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穿刺置管引流与反复腰穿辅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臧贻征 孟庆虎 冀勇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6期68-69,共2页
目的比较腰椎穿刺(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术与反复单纯腰穿释放脑脊液辅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手术治疗后的SAH患者随机分成腰穿置管引流组与反复单纯腰穿组,各49例,采用相应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 目的比较腰椎穿刺(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术与反复单纯腰穿释放脑脊液辅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手术治疗后的SAH患者随机分成腰穿置管引流组与反复单纯腰穿组,各49例,采用相应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转为清亮时间、住院时间、脑积水发生率、继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继发颅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腰穿置管引流组患者的头痛缓解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转为清亮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反复单纯腰穿组(P均<0.01);脑积水发生率、继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继发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反复单纯腰穿组(P均<0.05)。结论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较反复单纯腰穿辅助治疗SAH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穿刺 脑脊液引流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臧贻征 程远 +2 位作者 陈维福 马颖 陈晋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7-148,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术前评估及显微手术要点。方法对18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手术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切除按Simpson法分级,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5例,Ⅴ级1例;1例术后放弃治疗死亡,余病例无严...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术前评估及显微手术要点。方法对18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手术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切除按Simpson法分级,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5例,Ⅴ级1例;1例术后放弃治疗死亡,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制订详细术前计划、娴熟的显微技术、对肿瘤毗邻结构的了解以及神经功能的保护意识,是保障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并保持较好预后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蝶骨嵴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臧贻征 程远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58-561,共4页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仍然充满挑战。随着高分辨的CT、MRI和DSA等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术前评估更加细致准确。术前肿瘤的分型、手术方案的制定对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的切除、视神经及海绵窦内神经、血管的保护...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仍然充满挑战。随着高分辨的CT、MRI和DSA等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术前评估更加细致准确。术前肿瘤的分型、手术方案的制定对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的切除、视神经及海绵窦内神经、血管的保护及颅骨的重建具有重要价值。术中导航、经颅多普勒等辅助技术的应用,能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安全性。立体定向放射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海绵窦区脑膜瘤、残留脑膜瘤、复发脑膜瘤及视神经旁脑膜瘤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脑膜瘤的化学治疗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 分型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臧贻征 王志刚 +3 位作者 王成伟 张媛 丁璇 王小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1期3329-3332,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不同血管内技术治疗VBDA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45例VBD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 目的评价血管内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不同血管内技术治疗VBDA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45例VBD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治疗方法分为重建性手术和破坏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包括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24例)和单纯支架置入术(8例),破坏性手术采取动脉瘤+载瘤动脉近端栓塞术(13例)。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5/45)和4.4%(2/45),其中重建性手术1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术中载瘤动脉内血栓形成,溶栓后无神经功能障碍,上述并发症均发生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单纯支架置入术无并发症发生;破坏性手术3例术后发生脑缺血,1例死亡,2例重度残疾。长期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41例,3—6分4例。重建性手术组较破坏性手术组预后好(96.9%比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6.2%比2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技术治疗VBDA安全、有效,重建性手术较破坏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栓塞
原文传递
应用血管内技术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被引量:3
5
作者 臧贻征 王志刚 +3 位作者 王成伟 丁璇 王小飞 王亮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773-1777,共5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DAVA)的分型及血管内技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6年9月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39例DAV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与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位置关系分为3型:PICA... 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DAVA)的分型及血管内技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6年9月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39例DAV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与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位置关系分为3型:PICA前型(16例)、PICA中型(9例)和PICA后型(14例);根据对侧椎动脉的血供代偿情况分为代偿型(22例)和非代偿型(17例)。根据上述分型,结合动脉瘤形态及发病形式,综合分析后选择不同的重建性手术或破坏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包括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和单纯支架置入术,破坏性手术采取动脉瘤+载瘤动脉近端栓塞术(CE+PT)。结果PICA前型16例,其中代偿型9例,4例行CE+PT,5例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stent/coils);非代偿型7例,6例行stent/coils,1例行单纯支架置入术(stents)。PICA中型9例,其中代偿型5例,均行stent/coils,非代偿型4例,2例行stent/coils,2例行stents。PICA后型14例,其中代偿型8例,6例行CE+PT,1例行stent/coils,1例行stents;非代偿型6例,4例行stent/coils,2例行stents。共有10例行CE+PT,23例行stent/coils,6例行stents。围手术期死亡2例,重度残疾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7%(3/39)和5.1%(2/39);36例患者长期随访显示一次治疗完全栓塞率为77.8%(28/36),长期随访mRS评分:0~2分36例(92.3%),3~6分3例(7.7%)。结论基于DAVA与PICA的位置关系、血流动力学、形态学及发病方式而进行的分型对指导血管内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椎动脉 血管内治疗
原文传递
血管内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臧贻征 王志刚 +3 位作者 王成伟 张媛 丁璇 王小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 评估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血管内治疗术后的复发率,探讨复发的原因。方法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VBDA 45例,长期随访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3岁,平均50.9岁... 目的 评估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血管内治疗术后的复发率,探讨复发的原因。方法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VBDA 45例,长期随访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3岁,平均50.9岁,根据动脉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0例)和未复发组(30例),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长期造影随访显示10例动脉瘤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5.0%(10/40),复发病例全部发生在重建性手术组。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后6例瘤体复发,3例瘤颈复发,其中完全栓塞的7例复发,未完全栓塞的2例复发,7例单纯支架置入术1例(单层支架)复发,破坏性手术组无复发。重建性手术较破坏性手术复发率高(33.3%比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技术治疗VBDA术后复发率较高,重建性手术方式是动脉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复发
原文传递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术前评估与手术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泮双军 胡小铭 +4 位作者 侯勇 阮善平 汪杰 范莉莉 臧贻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术前评估与手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外科行MVD治疗的H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三星医疗中心(SMC)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一般痉挛组和严重痉挛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术前评估与手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外科行MVD治疗的H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三星医疗中心(SMC)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一般痉挛组和严重痉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责任血管、预后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一般痉挛组年龄(48.6±10.6)岁,病程(4.2±3.3)年,严重痉挛组年龄(51.8±9.9)岁,病程(8.1±4.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般痉挛组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AICA)者41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者21例,椎动脉者1例,单一责任血管者共63例,多支责任血管者7例;严重痉挛组中责任血管为AICA者29例,PICA者13例,椎动脉者2例,单一责任血管者共44例,多支责任血管者14例;两组患者多支责任血管者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32个月,有效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种术后并发症均有一定差异,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一般痉挛组,严重痉挛组年龄大,病程长,多支责任血管压迫概率高,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发生率高;因此,术前SMC评分有助于术者对术中及术后情况的评估与预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三星医疗中心评分系统 责任血管 手术并发症
原文传递
同血管重建手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泮双军 张玉 +5 位作者 侯勇 王剑峰 柴海飞 赵志新 胡小铭 臧贻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98-1002,共5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STA-MCA+EDAMS)以及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EDAMS)治疗成人烟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重建术治疗...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STA-MCA+EDAMS)以及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EDAMS)治疗成人烟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重建术治疗的47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纯EDAMS者21例(EDAMS组),其中出血型烟雾病14例,缺血型烟雾病7例;接受STA-MCA联合EDAMS者26例(STA-MCA+EDAMS组),其中出血型烟雾病17例,缺血型烟雾病9例。比较2组术前1 d及术后3、6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按出血型和缺血型分别比较2种术式术后3、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出血型烟雾病中STA-MCA+EDAMS组术后6个月的缓解率为94.1%(16/17),EDAMS组为57.1%(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MCA+EDAMS组术后3、6个月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高于EDAMS组,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低于EDAMS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管是出血型烟雾病还是缺血型烟雾病,两种术式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以及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 神经功能 脑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颅骨钻孔硬膜翻转并颞肌骨膜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 被引量:8
9
作者 孙中正 谭守刚 +5 位作者 王志刚 王成伟 顿志平 丁璇 魏艳 臧贻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2481-2484,共4页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硬膜翻转并颞肌骨膜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对21例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行颅骨钻孔硬膜翻转并颞肌骨膜贴敷间接血流重建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硬膜翻转并颞肌骨膜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对21例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行颅骨钻孔硬膜翻转并颞肌骨膜贴敷间接血流重建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行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并行颅脑MR灌注成像定量观察手术前后脑缺血区血流灌注改善情况,并对手术前后患者卡氏(KPS)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患者术前原有症状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前后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9例患者术后复查颅脑DSA及MR灌注成像,显示总共72个骨孔中有65个骨孔新生血管长入,主要来自脑膜中动脉及颞浅动脉,35个骨孔术中蛛网膜未打开,其中33个有新生血管长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MR灌注成像定量显示,共复查31侧大脑半球有29侧脑缺血区血流灌注改善。手术并发症包括硬膜下出血1例,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结论颅骨钻孔硬膜翻转并颞肌骨膜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疗效确切;MR灌注成像能有效评估手术效果;术中蛛网膜打开与否不影响新生血管长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颅骨钻孔 硬膜翻转 蛛网膜 磁共振灌注
原文传递
miR-191通过EGR1/TP53信号通路调控恶性脑膜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泮双军 杨玉佩 +5 位作者 侯勇 阮善平 汪杰 王剑峰 胡小铭 臧贻征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97-501,521,共6页
目的本实验探讨miR-191对人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恶性脑膜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人恶性脑膜瘤细胞系IOMM-Lee及CH157-MN细胞中miR-191的表达。在IOMM-Lee细胞中转染miR-191抑... 目的本实验探讨miR-191对人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恶性脑膜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人恶性脑膜瘤细胞系IOMM-Lee及CH157-MN细胞中miR-191的表达。在IOMM-Lee细胞中转染miR-191抑制剂,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iR-191的下游靶基因,用莹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进行验证。观察抑制EGR1的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影响。使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分析可与EGR1作用的蛋白,检测抑制EGR1的表达对TP53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抑制miR-191的表达对EGR1和T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iR-191在恶性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0.933±0.14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459±0.104,P<0.05)。人恶性脑膜瘤细胞系IOMM-Lee(1.25±0.07)中miR-191的表达明显高于CH157-MN细胞系(0.50±0.14,P<0.05)。抑制miR-191表达后,IOMM-Lee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0.53±0.02 vs 0.74±0.01,P<0.05)。EGR1是miR-191的靶基因,抑制EGR1表达可促进IOMM-Lee细胞的增殖(0.83±0.02 vs 0.71±0.01,P<0.05)。EGR1可正调控TP53蛋白表达(13758.17±57.22 vs 10239.00±71.30,P<0.001),抑制miR-191后EGR1(14663.00±80.08 vs 11184.33±153.90,P<0.001)及TP5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15206.17±102.08 vs 11400.17±97.00,P<0.001)。结论沉默miR-191可有效抑制恶性脑膜瘤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EGR1/TP5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膜瘤 微小RNA-191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p53肿瘤蛋白
原文传递
紫杉醇协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抑制胶质瘤细胞活性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德广 马二猛 +4 位作者 王谋龙 孙中正 樊明德 臧贻征 王成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5,21,共5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PX)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采用改良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X和TRAIL单独用药以及TRAIL/PX联合用药U251细胞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采用Western... 目的探讨紫杉醇(PX)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采用改良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X和TRAIL单独用药以及TRAIL/PX联合用药U251细胞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PX对U251细胞TRAIL受体DR4和DR5表达的影响。结果 TRAIL和PX单独用药对U251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TRAIL/PX联合作用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大于单独用药(P<0.05),TRAIL/PX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可显著上调DR4表达(P<0.05),DR5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PX可协同TRAIL上调DR4的表达,进而提高胶质瘤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紫杉醇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U251 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囊性室管膜下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崇文 魏胜程 +2 位作者 周成军 臧贻征 曲春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1-413,共3页
室管膜下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肿瘤,发病率低,生长缓慢,是一种无侵袭性的良性肿瘤,多为脑室内膨胀性生长,以实性或囊实性多见,全囊性室管膜下瘤更为罕见。我科于2011年8月收治1例左侧脑室后角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术前诊断... 室管膜下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肿瘤,发病率低,生长缓慢,是一种无侵袭性的良性肿瘤,多为脑室内膨胀性生长,以实性或囊实性多见,全囊性室管膜下瘤更为罕见。我科于2011年8月收治1例左侧脑室后角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术前诊断为左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术后病理证实为室管膜下瘤(WHO I级)。本文对其临床影像、手术学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下瘤 文献复习 囊性 侧脑室后角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上皮囊肿 膨胀性生长 占位性病变
原文传递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初君盏 刘婷红 +7 位作者 臧贻征 王开亮 马惠姿 韩春雷 赵晓斌 刘云鹏 夏小童 孟凡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2632-2635,共4页
目的研究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PD.MCI)的“F脱氧葡萄糖酸(“FFDG)代谢特点,以寻求PD—MCI的诊断及评估的影像学指标。方法纳入2016年3至11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帕金森病患者47例,其中15例伴有轻度认知障碍,32例认... 目的研究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PD.MCI)的“F脱氧葡萄糖酸(“FFDG)代谢特点,以寻求PD—MCI的诊断及评估的影像学指标。方法纳入2016年3至11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帕金森病患者47例,其中15例伴有轻度认知障碍,32例认知评估正常。正常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匹配的20名健康被试。对所有被试进行FDG—PET扫描以及临床量表的评估,并使用统计参数图(SPM)对PET图像进行分析以及三组间的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PD—MCI患者代谢减低区域为双侧前额叶、双侧顶叶、左侧枕叶、左侧颞叶,代谢升高区域为双侧海马、双侧小脑以及小脑蚓部、辅助运动区。无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代谢减低区域为双侧额叶、双侧尾状核及壳核、双侧颞叶。PD.MCI患者与无认知障碍的患者相比脑代谢减低区主要为双侧枕叶;双侧小脑,双侧岛叶代谢升高。结论FDGPET的SPM统计分析可作为一个有效的帕金森病患者脑代谢分析方法,小脑、岛叶代谢升高、枕叶代谢减低或可作为诊断PD—MCI的影像学标志物,为PDD提供风险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 PE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