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胡玉弘 赵志国 +1 位作者 杨松梅 于晓明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33-235,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标本存放时间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玉弘 陈玲玲 冯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24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6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不同时间点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同批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在室温和2℃~8℃... 目的探讨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6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不同时间点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同批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在室温和2℃~8℃条件下存放7 d、14 d和30 d的血清标本,其HBVDNA定量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20℃条件下更可长期保存。结论在本室实验条件下,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HBV-DNA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若资源有限可放宽标本保存条件来较长期的保存所需标本以供临床及科研等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 血清标本存放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特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玉弘 冯军 陈玲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期115-115,共1页
目前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最常用的指标主要是其血清学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包括HBsAg、HBeAg、HBsAb、HBeAb和HBcAb.而临床上多采用乙肝两对半联合HBV-DNA定量检测来反映HBV感染及病毒复制情况.一般以HBsAg... 目前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最常用的指标主要是其血清学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包括HBsAg、HBeAg、HBsAb、HBeAb和HBcAb.而临床上多采用乙肝两对半联合HBV-DNA定量检测来反映HBV感染及病毒复制情况.一般以HBsAg临床检查结果为阳性,伴或不伴其余标志物阳性,表示感染HBV.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1例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HBV-DNA检测结果均阴性而经肝穿刺证实为HBV感染所致肝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病毒DNA 突变
下载PDF
浅谈承德地区HBV的基因分型与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及耐药变异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玉弘 李莹 +3 位作者 冯军 陈玲玲 黄冬梅 邹雪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6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承德地区HBV(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与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及耐药变异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60例患者均使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治... 目的:探讨分析承德地区HBV(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与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及耐药变异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60例患者均使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FQ-PCR(荧光定量PCR)法对其进行HBV-DNA的定量检测、HBV的基因分型及乙肝病毒YMDD变异情况的检测。对这60例患者的HBV﹣DNA(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有效抑制率和转阴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的转换率和转阴率及耐药性的变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这6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HBV的基因分型为B型的患者有40例(67%),HBV基因分型为C型的患者有20例(33%)。使用阿德福韦酯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HBV的基因分型为B型的患者其HBV﹣DNA的有效抑制率和转阴率分别为70%(28/40)和40%(16/40),为C型的患者其HBV﹣DNA的有效抑制率和转阴率分别为70%(14/20)和40%(8/20);HBV的基因分型为B型、为C型的患者其ALT的复常率分别为70%(28/40)和70%(14/20);HBV的基因分型为B型、C型的患者其HBeAg血清的转阴率分别为45%(18/40)和35%(7/20);HBV的基因分型为B型、C型的患者其HbeAg血清的转换率分别为10%(4/40)和10%(2/20)。这60例患者的HBV﹣DNA有效抑制率和转阴率、ALT的复常率、HBeAg血清的转阴率和转换率较基线均有显著改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ALT的复常率、HbeAg血清的转换率在HBV的基因分型为B、C两基因分型患者间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HBV基因分型为B型的40例患者中,有24例(60%)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存在YMDD变异的情况。在HBV基因分型为C型的20例患者中,有12例(30%)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存在YMDD变异的情况。结论:HBV的基因分型不仅与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临床变异有关,还与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实质性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耐药变异
下载PDF
突聋伴糖尿病患者耳后骨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唐艳丽 郭有新 +5 位作者 赵明 付浩 胡玉弘 段运动 马志红 杨晓娟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301-302,共2页
目的:观察突聋伴糖尿病患者耳后骨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地塞米松,患侧耳后骨膜下注射,隔日1次,共注射4次,总剂量20mg;对照组鼓膜穿刺注药,隔日1次,共4次,总剂量10mg。疗效... 目的:观察突聋伴糖尿病患者耳后骨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地塞米松,患侧耳后骨膜下注射,隔日1次,共注射4次,总剂量20mg;对照组鼓膜穿刺注药,隔日1次,共4次,总剂量10mg。疗效评估:以500、1000、2000、4000HZ气导纯音听阈的平均值(PTA)下降>10d B为有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比较,PTA平均值差别很小,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检验效率(1-β)为0.9656(uβ=1.8217,β=0.0344),治疗后检验效率(1-β)为0.9738(uβ=1.93689,β=0.0262)。结论:突聋伴糖尿病患者耳后骨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可取得与鼓膜穿刺注药同等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 耳后骨膜下注射
下载PDF
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ECT脑显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明 郭有新 +6 位作者 付浩 胡玉弘 段运动 潘国红 唐桂华 赵泽金 马志红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2055-2056,共2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脑血流情况的评估以及对脑缺血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至2014年39例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利用SPECT观察局部全脑血流量(r CBF)的变化、是否存在脑缺血以及缺血的区域和...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脑血流情况的评估以及对脑缺血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至2014年39例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利用SPECT观察局部全脑血流量(r CBF)的变化、是否存在脑缺血以及缺血的区域和程度。结果:实验组突聋伴糖尿病病人39例r CBF减低者33例,占受检者84.6%,对照组突聋不伴糖尿病人31例,13例患者r CBF减低区,占受检者41.6%,二者r CBF的平均生阈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PECT脑显像提示入组的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脑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情况,同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未引起临床症状的隐匿缺血区,故突聋伴发糖尿病患者给予SPECT脑显像以监测脑血流情况,必要时及早干预,可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糖尿病 局部脑血流量rCBF ECT
下载PDF
SLE伴发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分析
7
作者 李莹 陈玲玲 +2 位作者 胡玉弘 孙学慧 冯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研究干燥综合征(Sj觟gren syndrome,SS)的存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SLE患者(单纯SLE组)和16例SLE伴发干燥综合征患者(SLE+SS组)的病例资料,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在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 目的研究干燥综合征(Sj觟gren syndrome,SS)的存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SLE患者(单纯SLE组)和16例SLE伴发干燥综合征患者(SLE+SS组)的病例资料,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在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1)SLE+SS患者的皮肤黏膜损害,如光敏感,口腔溃疡以及雷诺现象和关节炎症较单纯SLE更易发生,而其发生狼疮性肾损害的相对风险较单纯SLE患者反而更低,2组差异显著(P<0.05);2)SLE+SS患者出现相关免疫学标志物的几率与单纯SLE比较:anti-SSB和RF血清水平更高,而anti-dsDNA更低(P<0.05);抗核抗体(ANA),anti-SSA,anti-RNP和anti-Sm,CRP和免疫球蛋白血清水平2组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SLE伴发SS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临床应加以重视和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自身抗体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_(27)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卫星 胡玉弘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检测细胞抗原-B27(HLA-B27)方法之间的差异及优缺点,为实验室选择检验方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分别采用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法(CDC)、磁珠酶联免疫法(EIA)、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53例疑为...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检测细胞抗原-B27(HLA-B27)方法之间的差异及优缺点,为实验室选择检验方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分别采用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法(CDC)、磁珠酶联免疫法(EIA)、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53例疑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标本进行HLA-B27抗原检测。结果:三种检测方法之间的HLA-B27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阳性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EIA法略低于其他两法。结论: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HLA-B27,且各有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强直性脊柱炎 细胞毒性试验 酶联反应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承德地区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及耐药变异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玉弘 陈玲玲 +2 位作者 李莹 刘文博 冯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承德地区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及耐药变异关系。方法 58例入选慢性乙肝病人接受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48周。比较治疗48周后HBV-DNA载量变化、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耐药变异情况。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 目的研究承德地区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及耐药变异关系。方法 58例入选慢性乙肝病人接受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48周。比较治疗48周后HBV-DNA载量变化、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耐药变异情况。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及HBV基因分型和YMDD变异检测。结果拉米夫定治疗48周后,大部分患者HBV-DNA载量、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较基线改善,且B、C两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7例HBV-DNA反弹的患者中,16例检出YMDD变异,其中C型12例,B型4例。结论拉米夫定能明显抑制HBV复制,促进ALT复常和HBeAg血清转换。拉米夫定抑制HBV疗效与HBV基因型B型或C型无关。YMDD变异率在B、C基因型病人中无差别,但变异后基因型C病毒复制水平比基因型B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基因型 YMDD变异
原文传递
承德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10
作者 胡玉弘 刘利波 +1 位作者 陈玲玲 冯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4047-4049,共3页
目的研究承德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145例,采用FQ-PCR技术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及HBV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所有阳性标本中B基因型12例(8.28%),C基因... 目的研究承德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145例,采用FQ-PCR技术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及HBV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所有阳性标本中B基因型12例(8.28%),C基因型107例(73.79%),BC混合型9例(6.21%),D基因型1例(0.7%),无法分型16例(11.03%)。同时发现基因型BC组在HBeAg阳性率,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指标上均显著高于C组和B组(P<0.05),而C型又高于B型。结论 HBV基因型存在地区差异,承德地区以C型为主,并且C型对肝脏损害较B型严重;而BC混合型对肝脏的损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基因型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用于周围神经束定性染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昌玉 张咸中 +4 位作者 胡玉弘 董凤歧 杜明春 法守政 刘玉书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进行周围神经束定性染色的实验研究。制备出免抗鼠、羊抗人周围神经单纯感觉或运动神经酶标抗体,经与抗原反应,再与底物作用,经30分钟显色,能清晰分辨出感觉及运动束。经临床5... 本文介绍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进行周围神经束定性染色的实验研究。制备出免抗鼠、羊抗人周围神经单纯感觉或运动神经酶标抗体,经与抗原反应,再与底物作用,经30分钟显色,能清晰分辨出感觉及运动束。经临床5例6条神经应用同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采用此技术染色步骤简单,能用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对周围神经断伤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别出感觉束与运动束,从而达到满意的对位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定性染色 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