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束CT扫描时间对阻生第三磨牙临床诊断及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随馨 徐晨 +5 位作者 师占平 徐萍 田瑜 王家柱 王懿 张海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7-400,共4页
背景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给口腔科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相比传统X线检查,其累积辐射量增加,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研究CBCT扫描时间对阻生第三磨牙临床诊断及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收... 背景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给口腔科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相比传统X线检查,其累积辐射量增加,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研究CBCT扫描时间对阻生第三磨牙临床诊断及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2月因阻生齿拔除需求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22~36岁患者30例,采用NewTom 5G的18 s eco(扫描时间2.4 s)、24 s Enhanced(标准模式,扫描时间4.8 s)两种模式拍摄CBCT,以右侧下颌第三磨牙(48)距下颌神经管最近的牙根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垂直距离(n=30)及右侧上颌第三磨牙(18)距上颌窦窦底最近的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n=20)为测量指标,比较两种模式的准确性、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及空间分辨率。另采用CatPhan 600模体的CTP528模块,仅改变扫描时间,测量NewTom 5G的空间分辨率及模体所受辐射量。结果两种模式右侧下颌第三磨牙距下颌神经管最近的牙根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垂直距离(P=0.738)及两组右侧上颌第三磨牙距离上颌窦窦底最近的牙根根尖距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P=0.2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 s eco模式的辐射量(DLP1,CTDIvol1)是24 s Enhanced模式(DLP2,CTDIvol2)的一半[DLP1 vs DLP2:(24.78±4.86)mGy·cm vs(50.34±10.08)mGy·cm;CTDIvol1 vs CTDIvol2:(2.75±0.54)mGy vs(5.56±1.16)mGy。P均<0.001]。结论18 s eco模式和24 s Enhanced模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前者辐射量约为后者的一半,在不影响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对于阻生第三磨牙可使用18 s eco模式拍摄CBCT,以减少扫描时间及患者所受辐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第三磨牙 空间分辨率 下颌神经管 上颌窦 辐射
下载PDF
光学导航与电磁导航辅助下精准牙种植手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睿 贾婷婷 +7 位作者 乔波 朱亮 邢乐君 孟凡皓 胡随馨 周正 于秋华 张海钟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93-196,201,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计算机辅助光学导航与电磁导航下精准牙种植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下颌牙列缺损拟行牙种植手术患者10例,采集患者颌骨CBCT影像,5例在计算机辅助光学导航下行牙种植手术,5例在计算机辅助电磁导航下行牙种植手术。术后拍摄CBCT... 目的对比研究计算机辅助光学导航与电磁导航下精准牙种植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下颌牙列缺损拟行牙种植手术患者10例,采集患者颌骨CBCT影像,5例在计算机辅助光学导航下行牙种植手术,5例在计算机辅助电磁导航下行牙种植手术。术后拍摄CBCT进行种植位点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有植体均植入理想的颌骨位置中。两组患者植体整体角度偏差范围不超过25°,植入深度偏差均不超过 1.4 mm;光学导航组植体植入角度偏差小于电磁导航组( t =3.5, P <0.05),两组患者植体植入深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光学导航与电磁导航下均可完成精准牙种植手术,在应用过程中,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电磁导航对于手术室环境要求较苛刻,在常规环境中精度略低于光学导航。在进一步研究中如果可以将光学导航和电磁导航相结合进行精准牙种植手术,将大大提高计算机辅助导航在牙种植领域的应用范围,特别是为复杂牙种植手术提供新的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光学导航 电磁导航
下载PDF
用于战现场气道损伤救治的新型紧急气管切开装置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正 臧小漪 +7 位作者 孟凡皓 邢乐君 靳能皓 乔波 田瑜 于文俊 胡随馨 张海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5-318,362,共5页
背景现代战场环境中气道损伤是导致可救治伤员死亡的重要原因,能否及时进行气道开放成为挽救气道损伤伤员生命的关键。紧急气道开放装置的研究具有现实需求。目的研发一种可用于战现场气道损伤紧急气管切开的刻度式气管切开撑开一体钳,... 背景现代战场环境中气道损伤是导致可救治伤员死亡的重要原因,能否及时进行气道开放成为挽救气道损伤伤员生命的关键。紧急气道开放装置的研究具有现实需求。目的研发一种可用于战现场气道损伤紧急气管切开的刻度式气管切开撑开一体钳,探索战现场紧急气管切开新方法。方法使用1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进行环甲膜切开术(surgical cricothyrotomy,SC)、外科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tomy,ST)以及使用新研发的刻度式气管切开撑开一体钳快速气管切开术(scale-type tracheotomy and expansion pliers forceps,STEF),记录操作用时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18只小型猪均成功完成了气道开放,建立了通畅的呼吸通道。SC组、ST组、STEF组小型猪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用时分别为(60.0±4.8)s、(117.5±5.7)s、(28.3±2.8)s。血氧饱和度折线在上升阶段斜率分别为k_(SC)=1.56、k_(ST)=1.46、k_(STEF)=1.54,STEF组建立的气道通气效率与SC组、ST组基本相同。所有小型猪手术出血极少。结论使用刻度式气管切开撑开一体钳进行的紧急气管切开术在操作时间上优于环甲膜切开术与外科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在战现场气道损伤救治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 急救 气道损伤 气管切开 小型猪
下载PDF
应用小切口隧道式入路行髁突颈部骨折复位内固定
4
作者 朱亮 邢乐君 +9 位作者 赵睿 孟凡皓 乔波 胡随馨 周正 田晓光 贾婷婷 郑斌芬 于秋华 张海钟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07-911,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利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备隧道复位固定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30例髁突颈部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造隧道式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 目的研究一种利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备隧道复位固定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30例髁突颈部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造隧道式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测量张口度、CT检查骨折断端对位情况及钛板有无变形、移位。结果①30例患者术中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术后复查无一例出现咬合紊乱;②张口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检验(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复查,患者平均张口度分别为(5.43±2.012)mm,(14.83±2.135)mm,(19.67±2.123)mm,(32.20±2.140)mm,(32.23±1.633)mm,(32.40±1.653)mm,患者术后张口度逐渐改善;③术后1、3、6、12个月复查CT显示骨折断端对位愈合,钛钉钛板无松动、变形、移位;④瘢痕位于耳内及颌下,位置隐蔽。⑤1例患者术后出现口角轻度歪斜症状,予以神经营养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症状消失。结论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隧道式入路治疗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显露充分,复位精确,实现早期张口功能训练及咬合关系恢复的同时,可做到瘢痕隐蔽,有效保护了面神经、颞浅动静脉、翼外肌等重要解剖结构,为临床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骨折 髁突颈部骨折 髁突基部骨折 小切口 耳屏内切口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光学成像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田瑜 靳能皓 +3 位作者 朱亮 胡随馨 周正 张海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98-1305,共8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光学成像对其大规模筛查和手术精准切除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早期发现并提高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本文就鲁戈氏碘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亚甲基蓝染...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光学成像对其大规模筛查和手术精准切除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早期发现并提高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本文就鲁戈氏碘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亚甲基蓝染色、化学发光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拉曼光谱成像、组织自发荧光成像、窄带成像、5-ALA诱导的原卟啉IX荧光成像、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成像和靶向分子荧光成像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光学成像技术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诊断显像 分子显像 临床研究 近红外荧光
下载PDF
后牙窝沟龋深度学习分割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臧小漪 乔波 +7 位作者 孟凡皓 靳能皓 胡随馨 李粮博 邢乐君 陈飞 王懿 张海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2538-2540,共3页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可家用的能直接显示龋病范围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门诊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共494张用内窥镜采集的、含有龋齿的磨牙和前磨牙照片,由医师进行标注后用DeepLabv3+进行分割训练,...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可家用的能直接显示龋病范围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门诊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共494张用内窥镜采集的、含有龋齿的磨牙和前磨牙照片,由医师进行标注后用DeepLabv3+进行分割训练,随后进行验证和评估。建立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识别龋病的平均准确度为0.993,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997,Dice系数为0.685,并交比(IoU)为0.529。本研究建立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可以识别并分割出龋病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内窥镜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