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在结果中检索
在结果中去除
年份
2007
1
2006
2
学科
文化科学
3
期刊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1
主题
教育
3
研究生教育
2
职业定向教育
1
职业教育
1
日本教育
1
日本研究生
1
硕士
1
硕士研究生
1
教育改革
1
教育借鉴
1
教育学
1
教育学专业
1
教育研究
1
研究生教育改革
1
研究生培养
1
研究生培养模式
1
期刊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2
职业时空
1
作者
常运英
3
杨艳
2
杨金梅
1
郭奇
1
机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3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调神解郁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1
作者
谢文霞
马瑶
+1 位作者
潘舒畅
臧旗超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1099-1100,共2页
本课题组经临床探索总结,对以调神为主的的穴位进行合理组合,形成“调神解郁针法”,发现调神解郁针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改善明显,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组病例皆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
本课题组经临床探索总结,对以调神为主的的穴位进行合理组合,形成“调神解郁针法”,发现调神解郁针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改善明显,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组病例皆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及针推理疗科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住院的PSD患者,共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脱落5例,观察组脱落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
调神解郁针法
康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文霞
叶伟
+2 位作者
程芳芳
臧旗超
陈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8-892,共5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患者2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基础...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患者2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组则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再增加rTMS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改良的Ashworth痉挛分级、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分期和和手运动功能分期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手运动功能分期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EP潜伏期和MEP波幅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MEP潜伏期和MEP波幅分别为(23.53±0.92)ms和(0.98±0.19)m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低频rTMS联合醒脑开窍针刺,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电生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针刺
脑卒中
康复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题名
调神解郁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1
作者
谢文霞
马瑶
潘舒畅
臧旗超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1099-1100,共2页
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调神解郁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编号:2021ZA090。
文摘
本课题组经临床探索总结,对以调神为主的的穴位进行合理组合,形成“调神解郁针法”,发现调神解郁针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改善明显,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组病例皆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及针推理疗科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住院的PSD患者,共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脱落5例,观察组脱落6例。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
调神解郁针法
康复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文霞
叶伟
程芳芳
臧旗超
陈勇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推理疗科
出处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8-892,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患者2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组则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再增加rTMS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改良的Ashworth痉挛分级、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分期和和手运动功能分期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手运动功能分期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EP潜伏期和MEP波幅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MEP潜伏期和MEP波幅分别为(23.53±0.92)ms和(0.98±0.19)m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低频rTMS联合醒脑开窍针刺,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电生理参数。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针刺
脑卒中
康复
运动功能
Keyword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cupuncture
Stroke
Motor functioning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调神解郁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谢文霞
马瑶
潘舒畅
臧旗超
《浙江中医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谢文霞
叶伟
程芳芳
臧旗超
陈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