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与农业持续发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火金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2,共5页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传统农业遵循“天人合一”架构下的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 ,即视天地自然环境、动植物生长与人的实践活动为一有机整体。由此引导了生态化的农业理论和技术及其精耕细作的优良传...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传统农业遵循“天人合一”架构下的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 ,即视天地自然环境、动植物生长与人的实践活动为一有机整体。由此引导了生态化的农业理论和技术及其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维持了农业的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以化石能源投入为主 ,面临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 ,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对此 ,许多国家开始转向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等所谓“持续农业”模式纷纷登场 ,力求发展和持续并重。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于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农业 生态思想 持续发展
下载PDF
吴文化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胡火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5,287,共9页
吴文化孕育于古代吴越之地,在独特的内陆湖泊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协调的文化内核,呈现了趋水内敛、多元杂并、包容创新的文化特质。长期以来,吴文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挖掘弘扬吴文化... 吴文化孕育于古代吴越之地,在独特的内陆湖泊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协调的文化内核,呈现了趋水内敛、多元杂并、包容创新的文化特质。长期以来,吴文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挖掘弘扬吴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进行关联和整合,对于长三角区域的文化发展和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化 多元 内敛 包容 长三角区域文化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被引量:8
3
作者 胡火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在自然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下,以环境安全、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 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在自然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下,以环境安全、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在传统农业文明中不断强化、提升,由此引导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思想 农业思想 古代农业 中国 农业文明 农业经济 环境安全 生产方法
下载PDF
“尚中”观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选择 被引量:6
4
作者 胡火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1-78,共8页
“尚中”观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 ,影响和渗透至传统文化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尚中”引导的中和协调、优化选择思想对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化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实践充分体现了“尚中”的观念 ... “尚中”观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 ,影响和渗透至传统文化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尚中”引导的中和协调、优化选择思想对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化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实践充分体现了“尚中”的观念 ,在宏观上表现为自然环境 (天地 )、农作物与人的社会活动之间的调和平衡 ,即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 ;具体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则注重农业生态关系的利用、选择及优化 ,即以人的生产实践实现各种生态因子 (非生物环境因子和生物环境因子 )的优化组合。“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尚中”观 传统文化 传统农业 农业生态 气候土壤 间作套种制度 耕作制度 轮作复种制度 合理密植制度
下载PDF
天地人整体思维与传统农业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火金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1999年第4期54-60,共7页
天、地、人三位一体,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中国古代的宇宙系统论。元气、阴阳、五行、尚中、国道等哲学范畴、概念都包含在天、地、人宇宙系统论的框架体系之中。该文通过系统考察,阐述了天、地、人整体思维对农业... 天、地、人三位一体,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中国古代的宇宙系统论。元气、阴阳、五行、尚中、国道等哲学范畴、概念都包含在天、地、人宇宙系统论的框架体系之中。该文通过系统考察,阐述了天、地、人整体思维对农业的渗透和影响,进而试构建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概略地分析了它在农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思想史 天地人整体思维 传统农业 农业发展
下载PDF
循环观与农业文化 被引量:5
6
作者 胡火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8-192,共5页
循环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事物循环运动的一个基本认知。循环观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取向,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农业文化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循环思想源于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深刻领悟和社会生活生... 循环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事物循环运动的一个基本认知。循环观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取向,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农业文化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循环思想源于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深刻领悟和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支撑,循环观念引导了具有时候型特征的农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观 农耕实践 月令 农业文化
下载PDF
论清代农学的实用性趋向——以杨屾“天地水火气”五行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胡火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8-183,共6页
清代农业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发展,农业技术不断深入和普及,农学思想理论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总体上趋向通俗、实用。清代农书与前期相比,呈现出地方性、专业性、全面性的特点。杨屾所著农书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他在《知本提纲... 清代农业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发展,农业技术不断深入和普及,农学思想理论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总体上趋向通俗、实用。清代农书与前期相比,呈现出地方性、专业性、全面性的特点。杨屾所著农书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他在《知本提纲》中建立了五行说,改"金木水火土"为"天地水火气",并将其运用于农业实践的解释,其理论趋向实用化,反映了传统农学在清代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农学 《知本提纲》 天地水火气 实用性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观 被引量:3
8
作者 胡火金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100,共6页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传统哲学 中国特色 系统观 生物有机体 传统农业 农业生产 整体思维
下载PDF
中国古代岁星纪年与旱涝周期试探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火金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5,共8页
该文从岁星纪年制作的背景出发,认为:一、岁星纪年制作的原始意义与旱涝灾害有关;二、岁星纪年的应用(星占功用)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了旱涝灾害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岁星纪年与旱涝周期有某种切合,是规律性反映。最后,文... 该文从岁星纪年制作的背景出发,认为:一、岁星纪年制作的原始意义与旱涝灾害有关;二、岁星纪年的应用(星占功用)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了旱涝灾害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岁星纪年与旱涝周期有某种切合,是规律性反映。最后,文章还对旱涝周期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周期试探 岁星纪年 农业气象 中国 谚语
下载PDF
明代预备仓管理的弊端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火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0-154,共5页
预备仓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创建,意在赈灾备荒。在其历时二百余年里,对于国家社会安定及其百姓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预备仓仓政及其运行管理,虽然规制完整,做法详尽,但在仓政考核及奖惩、仓储处置管理权限、仓粮开仓放赈管理等方面存在着... 预备仓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创建,意在赈灾备荒。在其历时二百余年里,对于国家社会安定及其百姓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预备仓仓政及其运行管理,虽然规制完整,做法详尽,但在仓政考核及奖惩、仓储处置管理权限、仓粮开仓放赈管理等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这不仅影响了预备仓救荒功能的发挥,也是其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仓 仓政考核 管理权限 放粮赈灾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化实践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火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1-75,共5页
中国传统农业在“天人合一”思想引导下,坚持天地人物的协调与统一,农业生产实践具有明显的生态化取向。由“天人合一”到“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思想,奠定了传统农业生态化实践的思想基础;农业生态化实践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实践中循环... 中国传统农业在“天人合一”思想引导下,坚持天地人物的协调与统一,农业生产实践具有明显的生态化取向。由“天人合一”到“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思想,奠定了传统农业生态化实践的思想基础;农业生态化实践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实践中循环运作和农业生态环境条件选择及农业生产实践中生态因子的把握,主要包括作物轮作、土壤轮耕、多业循环以及气候土壤条件、茬口安排、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内容,这构成了农业生态化实践及其精耕细作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 天地人物系统 生态化实践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天文学对传统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火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2-58,共7页
天文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四大学科之一。中国在天文天象观测、历法制订推步等方面曾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 ,是政治、生产需求、人们求知欲交互作用的结果。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 ,它对天文的发展形成了强大推动 ;... 天文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四大学科之一。中国在天文天象观测、历法制订推步等方面曾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 ,是政治、生产需求、人们求知欲交互作用的结果。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 ,它对天文的发展形成了强大推动 ;与此同时 ,天文学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农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象观测和历法的进步 ,伴随和标志着农业及农学理论的重要发展。本文将从日月五星的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天文学 传统农业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与农业文化的构建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火金 《农业考古》 2003年第3期130-134,174,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农业 社会经济 农业文化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循环观与农业精耕细作传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火金 《农业考古》 2002年第1期31-35,91,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思维 循环观 农业 精耕细作
下载PDF
开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之先河——郭文韬著《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评介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火金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 郭文韬 中国 传统农业 农业生产实践
下载PDF
“场域”中的海洋文化建设——基于舟山海洋文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火金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0-224,共5页
海洋是自然地质的产物,海洋文明在人类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当今世界,能源资源环境等种种问题不断凸显,海洋文明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海洋是一个普遍关联的生态系统,海洋文明及其海洋文化建设基于"场域"的视角,... 海洋是自然地质的产物,海洋文明在人类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当今世界,能源资源环境等种种问题不断凸显,海洋文明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海洋是一个普遍关联的生态系统,海洋文明及其海洋文化建设基于"场域"的视角,在自然与文化、开发与保护等方面取得平衡,以利于人类永续发展。舟山海洋文化建设需要树立"文化场"理念,全面整合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挥场效应,增强海洋文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不断深化拓展海洋文化功能,在国家海洋战略及其文化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场 文化战略
下载PDF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水灾危害及灾害链--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火金 孟明娟 李兵兵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历史上太湖流域水涝灾害频仍,苏州地区尤重。明清时期区域发生多次大涝、特大涝灾情,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出现“庐舍无存”“颗粒无收”“死亡十之八九”及“人相食”的惨状;与此同时,水灾往往还会引发次生灾害,衍生多种灾... 历史上太湖流域水涝灾害频仍,苏州地区尤重。明清时期区域发生多次大涝、特大涝灾情,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出现“庐舍无存”“颗粒无收”“死亡十之八九”及“人相食”的惨状;与此同时,水灾往往还会引发次生灾害,衍生多种灾害,形成灾害链;水灾与疫病、地质灾害、寒灾、虫灾等灾害的并发连发,对受灾群众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扰乱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阻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苏州 水涝灾害 生命安全 农业 疫病
下载PDF
阴阳学说与传统农业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火金 《管子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57-61,共5页
阴阳观是中国传统思维及认知的重要取向,阴阳学说充当了自然社会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机理性解释。阴阳学说在古农书及相关典籍中,普遍被用作对"天地人物"系统及其农业生态系统、农学思想原理的阐释,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由此... 阴阳观是中国传统思维及认知的重要取向,阴阳学说充当了自然社会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机理性解释。阴阳学说在古农书及相关典籍中,普遍被用作对"天地人物"系统及其农业生态系统、农学思想原理的阐释,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由此,引导了传统农业走向整体系统、有机协调的精耕细作道路,铸就了传统农业的历史辉煌。时至今日,阴阳学说虽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其蕴含及其延展的系统整体、辩证对待、互补平衡等诸多思想内核,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人类诸多诉求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学说 古代农学 有机农业 系统 辩证
下载PDF
《管子》“时”观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火金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4期9-12,46,共5页
"时"观念是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线索。在一定层面上讲,"时"观念的延展及其实践承载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时"在《管子》中是一个基础性的核心概念,贯通全文,它传承"时"的原发观念和本质特... "时"观念是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线索。在一定层面上讲,"时"观念的延展及其实践承载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时"在《管子》中是一个基础性的核心概念,贯通全文,它传承"时"的原发观念和本质特性,融入气、阴阳、五行思想,与道、德、法相通融,"时"作为论理基准,在"治国安邦"、"经世致用"中具有统领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天时 道德法 时机 治国安邦
下载PDF
1936-1937年川北干旱重灾区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火金 敬淼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4-112,共9页
1936—1937年间四川全省遭受严重旱灾,造成了很高的人口死亡率。这次旱灾最大的特点是各个区域受灾程度差异较大,重、轻灾区的界限十分明显。川北成为此次旱灾的重灾区域,究其原因,是川北自然与社会环境脆弱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川北远离... 1936—1937年间四川全省遭受严重旱灾,造成了很高的人口死亡率。这次旱灾最大的特点是各个区域受灾程度差异较大,重、轻灾区的界限十分明显。川北成为此次旱灾的重灾区域,究其原因,是川北自然与社会环境脆弱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川北远离四川行政核心的一个反映。1936—1937年的川北属于政治"混乱"地区,多方政治势力盘根错节,社会环境缺乏稳定性。另外,川北干旱重灾区的另外两个特征是时间上连续、空间上连片,从环境的脆弱性与灾变的关联来看,这是民众维持生存能力与社会维持生存能力持续下降的必然结果,表明环境与人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在特定的脆弱环境区域。通过对该区域的考察,在应对灾害的时候,社会与民众应更多地着力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旱灾 川北干旱 环境脆弱性 灾变区域 重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