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获得性肝脑变性1例
1
作者 郭莎莎 苗青 +1 位作者 胡林壮 张干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肝脑变性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21年2—3月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获得性肝脑变性1例,对其进行病例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男性,56岁,因“言语不清伴右肢无力1年,加重伴步态不稳半年”入... 目的探讨获得性肝脑变性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21年2—3月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获得性肝脑变性1例,对其进行病例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男性,56岁,因“言语不清伴右肢无力1年,加重伴步态不稳半年”入院。既往有肝硬化、脾脏切除术史多年。头颈磁共振可见大脑脚及丘脑区对称性短TI信号影,颈髓内长T2影。血微量元素:全血锰44.1μg/L↑,全血锌3.54 mg/L↓,全血铁241.82μg/L↓。血氨:69μmol/L。诊断为获得性肝脑变性,予以保肝、对症治疗,病人症状好转出院。结论获得性肝脑变性起病隐匿,临床上容易被神经内科医师所忽视,诊断需结合其慢性肝病史、神经系统体征、头颅磁共振特征性表现以及血微量元素测定等综合判定。其治疗目前仍缺乏有效手段,治疗原发病、控制慢性肝病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获得性肝脑变性 肝硬化 基底神经节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胞磷胆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2
作者 李士尊 胡涛 胡林壮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0期1351-1352,共2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胞磷胆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效果。方法 120例I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认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胞磷胆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效果。方法 120例I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认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BI评分、 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IL-6、 NLR、 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胞磷胆碱治疗IS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认知功能,抑制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胞磷胆碱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载脂蛋白C3、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林壮 李淮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血浆载脂蛋白C3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测定入院后第二天的血清载脂蛋白C3、hs-CRP的含量,同时一周后复测hs-CRP的含量。收集30名健康成...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血浆载脂蛋白C3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测定入院后第二天的血清载脂蛋白C3、hs-CRP的含量,同时一周后复测hs-CRP的含量。收集30名健康成人列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载脂蛋白C3及hs-CRP的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载脂蛋白C3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hs-CRP在急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的好转hs-CRP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急性期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载脂蛋白C3、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有密切关系,超敏C反应蛋白的下降,可提示病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载脂蛋白CⅢ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检测血尿酸的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林壮 苗青 张干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561-562,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浆尿酸水平,并探讨血浆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2014年诊断为帕金森病患者46例设为帕金森病组,并进行MMSE量表测定,根据结果再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同时收集体检... 目的分析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浆尿酸水平,并探讨血浆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2014年诊断为帕金森病患者46例设为帕金森病组,并进行MMSE量表测定,根据结果再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同时收集体检中心与帕金森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46例)。2组均检测空腹静脉血浆尿酸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帕金森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障碍组血尿酸水平低于非认知障碍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提示血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且与帕金森病认知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血尿酸 认知功能损害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变化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林壮 苗青 张干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的了解血小板参数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小板参数。结果观察组血小板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目的了解血小板参数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小板参数。结果观察组血小板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升高,当血小板参数升高时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压积 大血小板比率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神经疾病伴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苗青 王小玉 +3 位作者 张干 胡林壮 武爱云 刘睿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P300联合MMSE、MoCA量表评定神经疾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敏感性及P300检查的优越性。方法:对33例神经科器质性疾病(如脑梗死、高血压、帕金森病等)病人和21名正常健康人行P300检测,同时使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其认... 目的:探讨P300联合MMSE、MoCA量表评定神经疾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敏感性及P300检查的优越性。方法:对33例神经科器质性疾病(如脑梗死、高血压、帕金森病等)病人和21名正常健康人行P300检测,同时使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其认知情况,比较神经科器质性疾病病人和正常健康人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并比较2组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结果与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MMSE量表评分、MoCA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和P<0.01);对照组P300潜伏期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2组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00潜伏期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P300波幅与MMSE评分呈弱正相关(P<0.05),与MoCA评分无相关(P>0.05)。结论:P300可以作为评估神经疾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指标,采用P300联合MoCA量表可以更敏感的检测出病人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神经疾病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春芳 苗青 +2 位作者 胡林壮 郭莎莎 张干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尿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MLs)程度及部位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按照Fazekas量表评分将病人分成四组:重度WMLs组,中度W...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尿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MLs)程度及部位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按照Fazekas量表评分将病人分成四组:重度WMLs组,中度WMLs组,轻度WMLs组和无WMLs组。比较各组病人性别、年龄、既往史及血尿酸及其他血生化相关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WMLs及不同程度WMLs危险因素。分析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急性脑梗死病人659例,其中重度WMLs 60例,中度145例,轻度425例,无WMLs 29例,对四组进行基线分析,年龄(χ2=16.84,P=0.000)、既往脑梗死病史(χ2=28.06,P=0.000)、冠心病(χ2=20.119,P=0.000)、TC水平(F=3.00,P=0.030)、HDL⁃C水平(F=3.01,P=0.032)及尿酸水平(F=4.672,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年龄及既往梗死是WMLs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比值比(OR)1.042,95%置信区间(CI)1.005~1.080,P=0.027]是轻度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比值比(OR)1.055,95%置信区间(CI)1.013~1.099,P=0.010]、既往脑梗死病史[比值比(OR)3.533,95%置信区间(CI)1.108~11.268,P=0.033]是中度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比值比(OR)1.104,95%置信区间(CI)1.042~1.169,P=0.001]、既往脑梗死病史[比值比(OR)4.371,95%置信区间(CI)1.342~18.345,P=0.001]及高血尿酸水平[比值比(OR)1.004,95%置信区间(CI)1.001~1.007,P=0.009]是重度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WMLs病人比较发现单纯脑室旁白质病变及深部脑白质病变病人的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重度混合病变组血尿酸水平较无病变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及既往梗死病史与急性脑梗死病人并发脑白质病变呈正相关,高血尿酸水平是重度脑白质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白质病 年龄因素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急性丘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春芳 徐苏林 +2 位作者 苗青 胡林壮 张干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0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丘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及抑郁情况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丘脑梗死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就诊无脑血管疾病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 目的探讨急性丘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及抑郁情况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丘脑梗死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就诊无脑血管疾病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的测评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查,分析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丘脑梗死患者认知及抑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总分、计算力、回忆子领域得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视空间、注意、语言、抽象及延迟回忆子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可能有抑郁症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潜伏期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895,P<0.001),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r=-0.853,P<0.001),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873,P<0.001)。ROC曲线分析示,P300潜伏期诊断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940(95%CI:0.883~0.997),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2.85%。P300潜伏期诊断丘脑梗死后抑郁的曲线下面积为0.961(95%CI:0.910~1.000),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3.33%。结论丘脑梗死患者常伴认知障碍,特别是在延迟回忆、注意及计算等领域,同时也更易出现抑郁情绪。P300潜伏期可作为评估丘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梗死 认知障碍 抑郁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斑块形成及其性质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莎莎 苗青 +1 位作者 胡林壮 张干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血清学指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95例,其...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血清学指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95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组)100例,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B组)95例,健康人群(C组)93例。分别测定其UA,CRP,LDL-C,Lpa,TG,TC,Hcy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A组各项血清学指标水平高于B,C组(P<0.01),B组UA,Hcy,CRP,Lpa及IMT高于C组(P<0.01);斑块组的各项血清学指标高于无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中UA,Hcy,CRP,LDL-C,Lpa,TG,TC指标水平可能在斑块的形成,特别是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脂蛋白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芳 徐苏林 +2 位作者 胡林壮 苗青 张干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2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丘脑梗死患者30例纳入丘脑梗死组,随访6个月后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丘脑梗死患者30例纳入丘脑梗死组,随访6个月后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结果将丘脑梗死组分为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和丘脑梗死后非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选取同期门诊就诊、无脑血管疾病且认知正常的20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病率为76.7%。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组患者MoCA评分、受教育年限均显著低于丘脑梗死后非认知障碍组和对照组(P<0.05)。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显著长于丘脑梗死后非认知障碍组和对照组,P300波幅低于丘脑梗死非认知障碍组和对照组(P<0.05);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延长是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诊断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853,敏感度为84.2%,特异性为88.9%。结论丘脑梗死后易出现认知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延长是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可作为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梗死 认知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林壮 李淮玉 《安徽医学》 2011年第3期326-327,共2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因、影像学改变及治疗预后。方法对我院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均急性起...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因、影像学改变及治疗预后。方法对我院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均急性起病,早期诊断MRI优于CT。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特殊的脑血管疾病,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需及时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 综合征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莎莎 骆嵩 +2 位作者 胡林壮 苗青 张干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展为卒中分为脑卒中组(37...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展为卒中分为脑卒中组(37例)与无脑卒中组(91例),依据ABCD2评分将其分为高危组(21例)、中危组(62例)和低危组(4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测定血脂水平及颈动脉IMT,同时观察有无斑块形成,斑块的大小、形态及性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IA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卒中组症状对侧的颈动脉IMT值及颈动脉软斑、易损斑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脑卒中组(P<0.01,P<0.05)。高危组TIA患者的症状对侧颈动脉IMT、软斑及易损斑块发生率均高于低危组(P<0.01)。中危组症状对侧的颈动脉IMT、混合斑块及易损斑块发生率高于低危组(P<0.01),高危组症状对侧的颈动脉IMT、软斑发生率高于中危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长、症状持续时间长、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和症状对侧颈动脉IMT值高为影响颈内动脉系统TIA后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TIA后脑卒中发生率较高,与IMT增厚密切相关,颈动脉IMT可能也是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展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卒中 ABCD2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