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时代司法的选择性视界
1
作者 孙日华 胡育仁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96,共6页
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网民以道德性产出为原则选择性关注某些案件,为了维护道德直觉和公共认知,不计社会成本地将"案件事件化"。司法机关在多重效用函数指引下,努力降低社会成本,力图"事件案件化"。由于网络媒体的信... 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网民以道德性产出为原则选择性关注某些案件,为了维护道德直觉和公共认知,不计社会成本地将"案件事件化"。司法机关在多重效用函数指引下,努力降低社会成本,力图"事件案件化"。由于网络媒体的信息扩散能力强大,造成的间接损失难以估量,司法机关通过选择性司法被迫回应公共舆论,网民的选择性关注与司法机关的选择性司法刹那间出现了交集。这些影响性诉讼对个案的冲击力较大,却对制度改造力甚微。司法机关仅仅化解了个案带来的麻烦,却无法拯救制度性危机。对此,需要引导公共舆论的制度性进入,提升司法公信力形象,努力实现公共执法与私人执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司法 选择性 法治 成本
下载PDF
裁判客观性与转型中国法治的契合
2
作者 孙日华 胡育仁 《开封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9-14,共6页
维护裁判客观性是站在司法的克制立场上说的,这与转型中国的法治具有相当程度的默契。维护裁判的客观性,就是在微观层面巩固法治;捍卫裁判客观性,不仅是在维护法治的形式价值,更是在体现法治的实体价值。裁判客观性是自治型法治的题中之... 维护裁判客观性是站在司法的克制立场上说的,这与转型中国的法治具有相当程度的默契。维护裁判的客观性,就是在微观层面巩固法治;捍卫裁判客观性,不仅是在维护法治的形式价值,更是在体现法治的实体价值。裁判客观性是自治型法治的题中之义,形式主义理性建构起来的法治就需要司法裁判的客观性来维持。在形式法治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超前追求实质法治,可能带来法治的倒退。在转型中国语境之下,裁判客观性具有巨大的法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客观性 转型中国 法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