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眸黄河——《黄河的渡过》艺术项目采访纪实连载之一
1
作者 臧新汉 邓一郎 《中国产业》 1995年第1期20-22,共3页
黄河浩荡,带着历史的激情和文明的呼唤横贯于神州大地……因为有黄河,我们厚重沉稳的民族性格中才始终闪烁着精卫的气魄、夸父的精神;因为有黄河,炎黄子孙的命运之舟终于在20世纪末驶向了滔滔大海——其惊涛骇浪之势,让当今世界最先进... 黄河浩荡,带着历史的激情和文明的呼唤横贯于神州大地……因为有黄河,我们厚重沉稳的民族性格中才始终闪烁着精卫的气魄、夸父的精神;因为有黄河,炎黄子孙的命运之舟终于在20世纪末驶向了滔滔大海——其惊涛骇浪之势,让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一些西方国家也禁不住惊呼:"小心,中国来了!"黄河入海,中国进入世界,然而如黄河溶化在海洋,中国人是否也会忘记自己那一颗黄皮肤下裹着的中国心?"历史最大的悖论,就是人类愈是发展愈是忘记自己。"一位先哲这样说。如今的中国会被不幸而言中?也许中国的政治家、中国的社会学家、中国的文人们都在对此作深层的思考。但同为华夏子孙的着名旅美画家陈强先生,却在思索后迈出了行动的第一步——《黄河的渡过》艺术项目诞生了。所以,当藏新汉先生《回眸黄河——"黄河的渡过"艺术项目采访纪实》一稿摆上编者的案头时,我们早被商业大潮冲击得有些粗砺冷漠的心也不禁为之而燥动不安。于是总编、责编上下动手,对该稿进行了认真编辑,并不嗇版面地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如此苦心,不过是想说:"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丢什么都可以——千万别把自己丢了!"编者的这点希望,能与作者和读者达成共识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 艺术 项目 采访 纪实 青海省 民族性格 当今世界 历史 编者
下载PDF
新闻采访中侵犯隐私权的现状、原因与规避 被引量:1
2
作者 臧新汉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19,共2页
本文作者在工作中,不时发现因为疏忽给新闻当事人造成无意伤害的情况,因此提出有关隐私权的问题有必要"老生常谈"。那么,在当前媒体环境下,应该如何看待隐私权保护的问题?记者如何避免犯这方面错误?
关键词 法制节目 隐私 北京电视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