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车辆行业
1
作者 胡杨波 《叉车技术》 2014年第3期3-4,共2页
据说马云和马化腾在1999年前后分别创办了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如今他们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代言人。而中叉网也于1999年5月在广州正式创办,在战战兢兢和风雨飘摇中坚持了15年。这么多年来,不少行业老前辈老领导一直在问我,当年为... 据说马云和马化腾在1999年前后分别创办了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如今他们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代言人。而中叉网也于1999年5月在广州正式创办,在战战兢兢和风雨飘摇中坚持了15年。这么多年来,不少行业老前辈老领导一直在问我,当年为何要创办中国叉车网?我回答说,是因为做了2年半的叉车销售后,个人对以传统的方式销售叉车和获取信息感到无比厌倦,幸好那一波互联网大潮涌来,不由自主我就跟了进去,所以就一直经营这个叉车门户网站,一直站立到了今天。而如今,互联网正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各个行业,当然工业车辆行业也不能置之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 工业车辆 行业 腾讯公司 阿里巴巴 门户网站 叉车
下载PDF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降解基因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瑶 戴岳 +3 位作者 张勇 胡杨波 杨宝玉 陈士云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40,共7页
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aiiA基因克隆至Pseudomonas/E.coli穿梭载体并转入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Western杂交显示AiiA蛋白在PAO1中正确表达.IPTG诱导9和21h后分别取样检测两种信号分子的含量,表达aiiA基因的菌株信号分子被完全降解;检... 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aiiA基因克隆至Pseudomonas/E.coli穿梭载体并转入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Western杂交显示AiiA蛋白在PAO1中正确表达.IPTG诱导9和21h后分别取样检测两种信号分子的含量,表达aiiA基因的菌株信号分子被完全降解;检测重要的毒力因子弹性蛋白酶和绿脓菌素,表达aiiA基因的菌株中毒力因子的含量明显少于野生型对照和空载体对照;与运动性相关的丛集运动测定也表明,aiiA基因影响了细菌的丛集运动.进一步通过液体和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的差异以及对生物膜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aiiA基因的表达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 AIIA基因 毒力因子 生物膜 群体感应
原文传递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flhDC基因影响细菌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瑶 丁莉莎 +3 位作者 胡杨波 张勇 杨宝玉 陈士云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6-523,共8页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PIII鞭毛系统的一级主调控基因flhDC缺失突变,所得突变株在细菌泳动实验中丧失了泳动能力;对fliA启动子融合报告菌株的检测发现,与大肠杆菌一样,在假结核耶尔森氏菌中二级调控基因fliA的表达也受到flhDC的调控;对野生...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PIII鞭毛系统的一级主调控基因flhDC缺失突变,所得突变株在细菌泳动实验中丧失了泳动能力;对fliA启动子融合报告菌株的检测发现,与大肠杆菌一样,在假结核耶尔森氏菌中二级调控基因fliA的表达也受到flhDC的调控;对野生型和突变株在非生物活性表面和生物活性表面生物膜形成的观察和统计表明,flhDC突变株在不同表面上生物膜的形成明显减少,并降低了对线虫表面侵染的严重度.以上结果表明,flhDC的突变不仅直接使YPIII的运动性丧失,而且影响了细菌在不同表面上生物膜的形成,这一新功能的鉴定为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flhDC 运动性 生物膜
原文传递
穿心莲内酯对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梦云 丁晓娟 +5 位作者 肖静静 伍伟 胡杨波 唐薇 张宏雁 张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63,共6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体外对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奥密克戎毒株(Omicron B.1.1.529)的抑制作用。方法:1)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系(Vero-E6)细胞培养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制备穿...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体外对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奥密克戎毒株(Omicron B.1.1.529)的抑制作用。方法:1)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系(Vero-E6)细胞培养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制备穿心莲内酯、瑞德西韦(Remdesivir)共孵育。2)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并采用Cell Titer-Glo化学发光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Cell viability);qRT-PCR定量检测并计算病毒拷贝数。参考公式计算细胞活性和抑制率,Graphpad Prism 8作图并计算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oncentration of cytotoxicity 50%,CC_(50))和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_(50))。3)通过药物作用时间过程分析(Time-of-addition assay)试验观察药物作用阶段。结果:1)穿心莲内酯在200μmol/L,瑞德西韦在100μmol/L时对Vero E6细胞有一定毒性,穿心莲内酯CC_(50)约为175.1μmol/L;瑞德西韦CC_(50)约为132.4μmol/L。2)CPE法计算穿心莲内酯EC_(50)约为2.94μmol/L,瑞德西韦EC_(50)约为1.27μmol/L,二者均对SARS-CoV-2有一定抑制作用;qRT-PCR法验证穿心莲内酯EC_(50)约为9.52μmol/L;瑞德西韦EC_(50)约为1.47μmol/L。3)药物对病毒抑制率:正常对照组(100.0±0)%;模型对照组(-2.3±27.5)%;穿心莲内酯预处理组(33.9±13.7)%;穿心莲内酯共处理组(72.4±5.6)%;穿心莲内酯后处理组(98.9±0.6)%;瑞德西韦后处理组(99.0±0.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抑制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穿心莲内酯预处理组、共处理组、后处理组以及瑞德西韦后处理组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穿心莲内酯预处理组抑制率显著低于共处理组、后处理组以及瑞德西韦后处理组(P<0.01),穿心莲内酯共处理组抑制率明显低于穿心莲内酯后处理组、瑞德西韦后处理组(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对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较低。穿心莲内酯在病毒吸附、进入细胞阶段均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尤其在病毒进入细胞后的复制阶段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效果与瑞德西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 抗病毒
原文传递
Inactivating SARS-CoV-2 by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5
作者 Yunchuan Tu Wei Tang +11 位作者 Liang Yu Zheyi Liu Yanting Liu Huicong Xia Haiwei Zhang Shiyun Chen Jia Wu Xiaoju Cui Jianan Zhang Fangjun Wang Yangbo Hu Dehui De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7期720-726,M0004,共8页
Fully inactivating SARS-Co V-2, the virus caus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s of key importance for interrupting virus transmission but is currently performed by using biologically or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disinf... Fully inactivating SARS-Co V-2, the virus caus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s of key importance for interrupting virus transmission but is currently performed by using biologically or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disinfectants. Herein, we report an eco-friendly and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strategy for inactivating the SARS-Co V-2 using in-situ formed nickel oxide hydroxide as anode catalyst and sodium carbonate as electrolyte. At a voltage of 5 V, the SARS-Co V-2 viruses can be rapidly inactivated with disinfection efficiency reaching 95% in only 30 s and 99.99% in 5 min.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ed on the anode can oxidize the peptide chains and induce cleavage of the peptide backbone of the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of the SARS-Co V-2 spike glycoprotein, and thereby disables the virus. This strategy provides a sustain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approach for the disinfection of the SARS-CoV-2 viruliferous aerosols and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SARS-Co V-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