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胡良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娄底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娄底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出入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大于术前,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优于宫腔镜下电切术,且手术时间短,有利于子宫内膜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冷刀微剪分离术 宫腔镜下电切术
下载PDF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雌二醇联合宫腔支撑球囊与宫内节育器治疗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胡良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4-0047,共4页
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应用雌二醇联合宫腔支撑球囊与宫内节育器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5月到2023年8月之间进行,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78名子宫粘连分离病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名,采取不同的疗法。分别为戊酸雌二醇与宫内... 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应用雌二醇联合宫腔支撑球囊与宫内节育器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5月到2023年8月之间进行,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78名子宫粘连分离病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名,采取不同的疗法。分别为戊酸雌二醇与宫内节育器治疗及雌二醇联合宫腔支撑球囊与宫内节育器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对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采用雌二醇联合宫腔支撑球囊与宫内节育器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恢复宫腔形态,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月经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酸雌二醇 节育器治疗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支撑球囊
下载PDF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不孕症27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良燕 龙志贤 陈旭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9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0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了解不孕症的病因,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270例不孕症患者中,有盆腔病变者254例,占94.07%,有宫腔病变者172例,占63.7%,其中盆腔...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0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了解不孕症的病因,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270例不孕症患者中,有盆腔病变者254例,占94.07%,有宫腔病变者172例,占63.7%,其中盆腔炎居首位,子宫内膜异位次之,PCO居第3位;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后妊娠率63.51%。结论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可以尽早明确不孕症的盆腔及宫腔病因,并进行手术及药物治疗,成为女性不孕症的重要诊治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不孕症 腹腔镜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对手术后卵巢上皮性癌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青云 刘春城 胡良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3-86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65例,分为A、B两组,两者手术方式基本相同,A组(114例)化疗方案主要采用PAC方案(顺铂或卡铂+阿霉素+环磷酰胺),B组(151例)主要采用TC方案(紫杉醇+卡铂)。结果两组年龄...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65例,分为A、B两组,两者手术方式基本相同,A组(114例)化疗方案主要采用PAC方案(顺铂或卡铂+阿霉素+环磷酰胺),B组(151例)主要采用TC方案(紫杉醇+卡铂)。结果两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期别、组织分化程度、CA12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残留病灶大小无统计学差异,两肿瘤残留病灶直径>2cm者分别占29.2%和14.2%,有效率分别为51.75%和81.45%(P<0.05)。两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无复发生存期有显著差异(P<0.01、0.05、0.001)。结论手术残留病灶的大小及化疗方案影响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TC化疗方案优于PAC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上皮性癌 残留病灶 顺铂 阿霉素 环磷酰胺 紫杉醇 卡铂
下载PDF
盆花瓜叶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先国 杨先龙 胡良燕 《河南农业》 2001年第8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瓜叶菊 盆花 栽培技术 花序 多年生草本花卉 品种特征 花期 千里光属 菊科 花朵
下载PDF
5'-NT、血清内毒素及TNF-α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胡良燕 肖中苏 +1 位作者 龙志贤 张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0期1929-1931,共3页
目的:观察5’-核苷酸酶(5’-NT)、血清内毒素(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表达,为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寻找更有效的检测指标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酶法速率法检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胆淤组)... 目的:观察5’-核苷酸酶(5’-NT)、血清内毒素(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表达,为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寻找更有效的检测指标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酶法速率法检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胆淤组)及健康妊娠者(对照组)血清5’-NT的活性,ELISA检测两者血清TNF-α的含量,并检测常规肝功能指标。结果:胆淤组患者血清5’-NT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胆淤组的血清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胆淤组常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LP)均高于对照组,且5’-NT与ALT(r=0.763,P<0.05)、AST(r=0.684,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5’-NT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功能水平密切相关,TNF-α在患者体内的高表达,提示在胆汁淤积期积极抗炎治疗可能更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核苷酸酶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妊娠 胆汁淤积症
原文传递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良燕 《农家致富顾问》 2021年第10期91-91,共1页
虽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在农业生产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基础设施陈旧、生产方式传统、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不高、以及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所以需要及时的完善和改进推广农业生... 虽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在农业生产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基础设施陈旧、生产方式传统、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不高、以及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所以需要及时的完善和改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策略分析 推广体系 问题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探析
8
作者 胡良燕 《农家致富顾问》 2021年第14期118-118,共1页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因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在农村全面引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农业技术推广,一旦缺少到位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自然难以...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因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在农村全面引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农业技术推广,一旦缺少到位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自然难以为农业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技术推广 探析
原文传递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郝瑞 闵红 +3 位作者 李好海 李耀青 刘和玉 胡良燕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84,共3页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成为河南小麦的主要流行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而长期单一用药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发展加快,需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防治药剂。选择3种新型药剂和1种当地常用药剂在河南省光山县开展了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试...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成为河南小麦的主要流行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而长期单一用药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发展加快,需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防治药剂。选择3种新型药剂和1种当地常用药剂在河南省光山县开展了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在小麦扬花期施药2次后,3种新型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为84.2%~87.27%,对小麦纹枯病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处理区小麦产量较空白对照增产35.81%~39.39%,防病效果与减损保产效果均优于当地常用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