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润京华西山尽染 论道永定晖泽八方——记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暨第二届中国整形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大会颅颌面外科论坛
1
作者 胥曦 张智勇 +1 位作者 滕利 靳小雷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I0009-I0010,共2页
暮秋至,枫叶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暨第二届中国整形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大会,于2023年10月27至29日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以“拥抱新机遇、启航新征程,共创中国整形外科时代新... 暮秋至,枫叶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暨第二届中国整形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大会,于2023年10月27至29日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以“拥抱新机遇、启航新征程,共创中国整形外科时代新篇章”为主题,大会分设第十二届宋儒耀整形外科青年医师论坛、第五届整形外科学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第二届中国整形外科发展联盟论坛暨第三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X发展论坛和16个专业分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外科 整形外科学 颅颌面外科 再生医学 宋儒耀 北京首钢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论坛
原文传递
后颅牵张成骨治疗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胥曦 张智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3-888,共6页
颅缝早闭症是一组常见的先天性颅颌面畸形。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症往往伴随着颅内压升高、颅脑发育受限、颅面畸形乃至小脑扁桃体下疝。传统的前颅塑形及后颅重塑手术,有着手术风险大、复发率高、治疗效果欠佳等弊端。后颅牵张成骨手术操... 颅缝早闭症是一组常见的先天性颅颌面畸形。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症往往伴随着颅内压升高、颅脑发育受限、颅面畸形乃至小脑扁桃体下疝。传统的前颅塑形及后颅重塑手术,有着手术风险大、复发率高、治疗效果欠佳等弊端。后颅牵张成骨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治疗过程具有可控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大幅度扩张颅内容量,改善前颅后颅形态,且潜在并发症风险低,可以作为治疗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症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综合征 骨发生 撑开牵引 颅内压增高
原文传递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上颌骨三维测量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胥曦 张智勇 +4 位作者 李秉航 唐晓军 尹琳 冯时 刘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套针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上颌骨形态准确的三维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HFM上颌骨发育不良的特点。方法收集60例未经治疗且单侧受累的HFM儿童的头颅螺旋CT三维数据,并应用Mimics软件对数据... 目的探讨建立一套针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上颌骨形态准确的三维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HFM上颌骨发育不良的特点。方法收集60例未经治疗且单侧受累的HFM儿童的头颅螺旋CT三维数据,并应用Mimics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配对t检验和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测量值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ICC>0.73);Ⅲ型HFM患侧与对侧的上颌骨后部及牙弓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Ⅰ型到Ⅱb型,上颌骨后部宽度比率逐渐增加,后部高度比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应用螺旋CT和软件评估HFM上颌骨形态的方法,为明确不同分型的HFM上颌骨畸形特点建立了可靠的方法基础。Ⅲ型HFM上颌骨的横向发育未受到显著影响,从Ⅰ型到Ⅱb型上颌骨畸形严重程度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上颌骨 三维成像
原文传递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后咬合力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时 尹琳 +6 位作者 刘伟 尹宏宇 胥曦 杨亦楠 石蕾 唐晓军 张智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引成骨术前、术后咬合力变化的比较分析,探讨手术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22例半侧颜面短小患者,年龄6~10岁,行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矫治,采用机械式咬合力电子测量仪对患... 目的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引成骨术前、术后咬合力变化的比较分析,探讨手术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22例半侧颜面短小患者,年龄6~10岁,行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矫治,采用机械式咬合力电子测量仪对患者手术前、后双侧磨牙区、双侧前磨牙区及切牙区最大咬合力进行测定,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咬合力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患侧磨牙区、患侧前磨牙区、切牙区、健侧前磨牙区、健侧磨牙区平均最大咬合力分别为(170.6±42.8) N、(141.9±34.9) N、(89.7±18.8) N、(169.3±29.0) N、(230.2± 56.4) N。22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术前已呈现咬合力左右分布偏倚的情况(P〈0.05)。术后1年,上述5个牙区的平均最大咬合力分别为(198.8±44.0) N、(151.8±31.1) N、(88.9±18.0) N、(167.8±26.1) N、(234.3±52.5) N,患侧磨牙区咬合力升高较明显(P〈0.05),而其他牙位最大咬合力基本与术前持平(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术后咬合力分布显示出趋于对称的特点。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能改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病例患侧的咬合力,使患者术后远期的咀嚼平衡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骨生成 牵张 咬合力
原文传递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颅底形态学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伦昆 胥曦 +8 位作者 赵珊巴嘎 舒凯翊 李曦源 梁迎香 冯时 刘伟 唐晓军 尹琳 张智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0期1148-1154,共7页
目的通过对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的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 探讨其颅底的形态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一中心的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单侧受累的HFM患儿头颅螺旋CT三维数据资... 目的通过对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的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 探讨其颅底的形态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一中心的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单侧受累的HFM患儿头颅螺旋CT三维数据资料, 根据Pruzansky-Kaban分型标准将患儿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及Ⅲ型共4组, 应用Mimics 17.0软件对其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颅底线性测量指标包括:鞍结节至视神经管(OT)、圆孔(FrT)、卵圆孔(FT)、内耳道(IT)、舌下神经管(HT)的距离及前床突至蝶骨小翼(ClS)、颞骨岩脊(ClP)的距离;颅底角度测量指标包括:前颅角、中颅角、后颅角及岩脊角。使用SPSS 26.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各分型组内比较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不同分型组间比较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HFM患儿40例, 男22例, 女18例;年龄5~15岁;每组10例。颅底的角度测量结果显示, Ⅰ型HFM健侧中颅角明显大于患侧, Ⅲ型HFM健侧中颅角及岩脊角明显大于患侧,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及Ⅱb型HFM健侧及患侧颅底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的线性距离测量结果显示, Ⅰ型HFM健侧FrT、HT大于患侧, Ⅱa型HFM健侧FrT、IT、HT、ClP均大于患侧, Ⅱb型HFM健侧IT、HT及ClP均大于患侧, Ⅲ型HFM健侧HT大于患侧,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4组HFM颅底FrT及ClP的测量值比率(患侧/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的患侧与健侧颅底形态具有差异, 颅底角度方面差异主要集中于中颅角, Ⅰ型及Ⅲ型具有相似性, 患侧中颅角明显小于健侧;线性测量方面差异主要位于舌下神经管, 各型HFM患侧舌下神经管至鞍结节距离均明显短于健侧, 表明患侧颅底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骨畸形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颅底 测量
原文传递
维甲酸对广义颅面短小畸形致病基因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珊巴嘎 马伦昆 +7 位作者 胥曦 孙鹏飞 舒凯翊 孙铁成 刘炳阳 黄长瑾 唐晓军 张智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41-244,I0006,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维甲酸影响广义颅面短小畸形(expanded spectrum of craniofacial macrosomia,eCFM)的致病基因。方法2021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中心基于文献检索到eCFM的致病基因43个,结合比较毒理基因组...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维甲酸影响广义颅面短小畸形(expanded spectrum of craniofacial macrosomia,eCFM)的致病基因。方法2021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中心基于文献检索到eCFM的致病基因43个,结合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获得维甲酸作用的靶点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维甲酸靶点基因和致病基因的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子网络排序分析,预测潜在的致病基因。结果(1)通过文献检索获得43个eCFM致病基因。(2)CTD数据库中检索获得6027个维甲酸作用靶点基因。(3)构建PPI网络中包括73个节点蛋白和313条互作关系。平均节点度为8.58,聚集系数0.541。分析节点基因本体和通路。(4)筛选出15个维甲酸致畸最关键的基因:TP53、JUN、CTNNB1、MAPK1、CREB1、HIF1A、PPARG、RELA、SMAD3、NFKB1、SMAD4、GATA4、POU5F1、GATA3、PAX6、NKX2-5、PTPN11。结论对多病因复杂致病机制的广义颅面短小畸形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具有可行性。后期将重点研究CTNNB1、NKX2-5、PTPN11在维甲酸致病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颅面短小畸形 半面短小 维甲酸 基因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儿口腔最大力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时 尹琳 +4 位作者 刘伟 胥曦 石蕾 唐晓军 张智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儿与同龄正常儿童口腔力大小及分布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8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咨询、就诊的6~10岁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患儿及颌骨发育正常儿童共7...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儿与同龄正常儿童口腔力大小及分布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8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咨询、就诊的6~10岁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患儿及颌骨发育正常儿童共74例进行力测量,分为HFM组和正常组。采用第一磨牙/乳磨牙区测量值作为最大力,左右两侧各测3次,分别记录左、右侧最高的数值。同时记录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咀嚼习惯以及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儿的Pruzansky-Kaban分型。综合以上数据,将HFM患儿与同龄正常儿童的测量值相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FM组健侧平均最大力为(238.28±61.87)N,与正常同龄儿童平均最大力(256.22±53.58)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M组患侧平均最大力为(162.14±30.46)N,与正常同龄儿童平均最大力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FM患儿中,同一患者的左右侧力分布不平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力分布不均的特点,较同龄正常儿童而言,其患侧力减弱,健侧基本可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儿童 力测量
原文传递
轮廓美容术后感染因素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舒凯翊 彭启立 +4 位作者 张智勇 刘伟 唐晓军 尹琳 胥曦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轮廓美容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三科接受轮廓美容533例手术患者,总结分析术后感染发生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13例。其中性别因素... 目的探讨轮廓美容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三科接受轮廓美容533例手术患者,总结分析术后感染发生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13例。其中性别因素,男性占8.7%(4/46)、女性占1.84%(9/487),P<0.05;手术时长<3 h占1.88%(3/159),≥3 h占2.67%(10/374),P>0.05;手术部位因素,单部位手术占1.34%(3/224)、2个部位手术占2.60%(6/231)、3个部位手术占5.13%(4/78),P>0.05。13例确诊感染患者细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2例(15.38%),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15.38%),链球菌1例(7.69%),8例未检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种类,头孢西丁钠1.84%(9/489)、克林霉素1.23%(4/32),P<0.05。结论轮廓美容手术术后感染与患者性别相关,与手术时长、手术部位无关;术前预防性应用头孢西丁效果优于克林霉素;术后10 d内易发生轮廓美容术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手术 感染 因素 治疗
原文传递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咬肌方向及机械效益的研究
9
作者 李曦源 珊巴嘎 +6 位作者 胥曦 舒凯翊 刘伟 唐晓军 尹琳 冯时 张智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microsomia,HFM)患者双侧咬肌方向及机械效益的差异。方法自2010—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收集23例未经治疗且单侧受累患者的CT数据,输入MIMICs 17.0软件进...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microsomia,HFM)患者双侧咬肌方向及机械效益的差异。方法自2010—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收集23例未经治疗且单侧受累患者的CT数据,输入MIMICs 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咬肌在矢状面和冠状面的方向角α和β,并计算其机械效益,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侧与健侧的差异。结果HFM PruzanskyⅡb型患者患侧咬肌倾斜角α小于健侧(P<0.05),HFMⅠ型和Ⅱa型患者患侧咬肌机械效益小于健侧(P<0.01)。结论HFMⅡb患者患侧咬肌在矢状面上相对健侧更加前倾,HFM双侧咬肌机械效益的差异可能与咬力的不对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咬肌方向 机械效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