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防治新进展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舒中宇
杨春林
-
机构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
-
出处
《安徽医学》
2006年第5期435-436,共2页
-
-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血清胆红素浓度
mol/L
防治
胆红素升高
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黄疸
常见疾病
新生儿期
-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儿童光气中毒41例诊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舒中宇
-
机构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
出处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39-440,共2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儿童光气中毒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 :对 4 1例光气中毒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光气中毒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 ,4 1例患儿经吸氧、激素等治疗 ,均治愈。结论 :X线胸片是早期重要诊断手段 。
-
关键词
气体中毒
光气
呼吸系统损害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R595
[医药卫生—内科学]
R914.4
[医药卫生—药物化学]
-
-
题名婴儿闷热综合征19例报告
- 3
-
-
作者
舒中宇
-
机构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3-213,共1页
-
-
关键词
婴儿闷热综合征
氧疗法
安定
甘露醇
维生素K1
强心剂
补液治疗
-
分类号
R720.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
-
题名小儿氟乙酰胺中毒20例临床分析
- 4
-
-
作者
舒中宇
蔡琴
-
机构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
出处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治方法。方法:对20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多以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心悸为主要表现。经乙酰胺解毒、对症支持疗法,16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认识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其特效解毒剂是乙酰胺。综合治疗措施不容忽视。
-
关键词
氟乙酰胺
中毒
乙酰胺
综合治疗
儿童
-
Keywords
fluoroacetamide
poisoning
acetamide
combined therapy
-
分类号
R725.954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微泵输注咪哒唑仑治疗小儿癫癎持续状态疗效观察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静娟
舒中宇
-
机构
黄山市黄山区龙门卫生院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
-
出处
《安徽医学》
2009年第7期817-817,共1页
-
-
关键词
咪哒唑仑
微泵输注
小儿癫癎持续状态
-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乳酸联合NLR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孟扬扬
舒中宇
解启莲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儿童医院儿内科
-
出处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3期89-91,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1808085MH308)
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9xkj178)。
-
文摘
目的:探讨乳酸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依据28 d预后情况将某医院ICU收治的146例脓毒症患儿分为存活组(105例)和病死组(41例),收集各组研究对象入院72 h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CRP和乳酸,计算出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在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价值。结果:与存活组相比,病死组患儿NEU、NLR、CRP、乳酸均升高,LYM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乳酸和NLR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0.834,敏感度分别为60.98%、75.61%,特异度分别为75.24%、79.05%,乳酸与NLR联合变量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9%、76.19%。结论:乳酸可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与NLR联合后可提高敏感度。
-
关键词
乳酸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脓毒症
预后
-
Keywords
lactic acid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sepsis
prognosis
-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
-
题名川崎病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舒中宇
邓芳
杨舒馨影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儿内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检验科
-
出处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4期622-625,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技术项目(202004j07020028)。
-
文摘
目的 分析川崎病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可能影响川崎病合并肝脏功能损害的因素。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30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有肝脏功能损害,将患儿分为肝功能正常组[181例(60.3%)]和肝功能异常组[119例(39.7%)]。比较2组患儿年龄、性别、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总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并纳入PLT、PCT、CRP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00例川崎病患儿中,男189例(63.0%),女111例(37.0%),男女比例为1.7∶1;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9岁,年龄中位数为2岁。肝功能异常组<1岁45例(37.8%),2~3岁54例(45.4%),4~5岁12例(10.1%),>6岁8例(6.7%);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为轻度消化道症状,其中呕吐8例(2.7%)、腹泻6例(2.0%)、腹痛2例(0.7%)、肝肿大1例(0.3%)。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功能异常组的ALT、AST、ALB、GGT、TBIL、PLT、PCT、CRP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PLT、PCT、CRP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PCT、CRP均为川崎病患儿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血小板、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增高是川崎病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
关键词
川崎病
肝功能损害
临床特点
-
Keywords
Kawasaki disease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Clinical features
-
分类号
R725.9
[医药卫生—儿科]
-