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木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以合肥城市学院为例
1
作者 胡祥星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7期38-40,共3页
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对人才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合肥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从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多... 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对人才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合肥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从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在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凝练出具有特色优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把BIM技术融入培养方案,构建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校宏观管控与教研室管理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其他高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专业 土木工程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动载诱发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应力计算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冬桥 王炀 +1 位作者 胡祥星 任富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2-46,116,共6页
基于动载诱发冲击地压是静载和动载共同作用所致,推导了静载和动载共同作用条件下圆形巷道围岩应力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对带孔石膏模型试件施加动静复合荷载,模拟了动载诱发冲击地压过程,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实时拍摄动载诱发冲击地压过程现... 基于动载诱发冲击地压是静载和动载共同作用所致,推导了静载和动载共同作用条件下圆形巷道围岩应力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对带孔石膏模型试件施加动静复合荷载,模拟了动载诱发冲击地压过程,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实时拍摄动载诱发冲击地压过程现象,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孔口附近应力数据。试验发现,动载诱发冲击地压经历了裂纹产生、裂纹扩展、碎屑剥落和巷道大面积破坏4个阶段。通过试验和计算结果对比发现,孔口附近应力试验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一致,表明该计算方法可以用于现场动载诱发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应力的估算,进而为现场防冲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动载 围岩应力 计算方法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石墨吸附一氧化碳倾向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满潮 胡祥星 赵健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7-742,共6页
利用基于量子力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煤层对一氧化碳气体的吸附机理.根据煤层的基本成分及结构特点,用结构类似的石墨模拟复杂的煤层,建立石墨吸附一氧化碳分子的模型,讨论石墨表面的三种高对称吸附位置,分别是顶位(to... 利用基于量子力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煤层对一氧化碳气体的吸附机理.根据煤层的基本成分及结构特点,用结构类似的石墨模拟复杂的煤层,建立石墨吸附一氧化碳分子的模型,讨论石墨表面的三种高对称吸附位置,分别是顶位(top位)、桥位(bridge位)、洞位(hollow位)对一氧化碳分子的吸附.结果表明:当一氧化碳分子垂直于石墨表面,且碳原子端靠近碳层时,在石墨(001)表面的桥位(bridge位)有较强的吸附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吸附 一氧化碳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红阳矿区深部采区冲击地压综合预测及危险区域划分 被引量:4
4
作者 郝育喜 王炯 胡祥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0-93,共4页
为研究红阳三矿深部采区冲击危险程度,结合采区实际地质和生产条件分析并确定了冲击地压影响因素,把采深、上覆7#煤层遗留煤柱作为关键影响因素。采用综合指数法,对采区划分的网格进行冲击危险指数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该采区地质影响因... 为研究红阳三矿深部采区冲击危险程度,结合采区实际地质和生产条件分析并确定了冲击地压影响因素,把采深、上覆7#煤层遗留煤柱作为关键影响因素。采用综合指数法,对采区划分的网格进行冲击危险指数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该采区地质影响因素综合指数为0.65属于中等冲击危险;开采条件影响因素中最大冲击指数为0.83,为强冲击危险;并对采区进行了冲击危险区域划分,其中受关键因素和火成岩墙影响区域为强冲击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采区 冲击地压 综合指数法 危险区划
下载PDF
石墨(0001)表面对甲烷分子吸附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健 胡祥星 +1 位作者 高炜 何满潮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用石墨模拟煤层,利用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了石墨(0001)表面顶位、桥位和洞位对甲烷分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单个甲烷分子在石墨(000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为顶位,其次是桥位和洞位;随着吸附个数的增加,石墨表面3种吸附位置对甲烷... 用石墨模拟煤层,利用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了石墨(0001)表面顶位、桥位和洞位对甲烷分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单个甲烷分子在石墨(000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为顶位,其次是桥位和洞位;随着吸附个数的增加,石墨表面3种吸附位置对甲烷分子的吸附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系统计算了吸附前后石墨分子结构和层间距的变化,以及体系电荷密度和态密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吸附特性 甲烷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vestig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adsorption on the kaolinite(001) surface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健 何满潮 +1 位作者 胡祥星 高炜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495-500,共6页
Carbon monoxide(CO) is a gaseous pollutant with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Kaolinite is a natural mineral resource that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at it can also be... Carbon monoxide(CO) is a gaseous pollutant with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Kaolinite is a natural mineral resource that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a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retention of pollutant gases.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carbon monoxide molecules on the(001) surface of kaolinite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by using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and supercell models for a range coverage from 0.11 to 1.0 monolayers(ML). The CO adsorbed on the three-fold hollow, two-fold bridge, and one-fold top sites of the kaolinite(001) was tilted with respect to the surface. The strongest adsorbed site of carbon monoxide on the kaolinite(001) surface is the hollow site followed by the bridge and top site. 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CO decreased when increasing the coverage, thus indicating the lower stability of surface adsorption due to the repulsion of neighboring CO molecules. In addition to the adsorption structures and energetics, the lattice relaxation, the electronic density of states, and the different charge distribu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different surface cover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OLINITE ADSORPTION carbon monoxid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下载PDF
高岭石(001)表面对Pb(II)吸附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7
作者 高炜 赵健 +1 位作者 胡祥星 何满潮 《材料科学》 2018年第1期45-52,共8页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将高岭石作为吸附剂处理这类污染,讨论高岭石(001)和(00-1)面对重金属铅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铅原子可以稳定吸附在高岭石(001)面的顶位和桥位...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将高岭石作为吸附剂处理这类污染,讨论高岭石(001)和(00-1)面对重金属铅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铅原子可以稳定吸附在高岭石(001)面的顶位和桥位,吸附能分别为0.96和1.07eV,属于化学吸附,而高岭石(00-1)面对铅原子的吸附作用较弱;同时随着高岭石(001)面吸附铅原子个数的增加,顶位和桥位的吸附能也随之增大至3.37和2.92 eV。最后对吸附前后体系电荷密度、态密度和高岭石分子结构和层间距的变化也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机理 高岭石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