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严重失代偿肝硬化伴皮肤广泛撕裂伤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臧祖胜 傅青春 +7 位作者 陈今伟 李震宇 李莉 金银鹏 周丰 施莉琴 陈成伟 王晓今 《肝脏》 2013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目的对严重肝硬化失代偿期伴皮肤广泛撕裂伤患者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试验性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多点、多次注射于皮肤创面周围,同时联合静脉输注治疗。结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10d,患者皮肤创面周围... 目的对严重肝硬化失代偿期伴皮肤广泛撕裂伤患者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试验性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多点、多次注射于皮肤创面周围,同时联合静脉输注治疗。结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10d,患者皮肤创面周围皮肤水肿消退,渗出减少,肉芽组织及皮岛生长明显,治疗后23d创面完全愈合;患者CTP及MELD评分分别由入院时的10分及8.31分降至皮肤创面愈合时的7分及5.03分。结论采用局部注射联合全身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失代偿合并皮肤损伤,可明显加快创面愈合,促进大面积破溃皮肤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肝硬化 皮肤损伤
下载PDF
表现为范可尼综合征的阿德福韦酯相关慢性肾脏病15例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晓今 傅青春 +6 位作者 臧祖胜 施莉琴 李震宇 周丰 李莉 陈华丽 陈成伟 《肝脏》 2014年第7期475-478,共4页
目的:对15例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ADV)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合并范可尼综合征进行分析,并对早期发现ADV 的肾毒性和避免引发范可尼综合征提出监测和防治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在解放军第八五医院南京军区上海肝病研... 目的:对15例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ADV)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合并范可尼综合征进行分析,并对早期发现ADV 的肾毒性和避免引发范可尼综合征提出监测和防治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在解放军第八五医院南京军区上海肝病研究中心因长期服用 ADV 而确诊为范可尼综合征的15例患者,服药剂量均为10 mg/d,平均服药时间4.72年,平均服药至症状出现时间为3.22年。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全身多处骨及关节疼痛,4例伴夜尿增多。所有患者血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2例存在低尿酸血症,12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9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4例患者进行了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检测,3例增高;7例患者出现尿蛋白阳性,8例尿糖阳性;11例患者双能 X 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提示骨质疏松。转归:确诊后均停用 ADV,改用恩替卡韦0.5 mg/d 继续抗病毒治疗。所有患者骨痛均在2~8个月后明显缓解;5例停药后2~12个月血磷恢复正常;12例血尿酸降低的患者中有6例在1~11个月恢复正常;9例碱性磷酸酶增高者有2例分别于1、12个月恢复正常,其余较停药前明显下降;7例尿蛋白阳性患者中2例分别在停药后4、19个月蛋白尿消失;8例尿糖阳性的患者有2例分别于停药后4、7个月转阴。结论与以往的文献报道不同,ADV 除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低磷血症、低尿酸血症等近端肾小管联合功能缺陷所致的范可尼综合征外,尚可引起肾小球损伤。对 ADV 应用超过1年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磷、肌酐、尿酸、Cys-C 及 GFR。应用 ADV 治疗者应避免同时应用其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一旦出现肾损伤,要及时更换为其他抗病毒药物或者根据 GFR 水平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可尼综合征 阿德福韦酯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剂量递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傅青春 姜舒 +14 位作者 王晓今 罗朝霞 倪鎏达 叶圣勤 李莉 陈进进 施莉琴 汪照静 周丰 刘沐芸 臧祖胜 佳娜 李震宇 胡祥 陈成伟 《肝脏》 2014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剂量递增外周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剂量递增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安全性研究,随访观察期1年。入组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输注hUCMSCs,...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剂量递增外周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剂量递增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安全性研究,随访观察期1年。入组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输注hUCMSCs,输注剂量分为三个级别,即5×107个/次、1×108个/次和2×108个/次,从低剂量级开始,每个级别患者需接受3次同等剂量细胞的输注,按严格规定进行剂量升级。相关不良事件(AE)评价采用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I-CTC AE4.0标准。干细胞制备有严格质控,每次输注的干细胞均可溯源。试验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规范(GCP)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1)共2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纳入研究,显示静脉途径输注hUCMSCs有良好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为2×108个/次;(2)输注后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肾功能等均无异常;(3)20例患者共观察到516次AE,最常见与干细胞输注可能相关不良事件有发热、胆红素升高、PT延长、血小板降低等,AE的发生率不随细胞剂量升高而升高;(4)共观察到21起严重不良事件(SAE),仅1例SAE(PT延长)与hUCMSCs输注可能有关,且4 d内自行缓解,该患者至今存活;(4)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SF-36评分由基线109上升至127,P<0.05);(5)肝功能改善:前白蛋白由基线74.55 mg/L上升至104.61 mg/L(P<0.01);白蛋白由基线29.50 g/L上升至34.94 g/L(P<0.01);白球蛋白比由基线1.01上升至1.22(P<0.01);TBil由基线52.59μmol/L下降至40.02μmol/L;CTP评分由基线9.10下降至7.61(P<0.05);MELD评分由基线15.18下降至13.46。(6)1年生存率90%,随访至2年时无一例发生肿瘤。结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静脉途径输注hUCMSCs是安全的,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hUCMSCs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随访2年无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代偿性肝硬化 安全性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中重度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双双 吴银霞 +10 位作者 王晓今 倪鎏达 姜婷 金银鹏 施莉琴 周丰 李莉 李震宇 臧祖胜 陈成伟 傅青春 《肝脏》 2015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中重度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依照国际严重不良反应协会(iSAEC)关于DILI的生化学诊断标准,筛选出近五年明确判断为中重... 目的回顾性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中重度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依照国际严重不良反应协会(iSAEC)关于DILI的生化学诊断标准,筛选出近五年明确判断为中重度DILI患者79例,其中,治疗组37例,采用常规保肝降酶加UDCA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保肝降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临床分型对UDCA临床疗效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基线的主要指标均有可比性,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好转,第2周开始治疗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下降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胆汁酸下降差值于第3周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8)。TBil、DBil和胆汁酸的动态曲线提示治疗组各指标的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肝细胞型DILI患者中,两组TBil、DBil、GGT和胆汁酸的动态曲线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下降斜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UDCA可加快中重度DILI患者TB、DB、胆汁酸和GGT的恢复,在肝细胞型病例中疗效可能更好,但需持续治疗2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熊去氧胆酸 常规治疗
下载PDF
伴C_(5)/C_(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栋 王珑清 +6 位作者 陈清 赵琦 吴昊 臧祖胜 张耀 宋劭晨 杨立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51-1458,共8页
目的观测伴C_(5)/C_(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形态及三维空间下的各相关径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92例伴C_(5)/C_(6)椎间孔狭... 目的观测伴C_(5)/C_(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形态及三维空间下的各相关径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92例伴C_(5)/C_(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颈椎CT、颈椎MRI等检查。选择来院体检的191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成人组。通过CT三维重建图像和X线片观测C_(5)/C_(6)椎间孔形态并测量最佳投射角度下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纵径、横截面积、椎间隙高度等径值,分析病例组与正常成人组之间、病例组观察侧(狭窄或严重狭窄一侧)椎间孔与对侧椎间孔之间及病例组男女患者之间各径值的差异。结果病例组C_(5)/C_(6)椎间孔形态因骨赘增生等,以纺锤形、不规则形为主。病例组观察侧椎间孔横径均值、纵径、横截面积、椎间隙平均高度分别为(5.81±1.40)mm、(10.45±1.70)mm、(50.02±15.46)mm^(2)、(4.99±0.89)mm,均小于正常成人组[分别为(7.60±1.37)mm、(11.66±1.95)mm、(72.80±22.48)mm2、(5.78±0.9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观察侧椎间孔与对侧椎间孔之间及病例组男女患者之间各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C_(5)/C_(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的形态发生改变,导致椎间孔的横径均值及横截面积减小。术中减压时应更加注重椎间孔横径的有效扩大,以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孔狭窄 横径 纵径 横截面积 数字骨科
下载PDF
移植人脐带干细胞改善乙型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傅青春 金银鹏 +9 位作者 王晓今 李莉 王皙 李洪超 汪照静 周丰 臧祖胜 施莉琴 李震宇 陈成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3993-4000,共8页
背景:失代偿肝硬化是危机生命的慢性肝疾病并发症,是肝移植的主要指标之一。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包括17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及对照组包含17例匹配的乙肝... 背景:失代偿肝硬化是危机生命的慢性肝疾病并发症,是肝移植的主要指标之一。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包括17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及对照组包含17例匹配的乙肝失代偿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标准乙肝肝硬化治疗,包括口服抗病毒核酸类似物。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接受肘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患者肝功能有所改善,白蛋白、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有所恢复,且患者Child-Pugh及MELD评分明显恢复。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入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体内可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肝硬化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肝功能 安全性 乙肝肝硬化 标准治疗 干细胞 肝硬化 脐带 组织工程
下载PDF
DC/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莉 王晓今 +8 位作者 罗朝霞 刘英杰 周丰 施莉琴 李震宇 臧祖胜 金银鹏 傅青春 陈成伟 《肝脏》 2013年第8期536-537,共2页
目的观察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集10例以原发性肝癌为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分次经外周静脉回输给患者,观察其输注后不良反应、生活质量(KPS评分... 目的观察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集10例以原发性肝癌为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分次经外周静脉回输给患者,观察其输注后不良反应、生活质量(KPS评分)及生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经DC/CIK细胞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食欲、体力较前明显好转,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提高,毒性不良反应轻微,肝、肾功能检测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应用DC/CIK细胞治疗以原发性肝癌为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临床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CIK细胞 恶性肿瘤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