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认定的证据能力--以刑事庭审实质化为视角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玫 胡逸恬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6期134-144,共11页
在刑事诉讼中,行政机关对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有关的事项作出的判断和意见即为行政认定。近年来,其在我国的行政犯罪案件中大量出现并成为审判机关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审判机关几乎完全采纳行政认定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其将刑事... 在刑事诉讼中,行政机关对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有关的事项作出的判断和意见即为行政认定。近年来,其在我国的行政犯罪案件中大量出现并成为审判机关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审判机关几乎完全采纳行政认定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其将刑事裁判权部分让渡给了行政机关,并进一步加剧了控辩双方不平等的局面,亦有违庭审实质化改革的要求。造成上述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我国缺乏一套规范和审查行政认定的证据规则和庭审程序。行政认定作为一种"准鉴定意见",可以借鉴英美法中专家证言的可采性规则以及大陆法中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规则,以行政认定的主体、程序、形式以及对象的鉴真为主要内容建构相应的证据能力规则。而在行政认定的庭审审查程序上,则可以从相关工作人员的出庭以及有专门知识的人辅助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上述证据能力规则以及庭审审查程序的建立,将有助于实现法院对行政认定的有效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认定 证据能力 庭审程序 庭审实质化
下载PDF
论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玫 胡逸恬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3-10,共8页
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与传统的刑事诉讼程序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作为一种面向涉案财物的诉讼程序,对特别没收程序的进一步分析有必要结合民事法和刑事实体法的... 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与传统的刑事诉讼程序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作为一种面向涉案财物的诉讼程序,对特别没收程序的进一步分析有必要结合民事法和刑事实体法的知识和理论。在利害关系人的认定上,司法解释所确立的所有权标准存在着不合理限制案外人参与权的问题,有必要将所有权的范围扩展至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从证据法理上讲,检察机关需要举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以及其所申请没收的财物与犯罪事实之间存在实质联系。倘若利害关系人对涉案财物主张合法权益,其需要就涉案财物的权属事实承担证明责任。此外,由于争议对象和裁判标准的不同,特别没收程序中针对不同的证明对象,存在着排除合理怀疑和优势证据两种证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违法所得 没收程序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
下载PDF
专家辅助人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逸恬 《人民法治》 2018年第2期66-69,共4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量的高新技术、新领域的专业性问题进入到刑事诉讼领域,专家辅助人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专家辅助人制度,但在适用中仍存在困难。亟待厘清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量的高新技术、新领域的专业性问题进入到刑事诉讼领域,专家辅助人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专家辅助人制度,但在适用中仍存在困难。亟待厘清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立场定位以及权利义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辅助人 诉讼地位 诉讼代理人 控辩双方 诉讼参与人 鉴定意见 角色定位
下载PDF
论刑事审判的中心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逸恬 《研究生法学》 2014年第3期90-97,共8页
审判在整个刑事诉讼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刑事审判中,第一审程序中的法庭审理阶段又是其他刑事审判程序的基础和前提。而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对于侦查搜集、起诉补充的证据,人民法院往往是“照单全收”,而且对控诉方确认的事实不予质... 审判在整个刑事诉讼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刑事审判中,第一审程序中的法庭审理阶段又是其他刑事审判程序的基础和前提。而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对于侦查搜集、起诉补充的证据,人民法院往往是“照单全收”,而且对控诉方确认的事实不予质疑或基本不予质疑,使得本应对诉讼发挥决定作用的庭审环节被架空、虚置,成为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以第一审法庭审判为中心,逐步引入当事人主义的合理因素,抛弃侦查中心主义模式,逐步走向审判中心主义模式,有针对性地强化审判在整个刑事诉讼中的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判 中心作用 审判中心主义 正当性 强化路径
下载PDF
专家辅助人的意见属性
5
作者 胡逸恬 《人民法治》 2018年第5期45-47,共3页
专家辅助人制度作为一项面向我国当下司法现状的改革举措,旨在革除鉴定人制度所存在的弊端,通过提高辩方对鉴定意见质证的能力,增强法庭的对抗程度,使得法官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鉴定意见,从而更加公正、中立地实现庭审的裁断功能。... 专家辅助人制度作为一项面向我国当下司法现状的改革举措,旨在革除鉴定人制度所存在的弊端,通过提高辩方对鉴定意见质证的能力,增强法庭的对抗程度,使得法官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鉴定意见,从而更加公正、中立地实现庭审的裁断功能。专家辅助人所出具的意见到底属于何种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辅助人制度 属性 鉴定意见 鉴定人制度 改革举措 司法现状 质证 辩方
下载PDF
“事实查明”模式与“权利保障”模式的融合——论证人出庭制度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逸恬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证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的一项顽疾,也是近年来庭审实质化所力图改变的现象。不过,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历经数次变革,却依然属于一种"事实查明"模式,即证人出庭的功能为增强法庭事实查明的能力,而不关注证人出庭... 证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的一项顽疾,也是近年来庭审实质化所力图改变的现象。不过,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历经数次变革,却依然属于一种"事实查明"模式,即证人出庭的功能为增强法庭事实查明的能力,而不关注证人出庭的对质权保障功能。在上述功能导向下,法官任意决定证人不出庭以及庭前证言缺乏法律限制等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要想真正地改变证人不出庭的现状,应当调整证人出庭的功能定位,在事实查明这一功能之外,强调其对质权保障功能,以实现"事实查明"模式与"权利保障"模式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出庭 庭审实质化 功能定位 事实查明 权利保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