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的社会企业商业模式运行过程及实现机制——基于公益性小额信贷行业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胥思齐 李会军 席酉民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2-813,共12页
选取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行业3家典型组织进行多案例分析,探索可持续的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运行过程与实现机制。研究发现:①浮现出的可持续的社会企业商业模式运行过程,表现为社会价值创造和经济价值获取同步、经济价值创造和社会价值获... 选取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行业3家典型组织进行多案例分析,探索可持续的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运行过程与实现机制。研究发现:①浮现出的可持续的社会企业商业模式运行过程,表现为社会价值创造和经济价值获取同步、经济价值创造和社会价值获取整合,即此种可持续的社会企业商业模式,是社会与经济双重价值相互转化的双重价值交互商业模式;②社会企业双重价值交互商业模式的实现机制,是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情感交换,即通过与使命目标的家庭感互动、与政府机构的道义感互动,以及与资源提供方的成就感互动,将社会与经济价值流转联系起来,实现双重价值的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商业模式 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 情感交换
下载PDF
社会企业竞合活动及其合法性演进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胥思齐 席酉民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6-170,共15页
本文基于社会企业分类文献,选取了国内6家典型社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整合制度理论和组织生态学,探索了社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在竞合互动中获取合法性的完整过程和深层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企业具有同时合法化单个组织(行业)并塑造利... 本文基于社会企业分类文献,选取了国内6家典型社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整合制度理论和组织生态学,探索了社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在竞合互动中获取合法性的完整过程和深层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企业具有同时合法化单个组织(行业)并塑造利益相关者认知边界的双重合法性目标,通过采取有限的竞合活动,社会企业以规范同构实现了个体合法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位构建实现了组织合法化;通过采取割裂的竞合活动,社会企业以模仿同构辅以竞争同构或内生种群结构达成了行业合法化;通过采取动态整合的竞合活动,社会企业以模仿同构和自反同构走向了场域合法化。本文提出与利益相关者竞合互动影响合法化过程的机制模型,识别了社会企业合法化过程各阶段及获取的相应合法性类型,并填补了本土情境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合法性 合法化 竞合 合作与竞争
下载PDF
基于组织身份视角的制度复杂性整合应对机制 ——来自一个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胥思齐 席酉民 《珞珈管理评论》 2020年第1期20-37,共18页
组织如何有效应对制度复杂性是一个日益关键的管理问题,但已有研究仅提出了针对制度复杂性单一方面的应对策略与机制.本文采用建构式扎根深度单案例研究方法,以一个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为对象,从组织身份视角出发,探索了组织整合地有效... 组织如何有效应对制度复杂性是一个日益关键的管理问题,但已有研究仅提出了针对制度复杂性单一方面的应对策略与机制.本文采用建构式扎根深度单案例研究方法,以一个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为对象,从组织身份视角出发,探索了组织整合地有效应对制度复杂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通过价值过滤和学徒工作能动地构建了基于价值的组织身份,直接消解了归属复杂性;而基于价值的组织身份塑造了以手段为核心的心理参照点,间接地同时平衡了绩效与运营复杂性.研究弥补了已有制度复杂性应对文献片面化的缺陷,发现了构建能整合应对制度复杂性的组织身份的两个关键构念,对组织解决内部冲突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逻辑 制度复杂性 组织身份 招聘筛选 社会化
下载PDF
组织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权力机制——基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案例研究
4
作者 胥思齐 席酉民 +1 位作者 徐钊 梁朝高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41,共10页
组织如何有效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虽然认为组织需要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并提出一些个体层实现机制,但如何从组织层面整体实现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机制尚不明确。从权力结构出发,通过对... 组织如何有效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虽然认为组织需要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并提出一些个体层实现机制,但如何从组织层面整体实现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机制尚不明确。从权力结构出发,通过对西交利物浦大学进行探索性单案例分析,挖掘组织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权力机制模型。结果发现,能动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的关键在于不耦合的认知与实践双重权力结构:组织层级式权力实践结构与网络式权力认知结构不但分别区隔、整合了多重制度逻辑诉求冲突,而且共同激励多重制度逻辑的持续弹性混合,能够有效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复杂性 制度逻辑 权力结构 权力动态
下载PDF
规定性与能动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双重耦合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朝高 韩巍 +2 位作者 刘鹏 张敬博 胥思齐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9,共10页
在成员能动性与组织规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视角下,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结合能动性概念,发展出"和谐耦合"理论原型,将组织化概念化为"组织规定性与成员能动性"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双重交互过... 在成员能动性与组织规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视角下,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结合能动性概念,发展出"和谐耦合"理论原型,将组织化概念化为"组织规定性与成员能动性"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双重交互过程。然后,通过一个网络化组织的案例研究,进一步构建出"和谐耦合"中层理论,揭示了"和谐耦合"过程中"同化、问题化、标准化"3种交互机制,阐述了"问题化"机制的关键作用,并基于"问题化"机制深化了对组织结构类型和适应性的理解,以及讨论了其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管理 和谐耦合 能动性 不确定性 组织化
下载PDF
角色自觉与双型制度驱动的网络化合作模式——基于A大学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梁朝高 席酉民 +2 位作者 张晓军 张敬博 胥思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0,共18页
高校行政化(官僚制化)问题是一个老问题,而在国家创新转型和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去行政化改革、创新大学组织管理模式再次被提上日程。A大学在内部网络组织实践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通过对A大学的扎根研究,发现... 高校行政化(官僚制化)问题是一个老问题,而在国家创新转型和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去行政化改革、创新大学组织管理模式再次被提上日程。A大学在内部网络组织实践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通过对A大学的扎根研究,发现内部网络化合作模式是节点直连下的多向组织过程,它由组织成员产生的项目/任务/问题触发,由角色自觉和保障性/培育性两类组织制度直接驱动实现;保障性制度与培育性制度会促进角色自觉,而角色自觉又会反过来更新某些保障性制度。此外,网络化合作的组织制度需要一种参与式治理结构作为保障,而角色自觉则需要组织成员对工作意义的共同理解和共生发展。最后,讨论了科层组织与内部网络组织的异同和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内部网络组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网络组织 网络化合作 角色自觉 双型制度 科层与网络
原文传递
绩效身份:概念辨析、研究框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钊 席酉民 +1 位作者 胥思齐 梁朝高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100,共19页
绩效身份指在成就相关的场景中,个体赋予个人意义的、关于自己是何种类型绩效表现者的自我知识,即以特定类型的绩效表现为参考的自我定义方式。绩效有不同等级,但现有研究认为很少存在低绩效身份,这与本土实践观察不符。此外,由于绩效... 绩效身份指在成就相关的场景中,个体赋予个人意义的、关于自己是何种类型绩效表现者的自我知识,即以特定类型的绩效表现为参考的自我定义方式。绩效有不同等级,但现有研究认为很少存在低绩效身份,这与本土实践观察不符。此外,由于绩效身份研究比较前沿,目前尚缺乏开展研究的系统性框架。对此,本文首先在社会认同理论指导下,兼顾本土管理实践,通过分析绩效身份的形成过程提出其概念本质,明确了本土低绩效身份的存在性和重要性。其次,整合社会认同理论主导下的组织中个体身份研究的重点和绩效身份的独特性,提出绩效身份研究的一般逻辑,继而结合相关话题的研究和对管理现象的初步观察对其进行充实,本文最终搭建了包含多层次前因、机制和结果的绩效身份研究框架。最后,根据上述框架,立足于我国独特国情,本文提出未来研究的初步方向。本文对绩效身份内涵的厘清以及所搭建的初步研究框架为未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身份 研究框架 身份认同 身份威胁
原文传递
身份失灵对积极工作行为的影响:基于D校的案例研究
8
作者 徐钊 胥思齐 席酉民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9,共15页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组织认同对个体积极工作行为起关键作用,获取或持续稳定扮演的组织身份失败(身份失灵)时难以产生积极行为,身份失灵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积极工作行为的作用机制仍未厘清。此外,已有关于工作相关身份的研究认为,组织身...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组织认同对个体积极工作行为起关键作用,获取或持续稳定扮演的组织身份失败(身份失灵)时难以产生积极行为,身份失灵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积极工作行为的作用机制仍未厘清。此外,已有关于工作相关身份的研究认为,组织身份与职业身份往往相互独立甚至冲突,鲜有非冲突和身份失灵情景下多重工作身份关系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进行单案例研究,选取新创组织D高校为研究对象,获取书籍和网页信息作为文档二手资料,进行非正式和正式访谈获取一手资料。采取经典扎根理论方法对数据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获得17个主题、8个类属、4个伞概念,并梳理概念间关系。通过构建身份失灵影响积极工作行为的过程模型,厘清身份失灵和积极工作行为的内涵,身份失灵包括组织身份威胁(组织身份无法持续稳定扮演)和职业身份异化(职业身份获取时未获得社会确认),并提出组织和工作特征-身份失灵-自我价值评估-积极工作行为的链条。研究结果表明,身份失灵通过引发个体对自我价值现状和需求的评估,在自我价值维持和提升动机下,促使个体采取积极工作行为修复失灵。研究关注了身份认同的反面,即身份失灵的类型和作用机制,完善了社会认同理论,顺应了管理研究近年来兼顾正反影响的趋势;打破了从组织认同视角解释积极影响的框架,从身份失灵视角解释积极行为;挑战当前研究组织和职业身份孤立甚至冲突的观点,提出二者在身份失灵时彼此强化、共同作用于积极工作行为,顺应了身份研究探索多重积极互动的发展方向。实践中,领导不必强求个体的组织认同,而是激发其提升自我的意识,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增益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身份 职业身份 身份失灵 自我价值 积极工作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