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胡毓源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01-106,共6页
-
文摘
1929年10月,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到1933年,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各国失业人数共计有五千万人之多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和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一方面在国内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另一方面对外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
-
关键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转嫁危机
货币战
三十年代
资本主义发展史
国际关系
国货
垄断资产阶级
拉美国家
货币贬值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一次大战后的战债问题与美国的对外关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胡毓源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88-95,100,共9页
-
文摘
战债问题是一次大战遗留的一个重大国际问题。这个问题是“战后国际经济中最有困扰性的因素”。掌握战债问题关键的美国在战债偿还问题上始终分文不让,咄咄逼债,不顾现实,态度僵硬,终于使绝大部分战债成了收不回的倒账,并损害了同英法等欧洲协约国的关系,给法西斯国家以可乘之机。本文试图对此作剖析和论述。
-
关键词
协约国
德国
美国国会
赔款
英国
资本主义
偿还
欧洲国家
杨格计划
债务国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俾斯麦的劳动立法和社会立法
- 3
-
-
作者
胡毓源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88-91,共4页
-
文摘
提起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俾斯麦,人们容易联想到他的“铁血政策”,联想到他实施的反动的“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其实,俾斯麦跟任何其他一个老奸巨滑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一样,为了维护对劳动人民的统治,除了采取高压的硬的一手以外,也使用收买的软的一手。而正是这后面一手往往被人忽视。例如,1979年8月我国出版的《德国简史》一书就有这种情况,该书写道:德国“统治阶级看得清楚,实施《非常法》的十二年以来,既没有消灭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也没有阻挡工人运动的继续发展。他们看到单纯地依靠暴力镇压是不行的。
-
关键词
国家社会主义
社会立法
劳动立法
德国社会民主党
工人阶级
非常法
社会改革
伤亡事故
社会保险法
俾斯麦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产品季节差价的形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胡毓源
-
出处
《经济研究》
1965年第6期38-42,37,共6页
-
文摘
农产品季节差价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产品季节差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在对待农产品季节差价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同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进行斗争;有利于正确处理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消费者(主要是职工)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而农产品的消费一般是常年性的。农产品的季节生产和常年消费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矛盾反映到价格上来,就形成季节差价。当然,社会主义社会农产品季节差价的形成及其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由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和交换都是有计划地进行的,因此,农产品的季节差价也是有计划地形成的。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
关键词
农产品收购价格
季节差价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处理
价值规律
消费者
生产者
农业生产
季节性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