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痛酚液与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睑黄疣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胡白 高银花 +4 位作者 卫广英 赵政龙 吴爱丽 程央红 徐大甫 《安徽医学》 2002年第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睑黄疣 无痛酚液脱剥术 二氧化碳激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无痛酚液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88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白 高银花 +2 位作者 卫广英 赵正龙 吴爱丽 《安徽医学》 1997年第5期19-20,共2页
脂溢性角化病又名脂溢性疣,老年疣,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多见男性。1987年至1995年间,我们应用无痛酚溶液治疗本病300余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其中系统观察的88例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37例;年龄最小的28岁,最... 脂溢性角化病又名脂溢性疣,老年疣,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多见男性。1987年至1995年间,我们应用无痛酚溶液治疗本病300余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其中系统观察的88例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37例;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82岁,病期最短的一年余,最长的40余年。损害分布于面部、头部、手背及前臂伸侧,数个至数百个不等,其中一例数百个散布于头皮。一般直径为lmm到lcm左右,最大的有2cmX3cmX0.5cm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脂溢性角化病 无痛酚液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白 高银花 +2 位作者 张思平 西羽中 凌曦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6期525-526,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 1在银屑病进行期和静止期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6 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 1的水平 ,其中进行期 4 1例 ,静止期 2 8例 ,并与 2 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 1在银屑病进行期和静止期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6 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 1的水平 ,其中进行期 4 1例 ,静止期 2 8例 ,并与 2 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 1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且进行期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 1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也高于静止期银屑病患者 (P <0 .0 5 )。结论 血浆内皮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浆 内皮素 ET 血标本
下载PDF
国产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4
作者 胡白 徐大甫 +2 位作者 吴爱丽 高银花 张思平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Q-开关红宝石激光机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安徽博澳激光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RLMR-I型激光皮肤治疗仪,波长532nm,治疗47例色素性皮肤病患者。结果:47例中太田痣24例、纹眉失误8例、纹身4例、雀斑样痣2例、咖啡斑... 目的:探讨国产Q-开关红宝石激光机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安徽博澳激光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RLMR-I型激光皮肤治疗仪,波长532nm,治疗47例色素性皮肤病患者。结果:47例中太田痣24例、纹眉失误8例、纹身4例、雀斑样痣2例、咖啡斑7例、脂溢性角化2例,除2例洗眉后患者、2例脂溢性角化患者,余病例均有效,且重复治疗可提高疗效,无色素沉着或减退、无疤痕形成等副作用。结论:RLMR-I型Q-开关红宝石激光皮肤治疗仪治疗色素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成本较进口机器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Q-开关红宝石 色素性皮肤病
下载PDF
磨削术治疗面部皮肤病50例体会
5
作者 胡白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5-45,共1页
面部磨削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面部美容疗法。我科自1987年开展,用于治疗面部疤痕性、色素性及遗传性皮肤病50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50例病人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均为成年人。皮损都位于面部,疤痕性损害42例... 面部磨削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面部美容疗法。我科自1987年开展,用于治疗面部疤痕性、色素性及遗传性皮肤病50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50例病人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均为成年人。皮损都位于面部,疤痕性损害42例,汗孔角化症等少见皮肤病8例。方法:术前常规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检查。手术前一天嘱男病人理发刮睑,女病人清洗头发。若全面部磨削或损害部位在眉部,尚需有要刮去眉毛及发际处毛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术 皮肤病 面部 治疗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癌前期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思平 胡白 +2 位作者 吴爱丽 姚秀华 张兰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8-238,共1页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为2007年9月-2009年12本科门诊患行,男17例,女12例,年龄46~89岁,病程3个月-7年。其中日光性角化病9例.Bowen病7例.BCC6例,其中浅表型BCC4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1例,腺样型BCC1例,SCC4例,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疗效观察 皮肤肿瘤 皮肤病 癌前期 治疗 BOWEN病 日光性角化病
下载PDF
引起社区获得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纪冰 马筱玲 +2 位作者 胡白 蔡朝阳 李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了解该地区社区获得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主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特征。方法对57例门诊就诊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脓液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从57例皮肤软组织... 目的了解该地区社区获得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主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特征。方法对57例门诊就诊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脓液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从5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标本中检测出51株病原菌,葡萄球菌属是主要致病菌,该菌属仅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表现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医院感染的葡萄球菌;未发现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地区社区获得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未发现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门诊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经验性用药可首选一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葡萄球菌 敏感试验
下载PDF
果酸换肤术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蔚 许贵霞 +2 位作者 吴爱丽 张思平 胡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评价果酸换肤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浓度为20%,35%,50%,70%的果酸治疗44例痤疮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44例患者完成治疗。8周后痊愈率9.09%,显效率50.00%,好转率38.64%,有效率59.09%;炎性皮损... 目的评价果酸换肤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浓度为20%,35%,50%,70%的果酸治疗44例痤疮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44例患者完成治疗。8周后痊愈率9.09%,显效率50.00%,好转率38.64%,有效率59.09%;炎性皮损减退率高于非炎性皮损。结论果酸换肤术治疗痤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 化学换肤 痤疮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发病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金丽 胡白 +3 位作者 赵政龙 张思平 吴爱丽 蒋法兴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658-660,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梅毒血清固定的可能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及TRUST、TPPA、梅毒螺旋体DNA检查,同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了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目的探讨引起梅毒血清固定的可能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及TRUST、TPPA、梅毒螺旋体DNA检查,同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了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43例血清固定患者中男性10例,女33例,男女比例为1:3.3。一期梅毒发生血清固定1例(2.3%),二期梅毒12例(27.9%),潜伏梅毒30例(69.8%)。脑脊液检查5例TPPA阳性,其中1例同时有TRUST阳性,3例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CD3+、CD8+细胞及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细胞有所升高(P<0.05),而NK细胞则显著降低(P<0.001)。结论疾病早期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无症状神经梅毒及细胞免疫失衡和免疫抑制可能是导致梅毒血清固定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病因 脑脊液检查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须癣毛癣菌致皮肤、眼部深在感染1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鸿珊 胡白 +3 位作者 朱一元 高银花 卫广英 赵政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因左面部上下眼睑肿胀伴低热10天入院。体检:左上下眼睑、左颧上部明显红肿有压痛,中央有小片黑色坏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红肿、坏死性黑痂扩大至直径6cm,皮损组织涂片真菌检查发现大量分隔菌丝,培养为须癣毛癣... 患者女性,63岁,因左面部上下眼睑肿胀伴低热10天入院。体检:左上下眼睑、左颧上部明显红肿有压痛,中央有小片黑色坏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红肿、坏死性黑痂扩大至直径6cm,皮损组织涂片真菌检查发现大量分隔菌丝,培养为须癣毛癣菌,诊断皮肤深部真菌感染,服伊曲康唑0.2,每日2次,52天基本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癣毛癣菌 皮肤深部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 眼球感染
下载PDF
安徽省1062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海林 胡白 +2 位作者 蒋法兴 廖理超 姚秀华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615-1617,共3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食入性与吸入性过敏原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0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检测。结果 10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 目的了解安徽省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食入性与吸入性过敏原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0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检测。结果 10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48.78%(518例),吸入组过敏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组,其中粉螨、尘螨(34.56%)、屋尘(10.73%)为主要过敏原。结论安徽省慢性荨麻疹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入性,过敏原以尘螨、粉螨和屋尘多见,找出致病因素对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过敏原 特异性IGE 血清
下载PDF
Q开关532nm激光、铒激光、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海林 胡白 +1 位作者 姚秀华 张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5-1347,共3页
将108例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Q开关Nd:YAG 532 nm激光、铒激光和强脉冲光(IPL)治疗,根据患者每次治疗前的照片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3种治疗方法停工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L组优于Q开关532... 将108例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Q开关Nd:YAG 532 nm激光、铒激光和强脉冲光(IPL)治疗,根据患者每次治疗前的照片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3种治疗方法停工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L组优于Q开关532 nm激光组及铒激光组;患者疼痛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有效率和术后局部色素改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Q开关532 nm激光 铒激光 强脉 冲光
下载PDF
荧光PCR在早期梅毒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思平 胡白 +3 位作者 刘金丽 赵政龙 吴爱丽 孙玉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PCR在早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L-PCR方法检测40例一、二期梅毒患者皮损中梅毒螺旋体DNA,与传统的血清学TRUST和TPPA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一期梅毒硬下疳损害中梅毒螺旋体DNA的检出率100.00%,血清TRUST... 目的探讨荧光PCR在早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L-PCR方法检测40例一、二期梅毒患者皮损中梅毒螺旋体DNA,与传统的血清学TRUST和TPPA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一期梅毒硬下疳损害中梅毒螺旋体DNA的检出率100.00%,血清TRUST阳性率为59.09%,TPPA阳性率为81.82%;二期梅毒扁平湿疣损害中梅毒螺旋体DNA的检出率100.00%,以斑疹和丘疹表现的二期梅毒疹中梅毒螺旋体DNA的检出率为60.00%,TRUST和TPPA法检测阳性率均为100.00%。结论荧光PCR法在一期梅毒诊断中有极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一期梅毒早期诊断的依据,二期梅毒诊断血清学方法优于荧光定量PC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荧光PCR 梅毒血清学试验
下载PDF
重症多形红斑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闻生 胡白 +4 位作者 刘金丽 赵政龙 吴爱丽 张思平 廖理超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多形红斑(SJS)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致病因素、发生规律、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2例SJS和20例TEN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JS组和TEN组患者中,药物为最常见病因。致敏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 目的探讨重症多形红斑(SJS)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致病因素、发生规律、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2例SJS和20例TEN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JS组和TEN组患者中,药物为最常见病因。致敏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抗癫痫药(29.03%)、别嘌呤醇(16.13%)及抗生素(16.13%)。SJS与TEN的黏膜损害率均为100%,TEN组的皮损范围、损害程度、黏膜病变均较SJS组更广泛、更严重,TEN的日、最大糖皮质激素用量均高于SJS。结论药物是SJS和TEN发病最主要的原因。TEN患者较SJS患者病变广泛且严重。别嘌呤醇与卡马西平应用需谨慎,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表皮坏死松解症 中毒性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接触过敏原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蔚 胡白 +1 位作者 张兰芳 姚秀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对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的接触过敏物质进行分析。方法对106例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进行中国筛查系列斑贴试验,对其中20例可疑的化妆品致敏患者进行化妆品系列斑贴试验,按照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推荐的标准为依据。结果中国筛查系... 目的对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的接触过敏物质进行分析。方法对106例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进行中国筛查系列斑贴试验,对其中20例可疑的化妆品致敏患者进行化妆品系列斑贴试验,按照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推荐的标准为依据。结果中国筛查系列斑贴试验总阳性率54.72%,阳性率较高的前5位变应原是硫酸镍(18.87%)、甲醛(13.21%)、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L+Me-异噻唑)(12.26%)、氯化钴(9.43%)和芳香混合物(8.49%)。化妆品系列斑贴试验总阳性率100%,阳性率较高的前3位变应原是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司盘-83)(40.00%)、月桂醇葡萄苷(30%)和十二烷酸盐(25%)。结论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多数存在接触过敏原,中国筛查系列的斑贴试验结果反映该类群体普遍存在体质敏感的现象;化妆品相关变应原的斑贴试验结果显示此类患者主要对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原料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炎 中国筛查系列变应原 化妆品系列变应原 斑贴试验
下载PDF
重症药疹44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金丽 胡白 +2 位作者 赵政龙 张思平 吴爱丽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按型别、致敏药物分类回顾性分析44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重症药疹患者中重症多形红斑型21例(47.7%),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9例(20.5%),剥脱性皮炎型10例(22.7%),药...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按型别、致敏药物分类回顾性分析44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重症药疹患者中重症多形红斑型21例(47.7%),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9例(20.5%),剥脱性皮炎型10例(22.7%),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4例(9.1%)。致敏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抗癫痫药(36.4%)、别嘌呤醇(22.7%)及抗生素(20.5%)。抗癫痫药致敏患者年龄小于别嘌呤醇及抗生素所致者,别嘌呤醇致敏者潜伏期长于抗癫痫药及抗生素所致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糖皮质激素用量大于其他几种类型重症药疹。结论重症药疹患者中重症多形红斑型发病率最高,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病率最低。抗癫痫药、别嘌呤醇、抗生素为主要致敏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抗惊厥药 别嘌呤醇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安徽地区283例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蔚 姚秀华 +1 位作者 张兰芳 胡白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致敏原及其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检测283例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283例患者中有158例对20种致敏原中的1种或2种以上...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致敏原及其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检测283例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283例患者中有158例对20种致敏原中的1种或2种以上呈现阳性反应,总阳性率为55.83%。阳性率高的前5位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0.14%)、甲醛(14.49%)、氯化钴(13.43%)、Cl+Me-异噻唑(12.01%)、芳香混合物(10.95%)等。皮损位于躯干四肢者对甲醛阳性率最高(21.88%),唇炎对松香阳性率最高(10.64%)。性别、年龄间斑贴试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斑贴试验寻找慢性过敏性疾病致敏原简单可靠;不同部位皮损和不同病种的常见致敏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皮肤病 致敏原
下载PDF
别嘌呤醇药疹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祝伦 蒋法兴 +3 位作者 胡白 赵政龙 刘金丽 张思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1998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发病年龄32~83岁,平均为60.39岁,其中男性40例(86.96%)。潜伏期平均为25.5...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1998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发病年龄32~83岁,平均为60.39岁,其中男性40例(86.96%)。潜伏期平均为25.50d,肝肾损害率分别为63.04%(29/46)和63.04%(29/46)。43例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4.16d,最长为43d,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重症药疹17例,发生率为36.96%,病情反复3例。结论别嘌呤醇药疹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潜伏期长,肝肾功能损害率高,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合理应用别嘌呤醇可以减少其药疹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呤醇 药疹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和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弛 何健 胡白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851-1853,共3页
目的比较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与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收集的32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患者在对称性皮损部位分别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和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1、2、4周后比较... 目的比较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与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收集的32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患者在对称性皮损部位分别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和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1、2、4周后比较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1周和2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疗效优于0.05%他扎罗汀凝胶,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4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疗效与0.05%他扎罗汀凝胶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1.86%和68.7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和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安全有效,治疗早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可能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泊三醇 倍他米松 他扎罗汀 银屑病 药物评价
下载PDF
经典型Kaposi肉瘤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蔚 李广虎 +2 位作者 胡白 赵政龙 张思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7-528,共2页
患者男,51岁。因双下肢紫红斑、结节10余年,加重伴溃疡2月余,于2007年4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双足多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块、结节.易出血,疼痛不明显,在多家医院先后予激光、外用氟尿嘧啶治疗后好... 患者男,51岁。因双下肢紫红斑、结节10余年,加重伴溃疡2月余,于2007年4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双足多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块、结节.易出血,疼痛不明显,在多家医院先后予激光、外用氟尿嘧啶治疗后好转,但反复发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全身症状。12年前患肺结核,已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型KAPOSI肉瘤 氟尿嘧啶治疗 反复发作 全身症状 双下肢 肺结核 结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