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丁时期伐缶方战役的时间排谱——兼论商周时期的纳贡 被引量:2
1
作者 腾兴建 《殷都学刊》 2018年第2期12-18,共7页
缶、(冖西)与基方是处于殷西且相距不远的3个方国。在武丁前期和中期的一段时间里,缶方一直臣服于商王朝,并向商王朝纳贡。但在武丁中期,当商王朝征伐(冖西)方时,要求附近的缶方就近为作战的商军提供粮草,而缶方并没有执行命令。因此,... 缶、(冖西)与基方是处于殷西且相距不远的3个方国。在武丁前期和中期的一段时间里,缶方一直臣服于商王朝,并向商王朝纳贡。但在武丁中期,当商王朝征伐(冖西)方时,要求附近的缶方就近为作战的商军提供粮草,而缶方并没有执行命令。因此,商王朝在打败(冖西)方后又对缶方发动了战争。缶方力量较弱,无力抵抗商王朝的进攻,故缶方又与附近的基方组成联盟,共同抵御商王朝的进攻。不过缶方最终还是战败了,并且遭到商王的严厉惩罚。在这之后缶方再次臣服于商王朝,并对其纳贡。这说明商王朝与臣服方国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臣服方国的纳贡来维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缶方 基方 纳贡 武丁 时间排谱
下载PDF
從“小丁”的身份看商代的親屬稱謂“兄” 被引量:1
2
作者 騰興建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9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在已發現的殷墟甲骨刻辭中,祭祀卜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這類卜辭對於復原商代的祭祀制度、考證商代世系、研究商代的家庭形態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一直以來都是甲骨學研究的重點。而祭祀卜辭中的親屬稱謂問題在學術界討論得尤其熱烈,... 在已發現的殷墟甲骨刻辭中,祭祀卜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這類卜辭對於復原商代的祭祀制度、考證商代世系、研究商代的家庭形態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一直以來都是甲骨學研究的重點。而祭祀卜辭中的親屬稱謂問題在學術界討論得尤其熱烈,例如學界對商代日名制的研究、1對商代親稱中區别字的研究2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甲骨 卜辭 日名制 商代 祭祀制度
下载PDF
花东“子”家族世系新研
3
作者 腾兴建 《出土文献》 CSSCI 2021年第3期1-14,154,共15页
关于花东“子”家族世系的研究离不开对花东卜辞中祭祀对象的考察,以往学界仅是将花东卜辞中不能准确标识行辈关系的祖、妣与同时期王卜辞中的祭祀对象相互比对,得出了“子”为武丁之子的观点。而本来可以准确标识行辈关系的父、母、兄... 关于花东“子”家族世系的研究离不开对花东卜辞中祭祀对象的考察,以往学界仅是将花东卜辞中不能准确标识行辈关系的祖、妣与同时期王卜辞中的祭祀对象相互比对,得出了“子”为武丁之子的观点。而本来可以准确标识行辈关系的父、母、兄、子等亲称却往往为学者所忽视,事实上“子”所祭祀的诸母、兄都没有为商王祖庚、祖甲所祭祀,武丁所祭祀的诸妇、兄、子,祖庚、祖甲所祭祀的诸父、母、兄也全都没有进入“子”家族的祀典,祭祀对象的差异如此之大,无疑表明“子”并非武丁之子。此外,花东卜辞的主人“子”常常单独为祖甲、祖乙、妣庚举行祭祀,这种祭祀颇类似于商王室以及其他贵族对近世直系祖先的特祭,表明这三位最重要的祖先都应为“子”的直系祖先,其中祖甲为祖乙之父,妣庚为祖乙之配,祖乙则是“子”的直系祖父,如此一来,花东“子”家族的世系就与王室不同,凡此种种皆说明“子”并非武丁亲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东卜辞 祭祀对象 世系 亲属称谓
下载PDF
令鼎铭文补释——以驭、御、仆三字用法的区别为中心
4
作者 腾兴建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根据对卜辞和金文的研究,"驭"并非"御"字的古文,而历代学者都囿于许慎之说,认为"驭"、"御"二字通用,导致对令鼎铭文的解释有误。"驭"指一般意义上的执鞭驱马,"御"专指兵... 根据对卜辞和金文的研究,"驭"并非"御"字的古文,而历代学者都囿于许慎之说,认为"驭"、"御"二字通用,导致对令鼎铭文的解释有误。"驭"指一般意义上的执鞭驱马,"御"专指兵车上的驾车者,而"仆"专指普通马车上的驾车者。令鼎铭文"王驭,溓仲仆"一句中,"驭"、"仆"二字都是动词,而且二字对举,"仆"指驾御马车,"驭"字在此处只能作"骑马"解,"王驭溓仲仆"一句意为王骑着马,溓仲驾着车。令鼎铭文说明至迟在西周早期人们已知骑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鼎 骑马
下载PDF
从亲称到尊称:商周时期“公”称谓的演变 被引量:2
5
作者 腾兴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5,共11页
在商代晚期,"公"是商王对其旁系亲属的称呼,使用这一称谓本是为了对商王室中的直系和旁系亲属进行区分,从而凸显直系血亲的崇高地位。不过,虽然在商王室中,"公"是旁系,是小宗,但相对于绝大多数臣民来说,"公&qu... 在商代晚期,"公"是商王对其旁系亲属的称呼,使用这一称谓本是为了对商王室中的直系和旁系亲属进行区分,从而凸显直系血亲的崇高地位。不过,虽然在商王室中,"公"是旁系,是小宗,但相对于绝大多数臣民来说,"公"又是王室贵族,地位也十分尊贵。因此,原本作为王室旁系亲属称谓的"公"同时也兼有尊崇的含义。周初承袭殷制,但除了周王室贵族有凭血缘关系而称"公"者外,周王还常把"公"这个称号授予功臣,用以褒奖和拉拢他们,并以此凸显周王室与他们之间兄弟般的密切关系。在此情况下,"公"的亲属性含义渐失,而政治性含义渐增。尤其是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力量衰弱,各诸侯国国君竞相自称为"公",此后"公"完全演变为一个尊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称 尊称 商代 周代
原文传递
由新见卜辞看商代“帝某”之“帝”的内涵 被引量:2
6
作者 腾兴建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学界普遍认为殷墟卜辞中的"帝某"是对直系先王的特有称呼。但在新公布的一批甲骨卜辞中有"帝己"这一称谓,它是对孝己的称呼,而孝己并非直系先王,这表明"帝某"之"帝"不是用来区分直旁系的,它与&... 学界普遍认为殷墟卜辞中的"帝某"是对直系先王的特有称呼。但在新公布的一批甲骨卜辞中有"帝己"这一称谓,它是对孝己的称呼,而孝己并非直系先王,这表明"帝某"之"帝"不是用来区分直旁系的,它与"嫡庶"之"嫡"的用法并不相同。"帝"本是天神的称号,与人王之间没有关系,但祖甲时期,为了强化王权,把天神的称号"帝"加之于已故先王的名号中,从而使先王逐渐获得"帝"的权威。这其实是在鼓吹"王权神授",宣扬王权神圣不可侵犯,人王称"帝"的实质即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辞 直系 旁系 王权
原文传递
清华简与《书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腾兴建 《孔子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37-43,共7页
新出清华简以及相关传世文献的证据表明,《书序》的成书年代在公元前289年到公元前213年之间,它既不是孔子所作,也非刘歆等人伪作,而是这一时期的儒家后学托名孔子所作。
关键词 清华简 《书序》 孔子
原文传递
从孔子的“行夏之时”主张看中国古代四季的划分 被引量:1
8
作者 腾兴建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91,共12页
商代和西周早期将一年粗疏地划分为春、秋二季,西周后期在二时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一年划分为四季。但由于季节逐渐与月份挂钩,月份逐渐成为划分四季的唯一标准,而周历的岁首所在月份并未固定下来,这导致季节随岁首的变化而发生推移。尤... 商代和西周早期将一年粗疏地划分为春、秋二季,西周后期在二时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一年划分为四季。但由于季节逐渐与月份挂钩,月份逐渐成为划分四季的唯一标准,而周历的岁首所在月份并未固定下来,这导致季节随岁首的变化而发生推移。尤其是到了春秋后期,周历以建子之月为岁首,四季已不再能够反映天时,它所起的作用仅限于将一年十二个月平均划分为四段。在季节不合于天时的弊端日益显露之时,孔子从杞国求得"夏时",并认识到了它的优越性。此后,孔子不竭余力地呼吁"行夏之时",成为早期四时制向后世成熟四时制过渡的契机。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普遍改用夏时,早期四时制逐渐为成熟四时制所替代,季节的物候意义失而复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正 四时 时月搭配 夏时
原文传递
武丁三配与三子的对应关系
9
作者 腾兴建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50,共18页
商代后期已经有了区分直旁系祖先之观念,武丁之配妣辛(妇好)不仅拥有单独受祭之宗庙,而且在廩康时期的卜辞中每每与武丁、祖甲两位直系先王组成一个固定的祭祀组合,表明妇好与后世商王之间具有直系的血缘关系,她就是商王祖甲生母。传世... 商代后期已经有了区分直旁系祖先之观念,武丁之配妣辛(妇好)不仅拥有单独受祭之宗庙,而且在廩康时期的卜辞中每每与武丁、祖甲两位直系先王组成一个固定的祭祀组合,表明妇好与后世商王之间具有直系的血缘关系,她就是商王祖甲生母。传世文献言及孝己生母先于孝己去世,根据卜辞分类断代的研究成果,妣辛、妣戊的去世时间都要晚于孝己,因而她们都不会是孝己生母;而妣癸在武丁中期以前即已去世,颇合于孝己早逝之生母的身份。在祖甲和孝己的生母都已确定的情况下,自然可以得出妣戊为商王祖庚生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丁配偶 妇好 孝己 妣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