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杰挺 陈建生 +1 位作者 钱钟 杨立利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2期319-32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3种不同术式治疗6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随访24月以上,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改善、红... 目的比较分析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3种不同术式治疗6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随访24月以上,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改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变化、后凸畸形矫正度、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ASIA神经功能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后路联合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单纯前路组或单纯后路组(P<0.05)。单纯后路组和前后路联合组后凸畸形矫正度均显著优于单纯前路组(P<0.05),单纯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患者术后影像学均提示无复发。结论 3种不同手术入路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掌握不同手术的适应征,明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术治疗 脊柱结核 手术入路 疗效 前后路联合 红细胞沉降率 并发症发生率 P〉0.05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杰挺 陈建生 钱钟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6期875-87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对24例30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椎体成形术治疗,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平均年龄62...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对24例30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椎体成形术治疗,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平均年龄62~77岁,其中女性为15例19个椎体,男性为9例11个椎体。临床表现为病人有胸腰部局部疼痛,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起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软弱无力且无神经症状,医学影像学检查符合OVCF表现。结果手术时间为35~90分钟,全部病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天X片显示选择PKP的患者病椎复位满意,所有病例均获回访,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结论 PKP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所导致的胸腰部局部疼痛、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起立、翻身困难等症状,并部分患者病椎恢复高度,改善脊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摘除术
3
作者 胡杰挺 李建军 金宪政 《当代医学》 2008年第5期66-66,共1页
腰椎黄韧带是位于腰椎管内外腔之间的一道自然解剖屏障,在维持硬膜外腔内环境中起到重要的屏障作用。在常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往往在摘除椎间盘髓核同时切除了黄韧带,破坏了黄韧带的完整性,造成术后粘连,疤痕组织压迫硬膜囊及神... 腰椎黄韧带是位于腰椎管内外腔之间的一道自然解剖屏障,在维持硬膜外腔内环境中起到重要的屏障作用。在常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往往在摘除椎间盘髓核同时切除了黄韧带,破坏了黄韧带的完整性,造成术后粘连,疤痕组织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出现类似椎间盘突出症状,导致手术效果不满意以及患者不理解而造成医疗纠纷等等。我们在2004年5月~2006年10月应用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摘除术 黄韧带 腰椎间盘突出症 屏障作用 椎间盘髓核 椎管内外 硬膜外腔 同时切除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侯力强 李建军 +4 位作者 汪立平 范立北 胡杰挺 冷燕奎 金宪政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四肢创伤合并局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V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经积极的全身抗炎处理,术前创面彻底清创,...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四肢创伤合并局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V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经积极的全身抗炎处理,术前创面彻底清创,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后均给予对症抗生素和维生素等静脉输入治疗,记录治疗后创面面积变化、换药次数、移植皮后的临床疗效;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组创面达到清洁时间和换药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 封闭负压引流 复杂创面
下载PDF
手术与非手术复位法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杰挺 陈建生 钱钟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8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金华市文荣医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因髋臼后壁骨折入院的162例患者,根据严格的手术适应标准,选择符合手术者采用手术复位,其余选择非手术复位,手术组128例...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金华市文荣医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因髋臼后壁骨折入院的162例患者,根据严格的手术适应标准,选择符合手术者采用手术复位,其余选择非手术复位,手术组128例,非手术组34例。复位质量和X线片随访均按Matta标准评定,异位骨化采用Brooker分级法评估。结果1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32个月,平均28个月。手术组124例(96.9%)复位愈合满意,非手术组32例(94.1%)复位愈合满意,2组骨折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tta评定标准:手术组优良率为80.5%;非手术组优良率为5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骨化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非手术组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感染、股骨头坏死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髋臼后壁骨折患者采用X线片、CT扫描等检查能获得较好的早期诊断。严格按照受伤分型尽快进行早期治疗,无论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都能达到较好的复位满意度。但由于非手术组后期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低于手术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选择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非手术 髋臼后壁骨折 复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