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化工大专业群背景下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建设
1
作者 袁宁宁 侯慧玉 +1 位作者 陈颖 臧国凤 《化工管理》 2024年第35期51-54,共4页
石油化工专业群专业基础课程化工安全技术是培养合格石化人才的重要通用能力课程,对专业群中各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和应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核心能力中的基础能力位置,课程应用面广,该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根... 石油化工专业群专业基础课程化工安全技术是培养合格石化人才的重要通用能力课程,对专业群中各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和应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核心能力中的基础能力位置,课程应用面广,该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本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模式改革及课程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安全技术 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建设
下载PDF
稀土掺杂的NaGdF_4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艳红 臧国凤 +1 位作者 马晶 刘宇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2-987,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的NaGdF4:Re(Re=Tm3+,Er3+,Yb3+)上转换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六方结构NaGdF4。估算的平均晶粒尺寸为4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的NaGdF4:Re(Re=Tm3+,Er3+,Yb3+)上转换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六方结构NaGdF4。估算的平均晶粒尺寸为41~43 nm。在980 nm红外光激发下,Er3+和Yb3+共掺杂的NaGdF4发光粉发出分别来自于Er3+离子2H11/2,4S3/2→4I15/2跃迁的绿光和4F9/2→4I15/2跃迁的红光发射,Tm3+和Yb3+共掺杂的NaGdF4发光粉发出分别来自Tm3+离子的1G4→3H6跃迁的蓝光、1G4→3F4和3F2,3→3H6跃迁的红光和3H4→3H6跃迁的近红外光发射。Er3+,Tm3+和Yb3+共掺杂的NaGdF4发光粉的发光强度及红、绿、蓝光发射的相对强度受Yb3+离子掺杂浓度的影响。对样品中可能的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讨论。计算的色坐标显示:可通过改变掺杂离子浓度对上转换发光的颜色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dF4:Re 水热法 发光粉 上转换发光
下载PDF
NaGdF_4:Er^(3+),Yb^(3+)发光粉的水热合成与上转换发光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臧国凤 李艳红 马晶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17-322,共6页
采用水热法经不同反应条件合成NaGdF_4:Er^(3+),Yb^(3+)上转换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与Na F的摩尔比例和反应时间对六方结构的Na Gd F_4晶相的形成有影... 采用水热法经不同反应条件合成NaGdF_4:Er^(3+),Yb^(3+)上转换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与Na F的摩尔比例和反应时间对六方结构的Na Gd F_4晶相的形成有影响.SEM研究结果说明:稀土离子与Na F的摩尔比例改变,样品的形貌也随着改变.上转换发射光谱结果表明:上转换绿光与红光分别来自Er^(3+)的~2H_(11/2),~4S_(3/2)与~4F_(9/2)到~4I_(15/2)的能级跃迁产生的,且样品的绿光上转换发射强度强于红光.随着稀土离子与Na F的摩尔比例增大,绿光与红光的上转换发射强度也随着增强,说明不同形貌的样品影响着样品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dF4:Er3+ Yb3+ 水热法 上转换发光
下载PDF
基于创新理念应用于《化工设备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臧国凤 《云南化工》 CAS 2017年第11期118-118,123,共2页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部分学生不愿意听课,更不主动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效果较差,信息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及有意义,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
关键词 化工设备 信息化 微课
下载PDF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研究
5
作者 臧国凤 袁宁宁 黎珍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5-7,共3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反应条件下GdF_(3)∶Er^(3+),Yb^(3+)上转换发光粉。通过XRD、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立方结构的GdF_(3)晶相的形成有影响。SEM研究结果说明:反应温度不同,样品...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反应条件下GdF_(3)∶Er^(3+),Yb^(3+)上转换发光粉。通过XRD、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立方结构的GdF_(3)晶相的形成有影响。SEM研究结果说明:反应温度不同,样品的形貌也随着改变,团聚现象减弱。上转换发射光谱结果表明:980 nm激光激发下,上转换绿光与红光分别来自Er^(3+)的^(2)H_(11/2),^(4)S_(3/2)与^(4)F_(9/2)到^(4)I_(15/2)的能级跃迁产生的,并且样品的红光上转换发射强度强于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_(3) 水热法 上转换 稀土掺杂
下载PDF
PVP辅助水热合成GdF3:Eu3+纳米晶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星傲 李艳红 +1 位作者 葛春华 臧国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88-2292,共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GdF3∶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正交结构的GdF3纳米晶。PVP的使用有利于减小晶粒...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GdF3∶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正交结构的GdF3纳米晶。PVP的使用有利于减小晶粒尺寸和提高颗粒的均匀性。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位于594 nm处的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5D0→7F1与5D0→7F2跃迁发射强度比值表明:以PVP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样品中Eu3+的局域对称性相对下降。激发光谱研究结果表明:Gd3+与Eu3+之间有较好的能量传递。纳米晶表面的PVP可能与稀土离子之间形成配位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3 Eu3+纳米晶 水热法 发光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下载PDF
稀土掺杂比例对上转换发光粉的性能影响
7
作者 臧国凤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5期10-14,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反应条件下GdF_(3)∶Er^(3+),Yb^(3+)上转换发光粉。通过XRD、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掺杂比例的稀土离子在同等条件下对GdF_(3)晶相发育、晶粒尺寸有较大影响。SEM研究结果说明...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反应条件下GdF_(3)∶Er^(3+),Yb^(3+)上转换发光粉。通过XRD、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掺杂比例的稀土离子在同等条件下对GdF_(3)晶相发育、晶粒尺寸有较大影响。SEM研究结果说明:同等反应条件下改变掺杂离子比例对晶体粒径尺寸有一定影响。上转换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稀土离子掺杂比例不同,红光与绿光强度比相反,发光强度受到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_(3) 稀土掺杂 上转换 发光粉
下载PDF
上转换发光材料基质的选择
8
作者 臧国凤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6年第7期64-64,共1页
上转换发光材料对基质材料的选取也有很高的要求,相同激活剂离子在不同基质材料中的发光强度差别非常大,而我们一般会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来确保满足实际应用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分别列举了4种基质材料:氟化物基质、氧化物基质、卤化物基... 上转换发光材料对基质材料的选取也有很高的要求,相同激活剂离子在不同基质材料中的发光强度差别非常大,而我们一般会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来确保满足实际应用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分别列举了4种基质材料:氟化物基质、氧化物基质、卤化物基质和硫化物基质材料进行一一对比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基质 氟化物
下载PDF
NaGdF-4:Er^(3+),Tm^(3+),Yb^(3+)发光粉的制备及上转换白光发射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红 臧国凤 张星傲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50-1354,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系列掺杂不同Yb3+浓度的NaGdF4:Er3+,Tm3+,Yb3+上转换发光粉,并对其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XRD)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六方结构NaGdF4。Yb3+的浓度对NaGdF4晶相的面间距有少许影响。在980nm红...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系列掺杂不同Yb3+浓度的NaGdF4:Er3+,Tm3+,Yb3+上转换发光粉,并对其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XRD)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六方结构NaGdF4。Yb3+的浓度对NaGdF4晶相的面间距有少许影响。在980nm红外光激发下,NaGdF4:Er3+,Tm3+,Yb3+发光粉上转换光谱显示绿光、红光和蓝光发射,它们分别来自于Er3+的2H11/2,4S3/2→4I15/2跃迁发射、4F9/2→4I15/2跃迁发射,Tm3+的1G4→3H6跃迁发射。NaGdF4:Er3+,Tm3+,Yb3+发光粉的绿光与红光、蓝光与红光发射的相对强度受Yb3+浓度的影响。讨论了可能的上转换发光机制。在980nm红外光激发下,NaGdF4:0.05%Er3+,0.3%Tm3+,50%Yb3+发光粉显示亮白光,其色坐标为(0.342,0.331)。上转换白光发射可通过调控NaGdF4:Tm3+,Er3+,Yb3+发光粉中Yb3+掺杂浓度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DF4 ER3+ Tm3+ YB3+ 水热法 发光粉 上转换发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