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青枯病及其土壤微生态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向阳 禹桃兵 +3 位作者 杨磊 臧华栋 曾昭海 杨亚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95-1707,共13页
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危害严重且难以防治的毁灭性土传病害之一。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也是青枯病危害严重的作物之一。近年来,连续种植导致花生青枯病发生进一步加剧... 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危害严重且难以防治的毁灭性土传病害之一。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也是青枯病危害严重的作物之一。近年来,连续种植导致花生青枯病发生进一步加剧,严重威胁了花生产业的发展。本文以花生青枯病的危害及其土壤微生态调控为切入点,梳理了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现状、病原菌概况、发生条件与作用机制以及主要危害与防治措施等。首先,对茄科雷尔氏菌的分类方法和致病机理进行了系统、完整地梳理,总结了茄科雷尔氏菌的4种主流分类方法,并绘制了其发病机制图解。其次,我们重点从土壤微环境、土壤微生物两个方面分析了花生连作和青枯病发病土壤区系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土壤微生态调控对策,包括调控土壤理化性质、调控土壤养分、施用化学与生物农药、引入生防菌株等。最后,我们对基于土壤微生态调控的花生青枯病可持续防治进行展望,旨在为花生青枯病防治及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花生青枯病 茄科雷尔氏菌 土壤微生态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作物氮素累积与转移规律 被引量:16
2
作者 冯晓敏 杨永 +5 位作者 臧华栋 钱欣 胡跃高 宋振伟 张卫建 曾昭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7-624,共8页
【目的】研究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中燕麦和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量,明确间作花生固氮特性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规律,进一步探索间作体系下氮素的循环机理。【方法】本研究... 【目的】研究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中燕麦和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量,明确间作花生固氮特性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规律,进一步探索间作体系下氮素的循环机理。【方法】本研究在大田不施用氮肥的试验条件下,通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设置不同种植模式(燕麦单作、花生单作、燕麦‖花生间作),采用传统挖根法和15N同位素标记法探索燕麦与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花生根瘤的生物固氮效率以及花生体内氮素向燕麦的转移规律。【结果】与单作燕麦相比,燕麦‖花生间作体系下,燕麦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增加(P<0.05)。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燕麦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在单作和间作模式下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间作燕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比单作两年平均增加了40.6%,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平均增加了49.0%。间作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单作相比呈下降趋势,生育前期差异不显著,到成熟期,间作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两年平均比单作下降了20.6%(P<0.05)。开花结荚期间作花生的根瘤数和根瘤重比单作两年分别降低了21.3%和16.8%,单位质量的固氮酶活性平均降低了26.2%(P<0.05)。2011年和2012年,虽然在生理成熟期间作花生的固氮效率与单作相比分别提高了10.3%和37.1%,但花生生物固氮量分别降低了52.3%和26.3%(P<0.05)。2012年间作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率达到21.4%,转移氮量为15.3 mg/株。【结论】燕麦‖花生间作显著降低了开花结荚期花生单位质量的根瘤固氮酶活性,但提高了成熟期花生的固氮效率,促进了花生固氮能力的发挥,且在燕麦和花生共生期内,花生体内氮素可以转移到燕麦,从而增加了燕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实现地上与地下的相互调节和促进作用,因而,燕麦‖花生间作是东北农区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氮素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花生间作 根瘤固氮 氮素吸收 氮素转移 ^15N同位素标记
下载PDF
东北地区西部不同燕麦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钱欣 臧华栋 +5 位作者 葛军勇 曾昭海 任长忠 郭来春 王春龙 胡跃高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5-1111,共7页
为给东北地区西部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可行的带状间作组合,于2014-2015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燕麦//玉米、燕麦//向日葵及燕麦//绿豆三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 为给东北地区西部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可行的带状间作组合,于2014-2015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燕麦//玉米、燕麦//向日葵及燕麦//绿豆三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及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土地当量比(LER)及氮素吸收当量比(NER)均大于1,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的LER及NER分别为1.23~1.38、1.29~1.44,两年内均为最高。燕麦//向日葵间作中,两种作物的边行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及内行,对间作燕麦、向日葵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4.2%~45.1%、69.9%~70.8%,具有显著的边行优势。综合分析认为,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在东北地区西部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土地当量比 氮素吸收当量比 边行效应
下载PDF
北方半干旱区燕麦带状间作模式构建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月 张鹏鹏 +4 位作者 施磊 臧华栋 葛军勇 曾昭海 杨亚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5,共11页
[目的]在晋北农牧交错带进行燕麦不同带状间作模式种植,通过探究其产量效应及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种植模式,以期优化晋北地区种植结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方法]于2019年5-10月在山西省灵丘县开展大田试验,构建了燕麦‖... [目的]在晋北农牧交错带进行燕麦不同带状间作模式种植,通过探究其产量效应及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种植模式,以期优化晋北地区种植结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方法]于2019年5-10月在山西省灵丘县开展大田试验,构建了燕麦‖马铃薯、燕麦‖大豆和燕麦‖红芸豆3种带状间作模式,研究其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并从边行效应角度探究变化原因。[结果]燕麦‖马铃薯、燕麦‖大豆和燕麦‖红芸豆3种带状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06、0.96和1.09,表明燕麦‖马铃薯和燕麦‖红芸豆带状间作模式具有产量优势。其中,燕麦‖马铃薯和燕麦‖红芸豆间作模式中燕麦籽粒当量产量分别为4121.5 kg·hm^(-2)和4287.5 kg·hm^(-2),比单作燕麦分别增产13.5%和18.0%。3种带状间作模式中,燕麦的竞争比率分别为1.33、0.97和1.29,表明带状间作模式中燕麦的竞争力强于马铃薯和红芸豆,但弱于大豆。3种带状间作模式中,边1行籽粒当量产量对燕麦产量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8%、27%和32%,且在燕麦‖大豆和燕麦‖红芸豆带状间作模式中不同边行贡献率均表现为由边1行向内行递减趋势。其中,燕麦‖红芸豆带状间作模式边1行籽粒当量产量比单作行和间作内行高34.9%~50.4%(p<0.05)。经济效益分析显示,3种带状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比燕麦单作分别高49.4%、9.4%和42.9%,均表现出一定的经济效益优势。[结论]综合分析认为,燕麦‖马铃薯和燕麦‖红芸豆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均较高,在晋北地区具备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豆科作物 带状间作 边行效应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全球燕麦生产时空演变规律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冯文豪 佟越强 +3 位作者 杨亚东 葛军勇 臧华栋 曾昭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2-910,共9页
燕麦是世界第七大栽培作物,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因其具有抗旱、耐瘠薄等特性,在中国旱作区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确全球燕麦生产时空演变规律,可为中国燕麦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基于1961-... 燕麦是世界第七大栽培作物,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因其具有抗旱、耐瘠薄等特性,在中国旱作区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确全球燕麦生产时空演变规律,可为中国燕麦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基于1961-2019年全球燕麦生产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贡献率以及优势指数分析全球燕麦生产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9年来,全球燕麦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均呈降低趋势。欧洲是全球燕麦生产中心,1961-1980、1981-1998和1999-2019年三个阶段的总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8.2%、67.4%和62.6%;中国燕麦在这三个阶段的收获面积和总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同期总产量的世界占比却不断增加,从2.0%增长至3.0%。其中,2019年中国燕麦总产量达49.6万t,位列世界第十位。与美国、加拿大、芬兰和澳大利亚等主产国相比,中国燕麦生产的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率优势指数虽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整体仍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优化调整燕麦种植规模,提高单产水平,对中国燕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时空演变 效率优势 规模优势
下载PDF
全球水稻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及贸易趋势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姚伟 佟越强 +4 位作者 刘棋 臧华栋 杨亚东 戚志强 曾昭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76-1784,共9页
【目的】对全球水稻主产区和主产国水稻生产及贸易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可为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基于FAO统计数据库,选取1961—2019年的水稻生产及进出口的数据,整理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产区分布... 【目的】对全球水稻主产区和主产国水稻生产及贸易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可为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基于FAO统计数据库,选取1961—2019年的水稻生产及进出口的数据,整理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产区分布、种植面积及进出口情况;并利用优势指数分析我国与其他水稻主产国在水稻生产上的差距。【结果】1961—2019年全球水稻总产量和收获面积均逐年上升,亚洲始终是全球水稻生产和贸易中心,其中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是亚洲水稻主产区,分别占全球水稻总产量的36.9%、29.8%和24.0%。尽管我国和印度的水稻总产量占全球的50%以上,但1980年以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印度则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非洲水稻收获面积由1961年的277.7万ha逐年递增到2019年的1711.1万ha。全球水稻的进出口贸易量不断增加,2019年全球水稻贸易量比1961年增长近6倍,其中印度、泰国、越南和巴基斯坦是全球最大的水稻出口国,我国和部分非洲国家是全球水稻主要进口国,且进口需求急剧增加。我国由水稻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建议】平衡水稻种植面积,提升农田质量,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大水稻生产的政策支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推进稻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稻米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产 时空变化 国际贸易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应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评价裸燕麦品种在华北高寒区的适应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星宇 程静 +7 位作者 高生 李默涵 杨满霞 葛军勇 周海涛 李云霞 臧华栋 左文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6-84,共9页
为全面地评价裸燕麦在华北高寒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本研究应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9年6个参试品种和6个区试点进行了联合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时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评价裸燕麦... 为全面地评价裸燕麦在华北高寒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本研究应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9年6个参试品种和6个区试点进行了联合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时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评价裸燕麦区域试验,结果更为准确,结论更为全面。影响裸燕麦籽粒产量的变异来源,即基因型、环境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00910-28-4-3(G_(2))是籽粒丰产稳产性均较好的品种,其次是200910-5-2(G_(3))和200910-22-1(G_(4))。从品种区域适应性试点选择来看,内蒙古乌兰察布试点既有很好的代表性又有较强的鉴别力,为最理想的试点,崇礼狮子沟原种场和张北基地作为试点也较为理想。本研究为华北高寒区裸燕麦品种的选育推广及试点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品种适应性 试点代表性
下载PDF
轮作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8
作者 侯喜庆 禹桃兵 +3 位作者 王培欣 臧华栋 曾昭海 杨亚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900-9911,共12页
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驱动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产生的氨氧化微生物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为探究轮作模式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夏红小豆-冬小麦、夏绿豆-冬小麦、... 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驱动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产生的氨氧化微生物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为探究轮作模式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夏红小豆-冬小麦、夏绿豆-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和夏玉米-冬小麦5种轮作模式中冬小麦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夏玉米-冬小麦模式相比,豆禾轮作模式增加了根际土中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以及非根际土中全氮和铵态氮含量。豆禾轮作模式降低了非根际土壤中AOA群落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并显著降低根际土中AOB群落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P<0.05)。豆禾轮作显著增加AOA群落中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AOB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某些类群的相对丰度(P<0.05)。根际土中豆禾轮作模式与麦玉模式的AOA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分离,而非根际土中豆禾轮作模式与麦玉模式的AOB群落发生分离(P<0.05)。研究结果表明:豆禾轮作种植改变了AOA和AOB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土壤pH值和速效氮含量是驱动AOA和AOB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子,且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存在生态位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模式 土壤 氨氧化古菌 氨氧化细菌 群落多样性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华北平原春绿豆-夏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碳足迹评价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上 李康利 +3 位作者 聂江文 杨亚东 臧华栋 曾昭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0-919,共10页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长期集约化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导致氮肥施用过量、地下水超采及碳排放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调整现有种植结构,构建资源节约型种植制度对缓解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新...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长期集约化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导致氮肥施用过量、地下水超采及碳排放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调整现有种植结构,构建资源节约型种植制度对缓解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新型春绿豆-夏玉米模式的可行性,本研究基于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定量评估了春绿豆-夏玉米模式与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碳排放和碳足迹。结果表明,春绿豆-夏玉米模式中绿豆与玉米的产量分别为1 760.1 kg·hm^-2和8 775.8 kg·hm^-2,当量产量(换算为玉米产量)为18 833.4kg·hm^-2,比冬小麦-夏玉米模式低20.4%(P<0.05);周年净收入为27 085$·hm^-2(包括每年7 500$·hm^-2的冬季休耕补贴),比冬小麦-夏玉米模式高20.2%;周年碳排放为4 642.1 kg(CO2-eq)·hm^-2,比冬小麦-夏玉米模式低36.1%;单位产值碳足迹为0.17kg(CO2-eq)·$^-1,比冬小麦-夏玉米模式低48.5%(P<0.01)。综合来看,在华北平原引入春绿豆-夏玉米模式部分替代传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能够改善种植结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系统碳排放和碳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绿豆-夏玉米 冬小麦-夏玉米 经济当量产量 碳排放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微塑料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一涵 周杰 +3 位作者 杨亚东 臧华栋 胡跃高 曾昭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地膜覆盖、灌溉用水、有机肥施用等措施在提升作物产量的同时,都会导致塑料残留。因耕作和紫外线辐射,残留塑料逐步破碎降解,形成微塑料(直径<5 mm),进入土壤、作物与食...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地膜覆盖、灌溉用水、有机肥施用等措施在提升作物产量的同时,都会导致塑料残留。因耕作和紫外线辐射,残留塑料逐步破碎降解,形成微塑料(直径<5 mm),进入土壤、作物与食物链系统,威胁生态系统健康。本文系统总结了农田微塑料的来源、丰度、迁移特点和检测方法,重点关注了微塑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微生物活性、土壤养分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微塑料对作物-土壤-微生物系统产生的主要影响为:1)微塑料含有的毒性添加剂(即增塑剂)与携带的有害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病原体)随塑料颗粒在土壤中迁移,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并为微生物提供新生态栖息地,对作物生长、土壤酶和微生物活性造成影响;2)微塑料含有大量碳(通常约为90%),影响其他元素(如氮和磷)循环,进而影响微生物活性。土壤性质改变也间接影响CO_(2)、N_(2)O和CH4形成。由于聚合物类型、大小、形状和浓度的高度可变性,微塑料对作物生产和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还展望了未来农田生态系统微塑料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农田生态系统 作物 微生物 土壤养分循环
下载PDF
基于地貌分区的近30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凯澄 韩桐 +3 位作者 臧华栋 陈阜 薄晓智 褚庆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01-2510,共10页
研究并揭示中国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耕地等农业资源的匹配性,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和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利用1985—2015年中国县域粮食生产数据,定量分析了... 研究并揭示中国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耕地等农业资源的匹配性,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和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利用1985—2015年中国县域粮食生产数据,定量分析了基于地貌分区的中国粮食生产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1985—2015年,平原区以占全国22.9%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平均占全国42.7%的粮食,其次为山地、台地、丘陵,分别占全国的25.5%、17.2%、14.7%,且粮食生产有向平原和台地集中的趋势,近30年平原区粮食产量集中度上升了3.8%,而山地下降了4.4%。(2)在4种地貌分区中,平原区近30年平均生产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占比30.6%、63.3%、46.9%和40.7%的,而山地生产马铃薯达到了54.1%。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均呈现向平原集中的趋势,而大豆和马铃薯在丘陵、山地的集中度增加。(3)近30年不同地貌分区的粮食产量变化差异要大于播种面积变化差异,不同地貌分区的粮食生产差异加大。因此,在未来进行区域作物布局优化以及制定区域粮食生产技术策略方面,不仅要考虑到气候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也要考虑地形地貌的变化和其对农机、土壤耕作等技术的不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空间分异 地貌分区 集中度 中国
下载PDF
全球花生生产和贸易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喜梅 聂江文 +3 位作者 彭良斌 臧华栋 杨亚东 曾昭海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明确全球花生生产和贸易的时空变化对我国花生产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用线性回归模型、集中度指数和优势指数对1961-2019年全球花生收获面积、单产、总产和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1961年,全球花生生产和贸易规模持续... 明确全球花生生产和贸易的时空变化对我国花生产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用线性回归模型、集中度指数和优势指数对1961-2019年全球花生收获面积、单产、总产和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1961年,全球花生生产和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美国和苏丹是主产国,其总产占全球的70%,其中美国和印度相较中国分别具有效率和规模优势。全球花生出口竞争激烈,近年中国出口量全球占比下降;进口重心分散,中国进口量跃居全球第一。全球花生总产的增加将由依靠面积扩大转向单产提升。我国花生生产与全球主要生产国相比具有一定的效率和规模优势,但仍应加强研发提升单产并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生产 进出口贸易 集中度指数 优势指数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山西省东北部地区3种豆科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13
作者 冯文豪 王希全 +4 位作者 杨国威 葛军勇 杨亚东 臧华栋 曾昭海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33-37,共5页
品种筛选和引进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方法。为筛选适宜山西省东北部地区种植的高产大豆、蚕豆和红小豆品种,2019年在山西省灵丘县开展豆科作物引种试验,对3个大豆品种(吉育86号、铁丰31号、晋豆25号)、7个蚕豆品种(冀蚕1号、临蚕6号、临... 品种筛选和引进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方法。为筛选适宜山西省东北部地区种植的高产大豆、蚕豆和红小豆品种,2019年在山西省灵丘县开展豆科作物引种试验,对3个大豆品种(吉育86号、铁丰31号、晋豆25号)、7个蚕豆品种(冀蚕1号、临蚕6号、临蚕8号、临蚕9号、临蚕10号、临蚕12号、青海13号)和5个红小豆品种(白红2号、白红5号、白红7号、白红8号、白红12号)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等进行了测定,并对3种豆科作物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中,吉育86号子粒产量最高,达到3939.4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晋豆25号高40.3%;蚕豆品种地上部生物量均较高,其中临蚕9号地上生物量达到6250.0 kg/hm^(2),可作为绿肥或饲用作物;红小豆品种中,白红12号子粒产量最高,达到3956.8 kg/hm2。综合分析认为,在山西省东北部地区,蚕豆品种子粒产量较低、地上部生物量较高,临蚕9号适宜作为绿肥或饲用作物种植;大豆和红小豆品种子粒产量较高,吉育86号、白红12号可分别作为大豆、红小豆子粒高产豆科作物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大豆 蚕豆 红小豆 产量 农艺性状 品种筛选
下载PDF
黑龙港地区夏大豆高产品种筛选
14
作者 李康利 佟越强 +4 位作者 聂江文 王希全 杨亚东 臧华栋 曾昭海 《大豆科技》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高产品种引进和筛选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对黑龙港地区引进夏播大豆品种的籽粒产量、农艺性状及生态适应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沈农22、中黄39、冀豆16和冀豆12具有主茎分枝数和单株荚数多、荚长长、... 高产品种引进和筛选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对黑龙港地区引进夏播大豆品种的籽粒产量、农艺性状及生态适应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沈农22、中黄39、冀豆16和冀豆12具有主茎分枝数和单株荚数多、荚长长、百粒重高等高产特性,平均籽粒产量比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高12.7%。与沧豆6号(对照)相比,五星1号增产22.8%,并且其荚长、单荚粒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沈农22、中黄39、冀豆16和冀豆12为高产组品种,平均籽粒产量为2883.0 kg/hm2,显著高于中产组和低产组品种,但各产量组的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均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沈农22、中黄39、冀豆16和冀豆12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其中沈农22和冀豆16属于高蛋白质含量品种,该研究为提升黑龙港地区大豆生产及区域种植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提供了支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品种筛选 籽粒产量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产量优势及土地利用率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良斌 周杰 +5 位作者 马怀英 臧华栋 靳建刚 薛志强 杨亚东 曾昭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9,共12页
为探究北方半干旱地区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山西省右玉县开展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燕麦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3种种植模式,分析了3种种植模式产量效应以及间作模式的土地... 为探究北方半干旱地区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山西省右玉县开展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燕麦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3种种植模式,分析了3种种植模式产量效应以及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和边行效应。结果表明: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3年试验期间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11、1.07和1.17。间作边1行燕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间作其他边行和单作行,2019—2021年,间作边1行产量对间作燕麦籽粒产量贡献率为35.6%~38.5%。产量构成分析显示,地上部生物量、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增加是间作边1行燕麦籽粒产量提高的决定因素。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间作边1行马铃薯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重均降低,导致间作马铃薯产量下降1.0%~26.2%。综上所述,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燕麦边行效应是间作产量优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马铃薯 产量 土地当量比 边行效应
原文传递
作物根际沉积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臧华栋 钱欣 +3 位作者 杨学超 任长忠 曾昭海 胡跃高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0-126,共7页
根际沉积氮是土壤微生物重要的营养元素来源,也是联系作物、土壤和微生物的桥梁。近年来随着对作物地上部分研究的深入,对地下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作物根际沉积氮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作物根际沉积... 根际沉积氮是土壤微生物重要的营养元素来源,也是联系作物、土壤和微生物的桥梁。近年来随着对作物地上部分研究的深入,对地下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作物根际沉积氮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作物根际沉积氮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数量评估、影响因素、研究和计算方法等,以供相关研究参考。并提出未来应加强大田原位情况下根际沉积氮量与组成的研究,明确其调控机制,以及与根际沉积碳之间的协同作用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沉积 ^15N 标记
原文传递
燕麦–绿豆间作效应及氮素转移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晓敏 高翔 +5 位作者 臧华栋 胡跃高 任长忠 郝志萍 吕慧卿 曾昭海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为探究燕麦(Avena sativa)–绿豆(Phaseolus radiatus)间作效应及氮素转移特性,在不施氮肥的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3种种植模式(燕麦单作、绿豆单作和燕麦–绿豆间作),采用传统挖根法和^(15)N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系统中... 为探究燕麦(Avena sativa)–绿豆(Phaseolus radiatus)间作效应及氮素转移特性,在不施氮肥的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3种种植模式(燕麦单作、绿豆单作和燕麦–绿豆间作),采用传统挖根法和^(15)N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系统中燕麦侵袭力强于绿豆,绿豆生长受到抑制。整个生育期,间作燕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比单作增加14.9%–33.1%,2年成熟期间作燕麦的氮素积累量比单作分别提高53.1%和44.8%;间作减少了开花结荚期绿豆氮素积累量和根瘤重量,降低了绿豆的固氮效率,绿豆的固氮效率2年平均降低23.7%,生物固氮量平均减少11.66%。间作绿豆向燕麦的氮素转移率2年平均值达31.7%,氮素转移量为212.16 kg·hm^(–2)。燕麦–绿豆间作降低了开花结荚期绿豆的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固氮效率,但绿豆体内氮素转移增加了燕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实现了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相互调节和促进,优化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绿豆间作 根瘤固氮 ^(15)N同位素标记 氮素吸收 氮素转移
原文传递
白城地区皮燕麦肥料效应与推荐施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葛军勇 臧华栋 +5 位作者 钱欣 杨永 冯晓敏 任长忠 曾昭海 胡跃高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3,共6页
为明确燕麦需肥规律、探索吉林省白城地区皮燕麦最佳施肥量,以白燕7号皮燕麦品种为材料,依照“3414”试验设计原则,设置了氮磷钾三种肥料各4个梯度共14个处理,于2012-2013年定位研究不同施肥量对燕麦子粒产量的影响,并运用不同模型对结... 为明确燕麦需肥规律、探索吉林省白城地区皮燕麦最佳施肥量,以白燕7号皮燕麦品种为材料,依照“3414”试验设计原则,设置了氮磷钾三种肥料各4个梯度共14个处理,于2012-2013年定位研究不同施肥量对燕麦子粒产量的影响,并运用不同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2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三元二次方程拟合得出N、P和K肥的推荐施用量分别为90、50和35kg/hm^2(纯量,下同),燕麦子粒产量约为2 800-3 000kg/hm^2;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N、P和K肥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00、40、30kg/hm^2,燕麦子粒产量介于2 800-3 150kg/hm^2;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得出,N、P、K施用量分别为90、45、0kg/hm^2时经济效益最高,为6 100-6 300元/hm^2。综合不同模型研究结果,白城地区白燕7号皮燕麦生产中,N肥的推荐施用量为90kg/hm^2,P肥的推荐施用量为40-50kg/hm^2,K肥可以不施或低量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白城地区 肥料效应 “3414”试验 产量 推荐施肥量
原文传递
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的产量、经济效益与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怀英 王上 +5 位作者 杨亚东 冯晓敏 曾昭海 任长忠 臧华栋 胡跃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32,共10页
为筛选出最佳的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模式,基于2011—2014年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燕麦‖绿豆、燕麦‖花生与燕麦‖大豆3种间作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与碳足迹。研究表明,3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其中燕麦‖花生和... 为筛选出最佳的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模式,基于2011—2014年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燕麦‖绿豆、燕麦‖花生与燕麦‖大豆3种间作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与碳足迹。研究表明,3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其中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41和1.46,比燕麦‖绿豆高18.5%和22.7%。与燕麦‖绿豆和燕麦‖花生相比,燕麦‖大豆在年际间具有更高的产量稳定性。在3种间作模式中,燕麦与绿豆、花生和大豆3种作物间作的竞争力分别为0.13、0.65和-0.96。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为1703.2和1661.2kg/hm^(2),比燕麦‖绿豆低18.6%和20.6%。燕麦‖绿豆、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单位当量产量碳足迹分别为0.59、0.35和0.31kg/kg。燕麦‖花生和燕麦‖大豆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2015和13673元/hm^(2),分别比燕麦‖绿豆高59.5%和81.5%。综合分析认为,燕麦‖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碳足迹较低,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豆科作物 间作 经济效益 碳足迹
原文传递
半干旱区生物菌肥替代氮肥对裸燕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国威 杨亚东 +5 位作者 臧华栋 赵宝平 胡跃高 高卿 王凤梧 曾昭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5-10,共6页
生物菌肥作为一种新兴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作用。为探究氮肥配施生物菌肥对燕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裸燕麦(坝莜八号)为试验材料,于2015年-2017年期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进行了3年田间试验。试验设置... 生物菌肥作为一种新兴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作用。为探究氮肥配施生物菌肥对燕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裸燕麦(坝莜八号)为试验材料,于2015年-2017年期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进行了3年田间试验。试验设置5个施肥梯度,施氮量分别为90 kgN·hm^(-2)、67.5 kgN·hm^(-2)、45、22.5kgN·hm^(-2)和0 kgN·hm^(-2),其中除90 kgN·hm^(-2)施肥处理外,其余处理均采用生物菌肥拌种(22.5 kg·hm^(-2))和三叶期喷施(15 kg·hm^(-2))。结果表明:生物菌肥替代氮肥可以维持燕麦产量,且对燕麦生育期进程影响较小。施用生物菌肥并减氮处理的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与常规施肥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但试验年份显著影响燕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生物菌肥拌种结合三叶期喷施替代氮肥45 kgN·hm^(-2)时,燕麦籽粒产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均表现最佳,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高7.9%、10.3%和12.2%。生物菌肥替代氮肥能维持燕麦产量,同时减少化肥投入,提高经济效益,为区域燕麦绿色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物菌肥 化学氮肥 产量 产量构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