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青海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背景分析
1
作者 黄浩 袁伏全 +6 位作者 李丽 赵燕杰 万玉杰 马建新 李启雷 胡维云 郭瑛霞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3-482,共10页
2022年1月23日、3月26日和4月15日青海省德令哈市分别发生M_(S)5.8、M_(S)6.0和M_(S)5.4地震。采用CAP方法反演了M_(S)6.0地震及6次M_(S)≥3.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利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了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震源... 2022年1月23日、3月26日和4月15日青海省德令哈市分别发生M_(S)5.8、M_(S)6.0和M_(S)5.4地震。采用CAP方法反演了M_(S)6.0地震及6次M_(S)≥3.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利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了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初步分析了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发震背景。震源机制结果显示,M_(S)6.0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74°/倾角80°/滑动角-156°,节面Ⅱ:走向79°/倾角66°/滑动角-11°,矩心深度6 km。地震重定位结果显示,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震中呈NS向展布、震源区北部为主体破裂区域。基于震源机制解、地震重定位结果和震源区附近局部发育NS向构造的特征,分析认为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为一条NS向、高倾角的右旋走滑隐伏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令哈地震 地震重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背景 青海
下载PDF
2022年门源M_(S)6.9地震跟踪分析及决策过程回溯——一次有意义的短临预测预报尝试
2
作者 屠泓为 冯丽丽 +15 位作者 刘磊 马震 黄浩 张晓清 李霞 苏维刚 赵玉红 张丽峰 张朋涛 袁伏全 孙玺皓 刘文邦 李启雷 杨晓霞 余娜 胡维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247-251,共5页
1研究背景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的跟踪及预报过程,是一次长、中、短、临结合的较为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也是在地震系统多年来面临重大压力下的一次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意义和科学探索意义。主要因素如下:①门... 1研究背景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的跟踪及预报过程,是一次长、中、短、临结合的较为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也是在地震系统多年来面临重大压力下的一次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意义和科学探索意义。主要因素如下:①门源6.9级地震发生在青海省及全国年度会商会确定的危险区内,表明了从中长期背景。下的正确研判;②在震前即2021年9月以来异常持续增多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些异常的变化引起了青海地震台高度关注,经过持续跟踪分析并及时向青海省地震局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汇报,引起了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并多次参加会商会共同研判震情;③根据会商结论,青海省地震局撰写专题纪要及时向中国地震局及青海省政府进行汇报和报送,引起了中国地震局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推动;④相关预测预报、风险评估、震情通报等工作的及时推动,同时本次地震未造成人员的伤亡,受到了各层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为地震系统争得了较好的正面影响和荣誉,尤其是得到了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的联合发文表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震前跟踪分析及决策过程回溯 一次有意义的预测预报尝试
下载PDF
2021年玛多M_(S) 7.4地震前M_(S) 3、M_(S) 4地震空区嵌套异常分析
3
作者 张丽峰 黄浩 +3 位作者 赵玉红 刘文邦 胡维云 郭瑛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3期18-26,共9页
利用地震活动图像等传统测震学方法,对玛多M_(S)7.4地震前的M_(S)3、M_(S)4地震空区嵌套异常演化过程作进一步梳理分析,并进行了回顾总结,得出如下认识和结论:(1)该地震空区具有孕育强震的能力且出现视应力高值现象,预示着区内有发震危... 利用地震活动图像等传统测震学方法,对玛多M_(S)7.4地震前的M_(S)3、M_(S)4地震空区嵌套异常演化过程作进一步梳理分析,并进行了回顾总结,得出如下认识和结论:(1)该地震空区具有孕育强震的能力且出现视应力高值现象,预示着区内有发震危险性;(2)未来主震震中出现在空区嵌套的交界区附近,这一特征对于认识空区嵌套异常、缩小预测发震区域极其重要;(3)回顾玛多地震前空区演化过程,有2次显著地震事件,使跟踪从中长期转为中短期再转为短期,这可为空区跟踪过程中发震紧迫性的判定不断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M_(S) 7.4地震 空区嵌套 异常认识 显著地震
下载PDF
2021年12月19日青海茫崖Ms5.3地震特征研究
4
作者 胡维云 张丽峰 +3 位作者 黄浩 李启雷 刘文邦 郭瑛霞 《高原地震》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以2021年12月19日青海茫崖Ms5.3地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推测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西侧的一条北北西向隐伏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 以2021年12月19日青海茫崖Ms5.3地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推测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西侧的一条北北西向隐伏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兼走滑型,视应力位于青海地区M_(L)≥3.0视应力均值线附近,序列视应力变化稳定。该结果有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本次茫崖Ms5.3地震,为该区域中强地震对比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Ms5.3地震 构造背景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视应力
下载PDF
2016年门源M_(S) 6.4地震序列视应力特征研究
5
作者 胡维云 刘文邦 +4 位作者 余娜 黄浩 张丽峰 李启雷 郭瑛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3期10-17,共8页
利用2016年门源M_(S) 6.4地震序列中59个M_(L)≥2.5余震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得到其视应力,进而讨论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以及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从视应力的角度给出强余震判定依据。结果表明:门源M_(S)6.4地震的余震视应力值与震级具有... 利用2016年门源M_(S) 6.4地震序列中59个M_(L)≥2.5余震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得到其视应力,进而讨论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以及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从视应力的角度给出强余震判定依据。结果表明:门源M_(S)6.4地震的余震视应力值与震级具有良好的拟合关系,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视应力在强余震前会有升高的趋势,对后续强余震发生时间和地点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4地震 地震序列 视应力
下载PDF
2018年青海称多MS5.3地震前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及预测回顾
6
作者 张丽峰 孙玺皓 +2 位作者 马茹莹 赵玉红 胡维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0,共8页
以卫星热红外亮温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法,分析2018年称多地震前的热红外亮温异常,并对预测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表明:称多地震前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演变表现为出现、增强、减弱、消失4个阶段,异常呈条带状分布且与... 以卫星热红外亮温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法,分析2018年称多地震前的热红外亮温异常,并对预测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表明:称多地震前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演变表现为出现、增强、减弱、消失4个阶段,异常呈条带状分布且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描述异常的一些特征参数均在以往震例研究结果的参考范围内;类比同地区其他震级相当地震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情况,发现称多地震前出现的热红外亮温异常可能与其是双震型地震有关;称多地震的预测过程总结为分析-判定-预测-检验4个阶段,可为区域震情判定提供新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亮温异常 称多地震 双震型地震
下载PDF
应用卫星热红外资料研究江苏及邻区地震热异常变化
7
作者 郭瑛霞 张丽峰 +3 位作者 郭昱琴 黄浩 胡维云 李振凯 《华南地震》 2023年第3期19-30,共12页
应用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相当黑体亮温产品数据,以小波分析和相对功率谱估计方法为基础,选取主要“沿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区以及江苏省以南的地震区带,提取此区域2006—2020年M_(L)≥4.3级35个地震。通过分析其热红外异常特征,结果... 应用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相当黑体亮温产品数据,以小波分析和相对功率谱估计方法为基础,选取主要“沿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区以及江苏省以南的地震区带,提取此区域2006—2020年M_(L)≥4.3级35个地震。通过分析其热红外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其中有18个地震存在明显的热红外异常,对比异常演化过程皆表现为:异常出现→逐渐增强持续→减弱消失,但不同地震出现异常的特征周期不同,主要以前三个周期为主,地震大多发生在异常达到峰值后三个月内,对地震发生的短期预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异常的最大幅值与震级无正相关关系,有的幅值大震级反而较小,故从峰值方面对地震大小的判定存在困难。所得研究结果可为东部地区应用热红外资料研究地震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及邻区 热红外异常 小波分析 相对功率谱法
下载PDF
2022年杂多M_(S)5.9地震前低b值异常特征分析
8
作者 郭瑛霞 张丽峰 +3 位作者 黄浩 余娜 胡维云 孙玺皓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243-246,共4页
1研究背景。已有研究表明,b值主要取决于震源区应力状况和介质性质,并与应力呈反比关系(Scholz,1968;Wyss,1973;Urbancic et al,1992),b值高,表示区域平均应力低,b值低,则区域平均应力高。因此b值可以作为衡量区域应力水平的一个指标(Wy... 1研究背景。已有研究表明,b值主要取决于震源区应力状况和介质性质,并与应力呈反比关系(Scholz,1968;Wyss,1973;Urbancic et al,1992),b值高,表示区域平均应力低,b值低,则区域平均应力高。因此b值可以作为衡量区域应力水平的一个指标(Wyss et al,2000),用于地震危险区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M_(S)5.9地震 B值 异常特征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前德令哈钻孔应变异常特征
9
作者 孙玺皓 马震 +1 位作者 苏维刚 胡维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M_(S)6.9地震,1月23日、3月26日青海德令哈发生M_(S)5.8、M_(S)6.0震群型地震。调查发现,德令哈钻孔应变在多次地震发生前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趋势转折变化,分析认为:德令哈钻孔应变在震前5年出现明显的背景性...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M_(S)6.9地震,1月23日、3月26日青海德令哈发生M_(S)5.8、M_(S)6.0震群型地震。调查发现,德令哈钻孔应变在多次地震发生前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趋势转折变化,分析认为:德令哈钻孔应变在震前5年出现明显的背景性转折变化,在此背景下,此次门源M_(S)6.9地震前4个月,钻孔应变S_(2)、S_(3)分量再次出现显著的中短期转折变化,且分量转折变化方向指向震中。通过震例回溯分析,认为德令哈钻孔应变趋势转折变化对青海北部6级及以上强震或5级成组地震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德令哈M_(S)5.8、M_(S)6.0震群 钻孔应变 趋势转折变化
下载PDF
地震背景噪声成像研究综述
10
作者 郭瑛霞 张丽峰 +2 位作者 胡维云 黄浩 李振凯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2期18-26,共9页
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已成为21世纪地震学的伟大突破之一,其原理是,对2个台站记录的连续背景噪声信号进行互相关计算,得到台站间的格林函数,利用经验格林函数得到面波速度函数,获取面波频散特性,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面波速度进行反演,... 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已成为21世纪地震学的伟大突破之一,其原理是,对2个台站记录的连续背景噪声信号进行互相关计算,得到台站间的格林函数,利用经验格林函数得到面波速度函数,获取面波频散特性,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面波速度进行反演,得到地球内部的速度结构。其应用近年来日益广泛,涉及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速度结构成像、大地震前后速度结构变化监测、体波联合成像、衰减结构成像、地震定位精度提高、噪声源分布和物理起源探究、强地面运动评估等。其优点是不需要等待天然地震或使用对环境构成威胁的人工爆破,所有台阵都可以当作源,拓宽了频带范围,可以获得较多短周期频散数据,提高反演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 互相关函数 层析成像
下载PDF
滇东南建水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超 周涛 +4 位作者 胡维云 陈桂凡 李华亮 张林友 李德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173,共13页
滇东南建水地区位于师宗-弥勒构造带的南段,区内出露一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研究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和形成环境对认识滇东南构造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建水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两个样品的... 滇东南建水地区位于师宗-弥勒构造带的南段,区内出露一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研究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和形成环境对认识滇东南构造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建水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两个样品的年龄分别为261.9±2.2 Ma(MSWD=0.80)、264.8±1.7 Ma(MSWD=1.12),属中二叠世晚期,代表建水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建水玄武岩与安山岩具有低TiO_2含量(0.50%~0.88%)、高Mg~#(52.0~64.5)、弱富集LREE((La/Yb)_N=1.42~3.44)、富集LILE(Rb,Th,U,Pb)、轻微亏损HFSE(Nb,Ta,Ti)的特点,具典型岛弧玄武岩的特征;英安岩和流纹岩高ΣREE含量(139.5×10^(–6)~313.6×10^(–6))、富集LREE((La/Yb)N=4.16~9.78)和LILE(Rb,Ba,Th,U)、亏损HFSE(Nb,Ta)、强亏损Sr、Ti、Y等元素的特点与典型的岛弧流纹岩相似,但高钾(K_2O含量平均7.73%)、钙碱性(δ=0.93~2.94)、强过铝质(A/CNK=1.13~2.10)的特点使之区别于一般岛弧酸性火山岩,而具有一些上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的特点。综合建水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建水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伸展环境,是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与上地壳混染作用的共同结果,与滇桂交界处岛弧火山岩、两广交界处岛弧玄武岩等同为哀牢山洋向北俯冲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弧后盆地 滇东南建水
下载PDF
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级地震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维云 王培玲 +1 位作者 李启雷 刘文邦 《高原地震》 2019年第4期21-27,共7页
介绍了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位于油沙山-茫崖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型,视应力位于青海地区M_L≥3.0视应力均值线... 介绍了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位于油沙山-茫崖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型,视应力位于青海地区M_L≥3.0视应力均值线附近,序列视应力变化稳定。该结果有利于认识和了解本次茫崖Ms5.0级地震,为该区域中强地震对比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Ms5.0级地震 构造背景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视应力
下载PDF
2018年2月-2019年4月青海M_(L)4.0地震条带异常特征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茹莹 王培玲 +3 位作者 刘文邦 黄浩 胡维云 张丽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2期121-122,共2页
2019年2月20日德令哈4.5级地震后,青海省及邻区短时间内发生一系列M_(L)4.0及以上地震。通过跟踪分析该区M_(L)4.0及以上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2018年2月13日至4月28日,青海省内形成一条近NS向地震条带,表现在2018年2月13日青海都兰M... 2019年2月20日德令哈4.5级地震后,青海省及邻区短时间内发生一系列M_(L)4.0及以上地震。通过跟踪分析该区M_(L)4.0及以上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2018年2月13日至4月28日,青海省内形成一条近NS向地震条带,表现在2018年2月13日青海都兰M_(L)4.5地震和5月3日、5日、6日青海称多M_(L)4.1、M_(L)5.2、M_(L)5.6地震及8月10日甘肃玉门M_(L)4.2地震,初步从青海内部到甘肃玉门形成4级地震近NS向展布的格局;进入2019年,先后发生1月20日西藏达江M_(L)4.3、2月9日青海囊谦M_(L)4.1、2月20日青海德令哈M_(L)4.9、3月23日青海玉树M_(L)4.3和4月2日青海玉树M_(L)4.1地震,至此贯穿青海境内的近NS向地震条带形成,4月24日西藏墨脱MS 6.3地震和4月28日甘肃肃南M_(L)5.2地震即发生在该条带的南端和北端。青海省及邻区4级地震成带分布和2019年4月以来中强震沿该条带分布的现象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条带 地震活动性异常 映震效能
下载PDF
库玛断裂带Ms≥5级地震活动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维云 王培玲 +2 位作者 马茹莹 张丽峰 孙玺皓 《高原地震》 2019年第2期26-31,共6页
通系统分析研究了库玛断裂带自1970年以来Ms≥5级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地震序列类型特征,认识了该地区背景性和区域性的地震活动特征,对指导和研究该地区地震预测预报和震后趋势准确判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库玛断裂带 活动性特征 地震序列类型
下载PDF
青海西北部ML4地震平静对中强地震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维云 刘文邦 +2 位作者 李启雷 孙玺皓 王培玲 《高原地震》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对1980年以来青海西北部ML≥4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青海西北部共出现5次ML≥4地震显著平静异常,其后的8个月内在该地区均发生了中强地震,且中强地震前异常呈现出“长期平静—平静打破—震前平静—发震”的演化特... 本文对1980年以来青海西北部ML≥4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青海西北部共出现5次ML≥4地震显著平静异常,其后的8个月内在该地区均发生了中强地震,且中强地震前异常呈现出“长期平静—平静打破—震前平静—发震”的演化特征。据此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青海西北部震情趋势提供判定意见,为中强地震预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西北部 ML≥4地震平静 中强地震
下载PDF
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序列特征及强余震判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娜 张晓清 胡维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4期15-22,共8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M_(S)6.9地震,基于青海地震台网对此次地震序列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地震序列的空间展布整体上呈西段NWW、东段SE向的带状分布,且序列衰减较缓慢。另外,基于同一构造历史地震类比、h值、等待时...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M_(S)6.9地震,基于青海地震台网对此次地震序列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地震序列的空间展布整体上呈西段NWW、东段SE向的带状分布,且序列衰减较缓慢。另外,基于同一构造历史地震类比、h值、等待时间法等进行分析,认为门源M_(S)6.9地震序列为主—余型;根据祁连地震带中东段5级以上地震最大余震发震时间统计和震级差特征分析认为,门源M_(S)6.9地震的最大余震已经发生,即2022年1月12日18时20分的M_(S)5.2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地震序列 强余震
下载PDF
班公湖中特提斯洋向南俯冲的时限:来自SSZ型辉长岩的制约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桑 周涛 +4 位作者 李德威 陈超 郝海健 胡维云 李华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9-1000,共12页
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的俯冲极性和俯冲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作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从西藏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中识别出一套早白垩世SSZ型蛇绿岩,岩石组合上主要由辉长岩和玄武岩组成,还有少... 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的俯冲极性和俯冲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作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从西藏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中识别出一套早白垩世SSZ型蛇绿岩,岩石组合上主要由辉长岩和玄武岩组成,还有少量的硅质岩和超基性岩。本文对辉长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地球化学组成特征显示,辉长岩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平坦,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存在一定亏损;Th/Ta比值与岛弧玄武岩相似(Th/Ta>1.6),Ta/Hf比值较高(>0.1),显示其既保留了俯冲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也提供了伸展构造环境的信息。辉长岩中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9.2±0.4 Ma(MSWD=0.36),该年龄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迄今报道的最年轻蛇绿岩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这套蛇绿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古洋盆西段向南俯冲形成的弧前盆地,而班公湖-怒江古洋盆北向俯冲可能始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形成双向俯冲格局,直到早白垩世洋盆关闭,晚白垩世进入陆内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U-Pb年代学 弧前盆地 向南俯冲 班公湖蛇绿构造混杂岩
下载PDF
青海及邻区2019年3次M_(S)≥5.0地震跟踪分析及思考
18
作者 屠泓为 李启雷 +4 位作者 黄浩 马茹莹 赵玉红 张朋涛 胡维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481-483,共3页
1引言青海及邻区自2019年2月20日德令哈市M_(S)4.5地震以来,连续发生多次4级及以上地震,尤其是3月28日茫崖M_(S)5.0地震的发生,打破了2018年8月3日以来长约237天的5级地震平静,此后4级及以上地震活动明显活跃,含9月16日张掖甘州M_(S)5.... 1引言青海及邻区自2019年2月20日德令哈市M_(S)4.5地震以来,连续发生多次4级及以上地震,尤其是3月28日茫崖M_(S)5.0地震的发生,打破了2018年8月3日以来长约237天的5级地震平静,此后4级及以上地震活动明显活跃,含9月16日张掖甘州M_(S)5.0地震、10月28日夏河M_(S)5.7地震(图1),与2017、2018年地震活动区域和活动状态有较大不同。相关地震均分布在青海北部区域,空间上显示出弧形分布状态,而中部区域则明显平静,中小地震活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及邻近区域 2019年3次M_(S)≥5.0地震 跟踪分析
下载PDF
青海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特征分析
19
作者 马茹莹 苏维刚 +3 位作者 张丽峰 胡维云 张朋涛 张文涛 《高原地震》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对1980年以来青海及邻区(31°~40°N,88°~104°E)中强震序列类型判定标准及序列参数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青海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的特征,将地震序列划分为孤立型、主震-余震型和多震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ρ值... 对1980年以来青海及邻区(31°~40°N,88°~104°E)中强震序列类型判定标准及序列参数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青海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的特征,将地震序列划分为孤立型、主震-余震型和多震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ρ值基本上对中强以上地震序列类型判别无贡献;b值和h值的共同特点是:孤立型>主震-余震型>多震型;孤立型地震序列的U值、F值和k值结果为0或者趋近于0,且这3个参数的均值都具孤立型<主震-余震型<多震型的特征;k值对地震类型判别有较好的区分度,孤立型地震序列k值近似于零,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k值≤0.2,而多震型地震序列k值>0.2。这些可作为划分地震序列类型的判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序列类型划分 地震序列参数 青海及邻区
下载PDF
2019年门源流体观测井静水位异常客观性的地球化学方法论证
20
作者 马茹莹 苏维刚 +2 位作者 胡维云 马震 刘磊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S01期96-98,共3页
1研究背景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捕捉震前显著异常变化,并分析其可能成因,对震情趋势判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地下流体监测中,地球化学方法的引入有助于判定异常是否为前兆异常。利用常、微量元素的组成变化、同位素的变化分析地下水的水质类... 1研究背景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捕捉震前显著异常变化,并分析其可能成因,对震情趋势判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地下流体监测中,地球化学方法的引入有助于判定异常是否为前兆异常。利用常、微量元素的组成变化、同位素的变化分析地下水的水质类型、循环深度、水岩反应程度以及物质来源,已经逐步被应用到地震前兆异常判定中(刘耀炜等,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水位异常 地球化学分析 氢氧同位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