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赖氏“通元针法”结合中药治疗不孕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明珠 崔韶阳 +6 位作者 赖新生 郭元琦 唐纯志 任蓉 胡翀妮 郑盛惠 孙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观察赖氏"通元针法"结合中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赖氏"通元针法"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赖氏"通元针法"结合中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赖氏"通元针法"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卵泡最大直径情况、雌二醇、孕酮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好转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分别为16例、9例和5例,总有效率83.3%。针药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两组在血清雌二醇、孕酮、卵泡最大直径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不孕症患者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说明针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针刺 中药
下载PDF
针灸结合康复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胡翀妮 王曙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6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治疗的86例脑梗死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一的康...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治疗的86例脑梗死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一的康复技术治疗,分析组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功能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FMA评分、MBI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可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因其具有恢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优势,且尽可能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维持在正常水平,有较高的临床运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技术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刺治疗抑郁共病失眠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刘毅 谢宇锋 +2 位作者 胡翀妮 杨才佳 黄剑浩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用针刺疗法治疗抑郁共病失眠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针灸科接诊的72例抑郁共病失眠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潜阳安神汤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刺... 目的:探讨用针刺疗法治疗抑郁共病失眠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针灸科接诊的72例抑郁共病失眠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潜阳安神汤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PSQI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时间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和ESS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时间评分、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针刺疗法治疗抑郁共病失眠的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失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抑郁 失眠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日间思睡量表
下载PDF
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法对哮喘持续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胡翀妮 崔星 吴云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4期88-89,共2页
目的评价哮喘持续期应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 目的评价哮喘持续期应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1.1%,观察组为92.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持续期患者应用温阳利气配穴埋线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利气 穴埋线 哮喘持续期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针灸加埋线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翀妮 崔星 吴云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9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加埋线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依据病情采用针灸加埋线分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目的探讨针灸加埋线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依据病情采用针灸加埋线分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面部麻痹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面部麻痹程度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方法相比,针灸加埋线分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神经麻痹程度,提高治疗有效性,因此在日后为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时,建议在分析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推广使用针灸加埋线分期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埋线 分期治疗 西医 常规 综合治疗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围剿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倒错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连纪伟 王曙辉 +3 位作者 谢宇锋 吴云天 胡翀妮 崔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11期2080-2082,共3页
目的:观察围剿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倒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后睡眠倒错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围剿推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睡眠质... 目的:观察围剿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倒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后睡眠倒错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围剿推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IS、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DRS评分在治疗1周、2周、3周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剿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倒错,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剿推拿疗法 脑卒中 睡眠倒错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电针配合火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云天 许明珠 +3 位作者 郑盛惠 廖金蓉 胡翀妮 郑文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火针刺血疗法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电针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每天1次,治疗6天;配合足部浅表静脉及阿是穴火针点刺放血,每3天1次,共治疗2次...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火针刺血疗法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电针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每天1次,治疗6天;配合足部浅表静脉及阿是穴火针点刺放血,每3天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测定治疗前后VAS疼痛积分、血尿酸、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积分和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火针刺血疗法比口服西药更能有效地降低血尿酸,缓解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针灸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电针 火针刺血疗法
下载PDF
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崔星 吴云天 +2 位作者 胡翀妮 杨雪梅 谢宇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变应性鼻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每次2滴,每日3次,滴鼻;氯雷他定片,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4周...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变应性鼻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每次2滴,每日3次,滴鼻;氯雷他定片,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予针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同时予双侧背俞穴埋线,15 d治疗1次,共治疗2次。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对照组为75.76%(2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鼻症状总积分表(TNSS)评分、鼻炎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评分及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显著降低(P<0.05),Ig E、EOS、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及IL-2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TNSS、TNNSS、RQLQ评分及Ig E、EOS、IL-17、IL-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背俞穴埋线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腹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丽霞 王曙辉 +2 位作者 彭志华 崔星 胡翀妮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7期561-562,共2页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治疗。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治疗。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及胃动素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体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体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方法,可调整血糖,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腹针 胃轻瘫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仝小林运用淫羊藿、巴戟天、枇杷叶治疗老年哮喘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才佳 胡翀妮 +2 位作者 崔星 黄剑浩 王泽宇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10期1286-1288,共3页
淫羊藿、巴戟天、枇杷叶三味小方用于治疗老年肺肾虚型哮喘,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哮喘的病因之一,是风寒湿邪侵袭在表为标;其次是素体虚弱,年老体虚,肾阳虚衰在里为本,病位在肺肾、脾胃,治疗上以扶阳补肾止咳为原则。仝小林院士... 淫羊藿、巴戟天、枇杷叶三味小方用于治疗老年肺肾虚型哮喘,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哮喘的病因之一,是风寒湿邪侵袭在表为标;其次是素体虚弱,年老体虚,肾阳虚衰在里为本,病位在肺肾、脾胃,治疗上以扶阳补肾止咳为原则。仝小林院士多用淫羊藿、巴戟天调态,温补肾阳用以固本,维持肾可纳气作用,以平喘;枇杷叶打靶,补肺化痰止咳平喘。用量方面,淫羊藿、巴戟天、枇杷叶常用剂量各为15 g,临床中可根据病情酌情调整用量,其最大剂量可至30 g,但须注意淫羊藿、巴戟天类激素作用对患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淫羊藿 巴戟天 枇杷叶 仝小林
下载PDF
麦肯基力学疗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丽霞 王曙辉 +2 位作者 胡翀妮 崔星 彭志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10期1693-1694,共2页
目的观察麦肯基力学疗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加用麦肯基力学疗法(Mckenzie);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定级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 目的观察麦肯基力学疗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加用麦肯基力学疗法(Mckenzie);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定级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及NDI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麦肯基力学疗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麦肯基力学疗法 牵引
下载PDF
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曙辉 胡翀妮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观察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对照组45例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颈椎X线改变及触诊压痛及棘突改变情况。结... 目的观察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对照组45例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颈椎X线改变及触诊压痛及棘突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曲旋提拉斜扳法
下载PDF
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星 胡翀妮 +2 位作者 吴云天 杨雪梅 刘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7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150例围绝经期抑郁妇女,结合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1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150例围绝经期抑郁妇女,结合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1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改善情况、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0%高于对照1组72.0%及对照2组40.0%,对照1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MENQOL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及对照2组患者的SDS评分、MEN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和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结合穴位埋线 围绝经期妇女 抑郁状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解结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丽霞 王曙辉 +2 位作者 彭志华 胡翀妮 崔星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1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解结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运用解结针法治疗,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量... 目的:观察解结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运用解结针法治疗,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程度及ND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活动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解结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颈痛 解结针法 简式McGill疼痛量表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星 胡翀妮 +2 位作者 吴云天 郑盛惠 任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喘息、咳嗽、恶寒、咳痰、鼻涕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发热、喘憋、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康复时间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效果亦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中药 外感风寒型支气管哮喘 中医症状评分 症状改善时间
下载PDF
通元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崔星 胡翀妮 +4 位作者 杨雪梅 吴云天 任蓉 郑盛惠 谢宇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通元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剂,观... 目的:探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通元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剂,观察组给予通元疗法治疗。观察评估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的RQLQ和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RQL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涕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01,P=0.034)。结论:通元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效果确切,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医治疗 针灸疗法 通元疗法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通元疗法对变应性鼻炎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杨雪梅 崔星 +3 位作者 吴云天 胡翀妮 刘超 高燕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590-591,共2页
目的:探讨通元疗法对变应性鼻炎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针灸科门诊及耳鼻喉科门诊变应性鼻炎伴睡眠障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36例。... 目的:探讨通元疗法对变应性鼻炎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针灸科门诊及耳鼻喉科门诊变应性鼻炎伴睡眠障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36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喷鼻剂,观察组予以通元疗法针刺结合埋线,比较2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睡眠质量及血清IgE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元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伴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元疗法 针刺 埋线 变应性鼻炎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志华 杨丽霞 +2 位作者 胡翀妮 焦建凯 杨红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36-40,45,共6页
目的:观察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已明确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方法治疗... 目的:观察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已明确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NR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颈部活动度(ROM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80.00%,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程度(NR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及颈部活动度(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NR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及颈部活动度(ROM评分)均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l)、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和阻力指数(Rl)等各项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VS、Pl、Vd和Rl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也是临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部血流等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刺法 颈源性头痛 压痛点推拿 经颅多普勒
原文传递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oblique Ban-pulling tuina manipulation plus acupuncture for cervical vertigo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翀妮 王曙辉 洪珏(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6年第1期26-30,共5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otating-lifting oblique Ban-pulling tuina manipulation plus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cervical vertigo(CV). Methods: Seventy-three CV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otating-lifting oblique Ban-pulling tuina manipulation plus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cervical vertigo(CV). Methods: Seventy-three CV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block randomization,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rotating-lifting oblique Ban-pulling tuina manipulation plus acupunctur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by the same acupuncture treatment alone. The tuina treatment was given once every other day and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was given once every day. The symptom score was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20-day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14 subjec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3 subjects in the control group dropped out. Finally, 36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volved into the data analysis. After 20-day treatment, the symptom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P〈0.05), and the symptom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versus 83.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P〈0.05). The recovery and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69.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versus 32.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Rotating-lifting oblique Ban-pulling tuina manipulation plus acupunctu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V patients, and its clinical efficacy is superior to that of acupuncture 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INA MASSAGE Acupuncture Therapy VERTIGO Cervical Spondylosis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翀妮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于经前、经后、经间期采用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于经前、经后、经间期采用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积分,观察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血瘀型 周期治疗 穴位埋线 灸法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