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与袢式回肠造口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李步卓 胡毕文 +2 位作者 曹晨曦 陈振伟 姚飞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与袢式回肠造口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行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因存在高危吻合口漏风险而需要预防性回肠造口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目的比较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与袢式回肠造口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行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因存在高危吻合口漏风险而需要预防性回肠造口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30例(回肠插管造口组),应用袢式回肠造口31例(袢式回肠造口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吻合口漏、术后吻合口狭窄、术后肠梗阻、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造口并发症[主要包括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造口处腹壁切口并发症、腹壁隧道并发症(造口脱垂、造口旁疝)、插管及系膜并发症(造口水肿、造口出血)、高排量造口、造口内肠管扭转]以及Ⅱ期手术情况(主要包括Ⅱ期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袢式回肠造口组比较,回肠插管造口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回肠插管造口组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造口处腹壁切口并发症、造口脱垂、造口水肿、造口内肠管扭转等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袢式回肠造口组(均P<0.05);两组患者造口旁疝、造口出血、高排量造口等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肠插管造口组Ⅱ期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袢式回肠造口组(均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或延期愈合、造口处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安全可行,较袢式回肠造口再次回纳具有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Ⅱ期手术间隔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回肠造口 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 免回纳造口
下载PDF
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中吻合口保护的效果观察(附16例报告)
2
作者 李步卓 胡毕文 +1 位作者 陈振伟 曹晨曦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目前临床普遍采用预防性近端肠造口,其中以末端回肠袢式造口为主,但术后造口及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近年来,嘉兴市第二医院应用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目前临床普遍采用预防性近端肠造口,其中以末端回肠袢式造口为主,但术后造口及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近年来,嘉兴市第二医院应用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代替传统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回肠插管造口 经回盲部
下载PDF
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毕文 曹晨曦 +1 位作者 沈桂鑫 陈振伟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67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按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经腹内斜肌腹膜外造口),B组33例(经腹直...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67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按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经腹内斜肌腹膜外造口),B组33例(经腹直肌外缘腹膜外造口),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回缩塌陷、造口坏死、造口梗阻)和术后远期指标(腹胀感受、排便感觉、控便能力、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的差异。结果两组均未发生造口回缩塌陷、造口梗阻、造口脱垂;在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坏死、排便感觉、腹胀感受和造口旁疝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便能力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均安全可行,A种术武在预防造口旁疝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适合普通患者;对于肠管较粗、系膜过于肥厚者适合B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 并发症
下载PDF
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振伟 曹晨曦 +5 位作者 胡毕文 姚飞 李森娟 邱敏 凌怡庭 沈桂鑫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行低位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85例,其中行预防性造瘘26例,未造瘘59例,分别于术后(造瘘组为造瘘回纳术后)3、6个月及1年时采用LARS评分量表评估其肛...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行低位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85例,其中行预防性造瘘26例,未造瘘59例,分别于术后(造瘘组为造瘘回纳术后)3、6个月及1年时采用LARS评分量表评估其肛门功能,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后3、6个月时,造瘘组患者LARS量表评分均高于未造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回肠造瘘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短期内有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且远期对肛门功能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功能 直肠癌 预防性回肠造瘘 造口 低位前切除术
下载PDF
肠内及肠外营养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光 罗金石 +5 位作者 付学广 任江 胡毕文 董丙飞 王广义 谭毓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PN)对阻塞性黄疸(OJ)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胆总管建立OJ大鼠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SHAM),B组:梗黄组(CBDL),C组:梗黄肠外营养组(CBDL+PN),D组:梗黄肠内营养组(CBDL+EN...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PN)对阻塞性黄疸(OJ)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胆总管建立OJ大鼠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SHAM),B组:梗黄组(CBDL),C组:梗黄肠外营养组(CBDL+PN),D组:梗黄肠内营养组(CBDL+EN),E组:梗黄抗生素自由饮水组,每组12只,饲养1周后采腔静脉血分离血清待测内毒素;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少量培养后观察记录细菌生长情况。取小肠制作切片光镜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及绒毛高度、厚度和隐窝深浅等。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及D组空肠黏膜隐窝深度变浅(P<0.05),C组及E组大鼠空肠黏膜亦有不同程度变薄、萎缩、绒毛变短、隐窝变浅等;A组无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B、C、D和E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高于A组(P<0.05或P<0.01);B、C、D和E组血内毒素含量高于A组(P<0.05或P<0.01),E组低于B、C和D组(P<0.05)。结论:①OJ时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发生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②肠内及标准肠外营养都不能维持OJ大鼠肠黏膜屏障及阻止肠道细菌移位,但肠内营养组好于肠外营养组;③肠道抗生素可降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及有利于阻止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内毒素 细菌移位
下载PDF
老年高危Ⅱ期、Ⅲ期大肠癌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振伟 邱敏 +5 位作者 凌怡庭 曹晨曦 胡毕文 姚飞 李森娟 沈桂鑫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609-161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在老年高危Ⅱ期及Ⅲ期大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的高危Ⅱ期及Ⅲ期老年(年龄≥70岁)大肠癌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在老年高危Ⅱ期及Ⅲ期大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的高危Ⅱ期及Ⅲ期老年(年龄≥70岁)大肠癌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低剂量组[卡培他滨2000 mg/(m^2·d),45例]、常规剂量组[卡培他滨2500 mg/(m^2·d),46例]、对照组(不化疗,46例)。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化疗完成率、化疗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通过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3年无病生存率(DFS)。针对肿瘤的分期进行亚组分析,分别比较3组中高危Ⅱ期和Ⅲ期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3年DFS。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化疗完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伤、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6.4个月、46.9个月、41.2个月,3年DFS分别为73.0%、79.4%、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对于高危Ⅱ期患者,3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7.9个月、47.3个月、45.1个月,3年DFS分别为84.6%、76.6%、7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Ⅲ期患者,3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3.2个月、46.3个月、38.7个月,3年DFS分别为72.4%、79.7%、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70岁以上的高危Ⅱ期大肠癌患者,不建议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对于70岁以上的Ⅲ期大肠癌患者,应用低剂量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更安全,且能获得与常规剂量化疗相当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大肠癌 老年 辅助化疗
下载PDF
全结肠系膜切除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振伟 曹晨曦 +4 位作者 李森娟 胡毕文 邱敏 凌怡庭 沈桂鑫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5期416-418,430,共4页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结肠系膜切除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结肠系膜切除(42例)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46例)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全结肠系膜切除在淋巴结清扫、减少术中出血以...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结肠系膜切除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结肠系膜切除(42例)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46例)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全结肠系膜切除在淋巴结清扫、减少术中出血以及输尿管和自主神经的保护等方面的优势。结果全结肠系膜切除组的术中出血、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在淋巴结清扫、输尿管保护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自主神经保护方面较传统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有明显优势,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结肠系膜切除 乙状结肠癌 输尿管 自主神经 淋巴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FOLFOX方案化疗致缺血性结肠炎三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振伟 曹晨曦 +2 位作者 姚秀娟 胡毕文 姚飞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期150-152,I0004,共4页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常见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龄、冠心病、高血压病、腹部手术史等是其主要危险因素^[1]。化疗药物引起的IC少见,相关文献均为个案报道^[2-4]。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是目前胃癌、肠...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常见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龄、冠心病、高血压病、腹部手术史等是其主要危险因素^[1]。化疗药物引起的IC少见,相关文献均为个案报道^[2-4]。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是目前胃癌、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一线方案,该方案较为常见的副反应为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及心脏毒性,引起IC较为少见。近年来,FOLFOX方案化疗后出现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 化疗
下载PDF
直肠癌切除术后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并发症和功能对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振伟 曹晨曦 +4 位作者 胡毕文 张斌忠 付斌 甘新君 孙建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剖腹及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的并发症和造口功能。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剖腹或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克利夫兰医... 目的探讨剖腹及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的并发症和造口功能。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剖腹或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佛罗里达造口功能指数(CCFOFI)评分表进行造口功能评估,比较两组间造口功能的差异。结果随访截至2019年6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纳入共155例患者,其中剖腹组94例,腹腔镜组61例。腹腔镜组的造口旁疝发生率高于剖腹组(P=0.047),腹腔镜组的皮肤刺激发生率高于剖腹组(P=0.014),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腹腔镜组的CCFOFI总分低于剖腹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提示腹腔镜组的造口功能优于剖腹组。CCFOFI的七个条目中,更换造口袋频率、更换造口袋难度、需协助更换造口袋等条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3),腹腔镜组优于剖腹组,其余条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手术操作的差异,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比剖腹手术容易发生造口旁疝及造口周围皮肤刺激。用CCFOFI进行造口功能评价,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的功能优于剖腹手术,但可能与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相关,需进一步的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膜外造口 造口并发症 造口功能
下载PDF
三结构域蛋白59、核因子抑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何春华 胡毕文 冯联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3例,选取手术切除的距离癌组织边缘&g...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3例,选取手术切除的距离癌组织边缘>2 cm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比较胃癌组织、癌旁组织TRIM59、IκBα表达。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胃癌组织中TRIM59、IκBα表达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化疗3个周期后根据化疗效果分为耐药组、敏感组。比较耐药组、敏感组一般资料及胃癌组织TRIM59、IκBα表达。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胃癌组织TRIM59、IκBα表达与胃癌进展及生存的关系。计数资料表示为[例(%)],用χ^(2)检验;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免疫荧光实验显示,TRIM59和IκBα可在相同的细胞区域内观察到两种不同的荧光信号,表现为细胞核内的共定位;胃癌组织的TRIM59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17.39±4.04比8.35±2.05,t=20.251,P<0.01);胃癌组织的IκBα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15.40±3.82比7.16±1.97,t=19.457,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TRIM59、IκBα表达呈正相关(r=0.34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Ⅲ/Ⅳ期、未/低分化、TRIM59表达、IκBα表达是胃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耐药组胃癌组织的TRIM59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组组织(19.35±3.47比14.42±2.96,t=7.473,P<0.01);耐药组胃癌组织的IκBα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组组织(17.21±3.19比12.65±3.04,t=7.234,P<0.01)。103例胃癌患者失访15例,其余88例随访8~39个月,将胃癌组织中TRIM59、IκBα表达高于中位值的分为高TRIM59表达、高IκBα表达,低于中位值的分为低TRIM59表达、低IκBα表达。高TRIM59表达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短于低TRIM59表达[24(22,25.5)个月比39(28,50)个月,χ^(2)=6.885,P<0.05];高IκBα表达的PFS短于低IκBα表达[24(17.5,30.5)个月比33(20,39)个月,χ^(2)=7.145,P<0.05];高TRIM59表达的中位总生存期(OS)短于低TRIM59表达[33(20,46)个月比38(36,40)个月,χ^(2)=4.340,P<0.05];高IκBα表达的OS短于低IκBα表达[30(19.5,40.5)个月比38(36,40)个月,χ^(2)=7.283,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RIM59、IκBα表达升高,表达水平为正相关,且两者均与胃癌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三结构域蛋白59 核因子抑制蛋白 化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胰腺癌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毕文 陈光 《嘉兴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7-41,共5页
通过对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422例首次诊断为胰腺癌的首发症状、外科治疗及随诊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晚期肿瘤的根治切除率明显下降;根治性切除TNM分期与生存率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位... 通过对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422例首次诊断为胰腺癌的首发症状、外科治疗及随诊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晚期肿瘤的根治切除率明显下降;根治性切除TNM分期与生存率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位生存时间及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组分别与姑息捷径组、剖腹探查组、埋泵化疗组、未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胰腺癌早期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提高胰腺癌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外科治疗 早期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
12
作者 李步卓 冯联忠 +1 位作者 何春华 胡毕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通过调控微小RNA-140-3p(miR-140-3p)对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建立并培养人胃癌耐药细胞株HGC-27/DCF(5-Fu、顺铂和多西他赛)细胞(购自美国细胞培养物收藏中心),设空白对照组(DCF+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通过调控微小RNA-140-3p(miR-140-3p)对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建立并培养人胃癌耐药细胞株HGC-27/DCF(5-Fu、顺铂和多西他赛)细胞(购自美国细胞培养物收藏中心),设空白对照组(DCF+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DCF+miR-140-3p inhibitor NC+生理盐水)、参麦组(DCF+miR-140-3p inhibitor NC+参麦注射液)、miR-140-3p抑制剂组(DCF+miR-140-3p inhibitor+生理盐水)、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DCF+miR-140-3p inhibitor+参麦注射液)。使用荧光定量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测定miR-140-3p、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HGC-27/DCF细胞的增殖水平;经细胞经膜联蛋白-V(Annexin V)与碘化丙锭(PI)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GES-1、HGC-27、HGC-27/DCF细胞的miR-140-3p表达水平分别为3.02±0.67、1.04±0.17及0.26±0.08(F=33.800,P<0.05)、PD-1表达水平分别为0.21±0.04、0.30±0.05、0.59±0.08(F=33.800,P<0.05),PD-L1表达水平分别为0.09±0.02、0.16±0.03、0.39±0.05(F=58.355,P<0.05);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miR-140-3p在HGC-27/DCF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GES-1和DCF细胞,PD-1和PD-L1在HGC-27/DCF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GES-1和HGC-27细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140-3p抑制剂组、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47±0.03、0.48±0.02、0.30±0.04、0.68±0.11、0.45±0.04(F=16.565,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52±0.75)、(9.02±0.66)、(21.52±4.25)、(3.88±0.55)、(15.63±3.02)%(F=25.014,P<0.05);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增殖活力高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低于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增殖活力高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低于参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高于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高于参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140-3p抑制剂组、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侵袭数目分别为162.50±25.20、155.80±18.30、208.80±36.50、123.50±25.60、166.40±18.50(F=4.228,P<0.05);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的细胞侵袭数目低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高于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侵袭数目低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高于参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的作用可以被miR-140-3p抑制剂所拮抗,参麦注射液能够减缓胃癌细胞DCF耐药,其机制可能与miR-140-3p介导的PD-1/PD-L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胃癌 多药耐药
原文传递
肛瘘术后换药频率与创面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凌怡庭 李森娟 +3 位作者 沈桂鑫 邱敏 陈振伟 胡毕文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2582-2584,共3页
目的探讨肛瘘术后换药频率与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的关系。方法将141例肛瘘切除手术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法分为3组,即高频组(换药频率≤2d)44例、中频组(2d<换药频率≤3d)50例、低频组(换药频率>3d)47例。观察并比较3... 目的探讨肛瘘术后换药频率与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的关系。方法将141例肛瘘切除手术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法分为3组,即高频组(换药频率≤2d)44例、中频组(2d<换药频率≤3d)50例、低频组(换药频率>3d)47例。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结果高频组、中频组术后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低频组(均P<0.05),高频组与中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9、12、15天,低频组与中频组创面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5天,高频组创面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均明显高于中频组、低频组(均P<0.05)。结论术后换药频率对肛瘘术后愈合时间有影响,建议换药频率控制在3d之内。肛瘘切除手术15d后换药不必过于频繁,以2~3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换药频率 创面愈合 TNF-α IL-6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飞 凌怡庭 +5 位作者 陈振伟 邱敏 沈桂鑫 胡毕文 李森娟 曹晨曦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097-2098,2101,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的相关性以及重组人EG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9例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难愈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期采集患者创面渗出液测定创面EGF水平,使用...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的相关性以及重组人EG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9例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难愈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期采集患者创面渗出液测定创面EGF水平,使用数码相机对患者创面进行拍照,经PHOTOSHOP CS软件处理后测定创面愈合速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肛瘘术后第4周患者创面仍未完全愈合28例,为慢愈合组;剩余51例为一般愈合组。对慢愈合组患者予以重组人EGF喷涂创面(睡前1次/d),观察治疗前后创面愈合速度变化。结果患者肛瘘术后第1~4周创面EGF水平与创面愈合速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慢愈合组创面EGF水平及愈合速度均低于一般愈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重组人EGF喷涂后,慢愈合组患者第5~6周创面愈合速度较前4周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术后创面EGF水平与愈合速度呈正相关;涂抹重组人EGF能加快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肛瘘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缺血性结肠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振伟 姚飞 +1 位作者 胡毕文 曹晨曦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1426-1427,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经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为IC的151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肠镜检查正常的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对象性别、年龄、房颤...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经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为IC的151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肠镜检查正常的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对象性别、年龄、房颤、吸烟史、心功能不全、腹部手术史、肠梗阻以及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合并高血压、腹部手术史是I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7.194(2.976~17.241)、3.602(1.855~6.996)、8.236(2.691~25.205)。结论IC好发于女性,且与合并高血压、腹部手术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危险因素 女性 高血压 腹部手术史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联合外痔剥除术治疗非环状混合痔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晨曦 李森娟 胡毕文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189-1191,共3页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是近年来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基础上发至起来的一种治疗内痔的新术式,其疗效较为满意,但临床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为混合痔,单纯采用该术式无法满足治疗要求。近年来,我院探索施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是近年来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基础上发至起来的一种治疗内痔的新术式,其疗效较为满意,但临床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为混合痔,单纯采用该术式无法满足治疗要求。近年来,我院探索施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联合外痔剥除术治疗混合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黏膜切除术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剥除术 外痔 痔上黏膜环切术 新术式
下载PDF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凌怡庭 李森娟 +3 位作者 沈桂鑫 邱敏 陈振伟 胡毕文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166-2167,2193,共3页
目的观察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难愈患者55例,术后前4周均采用普通换药,术后第5周开始,28例患者(普通换药组)仍采用普通换药,另27例患者(英夫利昔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换... 目的观察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难愈患者55例,术后前4周均采用普通换药,术后第5周开始,28例患者(普通换药组)仍采用普通换药,另27例患者(英夫利昔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换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肛瘘创面愈合速度、完全愈合时间、肛周瘙痒等不良反应反生率及肛瘘创面渗出液TNF-α水平。结果与普通换药组相比,英夫利昔组患者肛瘘创面愈合速度较快,完全愈合时间较短,肛周瘙痒等不良反应反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英夫利昔组患者肛瘘创面渗出液TNF-α水平明显低于普通换药组。结论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明显减轻创面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同时稀释后局部涂抹使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单抗 肛瘘 创面 TNF-Α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飞 陈振伟 +3 位作者 胡毕文 凌怡庭 邱敏 曹晨曦 《嘉兴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对嘉兴市第二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60例Ⅲ度混合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1)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的手术时间(27.15±1.23)min、术中出血量(5.09±0.43)mL、术后24 hNRS评分(2.33±0.65)以及住... 对嘉兴市第二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60例Ⅲ度混合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1)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的手术时间(27.15±1.23)min、术中出血量(5.09±0.43)mL、术后24 hNRS评分(2.33±0.65)以及住院费用(9592.29±23.68)元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均有显著减少(P<0.05);2)DG-HAL术的住院时间(4.3±0.75)d虽有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周,两组患者的早期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4)术后1年远期随访,DGHAL组痔核脱出症状较PPH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远期治愈率、反复出血症状、复发率与PPH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DG-HAL术与PPH术均是临床可选之法,其中DG-HAL术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但远期复发率较高,易出现痔核脱出,而PPH术远期效果可靠,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高于DG-HAL术.这一结论可为临床医生及痔疮患者进行术式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Ⅲ度混合痔
下载PDF
左半结直肠癌性梗阻中两种造瘘术式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李步卓 胡毕文 +5 位作者 曹晨曦 姚飞 陈振伟 李森娟 凌怡庭 沈桂鑫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1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分析可切除左半结直肠癌导致肠梗阻急诊手术中两种造瘘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因左半结直肠癌导致低位肠梗阻行急诊剖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及回肠造瘘分为2组,回肠造瘘组行肿瘤切除后吻合+末... 目的分析可切除左半结直肠癌导致肠梗阻急诊手术中两种造瘘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因左半结直肠癌导致低位肠梗阻行急诊剖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及回肠造瘘分为2组,回肠造瘘组行肿瘤切除后吻合+末端回肠造瘘术,结肠造瘘组行肿瘤切除后近端结肠造口,远端封闭,术后3~12个月行造瘘回纳。比较两组急诊手术及Ⅱ期回纳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费用,分析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肠造瘘组相比,回肠造瘘组在术后造口皮周炎及黏膜脱垂等并发症方面发生率较高,其造瘘回纳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造口旁疝等并发症少。结论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术中行肿瘤切除+回肠造口是安全可行,再次手术回纳较结肠造口有较大优势,应作为部分合适患者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梗阻 造瘘回纳
下载PDF
外科实习医学生职业损伤的相关因素研究
20
作者 胡毕文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6期171-17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现阶段外科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工伤的原因,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伤带来的后果,提出一系列预防措施。方法:文章通过对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20名外科实习生的工伤情况进行取样调查,整个调查的时间段为2008年6月至2013年... 目的:研究分析现阶段外科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工伤的原因,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伤带来的后果,提出一系列预防措施。方法:文章通过对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20名外科实习生的工伤情况进行取样调查,整个调查的时间段为2008年6月至2013年7月,并将所收集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导致实习生工伤的原因主要分为:操作生疏;对外科的医疗器械不熟悉;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伤害补救知识。结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实习生工伤问题,必须要推出一套完善的宣传、培训以及治疗方案,从而降低职业损伤发生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实习生 预防措施 职业损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