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肿瘤标记物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顺航 周英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5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CA724)联合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内镜技术对早期胃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CA724)联合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内镜技术对早期胃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0月于我院住院并行外科根治手术的胃癌患者53例(胃癌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胃部良性疾病患者53例(慢性病变组)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3例(健康组)。三组研究对象均于我院行胃镜检查,并记录年龄、性别、胃镜检查情况、病理结果、血液CEA、CA199、CA724水平等基本资料。分析NBI、CEA、CA199、CA724以及联合诊断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NBI内镜较普通内镜能更清楚地辨别胃粘膜病变并更准确地诊断早期胃癌(P<0.05);胃癌组CEA、CA199水平高于慢性病变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联合肿瘤标记物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94.34%)、特异性(98.11%)比单独应用CEA(50.94%、68.87%)、CA199(41.51%、69.81%)、NBI(88.68%、97.17%)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较普通内镜能更及时发现早期胃癌,且NBI联合肿瘤标记物对胃癌的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I 肿瘤标记物 胃癌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顺航 周英发 《临床研究》 2022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98例早期低分化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对比术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98例早期低分化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对比术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情况,将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本次调查抽取的198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有38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占19.19%。术后是否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异型增生情况、淋巴管癌栓、不同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后表明,年龄≥75岁、肿瘤>1 cm、浸润浆膜下层、存在淋巴管癌栓、BorrmannⅢ型/Ⅳ型是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存在异型增生是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OR<1)。结论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发生与年龄≥75岁、肿瘤>1 cm、浸润浆膜下层、存在淋巴管癌栓、BorrmannⅢ型/Ⅳ型有关,临床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防范措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胃息肉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黄琳凯 周英发 +5 位作者 付文静 杨瑜 郭帆 朱家佳 胡顺航 丁丹丹 《西部医学》 2021年第7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分析胃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胃息肉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5312例,其中胃镜下发现胃息肉的患者1424例(胃息肉组),无胃息肉患者13888例(无息肉... 目的分析胃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胃息肉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5312例,其中胃镜下发现胃息肉的患者1424例(胃息肉组),无胃息肉患者13888例(无息肉组)。搜集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胃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住院行胃镜检查胃息肉的检出率约为9.3%,年龄以40~60岁女性多见。胃息肉以单发性息肉居多,常见病理类型依次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息肉的直径常<5 mm,多位于胃底及胃体。两组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胃黏膜萎缩、有无吸烟、饮酒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无Hp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胃息肉相关危险因素为女性、吸烟、饮酒、胃黏膜萎缩、糖尿病、高龄(OR>1)。结论胃息肉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见,病理类型以胃底腺息肉居多,单发较常见,直径常<5 mm,其发病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建议年龄大于40岁的高危人群常规行胃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