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Ne激光联合超短波治疗对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潘伟汉 颜显毅 +1 位作者 曹兴泽 臧学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HeNe激光联合超短波治疗对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超短波治... 目的:探讨HeNe激光联合超短波治疗对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超短波治疗,观察组联合HeNe激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膝关节功能、疼痛度、关节炎指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Ne激光联合超短波治疗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膝骨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e激光 超短波 慢性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1
2
作者 臧学慧 查振刚 +2 位作者 冯永洪 高立华 孙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054-3057,共4页
背景:随着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加深,减少和避免其发生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对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报道虽多,但着眼点片面、样本量过少、统计学意义差、基础试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相混淆、研究方法... 背景:随着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加深,减少和避免其发生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对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报道虽多,但着眼点片面、样本量过少、统计学意义差、基础试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相混淆、研究方法及设计缺乏科学性,造成报道不一致,各抒己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与处理对策,从而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780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选择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种、合并症、患髋既往手术、麻醉、手术时间、假体固定方式、输血、术后患肢训练、防血栓药物、并发症指标进行统计,采用SPSS建立标准化数据库,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178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有深静脉血栓136例。年龄、合并症、麻醉、假体固定方式、输血、患肢术后主被动训练、防血栓药物因素与深静脉血栓有相关性(P<0.05)。高龄、高血压或糖尿病、全麻、骨水泥固定、输全血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患肢术后主被动训练、防血栓药物应用是保护因素。认真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控制慢性合并症、术前做好评估、术中操作精细、术后积极预防治疗及护理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全髋关节置换 相关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髋关节假体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臧学慧 孙辉 +2 位作者 高立华 丁惠霞 苗贵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071-7076,共6页
背景:目前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等膝关节病变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全膝关节置换,因此有必要对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及骨密度变化进行评估。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并连续监测骨密度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 背景:目前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等膝关节病变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全膝关节置换,因此有必要对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及骨密度变化进行评估。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并连续监测骨密度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20例,置换后12个月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将股骨假体周围分为4个兴趣区,分别为ROI 1-4区;胫骨假体周围分为3个兴趣区,分别为ROI 5-7区。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在置换后1,3,6个月,置换后1,2,3年分析膝关节假体周围应力变化;同时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膝关节假体周围骨密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或假体松动,置换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为(90.23±2.37)分,与置换前(39.68±1.31)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OI 5区应力遮挡最明显,ROI 3区应力遮挡最少。置换后6个月,ROI各分区的应力遮挡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1,2,3年,股骨假体周围ROI 1区应力遮挡率减小,与置换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胫骨假体周围6区应力遮挡率增加,与置换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膝关节假体周围骨密度在置换后1个月时无明显下降(P>0.05),置换后3个月开始明显下降(P<0.01),且以ROI 5区最明显,而ROI 3区变化较小。置换1年以后,骨密度变化不明显。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与其应力遮挡存在相关性,监测二者变化,可为预防骨质流失提供理论数据,并为临床康复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三维有限元分析 应力 骨密度
下载PDF
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 被引量:8
4
作者 臧学慧 孙辉 +2 位作者 高立华 苗贵强 林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行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手术,观察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术后6、1...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行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手术,观察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术后6、12个月摄踝关节内翻应力位X线片未见距骨倾斜,均未发生复发踝关节外侧不稳。术后AOFAS评分为83.52分±7.2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50.45分±4.58分。踝关节功能评定:优8例,良7例,可1例。结论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外侧不稳 自体半腱肌腱 距腓前韧带重建 跟腓韧带重建
下载PDF
FGF生物蛋白海绵促进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臧学慧 查振刚 +3 位作者 姚平 吴昊 林永新 谭文成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观察FGF生物蛋白海绵促进创伤性溃疡的修复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皮肤创伤性溃疡患者40例为受试对象,A组(20例)为试验组,用无菌FGF生物蛋白海绵;B组(20例)为对照组,用无菌凡士林油纱布。观察相同环境中FGF生物蛋白海绵对新... 目的 观察FGF生物蛋白海绵促进创伤性溃疡的修复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皮肤创伤性溃疡患者40例为受试对象,A组(20例)为试验组,用无菌FGF生物蛋白海绵;B组(20例)为对照组,用无菌凡士林油纱布。观察相同环境中FGF生物蛋白海绵对新鲜或清创后溃疡面,有无促进愈合作用及是否可减少再手术植皮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创面3周内愈合率A组为95 0%,B组为55%,且A组再手术植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创面分泌物及创周炎明显轻于B组创面;两组创面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FGF生物蛋白海绵可促进创伤性溃疡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再手术植皮率,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方便、无刺激的理想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疡 FGF生物蛋白海绵 修复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翻修假体的选择 被引量:4
6
作者 臧学慧 查振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膝置换 翻修 膝关节 人工
下载PDF
骨水泥对椎体成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臧学慧 黄小琼 +2 位作者 高立华 苗贵强 孙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分析骨水泥对椎体成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行单节段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随机分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组及磷酸钙骨水泥(CPC)组,监测患者术前、术后(3月、12月)病椎、相... 目的分析骨水泥对椎体成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行单节段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随机分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组及磷酸钙骨水泥(CPC)组,监测患者术前、术后(3月、12月)病椎、相邻椎体骨密度的变化以及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病椎非骨水泥注射区骨密度(BMD)的变化,无显著差异性(P>0.05);上下椎体BMD无显著差异性(P>0.05);对于相邻椎体再骨折与未发生组BMD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后PMMA和CPC骨水泥对病椎及相邻椎体的骨密度影响不明显,骨密度降低是引起相邻椎体再骨折的重要因素;研发一种既能恢复生物力学强度、又有诱导成骨的骨水泥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磷酸钙 骨密度 椎体骨折
下载PDF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膝关节 被引量:1
8
作者 臧学慧 高立华 +2 位作者 孙辉 肖平国 林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大段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股骨远近骨缺损的重建膝关节疗效。方法2005年~2007年应用大段异体骨治疗股骨远端严重毁损病例7例,其中均为开放性股骨远端骨缺损,异体股骨远端移植后采用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 目的研究大段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股骨远近骨缺损的重建膝关节疗效。方法2005年~2007年应用大段异体骨治疗股骨远端严重毁损病例7例,其中均为开放性股骨远端骨缺损,异体股骨远端移植后采用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因早期负重活动异体骨塌陷钢板断裂1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术后感染。X线片显示1~3个月开始出现骨痂生长。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结论坚强的内固定、足量的抗生素及避免过早负重是保证大段异体骨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毁损 骨移植 重建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18个月随访比较 被引量:44
9
作者 孙辉 臧学慧 +1 位作者 高立华 谭永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3期8536-8541,共6页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关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18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纳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关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18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纳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男17例,女53例,年龄60-83岁,均为GardenⅢ型,Ⅳ型患者。根据置换方式分为两组,股骨头置换组39例,全髋关节置换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及合并疾病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X射线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置换效果,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置换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经18个月随访,两组患者X射线显示股骨颈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股骨头置换组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提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输血量少等优点,适合身体状况差、活动量小及受伤前患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头 老年人 植入物 人工假体 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 随访结果 失血量 引流量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注入黏丝期骨水泥后的再骨折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孙辉 臧学慧 +1 位作者 高立华 肖平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4657-4660,共4页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方法,但其骨水泥注入后邻近椎体骨折并发症也在逐年增加,椎体成形过程中常采用黏丝期骨水泥注射,而骨水泥注射时状态可影响其在椎体内分布。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方法,但其骨水泥注入后邻近椎体骨折并发症也在逐年增加,椎体成形过程中常采用黏丝期骨水泥注射,而骨水泥注射时状态可影响其在椎体内分布。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注入黏丝期骨水泥后再骨折的原因。方法:2006-07/2009-11对1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DSA机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调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至黏丝期后经工作通道注入,并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2.4~6.0mL,平均(3.40±1.02)mL。术中骨水泥渗漏至椎旁14例,椎间隙内15例。患者术后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61±2.82)个月,未发现特殊的材料和宿主反应,29例患者疼痛再发,其中15例经MRI证实手术相邻椎体发生新鲜骨折,再次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后疼痛症状缓解。结果提示经皮椎体成形注入黏丝期的骨水泥后应力集中、术中灌注剂渗漏椎间隙等综合因素增加了术后相邻椎体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寻找理想的骨水泥替代物将成为今后临床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肌腱材料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克坚 孙辉 +1 位作者 高立华 臧学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17-3920,共4页
背景: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重建中移植物的选择迄今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异体肌腱材料应用于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的效果。方法:经关节镜证实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患者15例,均使用... 背景: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重建中移植物的选择迄今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异体肌腱材料应用于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的效果。方法:经关节镜证实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患者15例,均使用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并后外侧复合体,重建中尽量保留原后交叉韧带残迹,制备后交叉韧带胫骨及股骨隧道,引入修整后同种异体肌腱并挤压螺钉固定。结果与结论:重建后膝关节屈伸度较重建前明显改进(P<0.01),重建前后抽屉试验2+程度4例,4+程度11例,重建后后抽屉试验阴性8膝,后抽屉试验1+有6例,2+有1例,膝关节伸直位、屈曲30°位内翻试验均为阴性,显示关节的后移程度及稳定性较重建前有明显改善。重建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重建前明显提高(P<0.01),随访期间未见膝关节排斥、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证实,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不损伤正常的自身结构,修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同种异体肌腱 重建 膝关节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可吸收人工骨粉修复跟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辉 臧学慧 +1 位作者 高立华 谭永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9期6375-6380,共6页
背景:目前对SandersⅢ型、Ⅳ型骨折手术治疗恢复破坏的跟骨距下关节面和跟骨形态,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已达成共识,而对于跟骨骨折术中是否植骨一直是个有争议性的问题。目的:观察Genex人工合成骨填充材料及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跟骨... 背景:目前对SandersⅢ型、Ⅳ型骨折手术治疗恢复破坏的跟骨距下关节面和跟骨形态,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已达成共识,而对于跟骨骨折术中是否植骨一直是个有争议性的问题。目的:观察Genex人工合成骨填充材料及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2-55岁,采用外侧"L"形入路,跟骨骨折复位后将调好成面团样的Genex人工骨粉填塞缺损区,再将外侧壁骨块复位,将预弯好的锁定钢板置入。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Bolher角及Maryland足部评分。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移位、塌陷及排斥反应,人工骨粉约6个月被降解,1年后完全被吸收,并为新骨所取代;按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达86%,Bolher角从治疗前的(5.30±3.35)°恢复至末次随访后的(24.30±1.06)°。结果表明Genex人工骨粉是一种完全吸收、可塑性好、支撑力强的生物材料,能够充分填充骨缺损,便于骨折复位、诱导成骨、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跟骨骨折 Genex 人工合成骨 骨移植 骨缺损
下载PDF
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辉 臧学慧 +1 位作者 高立华 谭永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298-430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因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入住该院进行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患者,分别于12、24、36个月对各手术方式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生存率,对存活患者采用Harri...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因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入住该院进行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患者,分别于12、24、36个月对各手术方式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生存率,对存活患者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死亡患者分析死亡原因。选取与骨折愈后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生存率略高于其他组,但与髓内固定系统组和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组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采用髓外固定组的患者生存率最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髓内固定手术Harris评分略高于其他组,但与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手术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采用髓外固定组的患者最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及麻醉方式三个相关指标与不同治疗方式对近期生存率影响无关(P>0.05)。骨折到手术前平均时间、不同手术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作率显著影响近期生存率(P<0.05),与近期生存率影响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患者选择规范化手术方式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提供参考,可提高老年患者转子间粉碎骨折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近期生存率 治疗 HARRIS评分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孙辉 臧学慧 高立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7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Outerbridge分型Ⅲ~Ⅳ级软骨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关节镜下证实为Outerbridge分型Ⅲ~Ⅳ级,符合微骨折适应症42例膝关节全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Outerbridge分型Ⅲ~Ⅳ级软骨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关节镜下证实为Outerbridge分型Ⅲ~Ⅳ级,符合微骨折适应症42例膝关节全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根据Tegner运动评级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手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随访14.6个月。Tegner平均评分由1.6±1.2提高到4.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ysholm平均评分由41.2±12.4提高到86.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技术,它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器械价格低廉,且保留了再次手术治疗的机会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骨折 关节软骨 软骨缺损 软骨修复 关节镜
下载PDF
关节镜下盂唇缝合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克坚 高立华 +3 位作者 臧学慧 孙辉 肖平国 林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锚钉固定治疗12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结果 12例肩部疼痛均消失,其中1例肩关节后伸受限。12例均获随访,时间9~24(12±8)个月。术前UCLA评分为(18.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盂唇缝合锚钉固定治疗12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结果 12例肩部疼痛均消失,其中1例肩关节后伸受限。12例均获随访,时间9~24(12±8)个月。术前UCLA评分为(18.5±4.2)分,术后为(32.8±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前屈上举术前为(115.4±12.0)°,术后为(163.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恢复原有工作、运动。结论关节镜下盂唇缝合治疗肩关节前下脱位效果良好,具有诊断与治疗一体化优点,同时可以处理合并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盂唇损伤 关节镜检查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平 臧学慧 +3 位作者 查振刚 吴昊 林宏生 谭文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6期162-163,F0003,共3页
背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已经受到关注。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的修复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设计:分组对比观察。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对象:选择2004... 背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已经受到关注。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的修复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设计:分组对比观察。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对象:选择2004-03/05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皮肤创伤性溃疡患者40例,排除糖尿病及全身感染者,创伤性溃疡均位于小腿。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干预措施:试验组20例用无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照组20例用无菌凡士林油纱布。更换敷料1次/d,至创面愈合止。全身和局部均不使用影响创面生长的药品。于换药1,2,3周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创面分泌物分为:无、少量、中量及多量;创面边缘反应分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记录创面愈合后的色素沉着及瘢痕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过程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共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试验组3周内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9/20),55%(11/20),χ2=8.533,P<0.05]试验组创面分泌物及创周炎性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创面V两组创面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瘢痕。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可促进创伤性溃疡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且无瘢痕及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方便、无刺激的理想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皮肤溃疡 伤口愈合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冯永洪 臧学慧 +3 位作者 张利 黄中强 莫景生 吴旭辉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9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探讨多个因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分析1208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分析年龄、性别、体重、病种、合并症、假体固定方式、手术时间、输血、麻醉方式、患肢被动... 目的:探讨多个因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分析1208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分析年龄、性别、体重、病种、合并症、假体固定方式、手术时间、输血、麻醉方式、患肢被动训练、术后防血栓药物等多因素对DVT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8例中发生早期并发DVT共93例,其中男39例,女54例,发生率为7.69%;性别、体重、病种、手术时间对DVT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年龄、合并症、假体固定方式、输血、麻醉方式、患肢被动训练、术后防血栓药物对DVT的发生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年龄、合并症、假体固定方式、输血、麻醉方式、患肢被动训练、术后防血栓药物对DVT的发生有明显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早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负重区软骨缺损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克坚 高立华 +3 位作者 臧学慧 孙辉 肖平国 林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6期880-881,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软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技术,对34例股骨髁非负重区骨软骨条移植至负重区软骨缺损处,术后膝关节支具固定、康复治疗。结果 34例膝关节疼痛均消失;其中1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软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技术,对34例股骨髁非负重区骨软骨条移植至负重区软骨缺损处,术后膝关节支具固定、康复治疗。结果 34例膝关节疼痛均消失;其中1例屈曲受限,经过手法松解康复训练后恢复。34例均获随访24~36(30±6)个月。终末随访Lysholm评分为(90.2±4.2)分,与术前(62.8±10.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恢复原有工作、运动。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治疗小面积股骨髁软骨缺损效果良好,患者恢复快,诊断与治疗一体化,同时可以处理合并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股骨髁 软骨缺损 自体骨软骨移植 修复
下载PDF
腘窝囊肿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军 高立华 臧学慧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0期1542-1543,共2页
目的探讨腘窝囊肿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我科在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间采用腘窝囊肿基底囊壁创开,翻转缝合治疗腘窝囊肿48例。经12~6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优30例,良13例... 目的探讨腘窝囊肿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我科在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间采用腘窝囊肿基底囊壁创开,翻转缝合治疗腘窝囊肿48例。经12~6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优30例,良13例,优良率90%。结论腘窝囊肿基底创开翻转缝合术式疗效良好,复发少。若连同原发病变治疗,更加有效防止腘窝囊肿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囊肿 囊壁创开 阀门机制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脱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永洪 臧学慧 +3 位作者 张利 黄中强 吴旭辉 莫景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脱位的多个相关因素的危险度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分析1208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选择患髋既往手术史、手术入路、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进行多因素Lo...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脱位的多个相关因素的危险度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分析1208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选择患髋既往手术史、手术入路、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各因素致脱位的危险度情况。结果1208例中发生脱位44例,5个相关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患髋既往有手术的患者发生脱位是无手术史的10.255倍;后外侧入路发生脱位的风险是前路的16.573倍;髋臼前倾角<10°的患者发生脱位是前倾角10~20°的3.770倍,前倾角>20°发生脱位是10~20°的8.011倍;髋臼外展角>50°的患者脱位是40~50°患者的7.807倍;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30mm的患者脱位是<30mm患者的2.908倍。结论患髋既往手术史、手术入路、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是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脱位的重要因素,术前做好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和骨质的评估;在术中保持髋臼前倾角(10~20°)、髋臼外展角(40~50°)、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30mm);尽力修复关节囊、调整好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张力和平衡,是防止术后脱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早期 脱位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