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eO_(2)基催化剂构筑及其CO_(2)甲烷化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译之 彭揚 +3 位作者 张义焕 张荣斌 冯刚 叶闰平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8,共15页
CO_(2)加氢制甲烷(即“CO_(2)甲烷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CeO_(2)由于具有丰富的表面氧空位和优异的储氧性能被认为是重要的催化剂载体之一,过渡金属Ni也因为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研究,CeO_(2... CO_(2)加氢制甲烷(即“CO_(2)甲烷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CeO_(2)由于具有丰富的表面氧空位和优异的储氧性能被认为是重要的催化剂载体之一,过渡金属Ni也因为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研究,CeO_(2)和金属Ni结合形成的Ni/CeO_(2)基催化剂在CO_(2)甲烷化反应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阐述了Ni/CeO_(2)基催化剂催化CO_(2)甲烷化的机理,介绍了Ni/CeO_(2)基催化剂制备方法,重点总结了活性中心特征、载体性质、助剂类型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影响Ni/CeO_(2)基催化CO_(2)甲烷化催化性能的因素,并总结了改性Ni/CeO_(2)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分析发现,通过对Ni/CeO_(2)基催化剂进行改性,可以调控Ni/CeO_(2)基催化剂的CO_(2)甲烷化催化性能与产物选择性,可为提升其CO_(2)甲烷化催化性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eO_(2)基催化剂 CO_(2)甲烷化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制备方法
下载PDF
印迹材料MIP-PAM/PSA的制备及对氧氟沙星的识别与拆分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译之 李延斌 +2 位作者 何红芳 唐风娣 门吉英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1年第1期23-29,共7页
通过接枝聚合和交联印迹过程同步法,以伯胺树脂微球(PSA)为基质,S-氧氟沙星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缩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S-氧氟沙星的表面分子印迹材料MIP-PAM/PSA。研究了分子印迹材料MIP-PAM/PSA对氧氟沙星对映体拆分的可行性... 通过接枝聚合和交联印迹过程同步法,以伯胺树脂微球(PSA)为基质,S-氧氟沙星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缩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S-氧氟沙星的表面分子印迹材料MIP-PAM/PSA。研究了分子印迹材料MIP-PAM/PSA对氧氟沙星对映体拆分的可行性。采用FTIR、SEM对PSA和印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SA微球表面出现了印迹空穴,成功制备出了印迹材料MIP-PAM/PSA。等温结合性能测定表明,印迹材料MIP-PAM/PSA对S-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识别选择性。印迹材料对R-氧氟沙星的分配系数为206.1 mL·g^(-1),对S-氧氟沙星的分配系数为694.1 mL·g^(-1),S-氧氟沙星相对于R-氧氟沙星识别选择性系数为3.37,表现出良好的拆分性能。此外,印迹材料MIP-PAM/PSA具有良好的解吸性能,解吸率达到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 伯胺树脂球 氧氟沙星 识别选择性 手性拆分
下载PDF
平政院评事、肃政史选任及履历考论 被引量:4
3
作者 胡译之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平政院、肃政厅官员的选任问题,在现有研究中尚未进行详尽的探讨。在实践中,评事和肃政史的密荐,并非严格按照《平政院编制令》执行。早期评事的甄选主要考察其教育背景和司法职经历,以确保其专业性;对于肃政史,则看重其出身和声望。平... 平政院、肃政厅官员的选任问题,在现有研究中尚未进行详尽的探讨。在实践中,评事和肃政史的密荐,并非严格按照《平政院编制令》执行。早期评事的甄选主要考察其教育背景和司法职经历,以确保其专业性;对于肃政史,则看重其出身和声望。平政院后期地位下降,评事中人才流失,专业性大不如前,对案件的审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密荐制度导致平政院官员中因人脉而形成地缘群体,评事、肃政史与保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既可能影响到肃政厅的公正严明,也可能影响到平政院在行政审判的中立性。而密荐制度的弊端,归根结底是因为制度设计者对平政院的性质和功能在认识上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政院 评事 肃政厅 肃政史 密荐制度
下载PDF
理雅各眼中的中国及其中国观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译之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理雅各是19世纪的著名传教士、汉学家。学界对于他评价中国时的"矛盾"态度向来众说纷纭,事实上,理雅各对中国的态度看似矛盾,实则并无抵牾。一方面,理雅各将中国视为科学技术落后和拥有"惨酷习俗"的"半文明国... 理雅各是19世纪的著名传教士、汉学家。学界对于他评价中国时的"矛盾"态度向来众说纷纭,事实上,理雅各对中国的态度看似矛盾,实则并无抵牾。一方面,理雅各将中国视为科学技术落后和拥有"惨酷习俗"的"半文明国家",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程度较高,近代以来文明停滞,是因为儒学中存在阻碍中国发展的因素,以及清政府的畏葸不前;另一方面,与其他传教士不同,理雅各认为中华文明有较强的生命力,对中国的前景总体上充满信心,主张中英两国应发展健康的贸易、增进文化交流。正是理雅各传教士和学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独特的中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清代 中国经典 中国评论
下载PDF
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何红芳 李延斌 +1 位作者 余佳照 胡译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64-3070,3080,共8页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是在载体表面上发生聚合反应,将分子识别位点建立在载体的外层或者表面。从而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结合速度快、识别选择性强、结合容量高、提高印迹材料的效率等优点。近年来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是在载体表面上发生聚合反应,将分子识别位点建立在载体的外层或者表面。从而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结合速度快、识别选择性强、结合容量高、提高印迹材料的效率等优点。近年来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引起人们的关注。简要介绍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理及4种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接枝共聚法、牺牲载体法、聚合加膜法、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法),并对其在药物分离分析的4个方面(中药提取分离中;药物传感器方面;手性药物拆分中;药物释放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手性药物 分离 应用
下载PDF
分子印迹传感器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唐风娣 李延斌 +2 位作者 胡译之 何红芳 门吉英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26-3429,3435,共5页
简要介绍了分子印迹传感器的5种制备方法,分析了分子印迹传感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分子印迹光学传感器、分子印迹质量敏感型传感器)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分子印迹传感器今后的发展方向:将印迹传感器与一些功能材... 简要介绍了分子印迹传感器的5种制备方法,分析了分子印迹传感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分子印迹光学传感器、分子印迹质量敏感型传感器)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分子印迹传感器今后的发展方向:将印迹传感器与一些功能材料和先进技术结合,可改善传感器性能并拓展其应用范围,分析提出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以期为分子印迹传感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传感器 制备方法 选择识别性 药物检测
下载PDF
晚清来华传教士中国法律观的“变”与“常”——以理雅各《圣谕广训》译介为中心
7
作者 胡译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6-177,共12页
英国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是19世纪中叶以后,来华西人中最谙熟中国典籍者。连载于《中国评论》的理雅各《圣谕广训》译介研究,颇具法学研究价值。他从清代中国的立法、司法、守法等角度细致描绘了其法律观,认为中国的法律有优点亦有缺... 英国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是19世纪中叶以后,来华西人中最谙熟中国典籍者。连载于《中国评论》的理雅各《圣谕广训》译介研究,颇具法学研究价值。他从清代中国的立法、司法、守法等角度细致描绘了其法律观,认为中国的法律有优点亦有缺点,但总的来说与"基督教文明国家"仍有差距。尽管以其为代表的来华西人群体看待中国问题时立场更趋客观,亦对中国法律的态度发生有限度转向,但是,囿于"西方中心主义"和"文明优越论"的影响,仍无法对异教国家作出全然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清代法律 《圣谕广训》 《中国评论》
下载PDF
氨氯地平磁性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延斌 李丽荣 +3 位作者 胡译之 李俊涛 唐风娣 刘振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4-843,共10页
为制备一种对氨氯地平的识别选择材料,通过交联聚合与印迹过程同步法,以改性Fe_(3)O_(4)磁性纳米微粒为载体,S-氨氯地平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缩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S-氨氯地平磁性表面分子印迹材料1MMIP-Fe_(3)O_(4)@SiO_(2)-PAM... 为制备一种对氨氯地平的识别选择材料,通过交联聚合与印迹过程同步法,以改性Fe_(3)O_(4)磁性纳米微粒为载体,S-氨氯地平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缩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S-氨氯地平磁性表面分子印迹材料1MMIP-Fe_(3)O_(4)@SiO_(2)-PAM。研究了磁性分子印迹材料MMIP-Fe_(3)O_(4)@SiO_(2)-PAM对氨氯地平对映体拆分的可行性。通过FTIR光谱、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A和磁强计VSM对功能微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Fe_(3)O_(4)磁性纳米微粒表面出现了印迹空穴,且磁性表面分子印迹材料MMIP-Fe_(3)O_(4)@SiO_(2)-PAM具有良好的磁性和磁响应性。此外,通过静态、动态、选择性吸附和可重用性实验评估MMIP-Fe_(3)O_(4)@SiO_(2)-PAM的手性识别与拆分性能。结果表明印迹材料对模板分子吸附量为243 mg·g^(-1),选择性系数为4.56;且印迹材料具有良好的解吸性能,解吸率达到99.8%,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磁性分子印迹 识别选择性 手性拆分
下载PDF
印迹材料MIP-PDAC/PSA的制备及对谷氨酸对映体识别拆分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红芳 李延斌 +1 位作者 余佳照 胡译之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9年第5期41-46,共6页
以伯胺树脂球为基质,谷氨酸(Glu)的一种对映体L-谷氨酸为模板分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接枝交联聚合与印迹过程同步法制备了L-谷氨酸的分子表面印迹材料MIP-PDAC/PSA。以D-谷氨酸为对比物研究MIP-PDAC/PSA对谷氨酸(G... 以伯胺树脂球为基质,谷氨酸(Glu)的一种对映体L-谷氨酸为模板分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接枝交联聚合与印迹过程同步法制备了L-谷氨酸的分子表面印迹材料MIP-PDAC/PSA。以D-谷氨酸为对比物研究MIP-PDAC/PSA对谷氨酸(Glu)对映体进行拆分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印迹材料MIP-PDAC/PSA对L-谷氨酸具有良好的识别选择性。相对于D-谷氨酸识别选择性系数为5.92,表现出良好的拆分性能。此外,印迹材料MIP-PDAC/PSA具有良好的解吸性能,解吸率达到9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印迹材料 谷氨酸 手性拆分
下载PDF
P(Allyl-β-CD)/PSA微球的制备及对辛可宁的吸附性能研究
10
作者 唐风娣 李延斌 +2 位作者 李巧玲 刘振兴 胡译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72,共6页
以辛可宁为目标吸附分子,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吸附材料P(Allyl-β-CD)/PSA。利用SEM、FT-IR、TG和DSC对P(Allyl-β-CD)/PSA的外观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对辛可宁的吸附行为主要是单分子层化学吸... 以辛可宁为目标吸附分子,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吸附材料P(Allyl-β-CD)/PSA。利用SEM、FT-IR、TG和DSC对P(Allyl-β-CD)/PSA的外观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对辛可宁的吸附行为主要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行为,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多次吸附实验表明,P(Allyl-β-CD)/PSA对辛可宁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可多次重复利用,重复使用率为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辛可宁 吸附 疏水作用 自由基聚合
下载PDF
浅析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对策
11
作者 胡译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2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在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内部控制的完善,包括经营管理的改善都有良好的效果。但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压力不断增加,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质... 在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内部控制的完善,包括经营管理的改善都有良好的效果。但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压力不断增加,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对应的法律法规建设和机构设置,包括人员素质配备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够持续优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水准,更好的服务于内部控制解决内审问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主要探讨有关内部审计现状,找寻问题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阴离子型PSSS/PSA微球的制备及对谷氨酸的吸附性能初探
12
作者 余佳照 李延斌 +2 位作者 何红芳 胡译之 杨海艳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8年第6期40-45,共6页
在溶液聚合体系中,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功能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SSS)接枝于聚苯乙烯伯胺微球微粒(PSA)表面,制得了接枝微粒PSSS/PS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其对L-谷氨酸的吸附特性。已接枝到聚苯乙烯伯胺微球微粒... 在溶液聚合体系中,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功能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SSS)接枝于聚苯乙烯伯胺微球微粒(PSA)表面,制得了接枝微粒PSSS/PS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其对L-谷氨酸的吸附特性。已接枝到聚苯乙烯伯胺微球微粒表面的聚合物层,会对后续的接枝聚合产生阻隔作用;温度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显著影响接枝度。在优化条件下:温度50℃,单体质量1.046 4 g (溶液质量分数的2.22%),引发剂用量0.060 0 g (占单体的质量分数5.73%),可制得接枝度为230.27 mg·g-1的接枝微粒。其吸附量达120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伯胺微球 对苯乙烯磺酸钠 L-谷氨酸 表面分子印迹 吸附
下载PDF
丙烯酰胺型氧氟沙星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李延斌 胡译之 +3 位作者 李丽荣 李俊涛 唐风娣 刘振兴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9期43-47,共5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接枝于聚丙烯伯胺树脂球(PSA)表面,制得了接枝微粒PAM/PS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对氧氟沙星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引发单体AM进行接枝聚合的反应中,适...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接枝于聚丙烯伯胺树脂球(PSA)表面,制得了接枝微粒PAM/PS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对氧氟沙星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引发单体AM进行接枝聚合的反应中,适宜的条件为:在温度为30℃、单体浓度为11.1%、引发剂用量0.4 g的条件下,在乙醇溶液中反应8 h,可制得接枝度为476.9 mg·g^(-1)的接枝微粒,其对氧氟沙星的最大吸附量达到118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聚丙烯伯胺树脂球 氧氟沙星 表面 吸附
下载PDF
丙烯酰胺磁性接枝微粒的制备及其对氨氯地平吸附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李丽荣 李延斌 +3 位作者 胡译之 李俊涛 唐风娣 刘振兴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9期28-33,共6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接枝于改性后的Fe_(3)O_(4)磁性纳米微粒表面,制备了对S-氨氯地平有吸附性能的磁性接枝微粒Fe_(3)O_(4)@SiO_(2)-PAM。通过FTIR光谱、SEM、TGA和VS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_(3...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接枝于改性后的Fe_(3)O_(4)磁性纳米微粒表面,制备了对S-氨氯地平有吸附性能的磁性接枝微粒Fe_(3)O_(4)@SiO_(2)-PAM。通过FTIR光谱、SEM、TGA和VS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_(3)O_(4)@SiO_(2)-PAM具有良好的磁性和磁响应性,饱和磁强度为52.42 emu/g,接枝度为176.8 mg/g。同时研究了接枝聚合过程,并通过动力学吸附、等温吸附及可重复使用性评估了磁性接枝微粒Fe_(3)O_(4)@SiO_(2)-PAM的吸附性能。磁性接枝微粒Fe_(3)O_(4)@SiO_(2)-PAM的吸附量达到241 mg/g,且具有重复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微粒 氨氯地平 制备 吸附
下载PDF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三维对接路径——以影视艺术类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君 胡译之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3年第2期86-87,共2页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特殊意义。锚定“四史”教育与影视艺术类课程的契合点,从人才建设、课程优化及实践成果产出三个方面打通课程思政的三维对接路径,将进一步扩展“四史”教育的学习共享空间,保障“四...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特殊意义。锚定“四史”教育与影视艺术类课程的契合点,从人才建设、课程优化及实践成果产出三个方面打通课程思政的三维对接路径,将进一步扩展“四史”教育的学习共享空间,保障“四史”教育融入影视艺术类课程多维路径架构的长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课程思政 影视艺术类课程 三维对接路径
下载PDF
阴离子型接枝微粒PDAC/PSA的制备及对谷氨酸的吸附性能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译之 李延斌 +1 位作者 余佳照 何红芳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2-276,共5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功能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于聚苯乙烯伯胺微球(PSA)表面,制备了接枝微粒PDAC/PS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其对L-谷氨酸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功能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于聚苯乙烯伯胺微球(PSA)表面,制备了接枝微粒PDAC/PS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其对L-谷氨酸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单体质量分数为6%、引发剂占单体质量的1.2%的条件下,可制得接枝度为431mg/g的接枝微粒,其对L-谷氨酸的吸附量达140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伯胺微球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L-谷氨酸 表面 吸附
原文传递
圣谕宣讲初探
17
作者 胡译之 《民间法》 CSSCI 2015年第1期254-266,共13页
乡约是一种民间自发的治理模式,而"圣谕"则是这种模式官方化了的产物。儒家和法家思想共同构成了圣谕宣讲的思想基础,而"治民"思想则在圣谕宣讲中有集中的体现。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圣谕宣讲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 乡约是一种民间自发的治理模式,而"圣谕"则是这种模式官方化了的产物。儒家和法家思想共同构成了圣谕宣讲的思想基础,而"治民"思想则在圣谕宣讲中有集中的体现。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圣谕宣讲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而且起到了一定"美教化,移风俗"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也必然隐含着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的思想和制度内核,而最终归于沉寂。通过对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现象进行考察,可以得到一些于今尚有裨益的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谕 圣谕广训 乡约 民间宣讲
原文传递
如初遇 如诀别
18
作者 胡译之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7年第3期37-39,共3页
每一次与书相识,就是与曾经的自己诀别,去领略一个全新的世界。——题记 午后,独坐在石板上。大大咧咧的阳光跃动着.一个不注意。竟淘气地落在我膝上的书页上。清风掠过.“哗啦啦”的书页声,夹着金盏菊的馨香,很是好听。
关键词 高中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一家乐
19
作者 胡译之 佴文武(指导) 《翠苑·艺》 2018年第3期58-58,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