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得”几句话
1
作者 自横 《中国出版》 1984年第5期50-51,共2页
四川人民出版社拟出的一套《现代汉语语言资料索引》,是根据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9位现代语言大师的代表作编制而成的,共23辑。第一辑是老舍的《骆驼祥子》的索引,业已出版发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它为语言研究工作... 四川人民出版社拟出的一套《现代汉语语言资料索引》,是根据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9位现代语言大师的代表作编制而成的,共23辑。第一辑是老舍的《骆驼祥子》的索引,业已出版发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它为语言研究工作者和词书编纂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检索方便,还提供研究作家的写作特点、用字规律等有关数据;同时,也为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常用字的统计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人民 语言研究 资料索引 郭沫若 汉语语言 词书编纂 老舍 骆驼祥子 语文教材 写作特点
下载PDF
孜孜矻矻读书 关怀出版工作——读《毛泽东书信选集》
2
作者 自横 《中国出版》 1984年第7期3-10,共8页
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一样,作为政治家、革命家、学问家的毛泽东同志,既孜孜矻矻地读书,从书籍中汲取理论、知识,又关心和重视出版,亲自参加和领导革命的出版工作。《毛泽东书信选集》(以下简称《书信》)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到... 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一样,作为政治家、革命家、学问家的毛泽东同志,既孜孜矻矻地读书,从书籍中汲取理论、知识,又关心和重视出版,亲自参加和领导革命的出版工作。《毛泽东书信选集》(以下简称《书信》)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到这些方面。其中的一些史实、想法、观点和论述,在其他论著中不易见到,书信却记载下来了。这些书信实在是十分宝贵的重要文献。 (一) 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在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并且影响和带动着革命军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同志 编辑出版工作 毛泽东书信 读书活动 领导革命 斯大林 建设时期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学习
下载PDF
国家出版委员会座谈出版改革
3
作者 自横 《中国出版》 1983年第3期10-14,共5页
国家出版委员会于1月25日举行会议,座谈关于出版工作的改革问题。会议由委员会主任王子野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副主任严文井、常紫钟,秘书长王仿子,委员吕叔湘、朱语今、邵公文、陈茂仪、陈翰伯、李鸿范、徐光霄;人民文学出版社孙绳武、... 国家出版委员会于1月25日举行会议,座谈关于出版工作的改革问题。会议由委员会主任王子野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副主任严文井、常紫钟,秘书长王仿子,委员吕叔湘、朱语今、邵公文、陈茂仪、陈翰伯、李鸿范、徐光霄;人民文学出版社孙绳武、中华书局李侃应邀出席了会议。与会的同志一致认为:出版界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不容易,但不改革更困难。不改革就无法开创出版工作的新局面。改革,这个题目虽大,但是不妨先从小的方面开始,个别问题上突破。在对待改革的根本态度问题上,陈翰伯说:要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改革 出版社 严文井 出版工作 委员会 新局面 改革问题 根本态度 出版法 中年知识分子
下载PDF
五十年甘为他人作嫁衣 周振甫是编辑工作者中的模范 首都出版界集会向他表示祝贺
4
作者 赵伯陶 自横 《中国出版》 1983年第3期24-27,共4页
1983年2月4日,正值农历癸亥年立春。文化部出版局会议室中掌声阵阵,笑语盈盈,洋溢着一片春意。首都出版界120多人,应中华书局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的邀请,正在这里参加祝贺周振甫同志从事编辑工作50年的茶话会。今年72岁的周振甫,现为... 1983年2月4日,正值农历癸亥年立春。文化部出版局会议室中掌声阵阵,笑语盈盈,洋溢着一片春意。首都出版界120多人,应中华书局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的邀请,正在这里参加祝贺周振甫同志从事编辑工作50年的茶话会。今年72岁的周振甫,现为中华书局编辑、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主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他校对、审读、编辑的大型书稿有40多部。他在编辑工作之余,还撰写了《毛主席诗词浅释》等11部、计有240万字的专著。茶话会由国家出版委员会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工作者 五十年 出版工作者 中华书局 出版界 祝贺 开明书店 毛主席诗词 文化部 协会
下载PDF
答齐普科
5
作者 А.Л.布登科 自横 《世界哲学》 1989年第5期46-52,共7页
我们的社会思想越是坚持不懈地回顾昨天的历史,认真分析今天国内发生的蜕变,就越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所有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苏联社会实际成为变形的社会主义是谁的过错? 谁之罪的问题是完全合乎历史情理的问题,因为社会规律性不是超脱... 我们的社会思想越是坚持不懈地回顾昨天的历史,认真分析今天国内发生的蜕变,就越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所有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苏联社会实际成为变形的社会主义是谁的过错? 谁之罪的问题是完全合乎历史情理的问题,因为社会规律性不是超脱阶级、群体和个人的意志和实践活动而注定降临的定数,而是一个虽然不可避免但也绝非以超前提出的形式而实现的进程。这个进程是以人们选择的形式实现的,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时代 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 马列主义 斯大林主义 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思想 列宁主义 商品货币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