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压正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研究
1
作者 汤钰 郑慧 +4 位作者 吴寒梅 张超 高栩 胡梓寅 武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5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在肺动脉压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入院的53例肺动脉压处于正常状态下的COPD患者,将其设为研究... 目的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在肺动脉压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入院的53例肺动脉压处于正常状态下的COPD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将同一时期入院进行体检的43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体表面积、基础心率、年龄、性别),记录心血管疾病史。两组受试者均于平静呼吸状态下选取GE vivid E9超声诊断仪采集3个心动周期心尖四腔二维动态影像,记录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常规超声参数[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室收缩期内径(RVDs)、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舒张期内径(RVDd)、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壁厚度(RVW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E/A、E峰减速时间(DT)、右心室Tei指数、右房室瓣环运动速度(e’)、右房室瓣尖血流速度(E)/e’],于Echo PAC工作站中导入动态影像并予以脱机分析,脱机分析选取2D-STI软件,对两组受试者的右心室游离壁中间位置、心尖位置、基底位置及整体长轴应变功能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受试者RVFAC、RVEF、RVDs、RVDd、PASP、LVEF、E峰、E/A、DT、右心室Tei指数、e’、E/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RVWH明显高于对照组,A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整体长轴应变功能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I用于肺动脉压处于正常状态下的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价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于早期阶段明确右心室功能出现的轻微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压正常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右心室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