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艺术”的提出与探讨——汉斯·贝尔廷在现代主义艺术史之后的视域延伸
1
作者 胡祎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38,I0003,共6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球化的到来,在当代艺术中出现一种“全球转向”的趋势。“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以及“世界艺术”概念范畴现存的局限性,使其无法解决当下某些区域新出现的艺术与历史断裂的问题。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汉斯·贝...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球化的到来,在当代艺术中出现一种“全球转向”的趋势。“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以及“世界艺术”概念范畴现存的局限性,使其无法解决当下某些区域新出现的艺术与历史断裂的问题。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汉斯·贝尔廷提出“全球艺术”概念,这是他在全球语境下以多种视角重塑艺术史书写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艺术 世界艺术 现代艺术史 汉斯·贝尔廷
下载PDF
西方艺术体制批判的三条路径——基于本雅明·布赫洛艺术体制批判理论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祎祺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22-27,共6页
20世纪60年代以降,去物质化形态的观念艺术得到充分发展,同期出现的体制批判作为艺术策略,因其内在的观念性也广受艺术家的欢迎,但此时的"体制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含义还并不明确。当70年代初"体制批判"... 20世纪60年代以降,去物质化形态的观念艺术得到充分发展,同期出现的体制批判作为艺术策略,因其内在的观念性也广受艺术家的欢迎,但此时的"体制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含义还并不明确。当70年代初"体制批判"首次作为术语被提出时,所指涉的只是某种以博物馆为中心的政治化艺术实践;之后的80年代中期,新的"体制批判"作为理论概念又被本雅明·布赫洛和克雷格·欧文斯建构起来,其内涵是"对体制机构的批判"。作为实践策略和理论的两次提出,让其讨论范畴越来越具体化。本文将通过深入把握理论文本的话语体系,重新解读和构建"体制批判"艺术实践的几条线索,同时,利用新的视角帮我们拓展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理论 艺术体制批判 艺术体制化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的艺术策展观念
3
作者 胡祎祺 《美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3,共4页
新媒体使得艺术形式得到丰富和拓展,也给传统的艺术世界带来诸多挑战。技术的发展与新兴媒介的应用屡次突破学科边界,给当代艺术观念和策展模式创造了新的可能。本文以策展观念的变迁为视角,主要研究新媒体艺术在机构层面的发展与探索;... 新媒体使得艺术形式得到丰富和拓展,也给传统的艺术世界带来诸多挑战。技术的发展与新兴媒介的应用屡次突破学科边界,给当代艺术观念和策展模式创造了新的可能。本文以策展观念的变迁为视角,主要研究新媒体艺术在机构层面的发展与探索;同时,关注在全球数字媒体发展的时代,新媒体艺术展览如何跨越媒介,如何通过艺术思考人类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艺术与科学 策展
原文传递
打破框架:汉斯·哈克的万物互联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祎祺 《世界美术》 2020年第2期2-6,F0002,共6页
"‘美丽宛如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不期而遇’。它们结合在一起,会唤起一些新的、非常不同的东西。"――汉斯·哈克当看到汉斯·哈克(Hans Haacke)的《冷凝的立方体》(Condensation Cube, 1963-65)时,我们... "‘美丽宛如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不期而遇’。它们结合在一起,会唤起一些新的、非常不同的东西。"――汉斯·哈克当看到汉斯·哈克(Hans Haacke)的《冷凝的立方体》(Condensation Cube, 1963-65)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的《无题(镜像立方体)》(Untitled, 1965)。因为这两件以玻璃为材、以立方体为形的艺术作品外观太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克 艺术作品 万物互联 莫里斯 立方体
原文传递
“自我”的建构——薇薇安·迈尔与美国边缘群体的身份叙事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祎祺 《世界美术》 2021年第2期56-62,共7页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1926.2.1—2019.4.21)是一名法裔美国摄影"爱好者",她去世后才渐渐成名,因此也留下了一团成谜的故事。她的摄影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日常生活、自拍图像以及各地街头图景,大量的...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1926.2.1—2019.4.21)是一名法裔美国摄影"爱好者",她去世后才渐渐成名,因此也留下了一团成谜的故事。她的摄影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日常生活、自拍图像以及各地街头图景,大量的快照隐约塑造出了一个时代的美国。只不过,十万多张底片和彩色胶片都被薇薇安·迈尔用胶带封在了自己的箱子里,连同她对的摄影思考和个人的独特经历。当薇薇安的作品被重新发现,未知的叙事被打开一角时,或许我们能够在图像与一些线索的分析中,逐个拼接出她的人生经历,连带着对其艺术的追问与群体身份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薇安•迈尔 摄影分析 凝视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数字虚拟访客
6
作者 胡祎祺 《世界美术》 2019年第2期11-15,共5页
《美国艺术》邀请了八位专家对新技术和博物馆体验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当代的博物馆存在着从未抵达过现场的观众。一位好奇的访问者可以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网站上虚拟参观一百家博物馆,并使用"我的收藏"功能将喜爱的作品保... 《美国艺术》邀请了八位专家对新技术和博物馆体验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当代的博物馆存在着从未抵达过现场的观众。一位好奇的访问者可以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网站上虚拟参观一百家博物馆,并使用"我的收藏"功能将喜爱的作品保存到个人帐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艺术学院 博物馆 个人观点 个人帐户 新技术 芝加哥 访问者
原文传递
身体作为后人类的几种可能——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启示
7
作者 胡祎祺 《世界美术》 2022年第3期2-9,F0002,F0003,共10页
世上并无自然状态(nature),只有自然状态之后果:去自然化(denaturalization)或自然化(naturalization)。——雅克·德里达,《赠予时间》时延一年后,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于2022年4月23日-11月27日在意大利东北部面向公众开放,“梦想... 世上并无自然状态(nature),只有自然状态之后果:去自然化(denaturalization)或自然化(naturalization)。——雅克·德里达,《赠予时间》时延一年后,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于2022年4月23日-11月27日在意大利东北部面向公众开放,“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是本届的主题。自2020年1月公开主策展人及其策展研究方案以来,伴随着全球疫情带来的不安与挣扎,人们都在关注着展览的开幕时间,仿佛这意味着一场人类斗争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展人 雅克·德里达 向公众开放 自然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