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
作者 胡茂通 朱鸣萍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62-264,共3页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是一类可以同时在子宫肌层内及静脉腔内生长的特殊类型的软组织肿瘤,其组织来源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文献报道的病例均发生于子宫,其中部分病例的肿瘤组织超出盆腔静脉丛,进入下腔静脉甚至右心房,引起严重的...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是一类可以同时在子宫肌层内及静脉腔内生长的特殊类型的软组织肿瘤,其组织来源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文献报道的病例均发生于子宫,其中部分病例的肿瘤组织超出盆腔静脉丛,进入下腔静脉甚至右心房,引起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IVL较为罕见,生物学行为特殊,在临床上极易误诊。近年来本院收治了2例IVL患者,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例1女,41岁。因体检发现“子宫平滑肌瘤”,于2010年7月诊断为“浆膜下平滑肌瘤”收治入院。自述近年来月经量增多,并有经前期阵发性下腹痛,经期正常,无阴道流血,平产(1-0-1-1)。有高血压病史7年余,一直服用降压药物,自述血压控制良好,否认手术史。术前B超:肌层外中等回声团块,诊断: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入院1周后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切除标本巨检:全子宫标本,总体积11.0cm伊7.0cm伊5.0cm,内膜厚0.3cm,光滑,宫腔内有节育环,肌层厚2.0cm。左侧阔韧带处可见多个结节及蠕虫状组织(见图1),最大结节直径4.0cm,切面灰白、细腻、有光泽及小囊状结构,部分切面见有流水状条纹。肿瘤组织与子宫肌层密切相连,边界不清,部分肿瘤组织伸入肌层,与子宫肌层融为一体。蠕虫状组织多位于宫旁大静脉腔内,质韧、富于弹性似皮筋样,可部分被拉出脉管外。宫颈肥大,双侧输卵管无殊,卵巢见囊性卵泡。镜下观察:肿瘤组织与血管关系密切(见图2)。肿瘤细胞核细长,呈波浪状,染色质可见颗粒状结构,似纤维母细胞样,核分裂像少见。细胞界限不清,部分区域有胶原样组织形成,细胞疏密不等,部分富于胶原的少细胞区与多细胞区相间隔,形成多层的复合板样结构。肌层内肿瘤细胞与脉管内肿瘤细胞形态一致(见图3)。免疫组化:H-caldesmon、抗平滑肌抗体(SMA)、人结蛋白(DES)部分区域阳性、CD34阴性、雌激素受体(ER)小片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CD10阴性。Ki-67阳性肿瘤细胞<1.00%。病理诊断:I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子宫平滑肌瘤 文献复习 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 肿瘤细胞核 软组织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全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胡茂通 冯玲燕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212例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呈阴性的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阴道...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212例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呈阴性的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阴道镜检查及HPV检测结果,并与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进行比较。结果 212例患者中,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宫颈癌者70例,确诊率为33.0%。阴道镜检查、HPV检测及两者联合与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程度分别为中度、中度和极强(K=0.567、0.473和0.832)。阴道镜检查联合HPV检测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为91.4%,明显高于单一阴道镜检查和HPV检测(均P<0.05),其特异度为93.0%,与单一阴道镜检查和HPV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联合HPV检测在早期诊断宫颈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对于LCT检查阴性的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当采用该联合检查方法,以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宫颈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来源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胡茂通 朱献斐 朱呜萍 《浙江实用医学》 2014年第4期246-248,280,307,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可能的组织来源。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IVL的临床病理资料。标本经常规制片及免疫组化(H-caldesmon、SMA、DES、ER、PR、CD34、CD31、S100、CD10及Ki-67等),组化设立阳性及阴性对照。所有切...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可能的组织来源。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IVL的临床病理资料。标本经常规制片及免疫组化(H-caldesmon、SMA、DES、ER、PR、CD34、CD31、S100、CD10及Ki-67等),组化设立阳性及阴性对照。所有切片经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复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表现为静脉内蠕虫状肿物,易累及盆腔内静脉、下腔静脉甚至可以延伸至右心房,引起严重的血循环障碍。肿瘤细胞核细长,波浪状,染色质细,部分可见颗粒状结构,细胞界限不清,似纤维母细胞样,与血管关系密切。IVL对平滑肌标记的表达仅为局灶弱阳性或者阴性,部分细胞表达ER、PR,不表达S100、CD10。发现IVL细胞形态及免疫表达与子宫平滑肌束间隙内血管旁的梭形间充质细胞(PSMC)相似。结论 IVL具有与普通平滑肌瘤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认为是一类非单一平滑肌源性的软组织肿瘤,可能起源于PS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临床病理特征 组织来源 梭形间充质细胞
下载PDF
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胡茂通 邬万新 施红旗 《浙江实用医学》 2010年第2期129-131,168,共4页
目的探讨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SCV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例发生于阴道壁的SCVM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理特征,肿瘤位于黏膜下,卵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目的探讨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SCV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例发生于阴道壁的SCVM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理特征,肿瘤位于黏膜下,卵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但无包膜,有Grenz带。周边区域的肿瘤细胞相对稀疏,间质呈粘液样或水肿样,瘤细胞多呈条束状、网格状或紊乱排列;中央区瘤细胞排列密集,瘤细胞间可见致密纤细的胶原组织,瘤细胞呈束状或波浪状排列,与胶原纤维走向一致并紧密排列似包埋于胶原当中。高倍镜下瘤细胞由基本一致的梭形或星形细胞组成,胞浆嗜伊红,无明显异型,可有小核仁,核分裂罕见(<2个/50HPF)。肿瘤内可见散在的薄壁血管及少量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强阳性表达Vimentin、desmin、ER和PR,部分表达CD34,不表达a-SMA、Actin、h-caldesmon、S-100、calretinin、EMA、AE1/AE3、CD57、GFAP及NF等。结论 SCVM是一种新发现、较罕见、具有相对独立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的良性肿瘤,多发于绝经后妇女,易引起临床及病理的误诊、漏诊。部分病例有明确服用抗雌激素类药物史,具有复发或再发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肿瘤 宫颈肿瘤 诊断 鉴别 母细胞瘤 病理 免疫表型
下载PDF
硬膜下腔异常交通支血管3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陶志强 丁胜鸿 +3 位作者 周火荣 胡茂通 黄建跃 朱志刚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82-184,共3页
有些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是不伴有脑挫伤的[1],据报道比例可以高达8%[2]。这种出血的原因,一直以来认为是大脑上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处,大脑中、浅静脉和颞极静脉注入蝶顶窦处或颞叶后部的下吻合静脉注入乙状... 有些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是不伴有脑挫伤的[1],据报道比例可以高达8%[2]。这种出血的原因,一直以来认为是大脑上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处,大脑中、浅静脉和颞极静脉注入蝶顶窦处或颞叶后部的下吻合静脉注入乙状窦处桥静脉损伤出血[1]。其实很多头部损伤轻微或没有外伤史的ASDH患者,在手术中并没有发现上述血管损伤。令人不解的是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腔 异常交通支血管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胃肝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茂通 刘海芳 《浙江实用医学》 2015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A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HAS的临床资料、光镜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结果镜下:肿瘤组织呈现两种不同形态区即普通腺癌区与肝样分化区。免疫组织化学:肝样分化区AFP、Glypican-3(GPC3)阳性,普...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A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HAS的临床资料、光镜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结果镜下:肿瘤组织呈现两种不同形态区即普通腺癌区与肝样分化区。免疫组织化学:肝样分化区AFP、Glypican-3(GPC3)阳性,普通腺癌区CK7、CK20、CEA阳性,CK19、CK8、P53两区域均阳性,Heppar-1、HER2全部阴性。结论 HAS是一类少见的,恶性度高的原发性胃癌,不同于普通腺癌。肝样分化区为本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HAS的治疗以根治术为主,辅以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肝样腺癌 AFP GLYPICAN-3
下载PDF
硬膜下血肿新生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观察
7
作者 胡茂通 陶志强 +1 位作者 赵亚娟 唐咏梅 《浙江实用医学》 2009年第6期451-452,462,共3页
目的观察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组织学结构,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的规律并探讨相关因素,推测它在此存在的功能。方法选择94例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病理切片经HE染色,由两位病理医师按统一的标准盲检,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嗜酸性粒... 目的观察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组织学结构,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的规律并探讨相关因素,推测它在此存在的功能。方法选择94例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病理切片经HE染色,由两位病理医师按统一的标准盲检,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只出现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其浸润的高峰在外伤30天后,经统计学检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性别、年龄及有无含铁血黄素间无相关(P>0.05),而与损伤后的持续时间和是否含有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为硬膜下出血后期进入血肿的炎症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的出现与损伤后的持续时间和是否含有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新生膜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转化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21
8
作者 陶志强 惠国桢 +2 位作者 朱志刚 胡茂通 丁胜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4-536,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SE)转化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H)的机制。方法CT或MRI随访TSE患者,并对部分积液和血肿的包膜作组织学检查以明确各期膜中细胞的类型。结果TSE总数96个,转化为CSH 44个,其中无症状31个。外膜显微解剖:TSE为...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SE)转化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H)的机制。方法CT或MRI随访TSE患者,并对部分积液和血肿的包膜作组织学检查以明确各期膜中细胞的类型。结果TSE总数96个,转化为CSH 44个,其中无症状31个。外膜显微解剖:TSE为幼稚成纤维细胞,少或无炎症细胞浸润。血肿初期: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形成及局灶出血;中期:仍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浆细胞,血管增多,红细胞呈弥漫性逸出;后期:多种炎症细胞并存尤是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结论CSH是部分TSE转归中的一个阶段,有症状只是少数病例。蛛网膜破口和TSE是局部炎性修复反应的始因,新生膜出血是修复蛛网膜的一种病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下积液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病理
下载PDF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血肿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陶志强 朱志刚 +5 位作者 陈相兵 胡茂通 丁胜鸿 楼洪福 方激杨 黄建跃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TSH CSDH 血肿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临床 机制研究 头颅 演变 追踪 发现
下载PDF
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曦 马骏 +6 位作者 胡茂通 董细丹 项兰婷 顾倩如 杜转运 陈三妹 陈国荣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1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8):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治疗组(DT组),采用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DT... 目的:探讨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8):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治疗组(DT组),采用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DT组按0.2 mg/kg·d剂量的L6H4灌胃8周。治疗结束后测24h尿蛋白、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粘连蛋白(FN)、四型胶原(Col-IV)的表达水平。结果:DM组大鼠24 h尿蛋白、FBG、TG、Scr、BUN均明显升高(P<0.01),肾小球体积增大、不规则,弥漫性系膜基质增多,伴基底膜不同程度的增生肥厚及足突融合现象;肾组织的TGF-β1、FN、Col-IV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经L6H4治疗后,DT组的24 h尿蛋白、FBG、TG、Scr、BUN水平明显下降(P<0.01),大鼠肾小球形态较规则,系膜区基质明显减少,足细胞肿胀、融合现象减轻;肾组织的TGF-β1、FN、Col-IV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L6H4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FN、Col-IV的大量分泌,减轻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起到保护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类似物L6H4 2型糖尿病 肾脏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下载PDF
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292例回顾性分析
11
作者 胡茂通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4年第13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加深对甲状腺腺瘤的认识,便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作进一步鉴别。方法:按甲状腺腺瘤组织学诊断标准对292例原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切片作复查。结果:复查后符合上述标准的甲状腺腺瘤仅42例,更改...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加深对甲状腺腺瘤的认识,便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作进一步鉴别。方法:按甲状腺腺瘤组织学诊断标准对292例原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切片作复查。结果:复查后符合上述标准的甲状腺腺瘤仅42例,更改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为250例。结论:以往我们对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过松。在实际工作中,遇有包膜完整、单个结节的甲状腺病变或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有腺瘤样的实性结节、囊性变结节容易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笔者认为,结节包膜是否完整、均一,结节内外组织学结构是否单一、间质有无纤维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灶性浸润是鉴别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临床与病理特点
下载PDF
胃癌PTEN、VEGF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咏梅 黄明哲 +3 位作者 胡茂通 朱献斐 费哲为 张一楚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677-678,共2页
关键词 VEGF基因表达 PTEN 微血管密度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第10号染色体 TEP1基因 内皮细胞增殖
下载PDF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分类及处置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志强 胡茂通 +2 位作者 陈如昌 吴云 方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4期628-629,共2页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分类和处置策略。方法回顾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两个类别,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另一类是,厚壁包膜包裹了...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分类和处置策略。方法回顾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两个类别,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另一类是,厚壁包膜包裹了无细胞结构成分的僵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论两型血肿形成机制不同,处理方法不同,但很可能存在转换关系。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而僵化型可根据患者年龄及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大骨瓣或小骨窗,处理的关键是阻断壁层包膜的血供及保留脏层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机化 僵化 固态 硬膜下异常交通支血管 嗜酸性粒细胞 机制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TERT和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黄明哲 费哲为 +3 位作者 唐咏梅 胡茂通 朱献斐 张一楚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超敏SP法检测138例胃癌的hTERT、VEGF表达和肿瘤MVD,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胃癌组织hT...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超敏SP法检测138例胃癌的hTERT、VEGF表达和肿瘤MVD,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胃癌组织hTERT表达阳性率为81.2%(112/138),VEGF表达阳性率为85.5%(118/138),MVD平均为45.8。hTERT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VEGF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化型、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相关,MVD与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相关;VEGF表达与MVD值存在显著性意义。结论:hTERT激活与VEGF表型在胃癌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hTERT、VEGF表达和MVD,对胃癌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端粒酶逆转录酶 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结节性筋膜炎41例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胡茂通 李早红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2年第19期1548-1549,共2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和组织形态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1例原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筋膜炎作了双盲法复检。结果:61例中误诊率为37.88%。对余下的41例作了回顾性分析认为,结节性筋膜炎临床...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和组织形态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1例原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筋膜炎作了双盲法复检。结果:61例中误诊率为37.88%。对余下的41例作了回顾性分析认为,结节性筋膜炎临床特点有“3个3”;病理诊断要点有4点。结论:只要注意结节性筋膜炎的病史、临床特点、熟悉大体和镜下特点,可避免过度诊断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筋膜炎 临床病理 诊断 治疗 症状
下载PDF
DXM治疗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志强 丁胜鸿 +4 位作者 黄建跃 朱志刚 胡茂通 周火荣 刘俏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ASDH)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按知情同意原则,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愿意选择钻孔引流手术或行地塞米松(DXM)治疗。DXM的使用方法:前3天每日10mg,以后每日5mg。停药时间分为两组,A组硬膜下血凝块完全溶解后停药;B组... 目的探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ASDH)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按知情同意原则,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愿意选择钻孔引流手术或行地塞米松(DXM)治疗。DXM的使用方法:前3天每日10mg,以后每日5mg。停药时间分为两组,A组硬膜下血凝块完全溶解后停药;B组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停药。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神经影像学资料。结果 A、B两组,使用DXM后临床症状均当天消失。A组5例停药后症状未再复发;B组4例,停药时仍有硬膜下血凝块存在,头痛症状均复发,2例改为手术治疗,另2例继续使用DXM(同A组)治愈。结论 DXM是治疗s ASDH的有效药物,用药的终点应该在硬膜下血凝块完全溶解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地塞米松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陶志强 胡茂通 +1 位作者 朱志刚 陈相兵 《临床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机制。方法回顾10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结合其神经影像学和部分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检7例病理标本均有新生膜形成,其中5例发现了大毛细血管,且有3例见到毛细血管出血;2例有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着;... 目的探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机制。方法回顾10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结合其神经影像学和部分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检7例病理标本均有新生膜形成,其中5例发现了大毛细血管,且有3例见到毛细血管出血;2例有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着;炎症细胞浸润少见。结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非由脑皮层血管缓慢渗血所致,而可能缘于新生膜炎性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病理机制
原文传递
胃癌微血管密度与VEGF表达的关系138例分析
18
作者 唐咏梅 黄明哲 +3 位作者 胡茂通 朱献斐 费哲为 张一楚 《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微血管密度与VEGF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超敏SP法检测138例胃癌患者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胃癌组织MVD平均为45.77±11.31,MV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相关(... [目的]探讨胃癌微血管密度与VEGF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超敏SP法检测138例胃癌患者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胃癌组织MVD平均为45.77±11.31,MV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相关(P<0.05);VEGF表达阳性率为85.5%(118/138),VEGF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化型、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相关。MVD在VEGF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08);MVD值与VEGF表达状态显著相关。[结论]MVD值与VEGF激活在胃癌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VD和VEGF表达可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咽喉多部位颗粒型白斑局部恶变伴性病1例
19
作者 楼正才 胡茂通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59-859,共1页
关键词 口咽白斑 鳞状细胞癌
原文传递
案例模拟竞赛对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冯玲燕 胡茂通 季亚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0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模拟竞赛培训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训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轮科的38名急诊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培训;选择2013年1—12月轮科40名的急诊护士设为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实施案例模拟... 目的:探讨案例模拟竞赛培训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训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轮科的38名急诊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培训;选择2013年1—12月轮科40名的急诊护士设为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实施案例模拟竞赛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总体考核成绩、模拟技术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结果对照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综合能力的考核成绩分别为(85.36±8.32),(81.61±8.22),(82.25±8.01)分,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综合能力的考核成绩分别为(96.21±8.21),(93.54±7.38),(95.04±7.55)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82,6.541,7.015;P〈0.01)。观察组护士各项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护理基本操作、应急处理能力、模拟病情判断、有效配合医生、护理记录填写及协调指挥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案例模拟竞赛培训能使所学的急救操作技能与临床应用更好地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护士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护士的协调能力,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为急诊科护士的培训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急诊科 急救技能 综合能力 案例模拟竞赛培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