高年资和1名低年资放射诊断科医师评估两种显示器对乳腺微钙化的检出率及恶性可能性,检出率采用χ2检验,恶性可能性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微钙化检出率方面:在低分辨率影像图组中,2名医师对乳腺微钙化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分辨率影像图组中,高年资医师使用5M医用专业显示器对乳腺微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3M(P=0.027),低年资医师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在微钙化恶性可能性的判读上:无论哪组数据,在5M显示器上,2名医师对微钙化恶性可能性的判读结果均要优于3M显示器,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名医师之间的Az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分辨率的乳腺影像图,应配套相应分辨率的显示器,已便获得最佳的效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器 分辨率 乳腺 影像识读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月经状态对乳腺纤维腺体组织与背景实质强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晓欣 顾雅佳 +4 位作者 姜娈 李强 尤超 毛健 彭卫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利用乳腺MR影像全自动量化分析法,评估不同月经状态对乳腺纤维腺体组织比(fibrograndular tissue,FGT),背景实质强化容积比(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volume ratio,BPE_V)和程度比(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i... 目的利用乳腺MR影像全自动量化分析法,评估不同月经状态对乳腺纤维腺体组织比(fibrograndular tissue,FGT),背景实质强化容积比(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volume ratio,BPE_V)和程度比(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intensity ratio,BPE_I)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至201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乳腺MR检查的14 033名妇女中,随机选出正常乳腺MR影像101例,其中绝经前47例,绝经后54例。绝经前再按月经周期分为:第1周8例,第2至第4周各13例。应用乳腺MR影像全自动量化分析软件测量FGT与增强后早(2 min)、中(4 min)、晚(6 min)3期的BPE_V与BPE_I,并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绝经前后的FGT,BPE_V和BPE_I进行比较,绝经前各月经周期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绝经后妇女的FGT,BPE_V与增强中晚期的BPE_I均显著低于绝经前妇女(P<0.05)。BPE_I在绝经前妇女中月经第1周最高,第2周最低(P<0.05)。FGT及BPE_V在月经第1周也最高,但与其他月经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GT、BPE_V和BPE_I在绝经后均显著降低。月经第2周为乳腺MR检查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纤维腺体组织 背景强化 月经状态 量化分析法
下载PDF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0662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小兵 贺小红 +4 位作者 曹在秋 胡晓欣 李远 田富云 任益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7-630,共4页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6年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细菌室分离的不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0 662株,分析探讨其分离率与分布、耐药性变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6年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细菌室分离的不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0 662株,分析探讨其分离率与分布、耐药性变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结果 2009-2014年逐年铜绿假单胞菌总分离率分别为13.8%、17.6%、15.2%、15.7%、14.4%和12.6%;主要分布在ICU(46.0%)、呼吸科(21.0%)、普外科(15.0%)和内科(11.0%)等;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74.7%)、血液(5.9%)、分泌物(5.7%)等;6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逐年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2.5%、22.6%、26.0%、30.9%、32.5%和33.0%,呈升高趋势。结论该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增长较快,应加强监测以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分布 耐药性 oprD突变
下载PDF
1061株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小兵 饶玉婷 +4 位作者 贺小红 田富云 胡晓欣 任益慧 刘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了解某院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血流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细菌室血标本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1 0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66株(53.35%),以大肠埃希菌... 目的了解某院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血流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细菌室血标本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1 0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66株(53.35%),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83株(36.10%),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真菌112株(10.55%),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ICU)是血标本分离菌的主要来源科室,共308株(29.03%),其次为血液内科和小儿内科。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6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0.1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2.96%、33.14%。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83.61%、45.45%。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各1株。结论血标本分离病原菌种类多,临床应监测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有效指导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标本 血流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2009~2015年郑州市某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美罗培南耐药性变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小兵 田富云 +2 位作者 贺小红 胡晓欣 任益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对郑州市某院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变迁规律,旨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方法收集2009~2015年郑州市某院分离的44 179株非重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析其...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对郑州市某院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变迁规律,旨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方法收集2009~2015年郑州市某院分离的44 179株非重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析其对美罗培南抗菌活性变迁及其耐药机制。结果 2009~2015年该院美罗培南抗菌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各年总体耐药率分别为17.33%(655/3 779)、21.00%(817/3 877)、22.36%(1 841/8 234)、30.05%(2 365/7 870)、29.06%(2 270/7 812)、31.00%(2 307/7 443)、35.92%(1 855/5 164)。美罗培南对该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一直保持较高敏感性,对该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目前尚高,但存在快速下降趋势。而对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明显升高,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与碳青霉烯酶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r=0.96,P<0.05)。结论 2009~2015年郑州市某院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呈下降趋势,产碳青霉烯酶是其耐药的主要机制,临床应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美罗培南 细菌耐药 碳青霉烯酶 院内感染 郑州市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和滤泡癌的CT-病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谭红娜 胡晓欣 +3 位作者 顾雅佳 彭卫军 杨文涛 黄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滤泡癌(FTC)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评价CT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25个MTC、15例FTC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①平扫时两者密度、边界及钙化形式无统计学差异(P=0.444,P=...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滤泡癌(FTC)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评价CT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25个MTC、15例FTC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①平扫时两者密度、边界及钙化形式无统计学差异(P=0.444,P=0.139,P=0.325)。②增强扫描显示两者边界表现不同,MTC(17/22)较FTC(6/15)不清晰(P=0.038)。病理显示MTC多无包膜且呈浸润性生长,而FTC则包膜完整或仅有局部包膜侵犯。③4个MTC和3个FTC由平扫时的密度均匀变为增强后的不均匀,病理基础前者肿瘤中含有淀粉样物质,而后者则为胶原组织。④边界清晰与否在增强前后发生变化的4个MTC和5个FTC均与肿瘤有无包膜及血供丰富程度相关。⑤MTC(18/21)较FTC(1/15)更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结论: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鉴别甲状腺髓样癌和滤泡癌有意义,CT特征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下呼吸道分离菌11106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小兵 田富云 +4 位作者 贺小红 胡晓欣 任益慧 饶玉婷 刘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8-732,共5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非重复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按CLSI 2015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结果:下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11 ...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非重复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按CLSI 2015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结果:下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11 106株细菌,革兰阴性菌占77.7%,革兰阳性菌占6.5%,真菌占15.8%。常见分离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6.4%)、肺炎克雷伯菌(22.1%)、铜绿假单胞菌(16.6%)、金黄色葡萄球菌(5.8%)和大肠埃希菌(3.2%)。药敏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0.0%和62.1%,产ESBL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菌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最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敏感性最高。MRSA检出率为58.6%。呼吸科多重耐药株检出率最高,其次为ICU。结论:医院下呼吸道分离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满库 王莉 +4 位作者 牟红香 辛华 刘丽秋 胡晓欣 王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386-4388,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 LP)用于临床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05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LP、HBeAg和HBV DNA。结果 (1)305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LP...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 LP)用于临床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05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LP、HBeAg和HBV DNA。结果 (1)305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LP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73.44%和70.16%,两者的检出一致率为71.2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V LP含量与HBVDNA拷贝数之间呈正相关(r=0.354,P<0.05)。(3)HBeAg阳性156例中,HBV LP和HBV DNA阳性检出率分别是90.38%和86.54%:HBeAg阴性149例中HBV LP和HBV DNA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5.70%和53.02%,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V DNA阳性214例中,HBV L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分别是83.18%和4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 LP是一个操作简便的可用于判断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程度的敏感指标,并且HBV LP与HBV DNA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是反映HBeAg阴性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新的敏感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 HBV DNA 病毒复制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诊断:轴位与MPR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玲辉 吴坚 +4 位作者 钱敏 徐黎明 胡晓欣 刘晓航 彭卫军 《当代医学》 2010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评价水充盈法MDCT的MPR重建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术前采用水充盈法MDCT腹部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随后1.5mm层厚,1mm间隔薄层重建结合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MPR),评价MPR... 目的评价水充盈法MDCT的MPR重建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术前采用水充盈法MDCT腹部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随后1.5mm层厚,1mm间隔薄层重建结合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MPR),评价MPR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及T分期的准确性并与5mm薄层轴位图像比较,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 (1)早期胃癌的MPR检出率为86%(24/28),T分期准确率为75%(21/28);5mm薄层轴位图像为32%(9/28),T分期准确率为29%(8/28)。两者在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及T分期准确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8例早期胃癌MDCT表现:①18例胃病变区显示多层结构,其特征性表现为不规则增厚、强化的胃壁伴溃疡,代表粘膜下层的低密度带存在且不强化(15/18);不典型表现为代表粘膜下层的低密度带有强化(2/18)。②10例胃病变区显示单层结构,其常见表现为胃壁局限性隆起性病灶(3/10);胃壁略见增厚伴溃疡(3/10);不常见表现为胃壁略僵,壁增厚不明显伴或不伴粘膜面不规则(3/10);以及胃壁未见明显异常(1/10)。③胃壁显示多层结构时,病灶区强化方式常表现为病灶区动脉期强化较门脉期明显(12/18),其次为病灶区门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6/18);胃壁仅显示单层结构时,病变区常表现为与正常胃壁同步强化(7/10)或动脉期强化较门脉期明显(3/10)。结论 MDCT的MPR重建技术能够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及T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分期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晓欣 《科教文汇》 2009年第22期119-119,共1页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成目标 主动参与 自主建构 友好互动 全面发展
下载PDF
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巧用分析
12
作者 胡晓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131-0134,共4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解题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部分,而转化策略则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本文旨在探讨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通过定义转化策略,分析当...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解题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部分,而转化策略则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本文旨在探讨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通过定义转化策略,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展示转化策略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最后强调了转化策略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 解题教学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被引量:5
13
作者 霍璐 胡晓欣 +3 位作者 肖勤 顾雅佳 褚旭 姜娈 《波谱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7-380,共14页
在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图像中,乳房分割和腺体分割是进行乳腺癌风险评估的关键步骤.为实现在三维脂肪抑制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的自动分割,本文提出一种基于nnU-Net的自动分割模型,利用U-Net分层学习图像特征的优势,融合... 在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图像中,乳房分割和腺体分割是进行乳腺癌风险评估的关键步骤.为实现在三维脂肪抑制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的自动分割,本文提出一种基于nnU-Net的自动分割模型,利用U-Net分层学习图像特征的优势,融合深层特征与浅层特征,得到乳房分割和腺体分割结果.同时,基于nnU-Net策略,所使用的模型能根据图像参数自动进行预处理和数据扩增,并动态调整网络结构和参数配置.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多样化参数的三维脂肪抑制乳腺DCE-MR图像数据集上,该模型能准确、有效地实现乳房和腺体分割,平均Dice相似系数分别达到0.969±0.007和0.893±0.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图像 乳房分割 腺体分割 深度学习 nnU-Net模型
下载PDF
乳腺癌干细胞Caspase通路及中药干预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紫腾 胡晓欣 刘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64-1468,共5页
乳腺癌为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复发转移率高,主要原因之一是放化疗手段无法彻底根除乳腺癌干细胞。许多研究主要致力于乳腺癌干细胞的药物干预,但对于乳腺癌干细胞的中药干预凋亡方面涉及较少且分散。本文旨在综述目前科学领域对... 乳腺癌为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复发转移率高,主要原因之一是放化疗手段无法彻底根除乳腺癌干细胞。许多研究主要致力于乳腺癌干细胞的药物干预,但对于乳腺癌干细胞的中药干预凋亡方面涉及较少且分散。本文旨在综述目前科学领域对于乳腺癌干细胞Caspase通路的研究,分析Caspase通路与其他通路的相互作用,并总结中药干预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的研究工作,希望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干细胞 半胱天冬氨酸酶 凋亡 中药
下载PDF
乳腺数字化X线摄影的医用专业显示器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晓欣 吴斌 +5 位作者 谭红娜 唐峰 钱敏 郑晓静 彭卫军 顾雅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通过对乳腺病变影像学特征的显示率比较,评价医用专业显示器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序抽取接受数字化乳腺摄影的500名患者影像资料,分别传入我院PACS中配置医用专业显示器的工作站和另一配置普通显示器的工作站。分别就显示器的性能... 目的:通过对乳腺病变影像学特征的显示率比较,评价医用专业显示器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序抽取接受数字化乳腺摄影的500名患者影像资料,分别传入我院PACS中配置医用专业显示器的工作站和另一配置普通显示器的工作站。分别就显示器的性能参数及乳腺病变影像学特征的显示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医用专业显示器在亮度、分辨率、灰阶、像素上都优于普通显示器,在乳腺病变征象显示率方面,医用专业显示器显示肿块(24.2%)、微小钙化(56.8%)和不对称致密影(21.8%)均优于普通显示器(分别为18.6%,P=0.037;11.2%,P=0.000;14%,P=0.000)。结论:医用专业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均匀亮度及细致灰阶,对乳腺肿块、微小钙化、不对称致密影的显示均优于普通显示器,有利于软阅读模式下的乳腺影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器 乳腺 影像识读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乳腺实质性病变的MRI定位研究:俯卧位与仰卧位对照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晓欣 顾雅佳 +2 位作者 肖琴 毛健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17年第4期255-261,共7页
目的:研究MRI检查体位与手术体位乳腺病变相对空间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选取81例乳腺MRI检查呈单个实质性病灶的患者,行胸部扫描加仰卧位乳腺扫描。选择乳头为定位参照点,确定与病变中心相关的3条径线,即深度径线A、内... 目的:研究MRI检查体位与手术体位乳腺病变相对空间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选取81例乳腺MRI检查呈单个实质性病灶的患者,行胸部扫描加仰卧位乳腺扫描。选择乳头为定位参照点,确定与病变中心相关的3条径线,即深度径线A、内外距离径线B和上下距离径线C。研究两个体位时3条径线变化的影响因素。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个体位病变定位时各径线的差异,求各径线的差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寻找影响各径线差值的因素。结果:患者月经状态、乳腺纤维腺体组成、病灶大小、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类型对径线变化影响不大。检查体位改为手术体位后,所有病灶的定位径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径线A和B的变化程度最大,径线A平均缩小(22.73±13.40)mm,径线B平均增大(12.67±11.85)mm;而径线C相对变化较小,平均增大(8.16±10.87)mm。病变所在位置对病变定位有显著影响(P<0.05),位于乳晕后区的病灶3条径线变化最小,后带及下部病灶偏移较明显。结论:病灶定位径线变化与病灶所在位置密切相关。根据病变所在位置的径线变化规律,纠正体位变化带来的定位偏差可提高病灶切除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定位
下载PDF
我国地方未成年人立法实证研究——对1987—2020年150件地方未成年人立法的考察
17
作者 张健 胡晓欣 《少年儿童研究》 2021年第6期67-73,66,共8页
地方未成年人立法是对中央未成年人立法的重要补充和探索。分析1987—2020年150件地方未成年人立法的时间和地域分布、内容、模式以及内在特质,发现地方未成年人立法的先行先试为中央未成年人立法积累了经验,对整个未成年人法治建设发... 地方未成年人立法是对中央未成年人立法的重要补充和探索。分析1987—2020年150件地方未成年人立法的时间和地域分布、内容、模式以及内在特质,发现地方未成年人立法的先行先试为中央未成年人立法积累了经验,对整个未成年人法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供给作用。当前地方未成年人立法存在内容和形式不规范、可操作性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未来应当严格规范立法程序,提升立法技术水平,切实提高地方未成年人立法的质量,加强法律执行的监督和反馈,保障法律得到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未成年人立法 未成年人保护 制度逻辑 实践样态 制度供给
下载PDF
学习数学怎样记笔记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晓欣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6期123-123,共1页
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会数学知识的学生,而且要培养学会数学地学习和会数学地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所谓数学地学习,就是以包含数学特点的科学方法进行学习。学习笔记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记录学习的轨迹,反映学习的水平,暴露... 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会数学知识的学生,而且要培养学会数学地学习和会数学地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所谓数学地学习,就是以包含数学特点的科学方法进行学习。学习笔记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记录学习的轨迹,反映学习的水平,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习笔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逢疑即记 逢要即记 逢难即记 逢悟即记 逢知即记
下载PDF
源头风险管控下烟花爆竹市场安全治理体系探析
19
作者 胡晓欣 张华杰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19期149-151,共3页
在对烟花爆竹市场的监管、治理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为了从源头上对烟花爆竹市场的风险隐患进行管控,根据基层治理的经验从严格行政许可,强化源头治理;创新常态监管,在线精准管控;齐抓共管,突出治理成效等角度构建烟花爆竹市场安全治... 在对烟花爆竹市场的监管、治理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为了从源头上对烟花爆竹市场的风险隐患进行管控,根据基层治理的经验从严格行政许可,强化源头治理;创新常态监管,在线精准管控;齐抓共管,突出治理成效等角度构建烟花爆竹市场安全治理体系。从治理成效来看,取得了积极成果,提升了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储存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强化了经营者的风险意识,执法效率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风险管控 烟花爆竹 安全治理 应急管理能力 常态化监管 专项整治 从严执法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资料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俞超 胡晓欣 +3 位作者 张汐 钱敏 童彤 顾雅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5,共11页
目的 基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和术前临床资料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探讨其预测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研究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20... 目的 基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和术前临床资料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探讨其预测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研究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110例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HCC患者的资料。采用ITK-SNAP软件勾画肝脏肿瘤边缘,通过Python(3.7.10版本)软件对图像做预处理,使用pyradiomics(3.0.1版本)工具包提取9种滤波器下的八类影像组学特征共1 317个。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成MVI阳性组(65例)和MVI阴性组(45例)。分析临床资料,利用逻辑回归算法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临床特征联合影像组学模型(简称联合模型)。通过绘制训练组和测试组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估预测患者MVI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 筛选出18个最优的影像组学特征构成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AUC分别为0.822和0.778,测试集中的敏感性为0.700,特异性为0.857。筛选出5个临床特征构成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AUC分别为0.753和0.635,测试集中的敏感性为0.723,特异性为0.769。筛选出11个特征构成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为0.845和0.813,测试集中的敏感性为0.833,特异性为0.846。结论 基于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模型可用于预测HCC的MVI状态且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影像组学 肝细胞癌(HCC) 微血管侵犯(MV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