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研制及在体生物力学研究
1
作者 张峰 贺西京 +5 位作者 刘俭涛 王瑞 秦杰 臧全金 张廷 刘智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研制适用于山羊腰椎次全切除术后重建的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mobile artificial lumbar complex,MALC),测试MALC的稳定性及术后腰椎节段运动功能。方法:选取18只1~2岁雄性波尔山羊(体重35~45 kg),将其分为对照组、融合组、非融合组... 目的:研制适用于山羊腰椎次全切除术后重建的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mobile artificial lumbar complex,MALC),测试MALC的稳定性及术后腰椎节段运动功能。方法:选取18只1~2岁雄性波尔山羊(体重35~45 kg),将其分为对照组、融合组、非融合组,每组6只。根据术前腰椎X线片、CT及MRI检查,针对非融合组设计个体化山羊MALC,并进行3D打印制作。分别对3组进行手术,对照组仅显露椎体及椎间盘;融合组切除L4部分椎体及上下完整椎间盘组织,进行钛网植骨腰椎接骨板固定手术;非融合组同法切除椎体及椎间盘,植入MALC。术后6个月拍摄山羊腰椎正侧位X线片了解内植物有无脱位、移位及断裂,并在力学测试仪上对标本进行生物力学试验,测量L2,3、L3,4、L4,5椎间隙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L2-5整体腰椎ROM。结果:设计MALC进行3D打印,制造其组件人工椎体及上下人工终板,半球体结构采用高交联聚乙烯材料应用精密车床加工而成,并完成假体组装。术后6个月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融合内植物及MALC植入位置良好,未见移位脱位。腰椎标本体外生物力学测试:(1)针对L3,4、L4,5椎间隙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进行测试,非融合组与对照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组ROM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P<0.05)。针对L2,3椎间隙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进行测试,非融合组与对照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组ROM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大(P<0.001)。(2)3组L2-5整体腰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MALC在恢复腰椎椎间高度的同时又可兼顾腰椎的稳定性,并且能重建腰椎间隙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次全切除 3D打印 人工腰椎 非融合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一期侧前路及后路手术联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臧全金 梁辉 +3 位作者 杨文龙 杨平林 李浩鹏 贺西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侧前路及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胸腰椎结核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3.1岁;术前采用标准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2~4周;采用一期侧... 目的探讨一期侧前路及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胸腰椎结核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3.1岁;术前采用标准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2~4周;采用一期侧前方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同期经后方多裂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情况和术后血沉、Cobb角、VAS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等级变化等情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75~290min,平均(248±42)min;出血量300~900mL,平均(420±68)mL。平均随访(24±5.2)月,植骨融合率100%,融合时间(4.7±0.5)月;末次随访Cobb角(8.2±3.1)°,VAS评分(2.1±0.8)分,血沉(17±4.2)mm/h,ASIA评分除3例为D级外,均为E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可吸收螺钉固定及后路Wiltse入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彻底清除病灶,后凸畸形矫正理想,植骨融合率高,神经减压效果满意;可吸收螺钉可以安全应用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的植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手术入路 植骨 内固定 可吸收螺钉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及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臧全金 历强 +4 位作者 梁辉 杨文龙 杨平林 李浩鹏 贺西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0-227,共8页
目的 :分析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其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患者,男11例,女4例,翻修时年龄15~68岁(46.60±14.95岁);两次手术相隔2~120个月(28.73±38.59个月)。根据影像资料及手术探查情况... 目的 :分析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其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患者,男11例,女4例,翻修时年龄15~68岁(46.60±14.95岁);两次手术相隔2~120个月(28.73±38.59个月)。根据影像资料及手术探查情况分析翻修原因。翻修手术中均行8~10kg颅骨牵引及后方松解;后方结构完整患者行后路固定,根据松解后复位情况决定是否选择前路松解术;1例后路减压患者行前路松解复位固定术。导航模板辅助置入寰枢椎螺钉;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植骨。随访观察寰枢椎复位、螺钉位置、植骨融合及手术疗效。结果:翻修原因,减压或复位不足10例,内固定失败3例,植骨未融合3例(含植骨未融合致内固定失败1例)。15例翻修手术中,14例为后路固定手术,1例为前路固定手术。通过术中颅骨牵引及充分松解,13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因广泛骨性融合,无法牵引复位,切除齿状突后彻底减压。导航模板辅助下共置入寰枢椎螺钉42枚,均一次性置入;置钉准确率97.6%。随访3~36个月(16.0±4.2个月),所有病例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6个月(3.7±0.5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3.8±3.1分(11~16分),较术前评分8.1±2.3分(6~11分)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4.0±21.2)%(45.4%~88.8%)。结论: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为减压或复位不足、内固定失败以及植骨未融合。充分的术中松解、8~10kg的颅骨牵引、恰当的骨质切除减压有利于翻修术中寰枢椎的复位,导航模板辅助有利于提高置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翻修手术 原因分析 治疗策略
下载PDF
仿生人工寰齿关节的研制与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臧全金 李浩鹏 +2 位作者 贺西京 董军 杨平林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1-4,I0003,共5页
目的研制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采集30例正常寰枢椎CT数据,用Mimcs 15.0软件三维重建,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解剖数据设计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在10具新鲜尸... 目的研制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采集30例正常寰枢椎CT数据,用Mimcs 15.0软件三维重建,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解剖数据设计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在10具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关节置换术,X-ray及CT检查关节及螺钉位置。结果寰椎侧块中点间距离为(32.53±1.38)mm,侧块中点处高度为(13.48±1.60)mm,椎动脉孔内侧缘间距离为(51.12±2.31)mm,侧块横韧带结节间宽度为(16.23±1.01)mm,前结节至齿状突后缘间距离(18.48±1.77)mm;枢椎:齿状突高度(14.82±1.81)mm,基底部横径(9.53±0.65)mm,前后径(10.91±0.91)mm,椎体高度(19.33±1.77)mm,椎体宽度为(18.19±1.59)mm。人工关节由寰椎部件、枢椎部件及螺钉组成;钢板与骨质贴合好,脊髓未受压,螺钉方向准确;关节置换后寰枢椎的屈伸、侧屈及旋转功能得以保留。结论依据解剖学数据设计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匹配性好;寰枢椎在关节置换后不仅能够维持稳定性,还能够保留各方向活动;此关节具有临床置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齿状突关节 人工关节 解剖学
下载PDF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腰骶段结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臧全金 贺西京 +2 位作者 李浩鹏 杨平林 张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05-611,共7页
目的比较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双钉棒固定术与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术式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15-06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6例腰骶段结核的治疗,其中一期侧前路病灶清... 目的比较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双钉棒固定术与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术式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15-06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6例腰骶段结核的治疗,其中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双钉棒固定组(A组)29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组(B组)27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沉,腰骶段前凸角度,脊髓功能ASIA分级,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同组间术前术后以及不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记录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血沉、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凸角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末次随访与术前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双钉棒固定术与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均能达到满意疗效;但两种手术方案各有利弊,具体病例的手术方案选择需根据病情及术者经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 脊柱结核 手术入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提高外科动物手术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臧全金 闫堃 +3 位作者 马震川 王怀杰 李浩鹏 贺西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1期15-16,共2页
外科动物手术学是桥接外科学理论课与临床实践课程的重要一环,对于医学生更快地从医学生过渡到医学实习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高质量地完成外科动物手术学教学,切实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 外科动物手术学是桥接外科学理论课与临床实践课程的重要一环,对于医学生更快地从医学生过渡到医学实习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高质量地完成外科动物手术学教学,切实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分不同时间段进行分析探讨。课程前选择高质量的教师,保证充足的教学时间,充分的教材及多媒体准备,做好学生心理准备;课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注重示教,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鼓励提问;课程后书写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教师进行反馈等。通过以上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动物手术学 教学质量 方法
下载PDF
经关节突入路减压固定治疗多节段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臧全金 梁辉 +2 位作者 杨平林 李浩鹏 贺西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关节突入路治疗多节段黄韧带骨化型(MSOLF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关节突入路治疗的MSOLF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采用改良的JOA评分评估术后效果,记录术前、... 目的探讨经关节突入路治疗多节段黄韧带骨化型(MSOLF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关节突入路治疗的MSOLF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采用改良的JOA评分评估术后效果,记录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Frankel分级,测量手术节段后凸Cobb角,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均在诱发电位监护下完成,手术时间2.7~5.2 h,平均(4.1±1.2)h;出血量650~2900 mL,平均(1940±824)mL。2例患者术中诱发电位波形异常,4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发生气胸。随访24~96个月,平均(4.0±4.8)个月。末次随访Frankel分级C级6例,D级8例,E级12例。JOA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为70.3%;植骨融合率100%,无内固定失败病例;Cobb角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关节突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MSOLF型胸椎管狭窄症减压充分,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良好。术中脊髓诱发电位监护灵敏度高,能够提高术中操作安全性。采用引流1周缝合管口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脑脊液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管狭窄 黄韧带骨化 经关节突入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医学生骨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臧全金 杨平林 +1 位作者 李浩鹏 贺西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21-22,共2页
从临床骨科见习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临床带教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方法,探讨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与临床实践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见习期的学习以及实现由医学生向实习生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临床见习 骨科 医学生
下载PDF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23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臧全金 历强 +2 位作者 林勇 贺西京 李浩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645-1647,共3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3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先天性齿突发育不良6例,寰椎横韧带断裂7例,齿状突骨折10例),根据寰、枢椎椎弓根的下壁或上壁和内侧壁定位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3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先天性齿突发育不良6例,寰椎横韧带断裂7例,齿状突骨折10例),根据寰、枢椎椎弓根的下壁或上壁和内侧壁定位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结果:本组23例均成功置钉,术后影像学显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寰枢椎均已骨性融合,且症状明显改善;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通过侧壁定位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能够准确定位寰枢椎椎弓根的进钉点和进钉角度,螺钉植入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位/外科学 寰枢关节 脊柱融合术 骨折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成年大鼠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与纯化
10
作者 臧全金 历强 +1 位作者 朱振中 贺西京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SD大鼠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AST)的体外培养与纯化方法。方法:将差速贴壁后SD大鼠侧脑室下区AST置于含有B27添加剂的DMEM/F12中培养,采用低浓度血清(2.5~5ml/L)调整法对AST进行纯化。观察AST生长变化,采用形态学和GFAP免... 目的:探讨SD大鼠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AST)的体外培养与纯化方法。方法:将差速贴壁后SD大鼠侧脑室下区AST置于含有B27添加剂的DMEM/F12中培养,采用低浓度血清(2.5~5ml/L)调整法对AST进行纯化。观察AST生长变化,采用形态学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和纯度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呈纤维状聚集或类圆形散在生长,GFAP染色呈阳性反应,细胞胞浆着色较深,高倍视野下细胞骨架形态清晰可见,细胞核不着色。在体外培养14~15d时可以获得91%的AST。结论:差速贴壁结合低浓度血清调整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AST体外培养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星形细胞 侧脑室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成年大鼠侧脑室下区增殖细胞的变化及其关系
11
作者 臧全金 赵波 +1 位作者 贺西京 李浩鹏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1期20-21,共2页
目的证明成年大鼠侧脑室下区存在增殖细胞,即神经干细胞,探讨机械性脑损伤后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行成年大鼠侧脑室下区细胞培养,建立脑损伤模型,以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方法进行染色,并统计分析。结... 目的证明成年大鼠侧脑室下区存在增殖细胞,即神经干细胞,探讨机械性脑损伤后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行成年大鼠侧脑室下区细胞培养,建立脑损伤模型,以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方法进行染色,并统计分析。结果可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在体实验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表达,且趋势相同。结论成年大鼠侧脑室下区存在可以增殖的细胞。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增殖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脑损伤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清创术后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吸引引流治疗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0
12
作者 杨平林 贺西京 +2 位作者 李浩鹏 王国毓 臧全金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应用彻底清创、持续灌洗结合负压封闭吸引引流方法,探讨其治疗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的61例顽固性软组织感染、骨髓炎以及关节感染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22例... 目的:应用彻底清创、持续灌洗结合负压封闭吸引引流方法,探讨其治疗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的61例顽固性软组织感染、骨髓炎以及关节感染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10~58岁,平均(35±12)岁。踝部溃疡并感染11例,开放性骨折并骨髓炎15例,骶尾部褥疮并感染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感染3例,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5例,皮肤撕脱伤后创面感染18例。病程2周~11个月,平均4个月。采用彻底清创加术后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全身抗生素使用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通过观察创面愈合速度和时间、真空封闭引流(VSD)敷料更换次数及有无复发等指标来评估疗效。结果:61例中,踝部溃疡并感染、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感染、股骨干骨折感染、骶尾部褥疮并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和皮肤撕脱伤术后感染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7、36、42、24、32、29、28d,更换VSD分别为1,2~4,3~5,1~3,2~4,2~3,1~3次。随访1年,除1例股骨干骨折感染患者复发伴外固定钉孔病理性骨折和1例胫腓骨骨折感染复发外,其余患者情况良好,未见有复发的迹象。结论:清创术后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吸引引流能有效地促进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伤口的生长与愈合,并缩短感染伤口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创术 引流术 感染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9
13
作者 历强 贺西京 +3 位作者 王斌 彭国栋 樊沛 臧全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9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273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骨折类型、植骨融合方式、是否使用横杆以及内固定取...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9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273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骨折类型、植骨融合方式、是否使用横杆以及内固定取出时间对椎弓根螺钉断裂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2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9.9个月,大多(19/22)在取内固定物前复查X线片时发现。断钉发生率:爆裂型骨折患者(13/76)显著高于压缩型骨折(6/132)和骨折脱位型患者(3/65)(P<0.01);椎间植骨组(1/25)和后外侧植骨组(7/110)显著低于未植骨组(7/70)(P<0.05);未使用横杆组(8/49)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14/224)(P<0.05);术后12个月以上取出内固定组(9/97)高于6 ̄12个月取出内固定组(6/169)(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断裂可能与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植骨融合不当、未正确使用横连杆、内置物取出过迟有关。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有效植骨融合、合理使用横杆以及及时取出内固定可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断裂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差速贴壁结合神经营养因子3体外纯化培养人胚嗅鞘细胞 被引量:11
14
作者 历强 贺西京 +5 位作者 饶国洲 董恩霞 樊沛 王斌 朱振中 臧全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3-925,共3页
目的:采用差速贴壁结合神经营养因子3的方法对人胚嗅球嗅鞘细胞进行原代纯化培养,探讨简单实用的嗅鞘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将差速贴壁后人胚嗅鞘细胞间隔48h用含100mL/L胎牛血清和含NT3的DF12培养液交替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嗅鞘细胞... 目的:采用差速贴壁结合神经营养因子3的方法对人胚嗅球嗅鞘细胞进行原代纯化培养,探讨简单实用的嗅鞘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将差速贴壁后人胚嗅鞘细胞间隔48h用含100mL/L胎牛血清和含NT3的DF12培养液交替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嗅鞘细胞的生长变化,采用形态学和P7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及纯度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胚嗅鞘细胞P75染色呈阳性反应,呈双极、三极细胞,细胞突起细长,并可形成细胞突起网络。在体外培养9d时可以获得95%的嗅鞘细胞,12d时为83%,且细胞状态良好。结论:差速贴壁法结合间断NT3应用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嗅鞘细胞纯化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细胞培养 纯化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分型和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辉 李浩鹏 +1 位作者 臧全金 贺西京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寰枢椎脱位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探讨一种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方法及其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5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9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13~67岁,平均48.1岁.根据术前颈椎... 目的:回顾性分析寰枢椎脱位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探讨一种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方法及其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5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9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13~67岁,平均48.1岁.根据术前颈椎动力位片及术中全麻下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情况,将脱位分为3型:易复型(easy reduction type)、难复型(hard reduction type)、不可复型(irreducible type).易复型寰枢椎脱位经适当复位后采用颈后路固定融合术;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经全麻下大重量牵引复位后采用颈后路固定融合术;不可复型寰枢椎脱位选择前路经口松解或减压、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并根据脊髓功能评定标准(JOA)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9例患者中易复型寰枢椎脱位30例(33.7%),难复性型55例(61.8%),不可复型4例(4.5%).JOA评分术前8.2±3.1,末次随访14.2±2.4,改善率40.1%~82.5%,平均62.5%.8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7.3个月.82例(92.1%)获得解剖复位,85例(95.5%)获得骨性融合.术后出现低钠血症1例,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伤口延迟愈合4例,1例因呼吸衰竭于术后2年死亡,前路经口手术未见感染病例.结论:根据术前颈椎动力位片及术中全麻下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情况对寰枢椎脱位进行临床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分类法 前路松解 后路固定
下载PDF
经改良的取材和差速贴壁法培养纯化嗅黏膜嗅鞘细胞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锋 姜曙祥 +2 位作者 贺西京 黄涛 臧全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采用经改良的取材和差速贴壁法培养纯化嗅黏膜嗅鞘细胞(OECs),以探求更加简单、高效的嗅黏膜OECs取材和培养纯化方法。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只,采用经改良的方法剥取嗅黏膜,然后用改良差速贴壁法培养纯化嗅黏膜OECs。倒置相差显微... 目的:采用经改良的取材和差速贴壁法培养纯化嗅黏膜嗅鞘细胞(OECs),以探求更加简单、高效的嗅黏膜OECs取材和培养纯化方法。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只,采用经改良的方法剥取嗅黏膜,然后用改良差速贴壁法培养纯化嗅黏膜OE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以及形态并照相,培养7d、14d细胞行NGFRp7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根据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计算细胞纯度。结果:体外培养的嗅黏膜OECs形态主要有扁圆形或油煎蛋形、梭形或双极、多突起形。嗅黏膜OECsNGFRp7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培养7d嗅黏膜OECs纯度为90%,培养14d嗅黏膜OECs纯度为85%。嗅黏膜OECs最长可以存活35d。结论:经改良的取材和差速贴壁法培养纯化嗅黏膜OECs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培养的嗅黏膜OECs的纯度完全可以达到细胞移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嗅黏膜 嗅鞘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保辉 李浩鹏 +2 位作者 卢腾 臧全金 李峰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 探讨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共收治16例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其中2例在利福平和多西环素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手术治... 目的 探讨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共收治16例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其中2例在利福平和多西环素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手术治疗,剩余14例行单纯药物治疗。16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高热,剧烈腰背痛及出汗乏力等症状;其中2例存在明确的脊髓神经受损体征,余主要体征为深叩击痛及脊柱活动受限。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椎间隙信号异常及相邻椎体信号异常或骨质破坏及破坏区周周围硬化等,少见腰大肌脓肿及椎管内脓肿。实验室检查均存在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布鲁氏菌凝集试验阳性,其中8例血培养显示布鲁氏杆菌阳性。结果大部分患者联合用药3~7d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1个月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2例手术患者:1例由术前的Frankle分级D级上升为术后2个月的E级,另外1例由术前的Frankle分级C级上升为术后2个月的E级。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大部分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因剧烈的腰背痛可促使其早期就诊,然而由于认识不足等原因使其确诊时间往往滞后,对于明确诊断患者联合用药效果良好,对存在手术指证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也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 脊柱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1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廷 徐思越 +2 位作者 李浩鹏 贺西京 臧全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505-1506,共2页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围手术期处理要点及技术特点。方法:对11例(11膝)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10例为甲型血友病,1例为乙型血友病。于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观察比较手...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围手术期处理要点及技术特点。方法:对11例(11膝)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10例为甲型血友病,1例为乙型血友病。于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情况。结果:11例(11膝)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优6膝,良4膝,尚可1膝。术前术后HSS总分及分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炎能够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方法 关节炎 膝/外科学
下载PDF
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樊李瀛 衡立松 +5 位作者 段虹昊 程斌 张纯 姬乐 臧全金 吴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4期2589-2593,共5页
目的 探讨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赖氨酸羟化酶2(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集的95例新鲜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 目的 探讨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赖氨酸羟化酶2(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集的95例新鲜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水平,分析PLOD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取对数生长期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随机分为小干扰RNA(si RNA)-PLOD2组、阴性对照组(NC组)以及空白组,si RNA-PLOD2组转染si RNA-PLOD2干扰序列,NC组转染空载体,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观察抑制PLOD2基因表达对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肉瘤肿瘤组织中PLOD2阳性表达率(96. 8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 37%),差异有显著性(P <0. 05);骨肉瘤肿瘤组织中PLOD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 <0. 05);PLOD2表达与TNM分期、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 <0. 05),与Ⅰ、Ⅱ期、不存在软组织浸润以及未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骨肉瘤患者比较,Ⅲ、Ⅳ期、存在软组织浸润以及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而与骨肉瘤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关(P> 0. 05);转染48 h,si RNA-PLOD2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组、空白组(P <0. 05),NC组、空白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i RNA-PLOD2组骨肉瘤细胞穿透基底膜数量、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少于NC组、空白组(P<0. 05),NC组、空白组骨肉瘤细胞穿透基底膜数量、迁移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 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肿瘤TNM分期、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远处转移有关,抑制PLOD2基因表达可抑制骨肉瘤肿瘤细胞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赖氨酸羟化酶 2 小干扰 RNA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腾 李浩鹏 +1 位作者 臧全金 贺西京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29-32,36,I0009,共6页
目的探讨上颈椎手术中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Pedicle screw navigational template,PSNT)辅助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植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2例上颈椎畸形患者。术前根据患者上颈椎CT平扫数据获得个体... 目的探讨上颈椎手术中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Pedicle screw navigational template,PSNT)辅助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植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2例上颈椎畸形患者。术前根据患者上颈椎CT平扫数据获得个体化PSNT,并在手术过程中使用PSNT辅助PS的植入。术后观察患者CT平扫图像中PS与椎弓根和骨皮质的位置关系,并判断螺钉位置的优劣等级。结果 12例患者共放置34枚PS 34枚,其中20枚置入C_2、8枚置入C_3、2枚置入C_4、2枚置入C_5。PS位置Ⅰ级31枚(91.2%)、Ⅱ级2枚(5.9%)、Ⅲ级1枚(2.9%)、Ⅳ级0枚。优良率为97.1%。结论在上颈椎手术中,PSNT为一有效可靠的导航方法,且能够显著降低术中电离辐射的暴露时间。值得在上颈椎手术中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畸形 导航模板 3D打印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