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治疗方案对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穆合甫尔·买合斯托夫 胥伯勇 +1 位作者 张晓岗 买买提明·赛依提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DRF)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DRF患者81例,分为手法组(46例)与切开组(35例)。手法组采用骨折手法复位高分子聚酯绷带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DRF)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DRF患者81例,分为手法组(46例)与切开组(35例)。手法组采用骨折手法复位高分子聚酯绷带固定治疗;切开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使用X线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尺偏角、掌偏角和桡骨高度,以评估治疗情况。统计患者末次随访的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MMWS)、DASH-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对患者预后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尺偏角、掌偏角和桡骨高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切开组治疗后尺偏角、掌偏角和桡骨高度高于手法组(P<0.05)。两组治疗后MMWS较治疗前增加,而DASH-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切开组治疗后MMWS高于手法组,而DASH-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低于手法组(P<0.05)。切开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法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DRF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可以促进患者腕关节和上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人 高分子聚酯绷带固定 保守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爪钢板钢缆系统重建股骨大转子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汝清 穆文博 +1 位作者 曹力 胥伯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27-630,636,共5页
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爪钢板钢缆系统重建股骨大转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103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爪钢板钢缆系统重建股骨大转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103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51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联合爪钢板钢缆系统重建股骨大转子术,男性11列,女性40例,平均年龄(80.41±5.59)岁;B组52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联合钢缆重建股骨大转子术,男性18列,女性34例,平均年龄(80.38±7.08)岁。采用髋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此后每年的髋关节疼痛、功能进行评估,采用X线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与B组比较,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在术后一年至末次随访高,髋关节VAS疼痛评分在术后一年至末次随访低,中远期结果较B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末次随访时优良率较高。与B组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爪钢板钢缆重建股骨大转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可靠,中远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钩钢板 钢缆
下载PDF
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接受膝上截肢术患者术后主客观满意度分析
3
作者 杨晨辰 纪保超 +4 位作者 李国庆 张晓岗 胥伯勇 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 曹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目的]评估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膝上截肢术患者术后主观满意度与客观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膝上截肢术患者,女性7例,男性6例,中位数为69(45~73)岁。所有患者自初次膝关节置换术至截肢手术前因假体... [目的]评估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膝上截肢术患者术后主观满意度与客观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膝上截肢术患者,女性7例,男性6例,中位数为69(45~73)岁。所有患者自初次膝关节置换术至截肢手术前因假体周围感染接受手术次数平均为2.9次(范围1~6)。13例患者按接受截肢手术时年龄被分为非老年组(<65岁)和老年组(≥65岁)。采用SF-12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患者术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通过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4例患者于截肢术后6个月内死亡,9名存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2(1.9~8.2)年,其中3例患者术后因残肢感染再次入院接受手术治疗。非老年组患者术后均可佩戴假肢步行,老年组患者中仅1例患者术后可佩戴假肢行走。非老年组患者截肢术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老年组病例(P<0.05),而老年组病例较年轻患者显示了更高的术后满意度。[结论]年轻的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在接受膝上截肢术后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较高,然而由于对术后功能的较高期望和需求,使年轻患者对截肢手术的满意度低于老年患者;同时,尽管由于欠佳的全身状况导致老年患者截肢手术后功能水平较差,但因截肢手术减轻患者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以及老年人群对于功能相对偏低的期望值和需求,使老年患者对截肢手术后的生活状态感到相对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感染 满意度 功能 膝上截肢术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中截骨对术后患侧膝关节外翻的疗效
4
作者 李旭东 胥伯勇 +3 位作者 花龙 穆文博 郭文涛 储成汉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678-19683,共6页
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Hartofilakids III型患者,在行患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患侧膝关节病理改变的特点,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近10年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随访分析,从中选择出发育... 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Hartofilakids III型患者,在行患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患侧膝关节病理改变的特点,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近10年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随访分析,从中选择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Hartofilakids III型患者资料,一共89髋关节发育不良Hartofilakids III型例患者参与研究,患者性别比例为男:女 ≈ 1:5,年龄范围在17~64岁,其中术中行截骨的患者73例,未行截骨患者16例;行髂胫束松解患者13例,未行髂胫束松解患者76例。与患者取得联系后指导患者在站立的状态下,拍摄双下肢全长X线片,根据检查结果测得患者股胫角,同时取得患者术前拍摄双下肢X线,其中有31例患者术后有膝外翻现象,对比术前双下肢X线股胫角后,其中术前无膝外翻但术后发生膝外翻的患者有21例,同时以是否截骨与是否髂胫束松解为变量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股胫角及髋膝关节评分变化。结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Hartofilakids III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会导致患者患侧膝关节出现外翻畸形,患侧膝关节评分下降。截骨与髂胫束松解对患者术前术后髋膝关节评分影响无明显差异,对患侧膝关节术前术后股胫角的减小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膝外翻 髋关节置换术 截骨 髂胫束松解
下载PDF
与骨关节炎相关性雌激素α受体基因PvuⅡ、XbaⅠ位点多态性Meta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胥伯勇 付映旭 +2 位作者 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 曹力 郭文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5408-5412,共5页
背景:目前有不少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骨关节炎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但结果仍有一定的争议。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XbaⅠ位点多态性与骨关节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万方数... 背景:目前有不少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骨关节炎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但结果仍有一定的争议。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XbaⅠ位点多态性与骨关节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有关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PvuⅡ、XbaⅠ位点多态性与骨关节炎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OR值及95%CI为效应指标,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进行偏倚评估。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共纳入文献9篇,包括3 228例骨关节炎患者,6 327例健康对照。PvuⅡ位点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C vs.T;CT vs.TT;CC vs.TT;CT+CC vs.TT;CC vs.CT+TT)合并OR值均<1;按地区分组提示亚洲合并OR值均>1(CT vs.TT除外),欧美合并OR值均<1。XbaⅠ位点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G vs.A;GA vs.AA;GG vs.AA;GA+GG vs.AA;GG vs.GA+AA)合并OR值均<1;按地区分组提示亚洲合并OR值均<1,欧美合并OR值均<1(GG vs.GA+AA除外)。结果说明,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XbaⅠ位点多态性与骨关节炎遗传易感性无关联。然而,PvuⅡ位点发生等位基因突变时亚洲人群骨关节炎遗传易感风险较欧美稍高,相反,XbaⅠ位点隐性遗传模型发生等位基因突变时欧美人群骨关节炎遗传易感风险较亚洲人群稍高。提示不同种族的遗传背景差异可能影响上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雌激素类 多态现象 遗传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雌激素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限制性内衬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反复脱位的7例报道 被引量:3
6
作者 胥伯勇 郭文涛 +2 位作者 穆文博 杨德盛 曹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限制性内衬治疗术后反复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5月采用限制性内衬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反复假体脱位的7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 目的探讨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限制性内衬治疗术后反复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5月采用限制性内衬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反复假体脱位的7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收集患者初次置换前、初次脱位后、翻修术前、翻修术后的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及VAS疼痛。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6个月。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的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及VAS疼痛评分均较翻修术前显著改善。结论使用限制性内衬行髋关节翻修术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反复脱位的一种可行方案,早期临床效果良好,但此种方式应作为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补充治疗方式,而非常规治疗方式,其长期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内衬 反复脱位 翻修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胥伯勇 曹力 +1 位作者 李国庆 阿斯卡尔.买买提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32例患者(共34髋)的临床资料。髋臼侧:10髋直接采用纯钛螺旋臼成型,8髋采用颗粒植骨及螺旋臼成型,6髋采用颗粒植骨,髋臼支架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32例患者(共34髋)的临床资料。髋臼侧:10髋直接采用纯钛螺旋臼成型,8髋采用颗粒植骨及螺旋臼成型,6髋采用颗粒植骨,髋臼支架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股骨侧:10髋采用劈开股骨侧的方法取出假体并清除骨水泥,采用捆绑带固定,9髋采用远端开窗清理骨水泥植入加长柄假体,6髋取出假体植入加长柄,并视骨质缺损情况进行植骨,3髋股骨骨折采用骨夹板捆绑带固定。感染4例均采用一期彻底清创植入非骨水泥假体。结果:术后除髋臼侧进行支架重建的患者卧床1~2周,其余患者均在3d内下床活动。平均随访26个月(6~60个月),X线片显示假体周围均无新出现的透明带。结论:假体无菌性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翻修最常见的原因,术中应根据患者年龄、骨缺损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假体类型,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假体 全髋翻修术 置换
下载PDF
高位DDH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方位的确定及术后X线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胥伯勇 郭文涛 +2 位作者 穆文博 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 曹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方位的确定方法及其术后X线准确性评价。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6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22例。左髋15例,右髋7例,男性3例,女性19例;... 目的探讨成人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方位的确定方法及其术后X线准确性评价。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6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22例。左髋15例,右髋7例,男性3例,女性19例;年龄21~54岁,平均39.9岁。患髋Trendelenburg征阳性。22例(22髋)均属于Ⅲ型(根据Hartofilakidis分型)脱位。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术前全面评估患者解剖变异情况,有效利用残存的正常解剖结构将臼杯置于真臼内。髋关节脱位高度>5 cm的患者均行小转子下短缩截骨。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牵引,部分患者术中行髂腰肌及内收肌松解,均切除增厚延长的关节囊,臀中肌均保持完整不做松解和切断。术后给予X线检查测量评价患者髋臼位置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8个月,平均(21.0±3.6)个月。术后患侧的股骨偏心距、外展角及髋臼中心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侧髋臼中心72.7%得到重建(健侧与患侧髋臼中心差值<5 mm),患侧股骨偏心距68.2%得到重建(健侧与患侧股骨偏心距差值<4 mm)。结论全面把握髋关节解剖变异情况及有效利用术中解剖标志是准确定位髋臼位置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方位
下载PDF
双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胥伯勇 郭文涛 +1 位作者 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 杨德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3月21例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采用胫骨远端双钢板内固定,观察并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获8~30个月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及畸形...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3月21例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采用胫骨远端双钢板内固定,观察并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获8~30个月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参照Tometta et al评价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8例,良2例,可1例。结论采用双钢板夹持内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踝关节的早期无负重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骨折固定术 双钢板
下载PDF
髋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疗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郭子玉 胥伯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166-0169,共4页
人工关节感染(PJI)是一种毁灭性并发症,对患者自身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极大损害。基于该病的认识进展主要集中于诊断与治疗方面,以改善PJI病人预后。PJI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是目前关于PJI的临床研究热点领域。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改... 人工关节感染(PJI)是一种毁灭性并发症,对患者自身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极大损害。基于该病的认识进展主要集中于诊断与治疗方面,以改善PJI病人预后。PJI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是目前关于PJI的临床研究热点领域。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改善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诊断对临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进而有助于医师选择适宜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抗感染方案。本文对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治方法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提供指导建议。临床上,关节置换手术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中远期效果。人工关节感染(PJI)是关节置换术的灾难性并发症,常引起关节周围的疼痛、酸胀、红肿、皮温增高及全身炎性反应等症状,最终导致假体感染性松动,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丧失关节功能,甚至截肢,危及生命。因此,PJI是公认的骨科严重并发症[1]。最新研究发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JI的概率是0.3%-1.7%,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PJI的概率为0.8%-1.9%;另外再感染发病率为15%左右[2-3]。因住院时间过长,使得治疗费用大大增加,另外反复多次手术,术后功能恢复慢等问题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消化与泌尿系统的感染以及心理问题),PJI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健康上均带来了严峻挑战[4]。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对于PJI尚缺乏特异性诊断的有效方法,PJI的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在现今世界范围仍是焦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感染 PJI 焦点问题
下载PDF
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及治疗选择 被引量:2
11
作者 胥伯勇 李忠伟 +3 位作者 赵仕博 张树文 杨新明 马创 《新疆医学》 2018年第11期1149-1152,1148,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13例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2周内出现早期感染症状并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4例;年龄(19~51)岁... 目的探讨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13例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2周内出现早期感染症状并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4例;年龄(19~51)岁,平均29岁;受伤机制主要为摔伤、坠落伤或车祸所致;从受伤到手术时间为(2~15)d,平均7 d。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和组织学等检查结果做出早期感染的诊断,诊断明确后立即行抗炎、清创、术区放置管冲洗引流等方法治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行具体手术方法治疗,其中有11例患者保留植入物,2例患者由于内固定松动行清创后给予内固定物替换。7例伤口行VSD负压引流,4例一期闭合伤口,2例患者置管冲洗引流。结果术后置管冲洗、引流及应用抗生素时间(17~41)d,平均22 d。所有病例感染均获得控制出院,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12~36)个月,未见感染复发患者。结论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控制应重视早期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及相关病理性检验值,应立即行手术清创及抗炎治疗。早期感染若内固定物无松动,应给予保留内固定物。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行病灶扩创、负压引流或灌洗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 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骨关节炎中特征性基因和功能信号通路
12
作者 胥伯勇 阿不都赛米·艾买提 +3 位作者 汪斐 张晓岗 李国庆 曹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947-952,共6页
目的研究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DNA甲基化的特征,分析甲基化基因的表达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中心3例接受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OA... 目的研究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DNA甲基化的特征,分析甲基化基因的表达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中心3例接受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OA组),3例膝关节软骨正常截肢患者(对照组)软骨组织标本。采用Illumina Infinium Methylation EPIC Bead Chip(850K芯片)对软骨进行甲基化分析。应用InCroMAP软件进行关节软骨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及mRNA表达扩增谱的整合途径富集分析。基于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结果单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共获得1299个差异甲基化基因;整合DNA甲基化的mRNA表达谱发现,64个基因显著改变,包括远中缺失同源盒基因5(DLX5)、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软骨酸性蛋白1(CRTAC1)和可溶性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的清道夫受体蛋白(SSC5D);GO分析发现,上述基因功能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分析发现,上述基因介导与OA发病密切相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KP)信号通路和Hippo信号通路。结论OA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可能的异常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这可能会对OA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的阐明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DNA甲基化谱 mRNA表达谱 整合分析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的近期疗效评价
13
作者 胥伯勇 帕尔哈提.热西提 +1 位作者 杨德盛 曹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FAI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组6例患者采用手术切开,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2~46岁,平均34岁。左右各3例,单纯钳夹型(Pincer)、凸轮型(Cam)各1例,混合型4例。术前髋关节外展10~40°平均(25±3)... 目的探讨FAI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组6例患者采用手术切开,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2~46岁,平均34岁。左右各3例,单纯钳夹型(Pincer)、凸轮型(Cam)各1例,混合型4例。术前髋关节外展10~40°平均(25±3)°,内旋15~30°,平均20°,屈曲70~150°,平均110°。根据Harris评分41~89分,平均(56±12)分。结果无失访病例术后髋关节外展40~60°平均(50±3)°内旋30~40°,平均32°,屈曲90~160°,平均130°。Hariss评分平均(85±3)°。结论 FAI是一种解剖结构异常造成的慢性疾病。早期的明确诊断和手术治疗能有效缓解患1者疼痛并延缓晚期关节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症(FAI) 髋关节 骨关节炎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22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胥伯勇 杨文华 曹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陈孟氏骨折的成因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06年12月间22例儿童陈旧性陈孟氏骨折病史和手术治疗经验。结果:桡骨头脱位漏诊16例,桡骨头复位再次脱位4例,忽略并发骨间背侧神经损伤2例。根据Macky等功...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陈孟氏骨折的成因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06年12月间22例儿童陈旧性陈孟氏骨折病史和手术治疗经验。结果:桡骨头脱位漏诊16例,桡骨头复位再次脱位4例,忽略并发骨间背侧神经损伤2例。根据Macky等功能评定标准:优45.45%,良45.45%,差9.1%。结论:仔细询问患儿病史及体检、正确的X片拍摄阅片和重视桡骨头脱位是预防陈旧性儿童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纠正尺骨短缩畸形、桡骨头正确复位、不进行环状韧带重建、术后适宜康复训练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骨折 儿童
下载PDF
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患者膝关节评分的比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7
15
作者 彭颂 胥伯勇 曹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7724-7730,共7页
背景:单髁置换治疗骨关节炎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行全膝置换是更好的选择。目的:对比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患者置换前、后的膝关节评分。方法: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髁置换并得... 背景:单髁置换治疗骨关节炎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行全膝置换是更好的选择。目的:对比单髁置换与全膝置换患者置换前、后的膝关节评分。方法: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髁置换并得到随访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3例,并选取同期行全膝置换并得到随访的患者53例。记录两组患者置换前与末次随访的膝关节评分,包括KSS评分、WOMAC评分、OKS评分、HSS评分,并于末次随访时记录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结论:排除两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后,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膝关节评分均较置换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末次随访的膝关节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髁置换组末次随访的膝关节最大活动度大于全膝置换组(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相近,且与WOMAC评分及OKS评分关联性较高。说明单髁置换只要把握严格的适应证、标准的置换操作及良好的置换后功能锻炼,可与全膝关节置换一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骨关节炎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人工单髁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评分 膝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单间室 OxfordⅢ单髁假体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6
作者 史凌云 卢智 +1 位作者 杨益 胥伯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置换术(TKA)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置换术(TKA)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健康教育指导。比较2组患者术后12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的差异,并评价2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2周,试验组膝关节HSS和RO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周试验组在心理健康、身体疼痛、精神影响、体能和社会活动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4%)高于对照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5,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能够提高TKA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 膝关节置换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培丞 曹力 +3 位作者 杨德盛 胥伯勇 郭文涛 艾力·热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5-1339,共5页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妥当地诊断及处理会引起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甚至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未确定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妥当地诊断及处理会引起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甚至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未确定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目的:观察高血压是否会影响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因膝骨关节炎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高血压,将其分为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在置换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分析高血压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25例患者,高血压组219例,对照组306例。全膝关节置换后20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其中高血压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2.5%),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1.3%)。通过卡方检验分析,高血压组全膝关节置换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对照组患者的2.7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术前患有高血压病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其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于术前血压正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高血压 骨关节炎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德盛 胥伯勇 艾力.热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82-3983,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6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6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SF-36量表的生存质量维度指标和总评分除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SF-36量表中躯体健康、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指标得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0.05),而其余维度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偶、自认为经济状况、性格、并发症和Harris评分是影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受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医师因素等方面影响,在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干预时,可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法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文涛 王翀 +1 位作者 艾力.热黑 胥伯勇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8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比较锁定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骨科中心2008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老年... 目的 探讨比较锁定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骨科中心2008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83例,并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PFNA内固定组42例,LCP内固定组41例.采用Harris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随访17 ~33个月(平均23个月)后根据Harris评分标准,PFNA组较LCP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较LCP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和PFNA均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相对而言PFNA更加适合老年人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放置引流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文涛 穆文博 胥伯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080-1082,1086,共4页
目的探讨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UKA)术中是否有必要放置引流。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月-2017年5月行UKA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每组40例。引流组患者在关闭切口前放置术区引流管,非引... 目的探讨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UKA)术中是否有必要放置引流。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月-2017年5月行UKA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每组40例。引流组患者在关闭切口前放置术区引流管,非引流组不放置引流管,直接关闭切口。记录2组UKA术前及术后1、2、3d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值,计算总失血量,评估失血情况;观测患肢URK术后3d、7d、1月、3月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以及感染情况;记录术后1、3、6月时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对2组患者的观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VAS评分、KSS功能评分、膝关节ROM等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进行输血治疗,至研究截止日均未见膝关节感染情况发生。2组患者UKA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KSS功能评分、膝关节ROM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1、2天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以及总失血量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总失血量显著多于非引流组。结论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放置引流对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并无明显优势,不放置引流亦无不良后果,因此,术者可以考虑不予放置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 引流 失血 功能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