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患者止凝血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胡钧培 窦红菊 +2 位作者 邹丽芳 杨景文 王鸿利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38-439,452,共3页
目的研究止凝血功能在急慢性白血病中的变化。方法对64例白血病患者分组进行纤维蛋白原(Fg:A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Ag),蛋白C(P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A)及其抑制物活性(PAI:A),纤溶酶原活性(PLG:A),a2... 目的研究止凝血功能在急慢性白血病中的变化。方法对64例白血病患者分组进行纤维蛋白原(Fg:A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Ag),蛋白C(P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A)及其抑制物活性(PAI:A),纤溶酶原活性(PLG:A),a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a2-PI:A),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D-D),内皮素-1(ET-1)的检测。结果急性白血病组的Fg:Ag增高而a2-PI:A减少(P<0.01或P<0.05);慢性白血病患者Fg:Ag增高而a2-PI:A减少(P<0.05);其余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均存在高凝状态。急性白血病的纤溶亢进和内皮细胞受损,除了引起出血,还可能与疾病的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止血功能 凝血功能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钧培 窦红菊 +2 位作者 方晶 邹丽芳 庄衍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脑梗死 (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 3 8例CI患者在发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 ,并比较不同梗死灶体积上述细胞因子血清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脑梗死 (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 3 8例CI患者在发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 ,并比较不同梗死灶体积上述细胞因子血清水平的变化。结果 :CI患者急性期的血清IL 6水平均较亚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TNF α水平急性期比对照组升高 (P <0 .0 5 )而与亚急性期、恢复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中、大梗死体积组的急性期TNF α水平比小体积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IL 6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细胞因子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ELISA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钧培 王振义 +6 位作者 谢文洁 王鸿利 陈淑容 蔡敬仁 徐文玉 沈志祥 邵慧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对179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进行了 PAIg,血浆中抗血小板抗体及其相关抗原,CFU-RK 的体外培养,患者血清、Ig 和 T 细胞对 CFU-MK 生长的影响以及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研究。结果提示 ITP 是一组复杂的不均一性的自身免... 本文对179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进行了 PAIg,血浆中抗血小板抗体及其相关抗原,CFU-RK 的体外培养,患者血清、Ig 和 T 细胞对 CFU-MK 生长的影响以及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研究。结果提示 ITP 是一组复杂的不均一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病理
全文增补中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在糖尿病肾病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钧培 郭郁郁 唐勇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6只成年 SD 大鼠分为糖尿病组(DM)、治疗对照组(TC)和正常对照组(NC),每4周测定尿蛋白定量。14周后取肾皮质匀浆采用 RT-PCR 法检测其中 ICAM-1的 mRNA 表达,并定量...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6只成年 SD 大鼠分为糖尿病组(DM)、治疗对照组(TC)和正常对照组(NC),每4周测定尿蛋白定量。14周后取肾皮质匀浆采用 RT-PCR 法检测其中 ICAM-1的 mRNA 表达,并定量测定其含量。结果 DM 组的尿白蛋白定量白第4周后与 NC 组存在显著差异;DM 组肾皮质内 ICAM-1的 mRNA 含量与 NC 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与 TC 组无差异;DM 组 ICAM-1的含量与尿白蛋白定量存在相关性。结论 DM 大鼠肾皮质内 ICAM-1的 mRNA 表达显著上调,且与尿白蛋白排泄存在相关性。提示 ICAM-1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性疾病止血与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钧培 王鸿利 +4 位作者 董德长 邵慧珍 黄霞萍 蔡敬仁 王振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本文对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193例,分别进行了血小板功能,凝血、抗凝血系统,纤溶系统的测定和血栓弹力图检查,结果发现三组疾病都有高凝状态,以肾病综合征最显著。本文结果为慢性肾小球疾病采用抗凝治疗提... 本文对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193例,分别进行了血小板功能,凝血、抗凝血系统,纤溶系统的测定和血栓弹力图检查,结果发现三组疾病都有高凝状态,以肾病综合征最显著。本文结果为慢性肾小球疾病采用抗凝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状态 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血栓栓塞症患者抗活化的蛋白C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钧培 乐忠庆 +3 位作者 熊立凡 叶为德 杨景文 王鸿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0年第5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探讨抗活化的蛋白 C(APCR)现象在中国人血栓栓塞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 APTT法检测 APCR敏感 比率(APCR-SR)来研究40例深静脉血栓症(DVT)患者、5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100例正常人的APC... 目的 探讨抗活化的蛋白 C(APCR)现象在中国人血栓栓塞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 APTT法检测 APCR敏感 比率(APCR-SR)来研究40例深静脉血栓症(DVT)患者、5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100例正常人的APCR发生率;用多聚酶 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来检测FV Leiden突变;用免疫火箭电泳测血浆总蛋白S和游离蛋白S。结 果 正常人的正常化APCR-SR(n-APCR-SR)为0.93±0.32,DVT组和脑血栓组各有6例n-APCR-SR<0.61,APCR发生率分 别为15%和11.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没有检测到FV Leiden突变;DVT组的蛋白S测值与正常人没有显著差 别。结论 APCR可能是中国人群血栓栓塞症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在不同种族中,致病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DVT APCR APTT法 APCR-SR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标准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钧培 窦红菊 +1 位作者 朱琦 邹丽芳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法、美、英(FAB)分型标准与 WHO 分型标准进行比较,结合细胞遗传学分析和生存期随访结果,探讨 WHO 分型标准的临床实施意义。方法:对94例 MDS 进行 WHO 和 FAB 分型标准的分析比较,进行生存期随访,并... 目的: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法、美、英(FAB)分型标准与 WHO 分型标准进行比较,结合细胞遗传学分析和生存期随访结果,探讨 WHO 分型标准的临床实施意义。方法:对94例 MDS 进行 WHO 和 FAB 分型标准的分析比较,进行生存期随访,并对其中63例患者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 FAB 标准分型,难治性贫血(RA)的异常核型检出率低于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和转变中的 RAEB(RAEB-T),RA 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 RAEB 者和 RAEB-T 者:按 WHO 标准分型,RA 者的异常核型检出率低于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增生异常者(RCMD),其生存期明显长于 RCMD。结论:两种标准分类结果差别较大。RCMD 是有别于 RA 的一个独立的临床亚型。核型、FAB 亚型或 WHO 亚型均是重要的预后因素。WHO 标准能较准确地反映疾病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FAB分型标准 WHO分型标准 预后
下载PDF
85例造血系统肿瘤患者纤溶指标的变化
8
作者 胡钧培 刘隽 +3 位作者 窦红菊 乐忠庆 杨景文 王鸿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3,共2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纤溶活力的改变,不仅会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的出血,而且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对85例造血系统肿瘤患者进行了血浆纤溶指标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纤溶活力的改变,不仅会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的出血,而且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对85例造血系统肿瘤患者进行了血浆纤溶指标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一)健康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溶解 造血系统肿瘤 病理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纤溶活性变化的研究
9
作者 胡钧培 方晶 +2 位作者 窦红菊 王学锋 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学》 2003年第4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纤溶活性改变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纤溶活性改变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进行检测,并观察梗死体积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PAI-1和PA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PA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梗死体积较大的患者PAP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的水平异常,既提示了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又可能是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浆PAP的升高则反映了纤溶系统被激活的程度,其临床检测有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溶栓和抗凝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血浆纤溶活性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下载PDF
人类巨核细胞生成研究的现况
10
作者 胡钧培 王振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611-612,共2页
1975年Metcallf首次建立了小鼠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体外培养方法,启动了CFU-MK的生长特点、调节机制以及与其它造血细胞相互间关系的研究。1979年Vainchenker等又建立了人CFU-MK体外半固体培养体系。
关键词 人类 巨核细胞 生成
下载PDF
人骨髓巨核系祖细胞(CFU-M)体外半固体培养的方法探讨
11
作者 胡钧培 谢文洁 +5 位作者 韩忠朝 王鸿利 王振义 徐文玉 周莉莉 马宝骊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89年第2期88-92,共5页
为了探索一种较理想的人骨髓巨核系祖细胞CFU-M的体外半固体培养方法,本文对血浆凝块法和甲基纤维素法进行比较,证实血浆凝块法培养的CFU-M开始出现于第5天,集落高峰在第10~12天,消失于第16天。甲基纤维素法CFU-M开始出现于第5~6天,... 为了探索一种较理想的人骨髓巨核系祖细胞CFU-M的体外半固体培养方法,本文对血浆凝块法和甲基纤维素法进行比较,证实血浆凝块法培养的CFU-M开始出现于第5天,集落高峰在第10~12天,消失于第16天。甲基纤维素法CFU-M开始出现于第5~6天,集落高峰在第14~16天,集落消失在20天以后。前者集落呈弥散状或紧密状不一,可原位固定染色计数,标本易保存;后者集落呈紧密状,不能原位固定,可在倒置镜下根据细胞形状计数,或吸出细胞涂片染色,培养皿不能保存。当两种培养体系中加入相同的条件培养基时,CFU-M数无显著性差别。本文还介绍一种改良的血浆凝块法,该方法以PHA-LCM为条件培养基,并用抗血小板糖蛋白单抗和ABC染色法来鉴别生长的巨核细胞。此法集落产率高,鉴别指标客观特异,不需要荧光显微镜。14例正常骨髓标本的CFU-M的产率为136.4~42.5/5×10_5((?)±SD)。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的条件培养基CFU-M的产率不同,其中以PHA-TCM所得CFU-M数最高。本文结果提示:用PHA-TCM作条件培养基的血浆凝块法结合用抗血小板GPⅡa单抗的ABC染色,是研究CFU-M体外增殖分化和探讨血小板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系祖细胞 半固体培养 骨髓
下载PDF
血栓栓塞性疾病中抗凝和纤溶指标的改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钧培 杨景文 +1 位作者 胡余 王鸿利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血栓栓塞性疾病 抗凝指标 纤溶指标
下载PDF
GCD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窦红菊 邹丽芳 +2 位作者 汪雷 庄衍 胡钧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03-604,共2页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非霍奇金淋巴瘤 难治 复发 疗效 毒副反应
下载PDF
环腺苷酸拟似物8-CPT-cAMP诱导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琦 胡钧培 +2 位作者 贾培敏 王振义 童建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了解环腺苷酸拟似物8-对氯苯硫基环腺苷酸(8-CPT-cAMP)对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b)细胞的作用,以AML-M2b细胞株Kasumi-1细胞为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生长、形态、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对四氮唑蓝的还原能力的改变,研究8-CPT... 为了解环腺苷酸拟似物8-对氯苯硫基环腺苷酸(8-CPT-cAMP)对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b)细胞的作用,以AML-M2b细胞株Kasumi-1细胞为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生长、形态、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对四氮唑蓝的还原能力的改变,研究8-CPT-cAMP对Kasumi-1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并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前后Kasumi-1细胞内AML1-ETO融合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8-CPT-cAMP(200μmol/L)可明显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而促使细胞趋向分化,但这种分化不是典型的完全终末性分化,8-CPT-cAMP对Kasu-mi-1细胞内AML1-ETO融合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8-CPT-cAMP对AML-M2b细胞具有诱导分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酸 8-CPT-cAMP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 AML1-ETO KASUMI-1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邹丽芳 朱琦 +2 位作者 程毅敏 姚一芸 胡钧培 《血栓与止血学》 2013年第6期257-260,263,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缓解和进展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疾病进展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44例血液... 目的动态观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缓解和进展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疾病进展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4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AT活性。结果 1.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及其疾病缓解期组中存在着Fbg的升高(P<0.05),至疾病进展期中PLT、Fbg出现了下降(P<0.05)。且出现了PT、aPTT的延长(P<0.05);2.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中,GMP-140、TF、TAT、TFPI和TpP含量的升高及AT活性的降低,在疾病进展期中变化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有凝血因子Ⅴ、Ⅵ、Ⅷ、Ⅸ的降低(P<0.05),而在疾病缓解期时同样存在着GMP-140、TF、TpP的升高及AT活性的降低(P<0.05);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同样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的含量的升高(P<0.05),疾病进展期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且同时出现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凝血、抗凝和纤溶方面的止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数量下降、功能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降低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常规止凝血指标PLT、Fbg的变化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而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对其疾病合并有止凝血功能异常的意义更明显,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疾病的进展和缓解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疾病缓解 疾病进展 止凝血功能 常规检验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骨髓瘤细胞JAK/STAT3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鸣明 邹丽芳 +3 位作者 窦红菊 朱琦 任志宏 胡钧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骨髓瘤细胞U266、RPMI8226细胞内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与细胞增殖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S2O3对骨髓瘤细胞作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2O3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改变情...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骨髓瘤细胞U266、RPMI8226细胞内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与细胞增殖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S2O3对骨髓瘤细胞作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2O3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骨髓瘤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AS2O3作用72 h后,骨髓瘤细胞U266、RPMI8226细胞内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伴随SOCS-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明显减弱至消失,细胞增殖发生G0/G1期阻滞,上述三者变化均与AS2O3浓度呈正相关(r=0.85,P<0.05)。结论AS2O3可诱导骨髓瘤细胞增殖受抑,与AS2O3诱导细胞内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存在一定关系,且与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骨髓瘤 SOCS-1基因 JAK/STAT3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一芸 朱琦 +4 位作者 邹丽芳 窦红菊 程毅敏 唐勇 胡钧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74-776,共3页
本研究探讨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FA)方案对复发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选择我院治疗的19例复发及难治性AML患者,应用FA方案:氟达拉滨25mg/(m2·d),静脉滴注,第1-5天;4小时后给予阿糖胞苷2g/(m2·d)... 本研究探讨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FA)方案对复发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选择我院治疗的19例复发及难治性AML患者,应用FA方案:氟达拉滨25mg/(m2·d),静脉滴注,第1-5天;4小时后给予阿糖胞苷2g/(m2·d),静脉滴注,第1-5天。另20例选用对照方案:MAE或DAE方案化疗,MAE方案即米托蒽醌8mg/(m2·d),第1-3天;阿糖胞苷200mg/(m2·d),第1-7天;依托泊甙60mg/(m2·d),第1-5天。DAE方案即柔红霉素45mg/(m2·d),第1-3天;阿糖胞苷200mg/(m2·d),第1-7天;依托泊甙60mg/(m2·d),第1-5天。各组均重复2个疗程。结果表明:2疗程后FA方案组完全缓解(CR)9例(47%),部分缓解(PR)8例(42%);对照方案组CR5例(25%),PR6例(30%)。两组差异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FA方案组患者均发生IV级骨髓抑制现象,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其他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粘膜炎、肝功能损伤;大多数不良反应能被患者耐受,F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FA方案是复发及难治性AML的有效挽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 复发难治性AML FA方案
下载PDF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止凝血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邹丽芳 姚一芸 +2 位作者 窦红菊 朱琦 胡钧培 《血栓与止血学》 2011年第5期214-218,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有无肿瘤复发转移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和42例消化系统... 目的动态观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有无肿瘤复发转移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和4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均有Fbg升高(P<0.05),在疾病复发转移组中升高更加明显(P<0.01),同时在复发转移组中又出现了PT、aPTT的缩短(P<0.05)。②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均存在着GMP-140、TF、TAT和TpP的升高(P<0.05)、且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有凝血因子Ⅶ、X活性的升高和AT活性的降低(P<0.05)。③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含量的升高(P<0.05),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这些指标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而在这组患者中又出现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抑制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指标除Fbg含量变化与肿瘤复发转移明显相关外,其余指标变化不大,而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复发转移的止凝血功能异常的意义更明显,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测、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复发转移 止凝血功能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抗凝治疗前后止凝血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邹丽芳 姚一芸 +3 位作者 程毅敏 窦红菊 朱琦 胡钧培 《血栓与止血学》 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抗凝治疗前后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56例恶性肿瘤高危血栓患者在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抗凝治疗前后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 目的动态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抗凝治疗前后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56例恶性肿瘤高危血栓患者在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抗凝治疗前后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以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V、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在恶性肿瘤高危血栓组患者应用LMWH抗凝治疗后出现了Fbg、TF、TAT、TpP和D-D含量的降低(P<0.05或P<0.01),TFPI含量和AT活性的上升(P<0.05),与抗凝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PLT略有下降和PT、aPTT、TT略有延长,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LMWH在恶性肿瘤高危血栓组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凝血因子的活化,减少凝血的激活,增加机体抗凝血的作用,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起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抗凝治疗 止凝血功能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砷剂诱导骨髓瘤细胞周期改变与SOCS-1基因去甲基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鸣明 窦红菊 +3 位作者 邹丽芳 朱琦 任志宏 胡钧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50-1154,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s2O3)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一定价值,有研究认为As2O3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内抑癌基因去甲基化作用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As2O3诱导人骨髓瘤细胞周期改变与细胞内SOCS-1基因去甲基化之间可能存在的...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s2O3)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一定价值,有研究认为As2O3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内抑癌基因去甲基化作用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As2O3诱导人骨髓瘤细胞周期改变与细胞内SOCS-1基因去甲基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s2O3对骨髓瘤细胞U266、RPMI8226增殖情况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2O3对骨髓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甲基特异性PCR(MSP)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骨髓瘤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实时PCR技术定量检测细胞用药前后SOCS-1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人骨髓瘤细胞U266、RPMI8226在较大剂量As2O3(0.5μmol/L、1.0μmol/L、2.0μmol/L)作用72h后,细胞周期分布均发生G0/G1期阻滞,呈现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细胞周期改变与As2O3剂量呈正相关(P均<0.05),骨髓瘤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减弱(As2O30.5μmol/L作用72h后)或消失(As2O31.0μmol/L或2.0μmol/L作用72h后),SOCS-1基因在mRNA水平上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2O3具有剂量依赖的诱导骨髓瘤细胞周期改变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As2O3诱导SOCS-1基因去甲基化和SOCS-1基因再表达相关,这可能为进一步阐释As2O3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可能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S-1基因 骨髓瘤细胞 甲基化 AS2O3 细胞 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