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中MMP-2、MMP-7、MMP-9与EMMPR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凌林 胡郁之 +2 位作者 孙礼侠 刘昌阔 刘志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在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MMP-7、MMP-9和EMMPRIN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在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MMP-7、MMP-9和EMMPRIN的表达。结果:MMP-2、MMP-7、MMP-9和EMMP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Dukes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MMPRIN分别与MMP-2、MMP-7、MMP-9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MMP-2、MMP-7、MMP-9和EMMPRIN在结、直肠癌的演进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郁之 张轩 刘宏木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0期1228-122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 43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中31例中转开腹者。结果31例中转开腹病例中,胆囊三角解剖不清20例,术中胆道损伤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 43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中31例中转开腹者。结果31例中转开腹病例中,胆囊三角解剖不清20例,术中胆道损伤2例,术中腹腔内出血4例,术中发现可疑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癌1例,另有穿刺致小肠损伤1例,占同期全部LC手术病例2.17%。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内无异常发现。结论熟悉Calot三角关系,适时中转开腹是LC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CALOT三角 胆道损伤 出血
下载PDF
ERCP术后行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郁之 王孝益 +1 位作者 孙蕾 孙礼侠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64-65,共2页
临床工作中,胆道系统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5-10个胆囊结石患者中有1个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胆囊结石患者行LC术目前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首选术式,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在内、外科医生中均有广泛的开展。据相关文献[2-5... 临床工作中,胆道系统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5-10个胆囊结石患者中有1个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胆囊结石患者行LC术目前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首选术式,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在内、外科医生中均有广泛的开展。据相关文献[2-5]报道有ERCP手术史患者,行LC术中转开腹的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 ERCP 中转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胃间质瘤1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承信 陈玉银 胡郁之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065-1065,共1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6年我院普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4例胃间质瘤CGIST的临床资料11例行,采用根治性胃Z部切除或全胃切除,3例行局部切除。结果全组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贫血多见,均全愈出院。结...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6年我院普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4例胃间质瘤CGIST的临床资料11例行,采用根治性胃Z部切除或全胃切除,3例行局部切除。结果全组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贫血多见,均全愈出院。结论GIST的诊断有助于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的结果是确诊的关键,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临床病理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志刚 刘丹峰 +3 位作者 陈圣林 胡郁之 刘昌阔 孙礼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0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患者43例,随机分为传统组25例、改良组18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四孔法建立腹腔镜手术路径,改良组采用改良五孔法建立腹腔镜手术路径,均先行腹... 目的观察改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患者43例,随机分为传统组25例、改良组18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四孔法建立腹腔镜手术路径,改良组采用改良五孔法建立腹腔镜手术路径,均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然后经剑突下10 mm置入胆道镜,进行胆总管取石。统计两组术中转开腹例数、胆管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采用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术后24 h疼痛程度;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胆瘘、胆管结石残留、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传统组22例(88.00%)、改良组16例(88.89%)成功实施手术,两组比较P>0.05。传统组胆管缝合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改良组(P均<0.05),两组术中转开腹例数、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NRS评分、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通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胆管狭窄等并发症;传统组出现胆瘘3例、胆管结石残留1例,改良组分别为1、2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改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可缩短胆管缝合时间、手术时间,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道系统结石 胆囊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93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陶绍富 胡郁之 +3 位作者 孙蕾 凌林 陈光彬 孙礼侠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更好地指导临床手术。方法对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中转开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共进行4 2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93例,中转...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更好地指导临床手术。方法对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中转开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共进行4 2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93例,中转率2.17%,主要原因有:胆囊三角解剖不清50例(53.8%),腹腔内广泛粘连25例(26.9%),Mirizzi综合征8例(8.6%),胆囊消化道瘘5例(5.3%),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3.2%),胆道变异损伤1例(1.1%),镜下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1.1%)。结论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腹腔内广泛粘连是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适时主动中转开腹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道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蕾 刘志刚 +2 位作者 胡郁之 吴洁玢 刘昌阔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在肝外胆道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55例成功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其中4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5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平均手术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在肝外胆道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55例成功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其中4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5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平均手术时间2小时50分钟;术后1例发生胆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发生胆道出血行二次开腹手术治愈,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日9.7日。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是治疗肝外胆道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段,需慎重把握经胆囊管探查和胆总管一期缝合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肝外胆道结石
下载PDF
两种方案的两镜联合技术微创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志刚 陈圣林 +3 位作者 刘丹峰 胡郁之 刘昌阔 孙礼侠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比较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技术(ERCP+LC术)以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LCBDE术)两种诊疗方案在微创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差异,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8月68例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胆... 目的比较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技术(ERCP+LC术)以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LCBDE术)两种诊疗方案在微创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差异,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8月68例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胆管直径是否>10 mm,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诊疗模式;B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诊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两镜联合治疗模式A方案的成功率为87.9%(29/33)。两镜联合的治疗模式B方案的成功率为91.4%(32/35)。两组患者在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胆管结石残留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的总体住院时间及总体住院费用却明显长于B组(P<0.05)。B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引流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多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两种方案的两镜联合技术微创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效果明确。两种治疗方案各有优缺点,总体疗效相当,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全身状况,合理的选择不同模式,可以实现治疗的最大限度微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微创治疗
下载PDF
EPLBD联合S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对胆道括约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敏 陈光彬 +3 位作者 胡郁之 代俭华 孙蕾 陶绍富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PLBD)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SEST)治疗直径≥10 mm的胆总管结石近期疗效及其对胆道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结石直径≥10 m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联合治疗组...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PLBD)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SEST)治疗直径≥10 mm的胆总管结石近期疗效及其对胆道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结石直径≥10 m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SEST,联合治疗组患者采取EPLBD联合SE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碎石器使用率和术后括约肌基础压、收缩压高峰值、收缩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一次结石取净率、术后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健康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术中出血量、胆总管直径、术后住院时间、胆总管压力和并发症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LBD联合SEST治疗直径≥10 mm胆总管结石疗效良好,胆道括约肌功能显著改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优于单一的SEST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 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 胆总管结石 胆道括约肌功能
下载PDF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昌阔 孙蕾 +2 位作者 胡郁之 刘丹峰 刘志刚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处理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先行十二指肠镜,25例成功施行ERC+EST术,23例成功取出结石,其...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处理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先行十二指肠镜,25例成功施行ERC+EST术,23例成功取出结石,其中22例顺利行LC术;EST术后2例发生胰腺炎,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均予保守治疗后好转;平均住院时间17.5天。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腹腔镜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老年人
下载PDF
ERCP术后LC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志刚 王孝益 +4 位作者 孙礼侠 陈圣林 刘昌阔 胡郁之 刘丹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53-55,共3页
目的根据术前临床资料建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评分系统。方法选取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其ERCP术后行LC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组与非中转... 目的根据术前临床资料建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评分系统。方法选取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其ERCP术后行LC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组与非中转组,并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中转开腹危险因素,再对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再对该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建立预测LC术中转开腹可能性的评分系统。结果术前1~3 d的CRP(>10 mg/L)、血清淀粉酶(>125 U/L)、凝血酶原时间(>14 s)、符合SIRS标准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术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被赋值后(CRP>10 mg/L为6,≤10为0;血清淀粉酶>125 U/L为9,≤125 U/L为0;凝血酶原时间>14 s为8,≤14 s为0;符合SIRS标准为10,不符符合SIRS标准为0),建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评分系统(0分组;1~10分组;11~20分组;21~30分组;30分以上组。相邻两组的实际中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腹腔镜与术前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EST术后LC术中转开腹风险的评分系统。该系统评分越高,中转开腹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率 评分系统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圣林 刘志刚 +3 位作者 孙礼侠 胡郁之 刘丹峰 刘昌阔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87-389,共3页
肝切除术是肝脏疾病最主要亦是疗效最确切的治疗方法。既往认为肝脏因其具有血供丰富、管道密集等解剖特点而限制了腹腔镜技术在肝切除上的应用,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微创理念的理解不断加深,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肝切除领域占有突... 肝切除术是肝脏疾病最主要亦是疗效最确切的治疗方法。既往认为肝脏因其具有血供丰富、管道密集等解剖特点而限制了腹腔镜技术在肝切除上的应用,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微创理念的理解不断加深,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肝切除领域占有突出的地位,甚至国内已经有学者认为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已然可以作为"金标准"术式[1]。本文总结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16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脏 切除
下载PDF
参保病人自付比例过高的根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承柱 胡郁之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医疗卫生 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 医疗保障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与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俭华 陈光彬 +2 位作者 孙礼侠 胡郁之 刘丹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两种手术方式在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再发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及安...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两种手术方式在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再发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胆总管再发结石患者78例,其中接受LCBDE组和ERCP组各3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取净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情况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LCBDE组和ERCP组患者在结石取净率(97.4%vs 100%)、手术成功率(97.4%vs 100%)、并发症发生率(10.3%vs 7.7%)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CBDE组手术时间(210±69.22)min vs(64.77±20.67)min和术后住院时间(8.22±3.28)d vs(4.87±1.36)d明显长于ERCP组(P<0.05)。结论:LCBDE与ERCP均是治疗胆总管再发结石的安全有效手术方案,ERCP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LCBDE短,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BDE ERCP 胆囊切除术 再发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联合肝脏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承信 胡郁之 陈玉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6期54-56,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肝脏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行右半肝切除术者5例,左半肝切除者12例,其他方式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5%,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3、5年... 目的评价联合肝脏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行右半肝切除术者5例,左半肝切除者12例,其他方式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5%,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3、5年的生存率为67.5%、27.6%、18.4%。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肝切除 预后
下载PDF
发挥医院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16
作者 胡承柱 胡郁之 《卫生经济研究》 1997年第12期23-24,共2页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的扩大,现行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将被一种全新的职工医疗保险所代替。在一种新的医疗制度诞生的同时,医院将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深入研究解决。 一、职工医疗保险的特点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的扩大,现行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将被一种全新的职工医疗保险所代替。在一种新的医疗制度诞生的同时,医院将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深入研究解决。 一、职工医疗保险的特点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最终覆盖城镇所有劳动者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它相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有以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医疗保障 制度改革 医疗保险
下载PDF
ERCP后不同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志刚 王孝益 +4 位作者 孙礼侠 陈圣林 刘昌阔 胡郁之 刘丹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05-707,共3页
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大约有10%-18%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1974年,Kawai首次采用EST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开创了微创治疗胆管结石的先河。1987年,Mouret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ERCP 肝外胆管结石 疗效 微创治疗 胆总管结石 结石患者 继发性
原文传递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郁之 刘昌阔 刘丹峰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8期840-84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手术时机,降低术后病死率。方法对116例ABP患者的手术时机、治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病72h内手术治疗11例,治愈2例,并发症5例,死亡4例;发病后72h...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手术时机,降低术后病死率。方法对116例ABP患者的手术时机、治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病72h内手术治疗11例,治愈2例,并发症5例,死亡4例;发病后72h至2周手术27例,治愈21例,并发症4例,死亡2例;发病2周至2月手术35例,治愈32例,并发症3例,无死亡。发病2月后手术43例,无并发症和死亡。经统计学分析,不同手术时间治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P的手术时机是影响手术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胆源性 手术时机
原文传递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技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查明 孙礼侠 胡郁之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4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技术(HCPT)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PPH手术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行PPH合联HCPT手... 目的 探讨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技术(HCPT)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PPH手术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行PPH合联HCPT手术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术后1~6个月的随访资料.结果 两组治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联合互补了单一术式的不足,减少了重度环状混合痔手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治愈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手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技术 重度环状混合痔
原文传递
外阴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
20
作者 陈光彬 胡郁之 戴敏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33期77-78,共2页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PNET)是一种由原始未分化的小圆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属于尤因肉瘤家族,具有相同的同源染色体易位,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的骨骼系统。
关键词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外阴 染色体易位 恶性肿瘤 细胞组成 尤因肉瘤 骨骼系统 未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