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梦叶 汤建萍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1-64,共4页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达5%~10%,在早产儿中高达30%[1]。血管瘤有动态生长和自行消退的特点,尽管大部分血管瘤是无害的,且85%~90%的可自行消退,仍有一部分可导致毁容和其他严重并...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达5%~10%,在早产儿中高达30%[1]。血管瘤有动态生长和自行消退的特点,尽管大部分血管瘤是无害的,且85%~90%的可自行消退,仍有一部分可导致毁容和其他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分子机制 普萘洛尔 治疗 自行消退 严重并发症 良性肿瘤 婴幼儿期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梦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1期1746-1747,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61例为对照组,采用Holter记...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61例为对照组,采用Holter记录仪检测两组每5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互差>50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以及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结果:研究组SDANN、SDNN、PNN50%、rMS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SDANN、SDNN、PNN50%、rM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SDANN、SDNN、PNN50%、rMSSD均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HolterHRV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有效预测患者病情变化和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指标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停搏的心电生理研究
3
作者 戴倩宜 胡梦叶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2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停搏的心电生理意义。方法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60例心脏停搏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器质性心脏病为A组,无器质性心脏病为B组,两组均行心电图监测,观察...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停搏的心电生理意义。方法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60例心脏停搏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器质性心脏病为A组,无器质性心脏病为B组,两组均行心电图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生理参数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A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其阻断迷走神经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变异性处于中度降低状态,B组患者检查阻断迷走神经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处于正常状态。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能够明确其心电生理参数,对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器质性心脏病 停搏 心电生理
下载PDF
儿童手足口病后脱甲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4
作者 汤建萍 胡梦叶 韦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5-1276,共2页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近年来文献报道手足口病后可出现脱甲病[1]。为了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后脱甲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近年来文献报道手足口病后可出现脱甲病[1]。为了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后脱甲病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3例手足口病出现脱甲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甲病 病后 儿童 肠道病毒感染 传染性疾病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普萘洛尔对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勇奇 曾迎红 +1 位作者 胡梦叶 汤建萍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0-805,共6页
目的 研究普萘洛尔对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7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的手术切除血管瘤组织用于体外培养HemEC,同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对照。采用0、25、50、75、10... 目的 研究普萘洛尔对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7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的手术切除血管瘤组织用于体外培养HemEC,同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对照。采用0、25、50、75、100、125、150 μmol/L普萘洛尔分别处理两种细胞24、48、72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采用含或不含100 μmol/L普萘洛尔的培养基分别培养HemEC(分别为普萘洛尔干预组及空白对照组)18 h,提取两组细胞总RNA,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两组HemEC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通过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 25 μmol/L普萘洛尔作用24、48 h可引起HemEC轻微增殖(P 〈 0.05),而 ≥ 100 μmol/L普萘洛尔作用 ≥ 24 h可引起HemEC存活率下降,作用 ≥ 48 h可引起HUVEC存活率下降。100-150 μmol/L普萘洛尔作用24-72 h,HemEC细胞存活率比HUVEC低(P 〈 0.05)。100-150 μmol/L普萘洛尔作用下,HemEC凋亡率随普萘洛尔作用时间及浓度逐渐升高(均P 〈 0.05)。普萘洛尔干预HemEC后,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186个表达差异倍数 ≥ 1.5的基因,其中表达明显上调的基因128个,明显下调的58个。实时定量PCR显示,普萘洛尔干预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mRNA表达水平为空白对照组的(9.88 ± 2.19)倍,脂肪酸结合蛋白3 mRNA为(21.90 ± 8.18)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028、4.427,P 〈 0.05)。结论 高浓度普萘洛尔对HemEC及HUVEC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对HemEC的抑制作用更强。普萘洛尔抑制HemEC的增长可能与抑制HemEC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普萘洛尔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谱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