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普拉唑与奥美拉唑注射用药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
1
作者 胡琰婷 拜年 王建华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64-168,共5页
目的 探究艾普拉唑与奥美拉唑注射用药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1)。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注射用药,治疗组采用艾普拉唑注射用药。比较2组患... 目的 探究艾普拉唑与奥美拉唑注射用药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1)。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注射用药,治疗组采用艾普拉唑注射用药。比较2组患者治疗3 d内止血率、治疗7 d内再出血率、输血率和住院时间,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应激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水平,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3 d内止血率、治疗7 d内再出血率、输血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患者血清IL-6、PCT、PT和APT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EGF和BF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普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止血效果相近,但艾普拉唑能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及应激反应,能促进患者溃疡修复,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普拉唑 奥美拉唑 注射用药 消化性溃疡 出血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下载PDF
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拜年 高玉娟 +1 位作者 胡琰婷 刘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906-1910,共5页
目的:为持续提高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基于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的认证标准,针对我院临床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目的:为持续提高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基于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的认证标准,针对我院临床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多智能体系药物管理系统,成立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和全院统一的高危药品标识,完善高危药品存储方案,规范医师开具医嘱的行为,规范高危药品的审方、调配、配制、配送,规范高危药品的给药,并对高危药品进行系列规范化检查,根据效果进行持续优化。分别比较优化前(2016-2017年)和优化后(2018-2019年)药师对高危药品的认知水平(满分为10分,评分越高表明其认知水平越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达标率和药师处理高危药品的差错占比。结果: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优化后,药师对高危药品的认知(包括药品目录、适应证、禁忌证、配置、审核5个方面)水平显著提高,上述5个方面的评分分别由优化前的(9.32±0.32)、(9.10±0.32)、(9.21±0.46)、(9.24±0.40)、(9.35±0.45)分提高到优化后的(9.90±0.10)、(9.90±0.14)、(9.90±0.10)、(9.90±0.10)、(9.85±0.15)分;护士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达标率由95.25%提高至99.63%;药师处理高危药品的差错占比由10.31%(33/320)降至1.25%(1/8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建立与持续优化,可降低差错处方中高危药品差错比例,促进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安全 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 差错 应用效果 持续优化
下载PDF
我院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干预 被引量:7
3
作者 胡琰婷 买吾丽旦.哈力木拉提 +1 位作者 董红妮 张全梅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为提高医院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向2012年1-4月(干预前)、2012年11月-2013年2月(干预后)每天10:30至13:30到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发放"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基于模糊评价模型... 目的:为提高医院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向2012年1-4月(干预前)、2012年11月-2013年2月(干预后)每天10:30至13:30到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发放"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基于模糊评价模型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回收有效表格5 417份,其中干预前2 718份、干预后2 699份。分析发现提高患者满意度最需要改进的因素是发药速度、服务用语和用药交代。通过加开发药窗口、缩短常用药取药距离、强化药师的服务意识等,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从85.93%提高到了8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满意度 模糊分析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丁浩 胡琰婷 +4 位作者 丁楠 李红玲 蒋思思 王璇 陈迹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氨甲环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全面检索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和中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自各数据库建...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氨甲环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全面检索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和中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8月发表的关于氨甲环酸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研究。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氨甲环酸与对照组的结局指标均采用相对危险度(RR)和95%的置信区间表示。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与对照组相比,氨甲环酸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使患者死亡率降低(RR:0.58,95%CI:0.41~0.83,P=0.003),再出血发生率减少(RR:0.68,95%CI:0.50~0.93, P=0.02);但手术干预方面(RR:0.58,95%CI:0.33~1.03,P=0.07)和再输血发生率(RR:0.95,95%CI:0.84~1.07,P=0.37)方面,氨甲环酸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虽然与安慰剂相比,氨甲环酸可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出血率,但不建议将氨甲环酸作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常规药物使用。建议未来研究中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探索氨甲环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上消化道出血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