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后的“心理救援”
1
作者 胡舒颖 巩志丹 《中国应急救援》 2008年第4期29-31,共3页
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人们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变化致使心理失去平衡,而又无力依靠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常态,便会出现心理危机。重大的灾害性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紧急性,会使人出现心理失衡,从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 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人们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变化致使心理失去平衡,而又无力依靠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常态,便会出现心理危机。重大的灾害性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紧急性,会使人出现心理失衡,从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心理疾病一旦得不到及时的疏导,轻者将导致神经衰弱,重者将可能导致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等严重的精神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救援 救援人员 灾民 难民 团体心理干预 心理危机 心理疾病 个体咨询 创伤后应激障碍 情感紊乱
下载PDF
灾后救援人员的心理疏导
2
作者 胡舒颖 《防灾博览》 2010年第3期54-55,共2页
2008年5月12日,是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当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解放军、武警、消防、医护、专业救援队等各种救援人员迅速奔赴灾区开展各种营救工作。而从事救援工作的这些人员,每天面对灾难场面和危险的境地,许多人都会出现... 2008年5月12日,是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当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解放军、武警、消防、医护、专业救援队等各种救援人员迅速奔赴灾区开展各种营救工作。而从事救援工作的这些人员,每天面对灾难场面和危险的境地,许多人都会出现情绪和情感上的压力或心理创伤,如何积极适时地为灾后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 救援人员 灾后 营救工作 救援工作 中国人 地震后 解放军
下载PDF
汶川地震后对“心理减灾”的反思
3
作者 胡舒颖 《城市与减灾》 2011年第3期17-19,共3页
3年前,一场举国悲恸的灾难,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砥砺锤炼;今天,当我们冷静回望这个大灾难的时候,受到创伤的心灵需要抚慰,如何做好“心理减灾”值得反思。
关键词 减灾 心理 地震后 汶川 灾难
下载PDF
沈阳市开展地震应急宣传周活动
4
作者 胡舒颖 《中国应急救援》 2007年第5期34-34,共1页
2007年8月27日—31日沈阳市开展为期一周的地震应急宣传活动。地震部门面向基层,深入社区、村屯,走进学校、企业,围绕"普及地震应急知识,促进平安家园建设"主题,广泛开展地震科普、地震自救互救知识和地震应争法规宣传,旨在... 2007年8月27日—31日沈阳市开展为期一周的地震应急宣传活动。地震部门面向基层,深入社区、村屯,走进学校、企业,围绕"普及地震应急知识,促进平安家园建设"主题,广泛开展地震科普、地震自救互救知识和地震应争法规宣传,旨在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灾害防范意识。宣传周期间,市、区两级地震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地震局 沈阳市
下载PDF
救援中的心理危机干预 被引量:1
5
作者 石盛昌 胡舒颖 《中国应急救援》 2007年第6期11-13,共3页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各种救援工作,这其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国家处理应急事件的必要手段之一。心理危机干预更注重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关键词 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技术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重大突发事件
下载PDF
“心理减灾”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潘一 胡舒颖 《中国应急救援》 2009年第4期22-23,共2页
五月之殇,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痛。一年前,一场举国悲恸的灾难,让我们经受了一次砥砺锤炼;一年后,当我们冷静回望这个大灾难的时候,受到创伤的心灵需要抚慰,如何做好"心理减灾"值得反思。
关键词 灾后 地震 灾区 长效机制 专业素质 心理援助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