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福利绩效:概念、内涵及G20实证 被引量:89
1
作者 臧漫丹 诸大建 刘国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是绿色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在分析比较各种福利和生态资源消耗度指标的基础上,发展出基于出生时预期寿命和人均生态足迹的生态福利绩效指标,并对二十国集团1996-2007年间的生态福利绩效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是绿色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在分析比较各种福利和生态资源消耗度指标的基础上,发展出基于出生时预期寿命和人均生态足迹的生态福利绩效指标,并对二十国集团1996-2007年间的生态福利绩效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生态福利绩效处在二十国集团平均值以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在平均值以上。1996-2007年间二十国集团的19个国家中生态福利绩效呈下降趋势的只有中国、巴西、墨西哥,其中中国的下降速度最快;其余16个国家生态福利绩效均呈上升趋势,按照生态福利绩效增长率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南非、法国、阿根廷、英国。二十国集团国家福利与生态资源消耗脱钩关系以绝对脱钩为主,同时包含了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没有脱钩3种状态。通过构造出二维框架出生时预期寿命与生态福利绩效,以及二维框架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福利绩效,并按"福利-绩效-足迹"特征进行分类,发现二十国集团国家的绝大多数属于3种主要类型。对于"高福利-低绩效-高足迹"的发达国家,应在保持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减少物质消耗的增长,实行地球承载力范围内的生态足够战略;对于"中福利-中绩效-中足迹"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维持现在较接近地球人均生态承载力和发达国家人均生态足迹之间水平,实施地球承载力边界内的生态效率战略;对于"低福利-高绩效-低足迹"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应在可以接受的地球自然资本消耗情况下,实现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 出生时预期寿命 生态足迹 二十国集团
下载PDF
“两型城市”的框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臧漫丹 诸大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6-142,共7页
本文从"两型城市"内涵研究入手,建立了包括内涵、目标、测度工具、领域和政策体系的"两型城市"研究框架。在内涵研究方面,确定了"两型城市"的实质就是实现与物质消耗脱钩的城市发展,即实现城市发展的同... 本文从"两型城市"内涵研究入手,建立了包括内涵、目标、测度工具、领域和政策体系的"两型城市"研究框架。在内涵研究方面,确定了"两型城市"的实质就是实现与物质消耗脱钩的城市发展,即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新型的低物质化的城市发展道路。在目标设定方面,通过情景分析,提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适宜目标。在测度工具方面,建立了可以真实反映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关系的"两型城市"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及针对三个关键领域的拓展模型。在领域建设方面,确立城市建设、城市产业、城市消费是实现城市脱钩发展的三个关键领域,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土地空间的脱钩发展、物质循环化与城市生产领域的脱钩发展、消费服务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的脱钩发展。在对策保障方面,提出依据治理理论创新"两型城市"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城市” 生态效率 脱钩发展 公共政策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上海水资源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臧漫丹 诸大建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7,共8页
上海是水质型缺水城市,水资源丰富但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正在威胁着上海市水源地建设及水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上海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传统管理模式仅仅关注末端治理,致使上海市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久治不愈。运用循环经济理论,... 上海是水质型缺水城市,水资源丰富但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正在威胁着上海市水源地建设及水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上海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传统管理模式仅仅关注末端治理,致使上海市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久治不愈。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提出通过验证水的生态阈值,并以提高水资源生态效率为突破口,构建上海水资源治理的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的治理模式,及相应的3P+3R+3I政策体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水资源 水环境 治理 上海
下载PDF
城市土地资源生产率提高的实现路径及上海实证 被引量:3
4
作者 臧漫丹 许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124,共7页
针对城市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的忽视生态安全和城市低密度扩张的问题,本文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提出在满足城市生态规模极限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生产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城市土地循环流程的分析... 针对城市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的忽视生态安全和城市低密度扩张的问题,本文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提出在满足城市生态规模极限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生产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城市土地循环流程的分析,提出提高城市建设用地使用和流转效率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生产率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实证分析了上海市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生产率 城市竞争力 循环经济 上海
下载PDF
循环经济及政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臧漫丹 高显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不断增大的经济系统控制在赖以生存的地球物理和生态极限之内。为此,提高生态效率将成为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的重要路径。发展循环经济应在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三个阶段”应用5R减量化手...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不断增大的经济系统控制在赖以生存的地球物理和生态极限之内。为此,提高生态效率将成为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的重要路径。发展循环经济应在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三个阶段”应用5R减量化手段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遵循5R减量化手段的应用原则。最后,本文构建了基于伙伴关系的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的3P治理模式,并建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治理模式 政策体系模型
下载PDF
城市合理用地规模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臧漫丹 赵雷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8-31,共4页
提出了系统分析城市用地规模的可能—满意度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计算可得出未来城市的合理用地规模和合理程度及其所依赖的条件。该模型在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关键词 城市用地规模 城市土地利用 合理程度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水足迹值:1978-2010 被引量:47
7
作者 田园宏 诸大建 +1 位作者 王欢明 臧漫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128,共7页
水足迹是度量水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的工具,中国农业的水资源紧缺使计算从单一粮食作物到国家等不同层面的水足迹值的重要性凸显。文章基于彭曼公式对单种粮食作物绿水和蓝水水足迹值进行计算,介绍了省际范围、国内生产、国际贸易以及国内... 水足迹是度量水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的工具,中国农业的水资源紧缺使计算从单一粮食作物到国家等不同层面的水足迹值的重要性凸显。文章基于彭曼公式对单种粮食作物绿水和蓝水水足迹值进行计算,介绍了省际范围、国内生产、国际贸易以及国内消费水足迹值的计算方法,测算了1978-2010年共33年内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高粱等5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上述4种水足迹值。结果表明:33年间中国稻谷种植消费了48%的水足迹值,是水足迹消费量最大的粮食作物。相对于绿水更加稀缺的蓝水在此期间利用效率提高了40%,而中国国内生产粮食作物水足迹总量却不降反升,2010年比1978年增长了2.01%。中国是5种粮食作物的水足迹净进口国,并且对国外的水足迹依赖程度正在增大,进口粮食作物水足迹量在国内消费水足迹值中的占比从1978年的1.67%增加至2010年的9.06%。在进口的水足迹中,绿水足迹与蓝水足迹的比例为14.06,高于国内1.96的比例,表明其他国家将其相对丰富的雨水通过粮食贸易出口给中国,缓解了中国国内的水资源稀缺,提高了国际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对比水足迹与土地、人口和经济发展关系发现,33年间种植单位面积的粮食作物例如稻谷所需要的水足迹量降低了37.58%,人均水足迹量降低了13.54%,单位水足迹的经济产出提高了9.89%,而之所以水足迹的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没有带来水足迹总量的减少,主要原因由于5种粮食作物产量在其间增加了98.89%,粮食种植数量增加了水足迹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农业 粮食作物 彭曼公式 CropWat软件
下载PDF
C模式: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60
8
作者 诸大建 臧漫丹 朱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6期8-12,共5页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到了需要深化的阶段。运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指出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模式。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该模式将给予我国的GDP增长一个15-20年左右...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到了需要深化的阶段。运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指出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模式。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该模式将给予我国的GDP增长一个15-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15-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同时指出实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中国不但要关注传统的渐进式的部门内部的技术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革。同时,还要建立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和现代治理理论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技术变革 政策体系
下载PDF
对推行建设监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臧漫丹 《基建优化》 1997年第4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建设监理 监理制度 建筑业
下载PDF
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领域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诸大建 臧漫丹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9,共5页
本文对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领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到 2 0 2 0年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目标和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指出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应从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及长三角区域循环四个层面上开展并在区域层面上进行重点... 本文对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领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到 2 0 2 0年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目标和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指出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应从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及长三角区域循环四个层面上开展并在区域层面上进行重点整合。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目标 领域建设
下载PDF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显义 臧漫丹 《基建优化》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阐述了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 ,对有关的几个传统问题的重新认识 ,分别进行了评述 ,并提出相关建议。探讨了在加入WTO及市场经济要求的条件下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应如何进行改革和发展。最后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造价管理 中国 市场经济 施工图 预算
下载PDF
浅谈造价工程师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显义 臧漫丹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2年第4期31-32,共2页
根据帕累托分配定律,阐明造价工程师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造价工程师应尽量按“相对于造价进行设计”的思想,能动地影响设计。提出造价工程师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未来取向。
关键词 造价工程师 作用 造价管理 发展
下载PDF
泰安市物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3
作者 赵雷 臧漫丹 马学禹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92-94,共3页
针对我国目前物业管理与住房制度改革滞后的矛盾,选择泰安市对物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影响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1)发展更具生命力的物业管理模式;(2)提出物业管理超前介入的思路;(3)实现物业管理... 针对我国目前物业管理与住房制度改革滞后的矛盾,选择泰安市对物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影响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1)发展更具生命力的物业管理模式;(2)提出物业管理超前介入的思路;(3)实现物业管理良性循环的途径;(4)提高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业管理 对策 住房制度改革 物业发展
下载PDF
中国省际水资源福利绩效时空分异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臧漫丹 娄子孟 孔嘉婧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5-816,共12页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中国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如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以更少的水资源消耗去创造更多的福利增长,谋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极为重要。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背后的逻辑,构建水资源福利绩效指标体系,...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中国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如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以更少的水资源消耗去创造更多的福利增长,谋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极为重要。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背后的逻辑,构建水资源福利绩效指标体系,衡量中国31个省市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为解决传统DEA方法计算的效率值不能跨期比较问题,以2006年为基期,利用广义DEA方法测度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水资源福利绩效,并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局部Moran’s I指数、LISA聚集图对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空间集聚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水资源福利绩效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最优,西部次之,中部最差。各省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北京水资源福利绩效最高,宁夏水资源福利绩效最低。(2)中国水资源福利绩效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且该效应逐年增强,从2009年起通过显著性检验。观测期内中国各个省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空间演变路径包括正向空间集聚、负向空间集聚、负向空间外溢趋势及空间分异4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省份受到邻接省份负向空间影响,进入低低集聚区。各省市区不仅要注重自身水资源福利绩效的提升,同时应注重邻接省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及趋势,以防其负向空间影响。(3)水资源匮乏的京津冀地区长期稳定在高高集聚区,而水资源禀赋较优的珠江流域省份如湖南、广东等长期稳定在低低集聚区。缺水地区水资源福利绩效优于富水地区,这为富水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提出了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福利绩效 广义DEA方法 Moran’s I指数 Moran散点图
原文传递
行政等级与城市规模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臧漫丹 高易 李金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01-3216,共16页
基于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抽样Bootstrap法,使用2015—2018年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行政等级、城市规模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分析城市规模在行政等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中的路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288个地级... 基于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抽样Bootstrap法,使用2015—2018年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行政等级、城市规模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分析城市规模在行政等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中的路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整体均值不高,但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且近年来增速逐渐加快;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均对生态福利绩效起显著正向影响,技术进步显著提升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外资依存度显著降低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城市规模是城市行政等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的重要路径,行政等级越高,城市规模越大,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越高。基于以上结论,为协调经济、环境、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等级 城市规模 生态福利绩效 可持续发展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必须加快推进建筑产品价格体制改革
16
作者 萧利民 臧漫丹 《施工企业管理》 1997年第10期17-18,共2页
我国的建筑产品价格自80年代初以来,先后出现了概算包干、平方米造价包干、小区综合造价包干、新增单位生产能力造价包干,到目前的浮动价格(以国家规定的价格为中准价,允许在中准价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浮动幅度由地方政府决定)等形式。
关键词 建筑产品 价格体制改革 建筑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